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hann 于 2012-10-14 11:16 编辑
课改意见 针对10月13日的课程与教学,提出一些拙见,主要是从问题入手简单分析,希望大家继续填坑。(啊?为什么我写的这么严肃?好像学年论文=0=) @为什么上课感到力不从心? 这次授课感觉到,这些孩子的认知程度比我们预想的要低,所以在第一节课的理论教学中,部分学生表现出焦虑、没有兴趣等等消极反应。值得反思的是,对于甲骨文、篆体之类的介绍是有必要的吗?我们自己对于这些概念的成型,应该普遍在初中以后,所以这些概念不在二三年纪学生理解范围之内。 但是理论教学又是必不可少的。如何适当进行国学渗透?我觉得应该抛出简单的概念来引学生的“玉”。在这次课程中学生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问题,但是有一些旅行没有予以回答(啊我刚刚说了什么?)。最能进入他们的记忆里的,应该是由他们提出的,经过他们思考的内容。所以可以适当压缩每项内容进行的时间(尤其是理论教学时间,这可是书法课嘤嘤嘤> <),对学生进行的一些有意义的提问予以回答,鼓励他们去思考。 而在书法实际练习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不可太过于活跃。应该反复告知他们书法是静的,只有安静下来才能写好字。 @ 为什么课堂感觉枯燥? 孩子的兴趣何在?他们想学到什么?对于书法的好奇心过去之后,还能不能继续接下来的教学?(我就是个问题少女呵呵后,再忍受一会儿) 孩子来上这个周六兴趣班,主要出发点应该就是要写好字。这个说起来很简单,他们不需要重复地灌输一些不感兴趣对于他们来说没有意义的东西。在重复地写横划的时候,我们没有告诉他们为什么要写横划,这个与下一个问题相关,接下来会涉及。(谁来拯救一下我的严肃!!!!) 除了孩子的出发点之外,我们应该思考,我们应该去通过这门课教会他们什么,首先当然是写好字,除此之外,是满足好奇心?还是培养定力?这直接关系到我们接下来以何种方式教学,我也不知道,大家建议吧。 @ 为什么学生脱离了书法的轨道? 学生在画字,而不是在写字,书法的“法”被忽略了。 我们的引导一定出现了重大失误。书法的目的不应该是让学生去机械重复地模仿老师的字形——他们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要写成这个奇怪的样子——而是应该更加自由,更加重视理解力和自我感受能力。他们在领略点横竖掠捺的美感之前就开始了困惑的模仿,这!很!错!误!(咆哮君混进来了吗。。)书法是刻板的东西吗?不是传达“你应该像老师这样写”的思想,而是“为什么要像我这样写,跟你写的有什么不同”。我们应该展示给他们普通的写法和书法有抑扬顿挫的写法,在对比中,让他们对书法的笔划有直观感受,从而朝着更加正确的道路上去。(这个我我我也说不清楚了总之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这是真理啊嗷) @ 我们的教学理念有偏差吗? 中国式教学重视传输内容,但事实上书法课更有效的应该是反馈性教学。当旅行在台上重复了很多遍横笔的写法之后,上传下达的效果实在让人惊讶,大部分学生写的完全不一样,无法理解黑板上那个奇怪的玩意儿。有效的事情是,ta写一个,你带着ta写一个,对比,模仿,通过他们的反馈进行有针对的提高。鉴于小孩儿的注意力无法集中,理解力不强,所以在讲台教学与一对一手把手教学中,我倾向于多使用后者。 孩子的反馈信息很重要!不过如何反馈?我们想要知道他们觉得这门课学到了什么,老师哪里没有讲好,觉得有哪些困难,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如何反馈?私下交流吗?(我这是作死啊挖坑不填吗!) @ 针对如何进行教学的一些思考 这大概算是实质性内容了吧(神马?才到实质性内容?之前在干嘛?) 我们或许可以鼓励他们,写的好的可以提前学,但是部分学生有强烈的嫉妒心,会难以忍受落后于他人,感到焦躁,妒忌,可能会造成相反的效果,值得商榷。 不同的字体,因人而异。男孩儿适合颜体,女孩儿适合欧体,我觉得这是个定律=0=(主讲不会写欧体的这个节奏也太摇摆了吧!写适合每个人自己的字才是王道啊啊)实施办法我不太了解,再商榷。 想到一个小建议:把学生的字保存起来,在之后的课程中进行比较,这不就有动力了嘛~~~ 课程应该从规范执笔入手,书法关注角度、力度、适度。角度太难,适度更难,应从力度入手。而力度的抑扬顿挫太难,最好学也对进一步学习最有用的应该是单一平稳用力。画蚊香状圆圈、连笔横折、连笔竖折是非常有效的练习方式,在每次新教学开始之前进行练习,既可以舒展开大臂让行笔更加顺畅,也可以让同学们感受到如何掌握运笔的稳定力度和笔锋,比最开始就教横笔或是悬针竖、垂露竖容易的多。 在模仿老师写字的时候,可以让他们认真地多写几个,挑出一个最好的,可以自告奋勇在全班面前展示,然后对他的字进行鼓励和纠正。每个人在台下也可以挑出最好的让老师评价。这样大概更有一点趣味性吧。 最后一个建议,科普一下繁体字是什么好伐?不然教书法也太费劲。小孩儿知道的实在是太少太少了,我们期望不要过高。
啊,写了1900字还意犹未尽是什么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