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儿童)-2014年春-定福小学-第五次活动-课程总结”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阳光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以“{{Infobox LessonReview | 授课人 = | 学生信息 = | 助教 = | name = 课程名称 | image = Textbook.JPG }} == 教学计划是否完成 == 请删除我并...”为内容创建页面)
 
第9行: 第9行:
 
== 教学计划是否完成 ==
 
== 教学计划是否完成 ==
  
  请删除我 填写详细 内容
+
  只完成原定第一节课的内容。
 +
 
 +
原计划第一节课深入学习”重复“,第二节课复习”如果……那么……“, 将”如果……那么……“结合,优化第四次课的任务”跟朋友打招呼“
 +
 
 +
{| border="1" cellspacing="1" cellpadding="1" style="width: 800px;"
 +
|-
 +
| <br/>
 +
| 原计划的 内容
 +
| 实际完成情况
 +
|-
 +
| 第一节课
 +
| 复习做过的任务和学过的知识点(”开始,结束,顺序,重复,如果……就“)
 +
|
 +
一般。发现孩子们一到说概念的时候就会蒙。
 +
 
 +
<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40e0d0;">疑问:该怎样让孩子们知道这些概念呢?我认为例子带来的直观感受毕竟不是最准确的</span>
 +
 
 +
|-
 +
| <br/>
 +
| 展示同学作品
 +
| 不太好。之前孩子们有些比较有创意的作品,比如刘宇翔可以让角色移动到鼠标所在位置,周云翔之前完成一个小猫抢劫的故事,以及今天张斌其完成的足球射门。但今天时间紧迫,而且孩子们很多作品都保存混乱,最终收集的作品都比较一般。
 +
|-
 +
|
 +
| 复习完成”几“字型路线
 +
|
 +
简单讲解后,所有同学都掌握了/。但是发现孩子们不太容易分清”向左旋转“和”向右“旋转,尤其是在面向下的时候,通常只能分清最终是希望角色面向哪边,而不知道从当前方向应该向左还是向右才能到达正确的方向。
 +
 
 +
鉴于此,为了降低难度,<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00;">建议尽量使用”面向(向上)方向“这个命令。</span>
 +
 
 +
|-
 +
| <br/>
 +
| 在”几“字型路线基础上,学会使用”重复“完成长城路线
 +
|
 +
在助教讲解后,完成了该任务。
 +
 
 +
该任务设计中增加了一点难度,即凸出和凹进的长度是相等的,因此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或者去掉”几“字的尾巴,或者”几“字左右两个横线要缩短。
 +
 
 +
如此设计是希望孩子们不盲目使用”重复执行“,而是可以观察效果、不断校正
 +
 
 +
<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00;">经验是:可以引导孩子先使用原来完成”几“字的程序,不做任何改动,多次连续执行看看效果,如此来体会”重复“就是几次连续执行同一段代码</span>
 +
 
 +
|-
 +
| <br/>
 +
| 启发孩子们思考其他可以用“重复”完成的任务,理解只要有一样的环节,就可以重复
 +
| 时间关系没有细讲。只拿了绿龙爬楼来举例子。不知道孩子们听进去多少。
 +
我们的问题就是,例子素材还是不够多
 +
 
 +
<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40e0d0;">爬楼梯的程序,本来希望孩子们能动手练习,但时间关系没有做。只有张子言碰巧做出来了</span>(后来仔细想,他应该是完成“几”字型的时候,碰巧某个方向没转对,结果走出了楼梯样式)
 +
 
 +
|-
 +
| <br/>
 +
| 实现角色造型的切换
 +
| 所有同学都完成了,但是可能对于为什么重复“下一个造型”就可以产生动画效果,孩子们并没有完全理解。这个暂时只能到这程度,否则需要引入动画原理等
 +
|-
 +
| <br/>
 +
| <br/>
 +
| <br/>
 +
|-
 +
| <br/>
 +
| <br/>
 +
| <br/>
 +
|-
 +
| <br/>
 +
| <br/>
 +
| <br/>
 +
|-
 +
| <br/>
 +
| <br/>
 +
| <br/>
 +
|-
 +
| <br/>
 +
| <br/>
 +
| <br/>
 +
|-
 +
| <br/>
 +
| <br/>
 +
| <br/>
 +
|-
 +
| <br/>
 +
| <br/>
 +
| <br/>
 +
|}
 +
 
 +
 
  
 
== 课堂效果如何 ==
 
== 课堂效果如何 ==
第17行: 第100行:
 
== 对下次课有什么要求或建议 ==
 
== 对下次课有什么要求或建议 ==
  
  请删除我 填写详细内容
+
  建议下节课再深入复习“如果……就……”, 且再尝试“重复”和“如果……就……”结合。
 +
 
 +
 
  
 
== 备课/授课的宝贵经验和教训 ==
 
== 备课/授课的宝贵经验和教训 ==
  
请删除 并填写详细 内容
+
1、知识点尽量单一,但可以不断深挖。像今天“重复”用在3个场景。
 +
 
 +
2、今天练习的安排是:难-更难-很简单。第一个“长城线”中等难度,第二个“绿龙爬楼”较难基本没做,第三个考虑到课程容量较大孩子们已经有点疲惫,准备了很简单但效果很好的用scratch实现类似gif动画的效果。感觉效果很好。可能是因为孩子们一开始精力旺盛,注意力也很集中,有能力做难题;最后呢,又需要获得成就感。
 +
 
 +
3、尽可能准备多的练习。这次课 准备了不少练习,两节课加起来有5个,所以今天几乎每个孩子做完当前布置的任务时,我都可以很快给他更有挑战、更有趣的任务(游戏)。这让我和他都感觉非常棒
 +
 
 +
4、课前把上课需要的 内容 都拷到学生电脑上。
 +
 
 +
 
 +
 
 +
进行了几次课,我们已经逐渐掌握上课的进度和节奏了~
 +
 
 +
 
  
 
== 课堂控制/纪律管理的经验和教训 ==
 
== 课堂控制/纪律管理的经验和教训 ==
  
  请删除我并填写详细 内容
+
  当孩子们沉浸在课堂 内容 中时,就几乎不存在纪律问题了。偶尔有没在听讲,也是在自己思考问题。
 +
 
 +
但是具体完成任务的过程,对助教的要求很高。每个孩子都可能会在不同的地方出现思路卡壳,我们需要去适应孩子本身的思路,帮助他发现卡壳的地方,在他基础上完善。也许他的思路跟我们不一样,但也不应该直接告诉孩子们,应该怎么做;或者是让孩子接受我们的思路。
 +
 
 +
另外我发现,在复习以前做过的任务时,孩子们可能会没在听讲。今天我尝试了让每个孩子轮流说一个步骤,孩子们非常兴奋,争抢着说出答案。本来走神的孩子也被吸引回来了。
 +
 
 +
猪头说,在问到孩子们“有没有同学不懂请举手”,没有任何孩子会举手。可能跟孩子自尊心有关。建议主讲思考更好的提问方式,并且助教在私下也多鼓励孩子提问。
  
 
== 有趣的、感动的或其他任何值得记录的细节 ==
 
== 有趣的、感动的或其他任何值得记录的细节 ==
  
并填写详细
+
1、李成起今天非常迅速的第一个完成了“几”字型的任务,进步非常明显。在完成动画造型的任务时表现也很出色。他也显得很有自信
 +
 
 +
2、李雅琪是班里唯一一个女生,每次课的任务对她来说都不轻松,但她仍在坚持。她会在任务完成后说“累死我了”,但应该也能体会到些微的成就感。今天第一次完成“几”字型后,她非常开心的叫我去看,我想这应该是她第一次独立完成一个任务。但是结果发现她不小心把程序 掉了。于是 鼓励她,多多练习,就会越来越熟练,越来越懂,做任务时间就会越来越短。她接受了我的建议,然后重新做了一遍,后来她非常开心的告诉我,老师,真的是越来越快,我这次只用了原来一般的时间,而且越做越对了。这个姑娘下课时候都是蹦着走的~~
 +
 
 +
3、袁刚正和张斌琪,虽然我没在他们旁边看,但在对面能听到他们非常投入的完成任务的话语。看起来他们从中享受到了超越游戏的乐趣。甚至下课还想继续。这种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快感,会帮助他们在后面逐步加深的课程中走得更远,获得更多快乐
 +
 
 +
4、张子言他这节课表现稍好,但耐心仍不太够。他在完成几字型后,碰巧走出来爬楼梯,就开始自己玩其他的了。还需要我们多加注意引导。不然他的进步太小了。可能跟他家里刚买了电脑,他的兴趣点太多也有关系。
 +
 
 +
而且想到一个建议,说,表扬孩子一定不要表扬他聪明,而应该表扬他很努力。被表扬聪明的小孩,往后会避重就轻,专拣简单的事情做,以维护他“聪明”的形象和自我感觉,导致在遇到难题的时候,会产生挫败感而不知所措。被表扬努力的孩子,会在遇到难题的时候,仍然愿意试一试,于是一直在进步。
 +
 
 +
5、周云翔。这个孩子上学期没来上过课,没有计算机基础,有时候左右键也不是特别分得清,比较 向。今天表现也很好。他非常耐心的去尝试几字型的题目,其他任务也是,在老师讲解后,都愿意自己重新试一试。而且现在会主动提出问题。还希望我帮他电脑设置密码(123)。看得出来他对这门课越来越感兴趣了
 +
 
 +
6、杨夫哲。可能是班里最没有耐心的孩子了。我们需要多关注。
  
 
== 参考页面 ==
 
== 参考页面 ==

2014年4月21日 (一) 00:06的版本

课程名称

File:Textbook.JPG

志愿者信息
课程组
课程信息

教学计划是否完成

只完成原定第一节课的内容。

原计划第一节课深入学习”重复“,第二节课复习”如果……那么……“,并将”如果……那么……“结合,优化第四次课的任务”跟朋友打招呼“


原计划的内容 实际完成情况
第一节课 复习做过的任务和学过的知识点(”开始,结束,顺序,重复,如果……就“)

一般。发现孩子们一到说概念的时候就会蒙。

疑问:该怎样让孩子们知道这些概念呢?我认为例子带来的直观感受毕竟不是最准确的


展示同学作品 不太好。之前孩子们有些比较有创意的作品,比如刘宇翔可以让角色移动到鼠标所在位置,周云翔之前完成一个小猫抢劫的故事,以及今天张斌其完成的足球射门。但今天时间紧迫,而且孩子们很多作品都保存混乱,最终收集的作品都比较一般。
复习完成”几“字型路线

简单讲解后,所有同学都掌握了/。但是发现孩子们不太容易分清”向左旋转“和”向右“旋转,尤其是在面向下的时候,通常只能分清最终是希望角色面向哪边,而不知道从当前方向应该向左还是向右才能到达正确的方向。

鉴于此,为了降低难度,建议尽量使用”面向(向上)方向“这个命令。


在”几“字型路线基础上,学会使用”重复“完成长城路线

在助教讲解后,完成了该任务。

该任务设计中增加了一点难度,即凸出和凹进的长度是相等的,因此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或者去掉”几“字的尾巴,或者”几“字左右两个横线要缩短。

如此设计是希望孩子们不盲目使用”重复执行“,而是可以观察效果、不断校正

经验是:可以引导孩子先使用原来完成”几“字的程序,不做任何改动,多次连续执行看看效果,如此来体会”重复“就是几次连续执行同一段代码


启发孩子们思考其他可以用“重复”完成的任务,理解只要有一样的环节,就可以重复 时间关系没有细讲。只拿了绿龙爬楼来举例子。不知道孩子们听进去多少。

我们的问题就是,例子素材还是不够多

爬楼梯的程序,本来希望孩子们能动手练习,但时间关系没有做。只有张子言碰巧做出来了(后来仔细想,他应该是完成“几”字型的时候,碰巧某个方向没转对,结果走出了楼梯样式)


实现角色造型的切换 所有同学都完成了,但是可能对于为什么重复“下一个造型”就可以产生动画效果,孩子们并没有完全理解。这个暂时只能到这程度,否则需要引入动画原理等






















课堂效果如何

请删除我并填写详细内容

对下次课有什么要求或建议

建议下节课再深入复习“如果……就……”,并且再尝试“重复”和“如果……就……”结合。


备课/授课的宝贵经验和教训

1、知识点尽量单一,但可以不断深挖。像今天“重复”用在3个场景。

2、今天练习的安排是:难-更难-很简单。第一个“长城线”中等难度,第二个“绿龙爬楼”较难基本没做,第三个考虑到课程容量较大孩子们已经有点疲惫,准备了很简单但效果很好的用scratch实现类似gif动画的效果。感觉效果很好。可能是因为孩子们一开始精力旺盛,注意力也很集中,有能力做难题;最后呢,又需要获得成就感。

3、尽可能准备多的练习。这次课我准备了不少练习,两节课加起来有5个,所以今天几乎每个孩子做完当前布置的任务时,我都可以很快给他更有挑战、更有趣的任务(游戏)。这让我和他都感觉非常棒

4、课前把上课需要的内容都拷到学生电脑上。


进行了几次课,我们已经逐渐掌握上课的进度和节奏了~


课堂控制/纪律管理的经验和教训

当孩子们沉浸在课堂内容中时,就几乎不存在纪律问题了。偶尔有没在听讲,也是在自己思考问题。

但是具体完成任务的过程,对助教的要求很高。每个孩子都可能会在不同的地方出现思路卡壳,我们需要去适应孩子本身的思路,帮助他发现卡壳的地方,在他基础上完善。也许他的思路跟我们不一样,但也不应该直接告诉孩子们,应该怎么做;或者是让孩子接受我们的思路。

另外我发现,在复习以前做过的任务时,孩子们可能会没在听讲。今天我尝试了让每个孩子轮流说一个步骤,孩子们非常兴奋,争抢着说出答案。本来走神的孩子也被吸引回来了。

猪头说,在问到孩子们“有没有同学不懂请举手”,没有任何孩子会举手。可能跟孩子自尊心有关。建议主讲思考更好的提问方式,并且助教在私下也多鼓励孩子提问。

有趣的、感动的或其他任何值得记录的细节

1、李成起今天非常迅速的第一个完成了“几”字型的任务,进步非常明显。在完成动画造型的任务时表现也很出色。他也显得很有自信

2、李雅琪是班里唯一一个女生,每次课的任务对她来说都不轻松,但她仍在坚持。她会在任务完成后说“累死我了”,但应该也能体会到些微的成就感。今天第一次完成“几”字型后,她非常开心的叫我去看,我想这应该是她第一次独立完成一个任务。但是结果发现她不小心把程序删掉了。于是我鼓励她,多多练习,就会越来越熟练,越来越懂,做任务时间就会越来越短。她接受了我的建议,然后重新做了一遍,后来她非常开心的告诉我,老师,真的是越来越快,我这次只用了原来一般的时间,而且越做越对了。这个姑娘下课时候都是蹦着走的~~

3、袁刚正和张斌琪,虽然我没在他们旁边看,但在对面能听到他们非常投入的完成任务的话语。看起来他们从中享受到了超越游戏的乐趣。甚至下课还想继续。这种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快感,会帮助他们在后面逐步加深的课程中走得更远,获得更多快乐

4、张子言他这节课表现稍好,但耐心仍不太够。他在完成几字型后,碰巧走出来爬楼梯,就开始自己玩其他的了。还需要我们多加注意引导。不然他的进步太小了。可能跟他家里刚买了电脑,他的兴趣点太多也有关系。

而且想到一个建议,说,表扬孩子一定不要表扬他聪明,而应该表扬他很努力。被表扬聪明的小孩,往后会避重就轻,专拣简单的事情做,以维护他“聪明”的形象和自我感觉,导致在遇到难题的时候,会产生挫败感而不知所措。被表扬努力的孩子,会在遇到难题的时候,仍然愿意试一试,于是一直在进步。

5、周云翔。这个孩子上学期没来上过课,没有计算机基础,有时候左右键也不是特别分得清,比较内向。今天表现也很好。他非常耐心的去尝试几字型的题目,其他任务也是,在老师讲解后,都愿意自己重新试一试。而且现在会主动提出问题。还希望我帮他电脑设置密码(123)。看得出来他对这门课越来越感兴趣了

6、杨夫哲。可能是班里最没有耐心的孩子了。我们需要多关注。

参考页面

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