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angelisnear 于 2016-6-15 16:27 编辑
第一部分:课件试讲的过程和总结
从4月2日到4月17日,共进行了4天6课时的试讲,在桃园学校的2个年级3个班中,进行了7个实验,以下是记录.
4月2日:
一 过程简记
4月2日下午1点半,桃园小学4年级1班,实到学生36名.课程为第一课光的传播(自制潜望镜和水滴显微镜).上课前在班主任老师的帮助下,把36名学生分成9组,每组4人,分发好各组需要的物品后开始上课.
首先引入光的传播,直射反射和折射,举例如平面镜对光线的反射,然后开始自制潜望镜(每组制做两个,2名同学合作完成一个),先在黑板上画出如何分割和裁剪卡纸,同学们照图加工卡纸,然后折成长条纸盒,粘贴平面镜后完成.
接下来讲关于折射的现象,用放大镜举例,分发实验用品,先让同学们看看一粒食盐的形状(都说是圆的),再让同学们用放大镜看一下(还是圆的),然后组装好水滴显微镜,用"显微镜"观察(出现正方形,多边形等答案).
最后用几分钟的时间带同学们回顾课上的内容,以简短的总结下课.
二 总结与思考
这次课程突出的主要问题是时间的分配,这次课一共占用2课时,比预计多30分钟(桃园是40分钟一节课),由于是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没有出现孩子上课做其它事情的情况,但是手工部分时间过长,仅制作自制潜望镜中的卡纸加工环节,就用去整整一个课时,改进的方案是课前一天就把卡纸加工好,工作量并不很多,可行.但从另一方面看,由于是孩子们动手亲自做的,仅从一张卡纸变成长方纸盒,就足以让孩子很有成就感,完成小制作之后,更有不少孩子兴奋地爱不释手,所以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讲,建议宁可延长课时也是非常有意义的.补充一下,如果有两名以上的助教老师,时间上可以有很大的节省空间.
在实验步骤上,是就上一个问题而产生的,如果把自制潜望镜中的卡纸提前准备好,依然可以在计划时间内完成课上的内容,在水滴显微镜实验中,并没有占用过多时间,可见制作类的实验,如果要在时间内完成,就需要课前对实验步骤做改动,也就是课前准备(上课的前一天)先完成若干步骤.
最后是年龄上,这次是4年级的孩子,注意力的产生是由于"好玩",他们关注一切好玩的现象和过程,哪怕是最简单的现象.但极少数的孩子才理解到光的折射(这正是志愿教师最容易忽略的地方),我想体验下6年级孩子的理解能力,看看是否有必要对知识部分做一下调整.
通过这次上课,我发现桃园4年级的孩子对实验一手工部分的兴趣,远远超过了科普的内容,对实验二所观察到的现象感到很新奇,但注意力并不在实验的原理上.我个人的观点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动手操作比科普知识更有意义.
4月8日:
一 过程简记
4月8日下午1点半,桃园小学6年级1班,实到学生32名.课程为第8课感官的两个实验(找盲点和测试反应速度).
学生分8组,每组4人.首先引入感官知识,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属于人体的基本感觉输入系统.
盲点是人眼视觉的一个有趣现象,发给每组一张纸一把尺子,让同学们参照黑板上的图示,在纸上相距10厘米分别画一个十字(参照点)和一个黑点(盲点),然后观察(有的同学把黑点描大,现象更明显了).每个同学都做完右眼的盲点观察后,思考如何用左眼观察.
接下来说了说反应速度,告诉同学们下面的实验是个比赛,看谁的反应速度快.发下提前准备的卡纸条,简单加工成测试卡,同学互相测试,每个同学完成十次并分别记录,最后以总分做成绩.
最后剩下几分钟时间做回顾,教同学们把盲点做为小魔术,可以测试家人的反应速度,然后下课.
二 总结与思考
这一次的课程进行1课时(40分钟),6年级同学对知识的反应比较快,普遍容易接受实验的内容,不需要对实验多做讲解,这一点与4年级的同学有很大不同,而且对数据方面的处理显得有经验.在盲点实验中,通过简单的指导就有绝大部分同学观察到实验现象,换用左眼时,有几个同学第一时间就回答出正确结果.在测试反应速度上,有一组积极的同学动作比较快,每人做了20次,同学们每个人的测试结果我留了一份.
高年级的孩子对竞赛活动反应比较积极,课上的气氛就过于活跃了,和简单的观察盲点实验相比,反应速度实验更能激发同学们的情绪.
在观察盲点实验中,由于单只眼睛的盲点本身并没多少实际意义,同学们对看到这个现象仅出现的反映是"这东西以前没见过",所以真正的兴趣也就不大,跟测试反应速度时嘻嘻哈哈的反映不同.我想对整个教材中大概五分之一的实验重新做个调整,而改为更适用于低年级的同学.因为,对农民工子弟学校而言,我看到4到6年级孩子的差别还是很大的,高年级需要的知识更接近于初中物理,以后可以再做针对6,7年级的版本,这样能留出发展的空间,也让目前的工作更集中在4,5年级上,这是我的一点想法.
4月10日:
一 过程简记
4月10日下午1点半,桃园小学4年级1班,实到学生36名,课程为第二课成像原理(简易照相机).
首先对上一周讲过的知识做回顾(光的传播方式),由折射现象讲到放大镜的原理,并在黑板上图示(针对一个"折"字),放大镜的原理图示中由提到焦点,到超过焦点之后的物体可以在纸上成倒立的像,开始了实验的内容,分发每组一个放大镜一张白纸一块橡皮泥,要求同学们把原理应用一下,在白纸上用放大镜映出窗户以及窗外景物的像(一些组甚至映出树是绿色的),同学们也看到了影像是倒立的.
后面看同学们有兴趣,就讲了真正的胶片照相机的原理,拍照的过程,告诉同学们眼睛看到物体的原理也是一样,插入了近视眼的产生和预防,最后总结下课.
二 总结与思考
这次的课还是1个课时,内容仅一个实验,知识部分占了20分钟,但同学们对这个实验相关的知识,超乎我预料地感兴趣,都听得很认真,可见知识部分还是要讲一些的,之前的两次课我都没加入知识部分,调整教材的时间安排中,这部分是我应该注意的地方.
本次上课我决定了更改第一,二课的实验内容,也添置了新的仪器,把原来的小孔成像替换为观察光的传播(物品:红光束小手电,玻璃杯和水,白纸,小镜片),并放在光学部分的第一个实验内容,原因是小孔成像具体到实验中每个组做的时候,一是不易观察(成像的位置不易观察),二是对自然光也有要求(如自然光太强时荧光棒不起作用),之前是我忽略了.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我先前设置的实验内容,以及课上时间的安排都是非常不到位的,这是我的错误.14到18号这一周,我至少会调整教材中4节课的实验内容和课时安排,当做一部分对教材的第三次修改工作.
之前添置的物品中,荧光棒就不能用在实验中了,但可以留着做奖励制度,如果以后的计划中,某次活动可以存在奖励制度的话.
4月17日:
一 过程简记
4月17日下午1点半,桃园小学4年级1班(学生36名)和6年级2班(学生30名),课程为水的浮力(漂浮的笔帽和模拟潜水艇).
第一节课在4-1班做漂浮的笔帽,原来实验中用鸡蛋的部分,改成了用粘橡皮泥的笔帽代替,减少浪费.首先从漂在水中和沉在水底的现象引出水的浮力概念,简单讲了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然后开始实验(让笔帽漂浮在水杯中部不上升也不下沉).发给每组实验用具,先让同学们调整适量的橡皮泥粘在笔帽上,放在清水中调试,然后缓慢加入盐水,使刚好沉在水底的笔帽悬浮起来,9组中只有2组完成了实验现象,然后说明没有做成实验的同学失误的地方.剩下的时间不够讲计划中死海的知识,就做了简单总结并下课.
第二节课在6-2班做模拟潜水艇,这个实验是原来空气实验部分的,调整后放在水实验部分了.先在黑板上简单图示潜水艇沉浮的基本原理,做为下面实验的提示,然后开始实验.发给每组实验用具,与4年级的实验相似,调整橡皮泥的量使笔帽刚好浮在水面,然后用橡皮筋把气球密封住杯口,按下气球使笔帽下沉,松开使笔帽上升.这个实验每组都能完成,有几个一开始失败的同学调整过后也成功了.剩下的时间把潜水艇控制上升下沉的构造说了一些,然后总结下课.
二 总结与思考
这次的课本来是想1个课时完成两个实验,但时间上完不成,所以改为两个班各做一个实验.主要时间消耗都是对橡皮泥"适量的调整"这一环节,同学们动手的时间比较多,而且很多孩子只顾做不顾听,还需要反复解释何为"适量".若提前准备了粘好橡皮泥的笔帽,是可以节省很多时间的,但那样就不容易让同学感性的形成"质量与浮力的关系"概念,我想实验既然是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学习,那这个调整的过程还是让孩子自己动手比较好.
这一次教材的修改比较难,我要找实验并且先做出来,再决定是否适用,进度不快但效果会好一些.
(帖子长度限制,第二部分见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