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D阳光

 找回密码
 注册必读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404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好文分享] 转贴:百年前的小学语文课本令我汗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22 13:35: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angelisnear 于 2016-6-15 15:50 编辑

文章提交者:ffsz 时光倒推一百年,假如你家刚好有个女孩儿读小学,她用的课本会是什么样子? 偶然的机会,见到一套百年前的《女子高等小学国文教科书》,震惊之余,颇感惭愧!想不到自夸“站在时代前列”的我们,在教育上竟落后于我们的前辈——至少在小学语文教育上可以这样说。 这里不能不先做个说明:这套书编于1914年(即“民国三年”)。那时帝制刚刚结束,旧式的私塾教育尚未完全废止,而城市已开始了新式学校教育。在大城市,连一向与读书无缘的女孩儿也有了上学的机会。当时的小学教育又分初等小学(“初小”)、高等小学(“高小”)。前者为一至三(或四)年级,后者指四(或五)至六年级。初小为合班上课,高小则男女有别、分而教之。因此便有了专为女孩子编写的高小课本。 这套“国文”(今天叫“语文”)共六册,供高小三年六个学期使用。我大概总结一下,以为此书有三大优点:一是课文内容极为丰富,二是编撰理念十分先进;三是文字深度远胜今天。 先说内容丰富。六册书每册40课,共240课,内容无所不包。传统文化自然要占重要一席,篇目包括《礼记》《左传》《国策》《论语》《孟子》以及历代名家诗文,粗算下来,不超过全部课文的20%,所占比例并不算大。倒是一些涉及西方历史文化的篇目,引人注目。从题目上看,便有《亚衣丹》《记某法人事》《鲁滨孙》《英民之特性》《述奈端轶事》《斯密亚丹》《海伦》《达尔文》《苏彝士巴拿马两运河》《斯巴达妇女之美谈》《立那》《盲女》《巴黎观画记》等等。其中《盲女》一篇分上、下两课,讲述美国“丧明失聪”的残疾女孩儿罕伦(即海伦·凯勒)自强自立、学有所成的感人故事。——记得我读海伦事迹,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并深为其“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愿望所感动。然而当时30岁的我,见识竟落后于世纪初的一个小学女生,不免道一声:“惭愧!” 此外,还有不少课文讲伦理、说审美,倡导良好生活习惯。看题目,便有《习劳》《蚤(早)起》《慎微》《惜阴》《友爱》《和睦》《自立》《诚实》《忍耐》《退让》《礼貌》《崇俭》《交友》《爱护古物》等等,既注重私德教育,也重视公德的培养。编者还特别注意到女生的性别特点,记人篇目多选女性人物传记。又有不少涉及家政的课文,如《裁缝》《烹饪》《浣濯》《造花》《俭妆饰》《婚姻》《良妻》《婴儿之保育》《教子》《姑舅》(即“公婆”)《家计簿记》《女子职业》《看护妇》……都是专为女生编撰的。 又有大量课文广泛介绍各类知识,以扩展学生眼界。类似《国文》《文字》《小说》《诗歌》《书信》《阅报》等,意在介绍一般的语言、文体知识。更有普及社会常识、培植爱国情操的,如《民族之演进》《社会》《政体》《爱国》《我国地图》《我国之交通》……让我感到惊讶的,是一些介绍经济学常识的课文,像《赋税》《国债》《资本》《公司》《保险》《专利》《通商》《国货》《币制》《股份》《慈善事业》等等。在第一、二册中,竟还有《佛教》《道教》《回教》(即伊斯兰教)《基督教》四篇课文,每篇不过二三百字,简要介绍该宗教的创始者、教义、传播、影响等。以上这些常识,问问街边五六十岁的长者,也不一定能说清。就是今天的大学生、研究生,也不见得人人了然。然而百年前,一个高小毕业生即已具有如此完备的知识结构,能不令今天自称“搞教育的”我辈汗颜? 至于自然科学的知识,除了另有专门课程讲授原理外,国文教材也以生动文字做了初步介绍,目的自然是启发蒙昧,诱导学生的求知欲望。看看这些题目:《蚁》《蜜蜂》《象》《狮》《鹰》《稻》《麦》,《色》《热》《热与色关系之发明》《火山》《纺织》《机器》《纺纱机之发明》《制麻》《毛织品》《育蚕》《种痘》《利用废物》《利用天然力》……这后两个题目,其实已触及今天的热门话题:绿色环保、低碳生活。——尽管百年前的教育家没见过电脑,不知道网络,可是在理念上,他们也已走在时代的前头。 从内容的介绍,也能窥见了编书者的教育理念:除了开启童蒙,扩展知识,使学生能读会写外,这套书还自觉肩负起涵养性情、培植道德、养成现代公民意识的责任。这里单举古诗文选编为例。唐诗历来是语文课的必选篇目,然而奇怪的是,课本中竟未选一首李白、杜甫的作品,所选是白居易的几首。选白诗,又非《离离园上草》《石壕吏》之类,而是人们并不熟悉的《赎鸡诗》《放鱼诗》。《赎鸡诗》吟咏诗人在集市上见到群鸡束缚笼中、俯首待毙,于是从屠刀下买而释之。《放鱼诗》同样是写买鱼放生的生活小事。编书者明显是要借此感发学生的恻隐之心,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培植善的根苗。 “仁恕”“爱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上一切先进文化的普遍价值观念。百年前的课本编纂者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才会有这样的独到选择和编排。——回思半个多世纪来,我们的语文课本在“政治挂帅”的口号下,选了大量咏赞斗争甚至渲染仇恨的篇章,动不动就是批判,就是揭露,更有甚者,把赤裸裸的杀人描写也搬进教材,这是否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美善情操、现代意识,无疑值得深刻反思。 至于这套教材的深度,也是今天的小学教材无法比拟的。单说文字,课文用的是文言。这倒不是编选者有意为之,而是因当时“新文化运动”尚未兴起,案头读物尚属文言文的一统天下。那么,要十来岁的小学生学习文言,是否强人所难?其实不然。孩童的大脑蕴含着极大的潜能,只要教法得当,十岁上下的孩子完全可以掌握浅近文言,中国数千年蒙童教育实践就是最好的证明。——我绝非开历史倒车、反对白话文教育,不过我也常想:白话文不过是“以我手写我口”,究竟有无必要在小学、中学安排长达数千小时(粗略计算也有2500小时)去学习它,而那效果却又如此令人失望?由此牵出的话题太过沉重,这里按下不提。在此仅抄录一篇教材中的课文,让诸位有个感性认识。 国文(第一册第二课) 今人之言曰:不习外国文,无以周知世界情状,固也。然本国文尤当注重。 盖国文者,国粹之一也。相传至四千余年,通行及二十二省。苟国文不达,微特寻常应用扞格滋多,抑且蹈忘本之讥矣。 俄裂波兰,禁用波文。英亡印度,专教英文。日本县台湾、并朝鲜,亦废汉文、谚文,通令小学校用和文课本。推其用意,无非因国亡而文尚存,则其遗民虽屈伏于势力之下,而腃怀故国,耿耿不忘,终难泯恢复之想也。 然则求国之强,而蔑弃其文,有是理乎? (按:课文的段落是原文所分,标点是我加的) 这就是百年前一位小学四年级女生(若七岁入学,当为十一岁)所读的课文,列位也可借此衡量一下自己的汉语水平。课文语重心长,言简意深,说理透辟。在讲述学好本国语言的重要性时,实含爱国教育。当时的小学生,就是读着这样的课本渐渐长大的。 补充一句,这套课本为中华书局所编,主持及编撰者张元济、陆费逵、范源廉、 沈颐诸先生,都是当时著名的教育家。各位上网搜搜他们的事迹,便知这套教材的份量。可惜我未能找到同一时期为男生选编的高小教材。我建议中华书局能重新出版(或选编)这些教材,让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从稚龄儿童、到耄耋老者,从各界人士、到教育工作者,从一般群众、到领导干部,都来“回回炉”,验证一下自己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理念,是否达到百年前高小毕业生的水平?——当然,有人要评判臧否乃至抨击否定,也悉听尊便,那是各位的权力。 总之,有这么一面镜子放在那儿,让我们都来照一照,认清今天的自己,至少不是什么坏事 (本文作者:候会) *.*.*.* 2010-5-17 23:07:35 东方纵横深度评论报导集萃 第 2 楼 文章提交者:风本无心 同样令人汗颜的还有那时候的报纸、那时候的议会。哎,可惜历史不能假设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5-17 23:53:58编辑过] *.*.*.* 2010-5-17 23:30:31 第 3 楼 文章提交者:培仙,我爱你 怀念民国时代的教育 *.*.*.* 2010-5-17 23:34:21 第 4 楼 文章提交者:再见谷子哥 中华国怎么变成了今天这个鸟样。 *.*.*.* 2010-5-17 23:37:17 第 5 楼 文章提交者:风中叶子 可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册却选了一些如政府工作报告之类的文章! *.*.*.* 2010-5-17 23:37:53 第 6 楼 文章提交者:王凯奇 今人为之汗颜...... *.*.*.* 2010-5-17 23:38:44 第 7 楼 文章提交者:wispier 那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 *.*.*.* 2010-5-17 23:39:52 第 8 楼 文章提交者:毒舌太保 是人民抛弃了他们,虽说是被忽悠的 不过看看现在依然穷凶极恶的毛粪 也只能怪自己活该如此了 *.*.*.* 2010-5-17 23:43:07 第 9 楼 文章提交者:气死反动派 沦陷 灭种 *.*.*.* 2010-5-17 23:45:27 第 10 楼 文章提交者:紫狼星主 中国人啊。怎么就让一只蟊巫师用了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就完全摧毁掉你的文明价值观?真是一个人学坏三天,一个国学坏三十年啊! *.*.*.* 2010-5-17 23:49:00 第 11 楼 文章提交者:征服生命B 时代进步的标志:三聚氰胺,地沟油以前有吗? *.*.*.* 2010-5-17 23:50:34 第 12 楼 文章提交者:maosijia 这才是真的教育。 那时候教育是用来启迪民智的,现在的不用说了大家都知道。
2
发表于 2010-5-22 13:48: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ngelisnear 于 2016-6-15 15:50 编辑

不用回到百年,到对岸看看他们的国文教育就可以了。
3
发表于 2010-5-22 14:45: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ngelisnear 于 2016-6-15 15:50 编辑

那时有梁启超、胡适,他们是学者。现在呢?谁也不想当学者,只想着自己兜里那点事儿,要不就去泡妞 这篇文章太好了,星哥带着大家一起反思
4
 楼主| 发表于 2010-5-23 11:48: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ngelisnear 于 2016-6-15 15:50 编辑

我个人感觉:近百年教育体系的问题是由于这期间发生的政治革命触及了传统学术领域根本,创新相对于继承比例严重失调,几经折腾,也许抓住了一些当时代的一些新的好的东西,但传统的经过沉淀的精华却被舍弃了或忽视了。这关键是政治力量过于强大,而造成垄断,难免走偏。在动荡中民众缺乏独立思想(生存为本,哪顾上思想)和独立意识(独立无用,跟着老大才有饭吃),也就减弱了民间制衡力量的产生土壤。因此独立思考的气氛和意识很重要。(那么不动荡也就很重要啊)。目前有了互联网,其实这是技术对于社会影响的重大拐点。(当然我不崇拜科学和技术的作用,它解决一些问题的同时又产生了一些问题,关键还在用这些技术的人)。互联网使得零星的民间力量更加容易凝结起来,我们阳光的实践便是一例。互联网的作用对近几年中国的政治决策也产生了很大正面影响,比如非典事件,暂住证问题,某些贪官问题等等。总之,发挥民间智慧很重要,这是站在解决因制衡力量不足造成决策偏差角度而言的。但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都是需要时间和条件的,急也是急不来的,个人只要量力而-----行即可。民间零星力量的作用更是具有慢效的特点,不要因此让自己着急上火,让自己内心失衡。这样实际在背离自己的愿望(多了一个失衡因子)。 人类社会先是自给自不足,接着可能是自给自足,后来有了交换,提高了效率。这都是为了基本生存,非常重要。基本生存解决后,便有了发展的需求,实现舒适的生存,实现心理的需求,能提高效率的交换仍很重要。于是基于交换的经济其实应是随处可见的,但市场的作用应还处于初始状态。然而,人是欲壑难填的动物。总是有新的需求在等着被满足,也总挣扎着该付出多大努力去满足什么样的需求的状态,效率便被普遍接受为最好的东西。在近代,好像是西方国家有人比较系统的研究了市场作用的巨大潜力,发现“发现需求甚至创造需求并满足它”是调动人们努力的有力工具,也是“廉价”占有别人努力成果的绝佳机会。商业便走向了极致。社会生产力因人的努力积极性被调动而得到提高,社会资源因市场交换的发达而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市场经济是个好东西,它带动了社会的整体发展。也正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广泛运用,造就了近代西方国家比东方国家优越得多的物质文明。 然而市场经济同时带来的是人们对满足需求的能力的抽象物“货币”的绝对崇拜,反而忽视了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本身。或者说货币,也就是钱,是如此的耀眼让我们只想得到它,而忘了本来想用它干吗,或者甚至就只想到用它去实现一个别人认为重要的目标。当然这也只是极端情况,否则人类可能早就灭亡了。但这种极端情况也随处可见,实际上人们还是在“慢慢”的为自己挖掘着坟墓。前两年的金融危机是一次全球性的虚拟经济领域表现,但它也实实在在地影响到了实体经济和人们的生活;大规模的开发砍掉成片的大树树林,大规模排放毒害人体的物质等等无不是对人类生存基础的釜底抽薪,而这些都是名义打着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旗帜,实际上只是个别利益相关者在“钱”的驱动下努力的结果。如果说这种事情只是发生在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的学习者中国身上,那似乎还可以认为只要让中国政府加强管制就可以解决问题。但是,看了《home》,我们会发现环境问题,尤其是人类自身行为造成的生存环境灾难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这其中不乏随处可见的西方国家商业利益集团和他们所利用的娴熟工具----市场行为,“合理合法”地对本国弱者的掠夺和对他国掠夺的肆无忌惮。近看,还有不断发生的富家子弟飚车或酒后驾车的自杀杀他行为。 市场经济行为就像是酒精,摄入一些可以提神,多了人就疯狂了。让一个从未见喝过酒的孩子尝试一下,难免会过量。即使一个惯用成人,也还会发生酗酒的情况。 就中国来说,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是别人制定的,因自己落后,才学习别人,向别人看齐。如果规则制定的不好,或用不好,内部也会乱的。如果不参与规则制定,对外肯定吃亏受气。市场经济时代,西方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市场经济制度显现出它的弊端时,新的时代就要来临。新的时代也必然有新的榜样。东方文化的内敛和贴近自然应该在此时发挥作用。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积淀,应该能成为过热时代的清凉剂。东方文化或可引领一段世界的潮流。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可以是用来增长见识,得到能力提高,掌握技术,高人一等,炫耀资本等等,主动权在学习者自己,可以多种多样。 但教育的目的就耐人寻味了。 扯太远了,有点解题发挥。停止。有空再来自言自语。 回到本贴内容说一句,觉得转过来可以让大家反思一下,至于多老师说的带着大家,我是担当不起的。有感想的就自己发两句吧。
5
发表于 2010-6-5 21:21: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ngelisnear 于 2016-6-15 15:50 编辑

我想像其他学科一样,经济本身注重的还是发现规律,而不是去制定规则,市场经济与其说是人为制定的规则,不如说是人类——这种复杂生物——世界客观存在的规律吧。因为复杂,认识起来很困难,所以很有趣~ 关于国学和文化,很大程度上是实用主义带来的一种压榨,不仅是教育领域,乃至宗教界,这种实用至上也发挥得淋漓尽致。其实,换个角度想想,在当前这也许是必要和重要的,但是并不是永远这样,还好当前的阈值并不高,变化正在暗流涌动,蠢蠢欲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必读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京(LEAD)阳光志愿者俱乐部 ( 京ICP备13018722号-2 )  

GMT+8, 2024-11-22 10:13 , Processed in 0.035910 second(s), 16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