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D阳光

 找回密码
 注册必读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13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的书架 安猪 2004-06-30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2-20 15:33: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的书架        安猪        2004-06-30 21:32
I

房间里的书多得放不下书架了,想起一华说过,他会把看完的书送出去,于是也想仿效。

并且,我还想整理一下我手头的书,不管送与不送,我都会对一些我认为有价值的书写一段简短的书评。如果大家对其中的某些书籍有兴趣,可以跟我借阅或免费索取。

(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呀!大家一定会这样感叹)

不过,在送出或借出的同时,我也是有条件的:

1、有些书需要你提供另外一本书与我交换阅读,并且,在交换前写一段简短的书评以供参考。
2、对于部分送出或借出的书,你需要写读书笔记。

(为什么做好事还要带条件呀?)

很简单,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连志愿者也不能例外。cross-training的报名规则是这样,“多背一公斤”的招募条件是这样,现在我的书籍借送也是这样。

残酷吗?

你觉得残酷,只不过因为在这场游戏中,你暂时还不是赢家。

要得到,必须先付出。付出越多,得到的才会越多。

何况,书籍沉淀的是知识。将这些知识整理并分享给所有人,难道不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吗?


II

我的图书管理规则是这样的,每一本书都有以下属性中的一种或几种:

F-赠送:意味着这本书可以免费获得;

L-借阅:意味着这本书可以借阅但必须归还,默认的借阅期是一个月,特殊情况可延长;

E-交换:意味着要得到(被赠送或借阅)这本书,你必须拿出自己的一本书以供借阅,并且在交换前写一段简短的书评以供参考,交换与否的决定权在本书的所有者;

R-写读书报告:意味着在看完这本书后您必须提交一篇读书报告,报告里至少需包含本书的内容简介、知识要点和您的感受和收获。

以上过程中产生的书评和读书笔记,将可在注明作者的前提下自由传播。因此,请作者保证内容的版权合法性。


III

好了,介绍到此结束。接下来我会不定期地整理我的书单,对其中某本或某几本有兴趣的同学可直接回贴提出需求。

如果你提出了需求,则默认你已经接受了我的图书管理规则,没有任何例外。


IV

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1、我希望能够将分散在每个人头脑中的知识快速而有效地交流、共享
(这就是为什么我的标题是“我们的书架”而不是“我的书架”)

2、我希望能够找到更多有效的方法促使以上第一条的发生

最后我想说的两句话是:

每件事都有一种有趣的做法。

如果你能将每件事都做得有趣,那么,你就在享受着一个美妙的人生。
2
 楼主| 发表于 2008-2-20 15:34:21 | 只看该作者
有趣        扫地老僧        2004-06-30 23:03
当初从北京出发的时候嫌沉,没有带书,只是在笔记本里灌了上千本的电子书。到了雨崩的时候才又渴望起双手捧书的感觉。记得一次和一个朋友翻出雨崩去县城里,朋友找到一个报纸,令我们大喜过望。我们立刻如饥似渴的读起来,读到一半才发现不对劲,一看原来是三个月前的报纸。德钦县城只有一个很小的书店,卖得书乏善可陈,那时才迫切感到能读到一本好书是多么惬意的事。今天早晨到了昆明,到处找书店,买了几本不错的书,一路上读来感觉真是很舒服。不过书确实沉,不想一路带着。看完安猪的帖子,颇受启发。以前总是舍不得借书给别人,更别说送书。这次向安猪学习,读完后就把书扔到哪个游客众多的酒吧,让大家一起来分享吧。

英杰!        安猪        2004-06-30 23:40
真高兴又见到了你!接下来的行程如何安排?还进藏吗?看样子是从昆明飞过去吧?昆明的蚊子大只吗?北京的蚊子讨厌极了,总是趁我睡着的时候叮我,涂了蚊怕水也没有用。

我旅行总是喜欢带上三本书。一般都是闲书,有事没事就翻翻。我还有在当地买书的习惯,例如成都,例如青岛,例如西安。最近的旅行是看书越来越多了,象五一去陕西四天就看了六本,真不知是去旅行还是读书的,呵呵。

我这样做的理由很简单,首先这是一件有趣的事,其次是知识只有在流动中才会增加价值。何况施比受更有福,这也是为什么我总是让别人请我吃饭,纯粹是为了让对方更幸福呀,呵呵。
好有创意的想法        brook_tt        2004-07-01 10:44
不知贵猪何时整理出首批书目,偶这里先排队R一本 or L一本,F一本 E暂时够呛 新迁家来京 书架都丢在老家了~~~~
赫赫,正好看到一个题目类似的贴        chenyan        2004-07-01 11:09
书 架

作者 马伯庸

  俺家书架是老娘从单位买回来的,上下五层,高一百九十厘米,恰能占满我房间大半面墙。书架全铝合金结构,通体浅白,支架单薄,据说这玩意乃是西德设计,可我怎么看都象是意大利原产的,因为它与意大利人一样轻灵跳脱而稳重不足。把我那几箱中文书放上去,可也算得上是一个“西学为体,中学为用”了。

  在书架上怎么摆书,看似小事,可也是门学问。当年目录学的祖宗刘向老先生传下〈别录〉二十篇,无非也是教汉朝那些史官怎么放书罢了。足见这书籍的排列组合貌似简单,实则大有奥妙可言。摆的好,则日后遇到需要寻章摘句的时候,便可以随心所欲信手拈来,何等潇洒;若摆的不好,自己缚手缚脚不说,倘若被人瞧见,会被嘲笑一通,视之如白丁,也没什么光彩。这里有个极端的反例:我目前在新西兰读书,这地方虽然是穷乡僻壤,不服我中华王化,但大学图书馆里的中文书收藏倒也不少,只是馆员多不懂中文,经常错摆错放以至笑料百出。中国哲学一栏里,孔孟韩非老庄自然必不可少,程朱理学道藏佛经也能见到,在此类典籍旁边,赫然放着本〈麻衣神相〉……也不知道是哪位壮士捐赠的;更离谱的是词典一列,其中有梁实秋编的〈中英大字典〉,有王力的〈中国古汉语词典〉,中间赫然还夹着本韩少功的〈马桥词典〉,只怕看到的人会呕血数斗。至于在《元史》与《史记》之间搁着柳青《创业史》之类的事,我就只能当没看见,没看见……

  扯远了,这些都是摆放不当以至遗恨千古的活例,孔老夫子肉割不正,不吃;其实书摆不对,也该不看。所以说坐禅是修行,摆书也是修行。如何分类,如何排列,何者置前,何者置后,个中组合微妙之处,与擅听弦外之音的政治排位学有异曲而同工。

  以俺的书架为例,一共五层,哪层如何摆放,便是颇有讲究。

  第一层是顶层,最高。这一层摆书的要旨,就是要恢弘大气,先声夺人。放的都是钱钟书的〈管锥编〉、中华书局版的〈四经集注〉、还有商务印书馆出的那一票汉译世界学术名著系列(我收藏了大概有二十本)之类。这些都是精装典籍、煌煌巨著,高高放在顶层,不怒自威,叫人觉得深不可测。这个书架有海拔一百九十厘米,所以除了八一队的几位英雄以外,一般人看这一层的时候,势必自下而上仰头举颏,从高度上先矮了半截,待浏览过一遍书脊,见都是些如雷贯耳的名著,心下一凛,往往不敢仰视,便即惶然缩头。这一俯一仰之间,观者往往顿生敬畏之心,为之气夺,于主人脸面上大有光彩,有如责打林冲那一百杀威棒,叫人不敢轻起小觑之心。任我行当日杀死东方不败重夺回日月神教教主之权,坐在教主的位子上忽然感叹道:“东方不败这厮倒有不少鬼主意,高高在上的坐着,下属和他相距既远,敬畏之心自是油然而生。”,正是这个心理学上的道理。这一层摆书的第二个要旨,便是要无趣。试想,倘若有些好书自己喜爱无极,每日摩玩不已,放在最上层,每天爬上爬下,哪里有那许多工夫?所以这一层放些自己读之无味又却确是经典的书籍便可。
比如俺当年买〈管锥编〉,纯粹一时血气之勇,买后翻不到三页自己就见了周公,接下来这些书被搁在箱子里几年也得不着一回临幸。左右也是闲置,索性把它们摆在书架最高层当花瓶、神龛什么的唬唬访客,也权当是发挥余热了。不学无术之术,尽在于此。

  第二层,放的都是使用频繁又体面的工具书与参考书,诸如〈万历十五年〉、〈三国志〉〈蒙古帝国史〉〈莎士比亚戏剧〉、《追忆似水年华》、卡夫卡全集、瓦格纳选段,都是俺放在这一层的。这一层高度只稍微过头顶,不高,只消轻舒猿臂便有所得,取书放书都方便的紧。在网上论战的时候,转身便可在这一层找资料旁引博证,以充大瓣蒜——虽然有GOOGLE这查资料无往不利的新欢,这些旧爱也不该轻易割舍。顶层给人威压太大,正好请客人浏览这层减压,刚刚暗自惭愧自己无知的客人忽然见到这一层居然有几个名字自己识得,大喜之余,往往对主人心存感激,求他办事便无往不利。这正所谓“刚柔并济”、“软硬兼施”,功夫在书外……

  这第三层最为重要。前两层无非冒充风雅之用,偶而拿来陶“治”情操。而这层高度到人肩膀,平易近人,自然多选平日里爱读的通俗玩意,放的是金庸全集、银英龙枪、福尔摩斯、亚森·罗平,三个火枪手、四大名著、阿西莫夫以及一些闲杂书籍,图的一个闲适娱情。一般人看罢前两层,本来心情沮丧,一看这第三层,都是登时眉开眼笑,说句“兄弟我也好这一口”,大生知己之感。而且第三层的位置也非常重要。古人读书有三上:马上、枕上、厕上。俺天生身体孱弱,坐车看书会晕车;而且生平耽于网络,多是躺在枕头上键盘横放膝前与网友聊天;唯一读书的时候就是厕上。大家都知道这如厕最是紧急,不来则罢,一来则势不可挡。情急之下,选书往往是从最顺手的地方随手抓上一本。第一层太高,没时间搬椅子去够,第五层太低,没那份精力去猫腰,第三层不高不低,伸手可及,所以从这一层抓书的几率最高。若是这层书籍随便选摆,胡乱抓上一本,到了厕所才发现自己抓的竟是〈朱子语类〉,岂不进退两难?

  第四层高度接近膝盖,相对隐蔽,正适合放些必备但不合适公开炫耀的读本,诸如金瓶梅查泰莱夫人的情人黄祸。客人来访,多是草草掠过上三层,随口道声: “好书”或者“好多书”,而后急着出去吃饭聊天打麻将,人的视线上下夹角九十度左右,在书架前平视,根本看不到第四层。进一步说,这第四层几乎是非禁书不能放的。试想,在这一层拿书,必得卑躬屈膝,弯腰折节,容易窝出一肚子恶气,一看尽为禁书,叫人恍有偷读之乐,大得金圣叹“雪夜围炉读禁书”的妙处,恶气自然两下抵消,不会致病,这是阴阳调和的道理。倘若放些〈南明史〉、〈晚清史〉、〈风波亭〉、〈滑铁卢的一分钟〉之类的东西,读着郁闷,又不得舒展(猫着腰呢),又是何苦。

  第五层放书,就不能从人文角度着眼了,而要考虑力学原理。这书架本来就轻灵跳脱、结构松散。加上顶层多是大书,头重脚轻,稍有不慎砸将下来,我就算是圆满了。所以这第五层放书,重点不在质量而在重量,需要能镇的住的压仓物。首选就是古今图书集成……不过那东西我是没有……退而求其次,拿〈中华通鉴〉、〈康熙字典〉、〈土木工程结构参数手册〉(这本是俺爹的,极厚,而且我完全看不懂,拿来当压仓物再合适不过),还有三卷本的《中国茶经》,颇有焚琴煮鹤之感。有这么多砖头级的大作垫底,无论心理还是物理上都安全不少,所以不可不加重视。若想哪位好奇心过剩的客人打算平视这一层,非五体投地的姿势不可,若乘此良机在其背后踏上一只脚,这可比顶层的震慑效果更深了一个甲子功力。从这个角度来说,想害谁的话,在底层放些香艳读物诱他趴下也是不错的陷阱。

先整理一下部分文学类的        安猪        2004-07-05 17:48
《万象》-F-
不错的小资休闲读物,有一定深度和趣味性。2001-2003,共十多册。

《声音的重量》上、下卷,-F-
中国新文人随笔,六名作者,没我,而且我都不认识。

《比我老的老头》,-F-E-
黄永玉的回忆集,回忆的对象包括钱钟书、沈从文、张乐平、李可染、林风眠、寥冰兄等等。这是一个可爱老头的可爱回忆,比同期的《我们仨》要好,推荐。

《我们仨》-F-R-
杨绛著,回忆钱钟书与他们的女儿圆圆,用杨绛的话来说: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许多人觉得好,我看不出来,所以我想知道你的看法。

《美国西部文学译丛》五本-F-
小说,我没看过。不是我买的,但买的人说写得好。

《沉默的大多数》-E-
王小波的杂文集,看后能清除一些头脑中的蜘蛛网,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必读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京(LEAD)阳光志愿者俱乐部 ( 京ICP备13018722号-2 )  

GMT+8, 2025-1-23 01:10 , Processed in 2.308585 second(s), 13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