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keyball 于 2015-8-4 14:24 编辑
最近比较忙,总结帖又拖了好久---------------------------------我是谢罪的分割线--------------------------
一、课程目标: 这节课的课程题目是 逻辑推理能力——拜师名侦探。意在通过本节课的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敏锐思考分析、快速反应、迅速掌握问题核心、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推理能力。
二、课程内容:
游戏一: 规则队列 规则说明: 1)在黑板上写下几道简单的逻辑推理体(如下图1),邀请同学答题 2)全部题目答完后,让学生说说答题技巧 3)第五题比较难,是月份的英文首写字母,老师可以适当提示。
图1. 规则队列题目/回答情况
现场反馈: 1)班级中是举手点名进行回答问题的,同学们都相当踊跃,除了第五题都是一次答对的,第五题老师进行一定的提示后也正确答对了。 2)这个班级的授课对象是1-3年纪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观察、推理能力了,授课顺利;一开始还比较担心能否顺利,后来发现是多虑了。
思路:
1)第一题每个数之间相差2、第二题相差3。
2)第三题是54321,万位变个位,千位边万位,以此类推不停循环。
3)第四题的顺序是方块->三角->圆这样的顺序排列
4)第五题,老师直接进行引导,现实生活中有什么是12个的啊?学生进行回答;回答过后告诉学生是月份,然后孩子们就猜出来是12个月的首字母了。
游戏二: 快速传递 规则说明: 1)将课堂上的孩子分为几个小队。 2)每个小队站成一列,从后向前又快又准地传递一个数字,传递过程中要求同学不能说话,前面的同学也不能回头,传递最快的小组获胜 3)讲解完规则后给予1分半钟讨论传递数字的方法。 4)进行 3 - 4次游戏,每次传递的数字长度依次递增,增加游戏难度 5)分享传递的方法和策略 现场反馈: 1)小班是分为了两组,分别进行游戏,每组大概7-8人。 2)一组一开始采用的传递方法是在背上写数字,后来在游戏过程中被证实不仅慢而且准确率低,之后采用了二组拍肩膀的方法 3)二组采用的是拍肩膀的方法,按照百位、十位、个位这样的顺序依次拍出所在位置的数字。例如78就是先拍7下,有一个明显停顿后再拍8下,在游戏中数字传递准确而且快,后来二组还发明了,左肩百位,右肩十位,后背个位的传递方法,但是速度和准确率反而降下来了,可能因为方法相对来说比较繁复有关。 4)游戏中,孩子们表现出了很强的参与度,可能是因为有竞争的缘故,所以玩的很认真,获胜了也很开心。 5)给与新人志愿者/老师的一些建议,在课堂上保持中立性,不偏袒、不偏帮,尤其在这样有一定竞争性的游戏当中,否则会引来其他孩子的不满,也会给孩子留下不好的印象
思路: 1)孩子们一开始的想法其实都是在后背上写字,但是后来二组有人提出拍肩膀,这时候我就问他们如果是“23”这个数字,这么长的数字拍肩膀的话特别慢,可能也不太准确,应该怎么办呢?然后孩子们就想到停顿的方法。在第二次进行游戏的时候他们又想解决百位的问题,就互相讨论想出了拍不同部位的方。
游戏三: 小象猜布 规则说明: 1)根据卡片上的图案猜出所对应的成语。(卡片如下图2、图3) 现场反馈: 1)课堂依旧氛围很热烈,那个抢答啊,因为之前的游戏中将学生分为了两组,所以这一个游戏依旧采用的是之前的分组形式,黑板上粘了很多卡片,两组学生轮流说出自己想到的成语,猜对的摘下来换上新的。 2)因为学生年纪比较小,所以有些成语并没有学过,有部分成语没有猜出来比如:风雨同舟(因为没学过)。这个成语给的图片他们给出了其他的成语“风雨交加”,“电闪雷鸣”。
图2. 雨后春笋
图3. 风雨同舟
游戏四: 是非题 规则说明: 1)老师说一些句子,如果同学觉得对就聚左手,不对就举右手。 2)老师说几个三段式的句子,让学生判断对错 3)句子实例如下: ①所有的动物都会死去,狗是动物,所以狗会死去。 ②所有的桂花都在八月开花,现在公园的桂花都开了,所以现在是八月。 ③鸟都有翅膀,乌鸦是鸟,所以乌鸦有翅膀。 现场反馈: 1)在老师说完例句①让学生回答对错的时候,学生们特统一的说“不对”,老师问他们为什么他们就说感觉是不对的,然后问了剩下的两个例句,孩子们的回答仍然是“不对”,当时主讲老师的内心应该是崩溃的 = = 。 2)主讲老师后来又进行了一系列的引导,交流,例如:慢慢的重复问题,让孩子们听清楚;一小段话,一小段话的陈述,征求孩子的意见等等,最后总算让孩子们大致明白了一些,说出了正确答案,然后直接进入下一个游戏了。 3)个人认为,之所以会出现孩子们对于明明对的问题给予的答案是错的,是因为他们觉得老师问这么简单的问题,一定是有猫腻的,正确答案一定是最不符合常理的那个,所以会直接反对,不进行深入思考,最后问他们为什么反对的时候,他们其实都回答不上为什么。 而且低年级的孩子,有些不能明确的了解到前两句话是正确的,只有最后一句话需要进行判断,这时候就需要老师进行引导,例如:鸟都有翅膀,乌鸦是鸟,所以乌鸦有翅膀。可以明确的告诉学生前两个分句是正确的,让他们判断最后一个分句是否正确即可,这样能引导孩子正确进行判断。
原景重现: 老师说"所有的动物都会死去对不对?",学生回答是"对"“那狗是动物对不对?”,学生回答是“对”,“所以狗会死去对吗?”。学生的回答是“不对!” 以及 “哈士奇好像不会死”,老师内心是崩溃的。然后又问了几次,都在最后给予了不对的回答,所以进入到了第二、三个例句,同样失败。最后,老师问课堂上的一个同学“姚志科你喜欢吃肉吗?” , “喜欢”。那么“姚志科喜欢吃肉对不对?” , “对!”,“鸡肉也是肉对不对?”,“对!”,那么“姚志科喜欢吃鸡肉对吗?”, “那要问他本人”,“你们不能问他,要根据我之前的两句话进行推理,所以姚志科喜欢吃肉对吗?”, 犹豫半天“对”;然后再返回之前的问题,同学们在犹豫之后给的都是正确的了。
游戏四: 谁是偷猫贼
规则说明: 1)分组进行游戏,助教老师担任队长 2)学生需要做一道图形推理题(如下图4、图5),做对即可获得一个锦囊,获得锦囊后可以根据锦囊中的关键词向队长提出一个问题,句式为:是XXX吗?队长只能回答是/不是。根据这个回答,学生可以排除掉相应的人物头像(游戏道具如下图6、图7)。 3)循环规则2直到找到偷猫贼。 4)锦囊的内容可以如下:金色、长发、男、女等等。 5)邀请同学分享推理过程。
图4. 图形推理题1
图5. 图形推理题2
图6. 任务头像卡片(从其中找到犯人)
图7. 玩具名称
现场反馈: 1)本课最火爆的游戏,学生们都玩high了,图形推理题(其实就是简单的测智商的题),基本5秒内解决,全民参与 2)游戏后分享的时候,有同学提出因为太火爆了,所以在提问环节,同一组内有好多人都在问老师问题,导致需要组内需要先讨论统一问题在问,拖慢了节奏,不如在组内进行分工,答题/问问题/排除犯人,进行流水线作业。
最后总结
1)这节课,是这四次课以来课堂参与度最高的一次,孩子们一直处于全民参与的状态,之前几次课还有些孩子其实是有一些游离,无法参与到课堂当中的。但是,这一次课都能很好的参与到游戏当中去。 2)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这节课当中还是有一部分内容是比较难的,比如《猜成语》、《规则队列》和《是非题》中的第五题,因为知识结构不太全面,以及这个年龄段特有的思维形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阻力,需要老师在课程设计中全民考虑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