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D阳光

 找回密码
 注册必读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37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线上课堂][生活艺术课]2020年春3月22号志愿者招募与总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3-29 15:08: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召集人电话 (已通过人员可见) 活动分类 阳光公益活动
活动时间 2020-03-22 16:00 发起时间 2020-03-01 15:07
报名截至时间 2020-03-21 15:07 状态
限制人数 不限(不限性别)
已确认/已报名 1 / 1
通过人员 破豆一点缘
通过人员统计
签到人员 暂无签到信息


课件链接:https://shimo.im/docs/DQvJyQjdqJjCyg3Y


正式课反馈
包包-课堂反馈:
豆大的课内容丰富,讲解详细,我在想,怎么能加一些互动来抓一下大家的注意力呢?
比如唐朝的那个街区图的时候,大家猜一下or设计一下 垃圾分类的地方?
比如汉朝的文物,可以展示更多的细节,请大家猜一猜,这个文物的作用?

(豆豆回复:恩,互动这里确实是没有设置,也考虑到时间非常有限,一互动吧可能课程完整性会受到一些影响。今天都没怎么扩展…就个别的多说了两句…一个小时太快就过去了)

课堂上遇到的困难是青杏同学,复制了很多文字,比如“会不会...”之类,课堂无关的我就直接删除了。后面把豆豆老师的语音直接转文字复制出来,我不知道该不该删。下次课前要约定一下~(豆豆回复:我觉得是他家长弄的吧,下次提醒一下还是有必要的,也可以问问协作者那边,他是不是想记笔记啊)


我要报名

联系电话* (仅限数字)
个人说明*
选择分工*
免责声明:本活动为非赢利目的网友活动,活动中可能存在意外的因素,参加者纯属自愿行为,一旦报名参加,则视为愿意自行承担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伤害及经济损失,组织者及其他成员概不承担任何法律或者经济上的责任,请慎重报名参加。
2
发表于 2020-3-30 14:39:20 | 只看该作者





上课准备提纲
志愿者信息
备课人
蕾蕾豆
微信
bud-azrue
所属课程组
生活美学
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
有智慧的古代人
上课日期
2020.3.22
上课时长
60分钟(中间有休息)
授课对象
阳光服务项目点3~6年级学生
学生信息
约30人
是否已了解上次课的授课情况(Y)
本次课的教案是重复使用已有教案吗(N)
授课目标
1、 通过了解古人处理垃圾的方式去感受时代背景下的人类思考
2、 了解古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美学
3、 了解文物的价值与意义
4、 培养学生参观博物馆、了解历史的意识
授课步骤
课前准备
(1)课前20分钟请同学们进入直播间,全员以学生身份进入(直播全程除了助教不设嘉宾,课前提醒嘉宾身份的志愿者们不要翻动PPT,志愿者可以做“学生”去带动孩子们留言)
(2)语音提醒+签到发起要求进入的人进行签到,16:00正式上课。
A、有疑问或回答问题用文字,不需要切换语音;
B、全程会需要大家观看PPT、做一些选择题、看一些小视频等,请大家集中注意力;
C、听课过程中希望大家保护眼睛,不要离手机太近,PPT可以点开看得更清楚。
1、 引入
(1) 展示家长和志愿者变废为宝的作品。(3个同学提交表单,霍村小雨的妈妈有三个变废为宝的作品)
(2) 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多、城市化、快节奏生活、不文明行为导致了垃圾的增多。那么古代的人有没有处理垃圾的烦恼?他们是不是就不产生垃圾了?(先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这堂课我们就一起穿越回古代,看看古代人的生活。
2、 古人的垃圾处理大观
(1)扔垃圾要剁手???!!!(政策法律)
资料:
殷商
《韩非子》中记载:“殷之法,刑弃灰于街者”“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商代对于在路边随意丢弃垃圾者,竟然要采取砍断手的严厉处罚。
先秦
到了秦代商鞅变法时,依然保留有“刑弃灰于道”(《盐铁论》)的规定,只是处罚变成了黥面(古代刑罚,在面部刻字)。虽然这样做的实际目的是为了避免由于乱扔垃圾产生纠纷,但也足见古人对于环境的重视。
唐朝
到了唐代,大兴城改名长安城,人口规模达到百万,成为当时的国际性大都市,每日产生的垃圾数量想来也必极为可观。为了保护城市的环境,避免垃圾围城的情况出现,唐代对于倾倒垃圾的管理非常严格,《唐律疏议》记载:“其穿垣出秽污者,杖六十;出水者,勿论。主司不禁,与同罪。疏议曰:其有穿穴垣墙,以出秽污之物于街巷,杖六十;直出水者,无罪。主司不禁,与同罪。”对于把垃圾扔到街上的,要打六十板子。有关管理人员不禁止的也要同样受罚。
明清
明清时期,为了保持北京城的环境整洁,一直有禁止乱丢垃圾的法令。《大明律》规定:“其穿墙而出秽污之物于街巷者,笞四十,出水者勿论。”《大清会典》中也有类似的规定:“如有穿墙出秽物于道旁及堆积作践者,立即惩治。”但是实际上,人们还是习惯于将垃圾废物等直接倾倒于街面上。这些垃圾日积月累,甚至会导致街面整体上升。《燕京杂记》记载,“人家扫除之物,悉倾于门外,灶烬炉灰,瓷碎瓦屑,堆积如山,街道高于屋者至有丈余,人们则循级而下,如落坑谷。”这种情况造成路面高地不平,无论坐车还是骑马都很不安全,以至于清初的严我斯在《坠马行》诗中用“长安之险,险于蜀道难”来形容京师的道路。这种状况的产生,证明如果垃圾处理问题解决不好,城市环境就难以维持在良好的状态。
(2)几千年前的环卫工人棒棒哒!(环保机构与专业人员)
资料:
周代
据《周礼》记载,周代还设有专门的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包括“條狼氏下士六人,胥六人,徒六十人。”郑玄的注释认为“條”通“涤”,是“清扫”的意思,“狼”则是道路狼藉。因此,條狼氏的职责就是专门负责清扫道路上的垃圾。
宋代
在宋代,已经出现“垃圾”一词。宋代的“环卫工人”拿月薪,还发制服。据《梦粱录》记载,杭州街边的店铺“有每日扫街盘垃圾者,每支钱犒之。”店家要自己雇佣保洁人员,而街道上面的垃圾,则由官府出面定期雇人清理。“遇新春,街道巷陌,官府差顾淘渠人沿门通渠;道路污泥,差顾船只,搬载乡落空闲处。人家甘泔浆,自有日掠者来讨去。”杭州的河道上还有“载垃圾粪土之船,成群搬运而去。”可见当时垃圾清运的量非常大。
(3)古代也有垃圾分类(垃圾的家庭处理)
资料:
我国古人很注重饮食卫生,他们有意识地收集厨余垃圾,集中放置以便处理,久而久之,世间便产生了一种专门用于收纳食物残渣的奇特器皿——渣斗。
渣斗,顾名思义,就是盛放残渣的斗形器皿。许多人以为渣斗就是唾壶(痰盂),其实二者只是外观上有些相似罢了。唾壶的造型为盘口或宽缘,短颈,圆腹,或圈足或平底;而渣斗的造型上部为敞口的碗状,下承接圆腹小罐。在古人看来,唾壶与渣斗收纳的秽物不同,所以绝对不能混淆,而且二者要分开倾倒,这也是一种原始的垃圾分类意识。
唾壶早在汉代就已出现,而渣斗的出现较唾壶要晚。近代学者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称渣斗为“觚之小者”,并介绍其“明制已有之”。实际上,渣斗的诞生应不晚于唐。考古发现显示,唐时的渣斗主要为金属材质,呈敞口碗状,是盛放茶叶残渣的专用器皿。蓝田吕氏家族墓地曾出土过一件唐代铜质渣斗,内留有残茶,器壁上也有茶汤流淌过的痕迹,置于其上的铜碗底还附着一小撮呈风干状的茶叶。
时至宋代,渣斗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据史料记载,“宋季大族设席,几案间必用筋瓶、渣斗”,描绘宴飨场面的宋代画作,如《春宴图》《文会图》中也可以看到渣斗的身影,这说明宋时渣斗已具备盛放所有食物残渣的功能了。
4)考古挖出排水管道(垃圾的集中处理)
资料:
从考古发掘的实际情况来看,早在距今4000年前的河南睢阳平粮台龙山文化时代城址中,就发现了埋于地下的陶质排水管道。此后,中国古代城市建设一直重视排水排污系统的设置。先秦时期的考古遗址中,还多有专门堆积垃圾废物的“灰坑”,或可直接称之为垃圾坑。这些垃圾坑有的利用天然的坑穴,有的则系人工挖掘而成,里面堆积着大量的废弃物或焚烧后的灰烬。这说明古人多以填埋、焚烧或集中堆积的方式处理垃圾,使其尽量远离人们的居住环境,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5)便便是黄金???!!!(垃圾变废为宝)
资料:
先秦
先秦时期已经有了简易的厕所,至少贵族士大夫是要到厕所里面去方便的。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的晋景公由于身体不适,“如厕,陷而卒。”竟不幸失足摔到厕所里淹死了。《战国策》也记载著名的刺客豫让曾躲在厕所里,想要趁赵襄子如厕的时候刺杀他。至于积在厕所中的粪便,当时的古人已经认识到其有肥沃土地、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作用。农书《氾胜之书》中记载:“汤有旱灾,伊尹作为区田,教民粪种,负水浇稼。区田以粪气为美,非必良田也。”以粪便沤田的方法虽然不一定是伊尹发明的,但也说明人们很早就掌握了这项技术。
汉代
至少在汉代,粪便这种特殊的垃圾又有了新的应用方式——养猪,一种既能解决人们的方便问题,又能养猪的特殊厕所也被发明出来,称为“圂”(hùn)。《说文解字》中称“圂,厕也,从囗,象豕在囗中也。”这个圂上面是厕所,下面是一个猪圈,人们在上面方便后,排泄物落到下面的猪圈中供猪食用。《汉书》中有“厕中群豕出,坏大宫灶”的记载,颜师古的注释说:“厕,养豕圂也。”那时的厕所中已经养着大群的猪了,做到了垃圾的循环再利用。
唐代
唐代出现了专门以回收垃圾、拾粪为生的人。如《太平广记》记载河东人裴明礼,“善于理生,收人间所弃物,积而鬻之,以此家产巨万。”同书还提到“长安富民罗会,以剔粪自业,里中谓之鸡肆,言若归之积粪而有所得也,会世副其业,家财巨万。”这些人竟然靠收废旧物品和拾粪而积累了万贯家财,成为了富翁。裴明礼还十分擅长变废为宝。相传,他曾买下一处满是瓦砾的荒地,为了清理瓦砾,用一根长杆挂了一个竹筐,并宣称把瓦砾投入竹筐者,有奖。这就吸引了大量百姓进行有奖投掷,很快就把瓦砾清理干净了。一段时间后,这块荒地长出了野草,裴明礼又召集了一批牧民前来在此放牧。久而久之,牛羊的粪便就把这块荒地养肥了,裴明礼开始在上面种上各种花卉,并放养了蜜蜂。至此,一块无人问津的荒地在裴明礼手中成了一块生财的宝地。
宋代
《梦粱录》还记载:“街巷小民之家,多无坑厕,只用马桶,每日自有出粪人去,谓之‘倾脚头’,各有主顾,不敢侵夺,或有侵夺,粪主必与之争,甚者经府大讼,胜而后已。”专门挨家挨户收马桶的人叫“倾脚头”,这些人为了争夺宝贵的肥料资源,竟然要闹到官府去诉讼。
清代
明清时期,废旧物品回收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产业。清代康熙时期曾作为沙俄使节来华的尼·斯·米列斯库在他的《中国漫记》一书中这样描述他所见到的中国人:“任何不屑一顾的废物,他们都不忍遗弃,一小块皮革、各种骨头、羽毛、畜毛,他们都着意收藏,畜粪也要收集起来,然后巧妙加工,制成有用物品。”
3、 跟着文物了解古人智慧生活
(1)
隋朝的背带裙
唐朝熨斗
(2)
战国大冰箱
东汉小烤炉
(3)
楚国人的坐便器
汉朝节能环保灯
(4)
战国豆豆鞋
汉朝计程车

4、 国家文物局政府网站“博物馆网上展览”二维码
5、 总结回顾
希望大家可以多涨姿势,了解古代、了解现代,展望未来,使自己成为博学的人、有智慧的人,去创造更好的中国,更厉害的中国。
教学环境、材料需求
助教需求
备注
暂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必读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京(LEAD)阳光志愿者俱乐部 ( 京ICP备13018722号-2 )  

GMT+8, 2025-1-22 08:10 , Processed in 7.000135 second(s), 12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