计算机(儿童)-2011年春-信心学校-第一次活动-课程总结

来自阳光百科
2013年8月21日 (三) 17:20Breezefu讨论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办公软件教案

File:Textbook.JPG

志愿者信息
授课人 小傅(第一节课),fn1984(第二节课)
助教 旁听
课程组
课程信息

教学计划是否完成[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课堂效果如何[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因为早上要体检,所以通知小傅代上了第一节课。我就只写第二节的内容了。 主要是根据之前的教案提纲来进行:

1、首先大致了解了下学生对电脑的熟悉情况,这个班上家里有电脑的同学占多数。电脑的基本操作从问答情况中也比较不错。

不过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出目前家长对孩子使用电脑更多抱着恐惧心理,认为孩子用电脑就会沉溺于游戏,耽误学习。

2、启发式问答,介绍电脑的基础知识。 现场学生回答问题很踊跃,之前设定的问题能够很好的进行,六年级有两个学生表现的对内容不是很在意。

3、展示之前学生的一些作品,说明本学期要学习的内容框架和要完成的作品。 这个环节学生注意力不错,互动展示孩子还在比较感兴趣的。

4、由于下午还有其它组织的活动,第二节课下课时间在12:30 ,学生提出可否早点回家的要求。 考虑到中午吃饭的问题,加快速度,简单介绍了课程内容,重新分了小组完成第一个建立文件夹的任务后就安排学生下课回家了。  

总得来说课程进行的还算顺利,信心的学生比较活跃,从上机的情况看基础也不错。不过活跃的学生也意味着讲的时间和内容不能太多,吸引他们注意力要花费一些功夫。 另外不少学生一有机会就去电脑里找游戏出来玩,甚至课间都不出去休息。 我们如何正确利用这些游戏~~下次课程准备的时候应该思考一下。


补充第一课的情况:
第一节课代付楠上,提前准备的不充足,对付楠的上课提纲只是大概的了解,另外没有上机操作需要的材料,所以上课前再简单过了一遍上课提纲后,根据自己的思路调整了上课内容。
开始时将学生自己介绍和分组结合在一起,按照付楠设计的游戏,在黑板上画了个十六宫格,然后让他们在上面随便挑一个格子,先写上自己的姓名,再写上一个自己的特征。这个过程中,大部分的孩子,特别是男生,都很踊跃,而有一两个比较内向的孩子,在多次鼓励后才敢上来写。让他们写一个自己的特征,开始他们都不知道该写什么,引导他们可以写自己喜欢的颜色,家里养的宠物,来自哪里等。一多半的孩子最后写的都是喜欢的颜色。
在孩子们都写完后,根据大家写的各自的特征,引申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通过交流大家之间可以有更多的了解。然后想让他们按照刚才填写格子的位置,每一列的四个人为一组。这个分组提议一说出来,下面的孩子反对声一片。开始时我还以商量的口吻和他们说,后来强硬了起来,要求他们按要求的分组站好,但是原来相识的孩子都抱做一团,不想分开。僵持了好一会儿后,我只有妥协,按照他们的想法分组。在让他们自己分组后,我要求他们保证上课时不吵闹,能专心的听课,并向他们强调了分组的意义和作用,希望他们在接下来的课程中能一起完成任务。
在闹哄哄的分组后,孩子们安静了下来,接着接下来的上课内容。继续以黑板上孩子们写的东西,引申介绍电脑也像人一样有自己的各种特征,然后提问电脑的作用和组成。和其他学校的孩子一样,这里大部分的孩子对电脑的了解并不多,建议接下来的课程中还是要多少安排一些电脑基础知识的介绍。
最后,通过播放故事书表演视频和演示迷宫程序,分别介绍了这学期办公软件和机器人课程的目标和任务。部分孩子上个学期学习过机器人课程,感觉有必要针对他们调整一下课程内容,具体如何调整需要大家讨论确定。

对下次课有什么要求或建议[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下次课建议上课时间做下调整,尽量安排在12点前结束。这样不影响学生回家吃饭和休息的时间。

备课/授课的宝贵经验和教训[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课堂控制/纪律管理的经验和教训[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第一次上课,老师和学生之间都不了解,老师一定要强调课堂纪律,并且在学生表现不好时,通过适当的严厉建立起一定的“威信”(http://www.ygclub.org/bbs/thread-5285-1-1.html)。接下来通过与学生更多的接触,在对他们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可以考虑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

有趣的、感动的或其他任何值得记录的细节[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现在新的机房在教学校的三楼,地方很大,但是桌椅电脑的放置有些混乱,不方便老师学生走动出入,下次课过去可以适当整理一上。放电脑的桌子用的是普通的课桌,桌子比较小,而且主机和显示器都放在桌子上,没有地方放键盘,学生打字时,只能把键盘放上大腿上,有些不方便,而且可能会让他们养成错误的使用习惯,下次过去还是要想想办法,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参考页面[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