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师讲完后,多老师用半个小时给我们来了一次“日食史话”,从中国最早记录的日食,在《尚书》之中,到诗经里第一次完整的记载,明确提到了“日食”两个字。古巴比伦人计算沙罗周期,泰勒斯第一次推算日食的发生。亚里士多德那个繁复的“水晶天”理论,一层又一层的本轮,怎么看怎么闹心,后来终于叫哥白尼的日心说赶下了台。然后勤勤恳恳的第谷积累大量的天文观测资料,开普勒根据这些资料提出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行星轨道是圆形的这个旧观念也被打破了。再后来,哈雷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了哈雷彗星的轨道和周期,欧拉计算了天王星的轨道,按照万有引力定律的计算结果和观测结果的差异,使得亚当斯和勒威耶计算出了海王星的存在,海王星也成了第一颗“纸上发现的行星”。时间推移,科学也越来越发展,最著名的日全食大概要数1919年的非洲日全食了,在这次日全食中,爱丁顿证明星光通过太阳附近发生了弯折,也就是质量会将空间弯曲,证明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看夜色已晚,大家仍然意犹未尽,久久不愿散去。愿学习科学、热爱科学的氛围在阳光永存~
小TA我这里没有参加人员名单哎。。。帮忙补一下吧= =。。。
写这篇总结的时候,我在看BBC拍摄的科学纪录片《爱因斯坦与爱丁顿》,讲的就是90年前爱丁顿远赴非洲验证广义相对论的故事。里面有这样几句台词:
If the ...
JessieY 发表于 2009-8-4 00:56

天文学之所以成为人类第一个可以称之为科学的东东,主要就是因为有像日全食这样奇妙的现象发生,虽然亚里士多德没能把这个奇妙的天空描述正确,但他告诉了我们一个方法,那就是观察和逻辑,后人沿着老亚亚的足迹一直走到了今天。大家一起玩吧,让科学之光在阳光闪耀






谁让你多久都不上论坛看一眼~











| 欢迎光临 LEAD阳光 (http://ygclub.org/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