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D阳光

 找回密码
 注册必读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851|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与心得] 【观察日记】3月27日新世纪图书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3-29 22:31: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蕾蕾豆 于 2011-3-29 23:01 编辑



以下内容是根据前天大家的讨论和本人的一点见解写的,我想从我个人的角度来感受是很轻松活泼的,大家继续加油!


因为此次做了全职助教,所以不能够非常全面的观察到每一个组学生的情况,但通过助教们的反馈和本组学生的表现还是得到了很多信息,在此一并分享。


本周没有学生参与课后讨论,希望下节课能“抓”几个娃娃来讨论,哈哈哈哈


最近正在看孙雪瑞的《完整的成长——儿童生命的自我成长》,受到很多启发。当我们深入地了解一个孩子时,我们会知道,孩子是自己成长的。在每一个年龄阶段他有着不一样的对于自我生命的创造与探索。所以在新世纪这样一个各个年龄层都有的教室里,我们确实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用不同的方法去配合这些不同年龄段在自我创造和探索的小生命们。



PS:最近重新看《比克曼科学世界》,还买了一本《中国学生趣味实验365》,给了我很多很多启发,比克曼用“派”来模拟火山爆发,用台灯当太阳,塑袋薄膜当水蒸气,真的又好笑又贴切。虽然我们不能那么具有表演天赋,但是这些可爱的模拟实验还是可以借鉴一二哒。像《中国学生趣味实验365》大部分都是解释生活现象的实验,还有利用塑料瓶、纸杯之类制作模拟的生活用具,很简单很直观。


另外我们在课后的课程设计讨论时还鼓励开发小发明系列课,说不定更加能够激发孩子的兴趣,不过这些要慢慢研究啦。




  

时间

  
  

2011.3.27

  
  

学校

  
  

新世纪图书馆

  
  

课程列表

  
  

(1)轮子省力

  

(2)摩擦力(主讲:老大不小)

  
  

观察员

  
  

蕾蕾豆

  
  

项目

  
  

现场情况

  
  

建议

  
  


课前主讲人和助教沟通情况

  
  

基于上次的经验,老大不小这次把难度降低了许多,提前已经将教案提交到百科供大家知晓,当天我们在下午一点半左右集合并进行了沟通,大家都比较清楚了课程内容。

  
  

建议主讲在沟通过程中启发助教自主思考,并鼓励助教参与到课程设计上来,集思广益也许有更多更好的点子。如果条件允许,能够在线进行一点头脑风暴,对于助教在引导孩子的时候也会有很好的帮助。

  
  


课程设计的思路

  
  

以轮子省力(摩擦力同此)为例:

  

1)从学生日常的上学交通工具引入主题,进入“观察”环节。

  

2)请孩子自己思考对比,步行与骑行的区别,从而得出“假设”性结论,即轮子省力。

  

3)根据假设性结论,我们将利用“实验“来验证。随后提出问题:验证轮子省力需要哪些实验器材?(助教配合引导学生思考)

  

4)各组学生在助教的协助下发散思维,给出不一样的答案。

  

5)进入实验环节,由助教协助引导。

  

  

以上由孩子熟悉的生活元素引入主题,学生表现出很强的参与感。随后的课程按照科学实验的几个步骤按部就班进行:即观察——假设——实验——结论。

  

6)第一节下课的时候留下了一个问题:如何移动一座完整的大楼?

  

孩子们的回答是很有趣的,大部分孩子想到的自然是卡车,还有用吊车的。那个很调皮却极聪明的谢成回答的是滑轮组,嘿,真是好厉害啊。从大家积极踊跃回答问题来看大家还是乐于思考的,两堂课之间衔接一个启发性的小问题是不错的形式。

  

7)第二节课的摩擦力实验,除了上述步骤外,我觉得最大的亮点就是老答不小在各组实验结束后进行的“错误操作“,意图让学生来纠正错误的操作,孩子们表现的非常积极,观察也很仔细。这个环节制造了很不错的效果。

  

8)扑克牌魔术

  

这个也是摩擦力实验的衍生品,但充满了趣味性,每个孩子都不断地尝试着这个小“魔术“,乐在其中,我们组的孩子还会举一反三的。还拉着助教们一起玩。

  
  

课程设计的思路非常清晰,整体感觉很好。这里想根据我们小组的实例来谈谈助教在辅助过程中对课程的二次设计与引导。

  

  

在讨论需要哪些实验器材的时候,各个年级的孩子有不同的表现,在之后的给出答案时间,七年级的陈志航非常清晰地表达了他的构想,双肩背的书包和带滚轮的书包相比,带滚轮的省力。这是个非常棒的答案。但是我们这一组的孩子(四年级)刚开始要讨论就变得很混乱,不知所措起来。当时我也没有多想,于是先引导到上一节课的实验(滑轮),然后结合这一节课的假设性结论(轮子省力),让她们回想、思考。真高兴她们对上节课的实验记得非常准确,把所有的实验器材都说出来了。再一次复述本节课的实验,她们很轻松地说出了具体的实验器材,以至于老大不小说她们是做过了这个实验。其实引导完了我就后悔了,我突然觉得自己扼杀了她们的想象力,也许她们可以想出来更有趣的实验器材呢,像陈志航的答案一样。我想,基于此,助教们还是要思考一下,如何能够在控制局面的前提下又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并且合理的得出结论。

  

我不能因为她们小她们不是七年级的所以是想不出来的来安慰自己,我想她们一定能做的更棒。我们也要继续努力!

  

  

关于课程中穿插的各种形式,我觉得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致,“错误操作“和扑克牌小魔术都是多么可爱的小环节啊,希望在以后的课程中还能见到这样的好形式。

  
  

  

  

课程设计的难易程度

  

  

  
  

这一堂课从我的角度从孩子的反馈来看,难易程度都是很合适的。又利用了她们熟悉的生活元素,所以还是很容易接受的。

  

另外孩子们对“实验报告“的简单化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内容变简单清晰了,写的内容也不多,还有图示,更加直观了。

  
  

实验报告自然还是要根据不同的实验来设定,但是我们可以尽量简短明确生动,便于孩子接受。

  
  

  

  

主讲人表达技能及与学生沟通的情况

  

  

  
  

老大不小讲课一直是不紧不慢,有温和也有严肃(这也是我死活达不到的~~~囧)。跟孩子们交流起来也很不错。

  
  

   

  

主讲人课堂时间的把握情况

  

  

  
  

很到位。

  
  


课堂秩序维持情况

  
  

除最初的分组非常混乱外,其余时间纪律还不错。

  
  

分组的混乱我想可能有这样的原因:

  

1)赵老师当时不在

  

2)有一些没有报名参加活动的孩子在,还有一些上节课来了这节课没来的孩子


3)志愿者本身有点不知所措

  

我想,我们还是先根据名单分好组,无论每次孩子来没来齐,都先按照安排坐好,然后再进行个别调配。这件事也跟孩子通报强调,避免课前浪费过多时间进行分组安排。

  
  

助教的表现及职责完成情况

  

  

  
  

助教积极参与了课前沟通,对教学内容知晓明了。根据课后的助教反馈,似乎还是有一些问题。

  

例如:

  

1)六年级那一组全是女孩子,似乎对这个实验课都不感兴趣,基本一直在打闹聊天。在老大不小进行各种提问时这一组也完全没有一个人愿意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这个问题不仅仅是针对助教来说的,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女孩子的状态本来是比较微妙的。所以需要我们多方配合去关注。

  

2)在“错误操作“演示时,我们组的孩子表现的非常积极,每一个错误都被他们发现了。这里要提到助教引导的作用。

  

3)纪律问题。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课后听助教们反馈表示个别孩子在上课时注意力太不集中,老是调皮还会带动周围的孩子一起玩。

  
  

根据现场出现的三个问题我做如下建议:

  

1)针对六年级的女孩子们,我希望突出关注她们。可以把她们安排在主讲眼皮底下,多和他们做一些互动。比如在实验演示的时候可以请她们帮忙一起操作,加强她们的参与感。另外我想下一次可以下课时跟她们聊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也许能找到一些能够引起她们注意的点。除了主讲,助教也可以做这个事情。

  

2)“错误操作“中,我们组的孩子其实早就知道测力器要先放在零刻度,并平行移动测量。我想这要归功于上两次课的助教,她在助教过程中给出了非常准确的引导。这节课在做摩擦力实验时,我们组的孩子一开始也会直接拉着砂纸跑,不过我马上让他们联想老大不小举得马路的例子,砂纸代表了粗糙的马路,路肯定是固定不动的,所以孩子们就知道砂纸是要按住的。在做扑克牌小魔术的时候,孩子们自然地进行了自我思考,她们会跟着引导一步步思考,得出结论,还会联想出其他的相关例子。当然我们组的几个女孩子都是非常爱思考的,虽然她们上课也不老实,但是都学会了,这也没什么。

  

3)纪律问题。

  

听到助教们反馈,看样子非常头疼。我个人在实验课的小组模式里感觉比在整个班级里更有掌控力。我们组的小小姑娘玩折纸,我就对她说下课教你叠玫瑰花但是你不能玩了,她就给我一张纸,然后收起了自己的折纸。不过下课她竟然忘了找我学折玫瑰花,囧。

  

有的助教认为助教维持课堂纪律会对课堂效果造成影响。不可否认,肯定是要有一些影响。所以我设想是否可以先不分组,先整体引导,孩子们还是像以前上科普课一样坐着,等到主讲引导完毕再分组实验。这样注意力比较集中。但实际的分组实验中,助教充当的其实就是主讲的角色,而且要集中本组孩子的注意力。恩,不过我想这是可以慢慢改善的,只要我们能坚持,我会尽量在每个周日都出现在孩子们面前,熟识的亲切感对课程也会非常有帮助的,大家辛苦啦!

  

2
发表于 2011-3-29 22:42:49 | 只看该作者

我居然看完了,然后汗一个豆豆强烈的观察精神,科普实验课依旧让我是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不过看到两次的反馈是逐渐有所进步的,这一点很重要哈~
尤其是看到“孩子们对“实验报告“的简单化给予了高度评价”,呵呵,不禁乐了,孩子的评价是最实际的。

看到六年级女生的一个反馈,可能是这个年龄段确实有明显的偏离状态了?也许如豆豆所说的,多和孩子们聊聊,发现她们的感兴趣点,然后融入我们的教程,应该是对症下药。

继续期待一向要求严格的科普课的增进的表现
3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22:47: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小ta


   我勇敢的说一下我内心的小秘密,其实我是为了科普我自己!!!
4
发表于 2011-3-29 22:49: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蕾蕾豆


    表示强烈钦佩!
5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22:53: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小ta


   老夫老妻了,低调一点撒。明天我要开始关注语文组的啦。。。。不然要被批了。。。
6
发表于 2011-4-4 08:09: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ngelisnear 于 2016-6-15 15:24 编辑

我突然觉得自己扼杀了她们的想象力
我觉得各课程组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有针对性
7
发表于 2011-4-6 23:23:27 | 只看该作者
好生动的观察日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必读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京(LEAD)阳光志愿者俱乐部 ( 京ICP备13018722号-2 )  

GMT+8, 2024-9-21 22:18 , Processed in 0.031220 second(s), 16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