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D阳光

 找回密码
 注册必读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3616|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交流活动] 台湾志工文化与精神--台湾志工经验分享及讨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6 13:15: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台湾志工文化与精神
               ——台湾志工薛丹琦的经验分享及相关问题讨论


   薛丹琦,女,目前正在大陆攻读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有多年的法鼓山志工和慈济志工经验。

   中国公益事业正在全面发展与深刻转变之中,如何确立使命认知和本土路径,如何建立自己的精神坐标,提升人文内涵,如何推进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结合,如何使公益成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日常公益”、“草根公益”,是“义工学社”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

   主持:逄飞——12年草根义工,青年文化公益事业创始人,中华孔子学会理事

   真诚邀请各组织、机构、团队负责人、广大志愿者和义工朋友参加!

   时间:6月9日(周六,9:00—11:00)



    地点:北京志愿者之家第一会议室
       (海淀区中关村大街28-1号海淀文化艺术大厦A座1501室,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内)
2
发表于 2012-6-6 13:21:31 | 只看该作者
这时间....
3
发表于 2012-6-6 13:50:06 | 只看该作者
这时间还在信心上课呢⋯⋯
4
发表于 2012-6-6 13:59:10 | 只看该作者
貌似是木有人能参加了,全员都在蓝天、信心和经纬分布捏~~哈哈
5
发表于 2012-6-6 14:52: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加肥猫


    就你空了,去吧,回来分享哈~
6
 楼主| 发表于 2012-6-10 15:12: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加肥猫 于 2012-6-10 15:16 编辑

我是胜情邀请之下,过去捧场,接触一下台湾的民间公益发展现状:


主讲的薛丹琦女士在台湾慈济作了多年的志工(台湾的称谓挺有意思,他们对一般的志愿者称为义工,核心或长期志愿者称为志工),她在大陆攻读的博士也是相关社会公益与社会发展方向。

台湾的社工文化比大陆要浓厚得多,虽然我们文化血脉相同,但不同的政体,不同的社会发展、不同的环境背景造成了诸多的差异。台湾社会与欧美发达国家越来越相似,社会层面中的公众,上至达官贵族、社会名流,下至贩夫走卒、引车卖浆之辈,自愿承担着越来越重的决策权与自主权。而政府越来越退缩到维持社会基本运行的管理和监督角色,从事和保障社会正常运行,代表社会主流的是各个企业、机构、社团、党派,和大量的民间NGO,也是所谓的小政府大社会。

民众渴望行善的基础和愿望相似,但在台湾社会中,我们看到政府能够提供这样的窗口和渠道,并为志愿工作制定了后顾保障和激励制度。有意愿的民众可以加入到邮局、医院这样的事业部门从事志愿工作,这是我在大陆,即使是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中也看不到的;从台湾风灾、洪水等一系列自然灾害后发生的救灾捐助活动中我们也能看到,在一线最活跃的是民间自主的志愿社团和宗教社团,这一点,我们大陆同样难忘其项背。


薛女士是慈济的志工,她对慈济的介绍也最多。慈济我当年在海外就有耳闻,是台湾比较活跃的慈善团体。慈济虽然是证严法师创立的,但它的信众不限于佛教徒,而是鼓励人们通过行善事,激发内心追求圆满幸福的行为。慈济的信众最开始从家庭主妇发展起来,四十年中慢慢成长为台湾岛内四十万义工、海外几万信众的慈善团体。

慈济的核心任务分为慈善、医疗(如慈济医院)、教育(如慈济大学、慈济技术学院、慈济小学、慈济中学)、人文(慈济人文志业中心、大爱电视、经典杂志、檀施会、慈济月刊、外语期刊、国际赈灾(如援助川缅)、骨髓捐赠(慈济骨髓数据库)、社区志愿者(慈济各分支会所)、环保(如慈济环保站)。

慈济作了这么多事,它的经费完全来自民间。志工是各项服务方案的运行者,因此善款的使用全部公示,得到最佳监督,获得海内外社会大众的信任与支持。


薛女士帖出了台湾两家社团定期进行的培训日程,值得我们参考,

   

她最后分享了作志工的心得,而把另一位大德圣严法师的话作为结尾:我们为什么要作志愿者?



                                                
7
发表于 2012-6-10 22:11: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加肥猫


    少批判,以同理心面對,面對我們的孩子的時候,志願者也需要這種態度。
8
发表于 2012-6-11 00:26:4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9
发表于 2012-6-11 00:49:04 | 只看该作者
没有身分的一天,全心投入的温暖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6-11 14:38:29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最好是最后的一句:智慧,不是知识,不是经验,不是思辩,而是超越自我中心的态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必读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京(LEAD)阳光志愿者俱乐部 ( 京ICP备13018722号-2 )  

GMT+8, 2024-11-22 07:16 , Processed in 0.031089 second(s), 13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