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D阳光

 找回密码
 注册必读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67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家博物馆新馆将竣工 首设廉政文物精华展zz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27 18:47: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新社北京9月25日电 (记者 潘旭临)   《浩然正气满乾坤——中国廉政文物精华展》将于本月27日在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以文物为载体,以廉政为主题,这既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廉政建设史上的一个创举,也是新时期中国文化建设的一项创新工程。

展览是由中纪委、监察部、文化部与国家文物局共同主办、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共同承办的。主办方表示,《浩然正气满乾坤——中国廉政文物精华展》作为国家博物馆新馆即将竣工时推出的第一个展览,国博坚持精心设计,精心制作,精心施工,精心布展,并在材料、工艺、技术、设备等各个方面精益求精,不断创新,同时以多种展示手段反映中国廉政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使展览即具有观赏性,又具有思想性和展示氛围 ,力求成为有特色、高水平、富有教育意义和影响深远的展览。

展览以时间为线索,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历史镜鉴”从思想、制度、实践三个角度,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与事件,集中反映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发展与探索。下篇“廉政风范”中的“革命新风”重点反映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后,开创廉政建设的历史新纪元,“廉洁执政”重点展示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不断丰富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理论和实践内涵,努力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推向前进。

据介绍,本次展览以国家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馆藏品为主,并精选全国各地60多家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档案馆等相关收藏单位的300余件藏品。

下篇的部分珍贵文物包括:李大钊手书“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对联、吉鸿昌为铭记父训而特制的碗、方志敏的《清贫》手稿、以及刘少奇《共产党员的修养》部分早期版本、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印发的《入城纪律守则》、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印章、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人民监察委员会印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印章、1956年毛泽东转交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张伯驹赠送的李白手迹《上阳台帖》、警卫员为周恩来总理补袜子用的袜板等。 (完)
2
 楼主| 发表于 2010-9-27 18:56:00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chnmuseum.cn/tabid/13 ... tid/92/Default.aspx

浩然正气满乾坤

——中国廉政文物精华展的主要特点

文化部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文化部纪检组组长、展览组委会常务副主任 李洪峰



《浩然正气满乾坤——中国廉政文物精华展》,由中央纪委、监察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主办,国家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承办。
  这是一次有特色、高水平、富有教育意义、影响深远的展览。中央纪委领导同志对举办这次展览高度重视,贺国强同志作出了重要批示。中央纪委、监察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都将举办这次展览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各单位密切沟通,相互协作,各负其责,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加强沟通协调,破解各种难题,在全国范围内征借了 380件文物,其中古代的147件,近现代的233件,一级、珍贵文物48件。中央有关单位和全国25个省市区的64家单位参加展览。这次展览,不但是建党建国以来关于廉政文物方面的首次主题展览,在我国历史上也是破天荒的第一次;是继2008年举办的“全国廉政文化大型绘画书法展”之后,又一次大型廉政文化展览。展览预计于9月27日上午开幕,并在国家博物馆展览一个多月时间。
  举办这次展览的目的是:深入挖掘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廉政思想精华,生动展现中华民族崇廉尚廉的悠久历史,展示历代先贤对清廉操守的不懈追求,呈现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倡导廉洁的伟大实践,充分发挥文物的道德教化和思想引导功能,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文化氛围,把中华民族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展示出来、传承下去,使之发扬光大。我们这次展览的名称:浩然正气满乾坤,集中而鲜明地表达了展览的主题。
这次展览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主题鲜明、内容丰富
  展览展示了我国古代源远流长的廉政思想。中国廉政思想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就提出了“以民为本”、“施行仁政”、“讲求君德”、“任贤使能”、“以法治吏”等一系列治国理政的基本理念。这些理念在这次展出的文物中都有所体现。如清刻本《皋(gāo)陶帖》,记录了舜与皋陶的对话,大意是现在蛮夷侵扰华夏,坏人为非作歹,你担任司法官,处刑要让人信服,只有公正公平,才能取得民众的信任。明刻本《周礼•天官冢宰》,首次提出了“廉”的观念,指出考核官吏有“六廉”标准,“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即是否廉洁并且善于行事,是否廉洁并且贯彻好各项法令,是否廉洁并且敬业,是否廉洁并且公正,是否廉洁并且守法,是否廉洁并且明辨是非。元代元桓篆书《尚书•毋逸》篇,记录了周公对成王的劝诫,周公告诫成王要“知稼穑之艰难”、“知小人之依”。宋刻本《荀子》,提出了君与民之间的辩证关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指出民心向背对政权的影响。明刻本《墨子》,提出要举贤任能,“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即“不义的人不给他厚禄,不义的人不给他高位,不义的人不和他亲密,不义的人不和他接近”。
  展览展示了我国古代廉政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国传统廉政制度,是几千年来中国政治文明发展的积极成果。自《禹刑》开始,中国古代立法不断丰富、完善,廉政制度逐渐成为立法的重要内容。湖北云梦出土的秦墓竹简中,有许多反映秦国法律制度的重要文物,其中,《置吏律》、《除吏律》、《法律答问》、《为吏之道》等都与制约官吏、反对贪腐有关。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封建法典《唐律疏议》则规定了六种非法获取公私财物的罪名,总称为“六赃”,即“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受所监临、强盗、窃盗及坐赃”。中国封建法典的集大成者——《大清律例增修统纂集成》则专门规定了《文武官犯私罪》、《官吏受财》等篇章。这些法典在此次展览中都有展出。此外,我们还展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发的法典——《宋刑统》的明抄本、《庆元条法事例》的清抄本、元代法典《通制条格》的明抄本、反映朱元璋重典治吏思想的《大诰》等。将这些典章制度集合在一起,初步勾勒出中国历史上廉政制度的发展历程。
  展览展示了我国古代清官廉吏廉洁自律、勤政爱民的精神品格。他们高尚的精神品格,成为历代书画家们创作的题材。如明代杰出画家、文人画“吴派”开创者沈周的《古木寒泉图》,讲述了石碏(qùe)“大义灭亲”的故事。石碏是春秋时期卫国大夫,卫国公子州吁杀卫桓公,自立为君。石碏之子石厚参与其谋。石碏大义灭亲,把州吁和石厚引诱到陈国,请人捉住杀死。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臣心如水”石章,讲述了郑崇清正廉洁的故事。西汉哀帝时,郑崇被提拔为尚书仆射,他正直不阿,屡次求见谏争。起初,哀帝尚能采纳他的谏言,每见他晋见,哀帝就笑着说:“我已听得见郑尚书的履声了。”后来,郑崇因直谏触怒哀帝,哀帝便怀疑他有所不轨。郑崇以“臣门如市,臣心如水”应答,表达了自己廉洁自守的情操。广西合浦县廉州镇廉州中学的“海角亭”,讲述了孟尝“珠还合浦”的故事。汉顺帝年间,孟尝任合浦郡太守,合浦南靠大海,盛产珍珠,东汉时一度由于原来的官吏诱使和逼迫珠民们大肆捕捞,致使珍珠资源日益枯竭。孟尝到任后,减轻珠税,严禁滥采,整肃吏治,遏制贪腐,珍珠很快又再现于合浦海域,合浦郡重新成为富庶之乡。
  展览重点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开创反腐倡廉建设新局面的历史事实。《陕甘宁编曲施政纲领》、《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现行法律汇集》、《陕甘宁边区政务人员公约》、《东北解放区惩治贪污暂行条例》、《关于反贪污浪费的指示》等规章制度,反映了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反对腐败的积极探索。《毛泽东在为中央起草的转发华北局关于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案调查处理情况报告的批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反对腐败的坚强决心。改革开放以来的文献资料,则充分证明了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断丰富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理论和实践,努力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推向前进的生动实践。反腐倡廉教育基础不断夯实、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监督制约不断强化、惩治力度不断加大,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第二个特点是意蕴深刻、富于启迪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这次展览所选的每一件文物,都蕴含着一个生动的故事。380件文物,就是380多个故事。这里只能举例来说:
西周“大盂鼎”,是现存西周青铜器中的大型器皿,鼎内刻有铭文19行,共291字。铭文分为两部分,分别记载了周康王对贵族盂的训诰和赏赐。康王向盂讲述了西周从文王到武王的开国经验,指出殷商亡于百官酗酒,以致丧失民心。康王表示自己愿以文王为榜样,并希望盂牢记商朝灭亡的教训,恭敬办事。该鼎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召伯甘棠图碑”,讲述了“甘棠遗爱”的典故。召伯生活在西周初年,位列三公,因其采邑在召(今陕西岐山),故称“召伯”。他在召地当政时,勤政爱民,免除暴政,轻徭薄赋,劝民农桑,因而深受百姓爱戴。召伯巡行乡里时,为了不扰民,而在一棵甘棠树下停车驻马、听讼决狱、搭棚露宿,为民众排忧解难。召伯去世后,百姓十分怀念他,便作《甘棠》诗来纪念他。
  “杨震却金碑”,讲述了“暮夜却金”的典故。杨震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儒臣,他出任东莱太守时,途径昌邑县,昌邑县令王密趁夜深无人,送十斤黄金给他,说夜深人静无人知晓。杨震说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听后十分羞愧地离开。杨震因此被称为“四知先生”。
  清代刘质慧校刊《诫子书》,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家书,是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文中开篇即提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房彦谦碑》,是唐朝开国名相房玄龄的父亲房彦谦的墓碑拓本。房彦谦一生中经历东魏、北齐、北周和隋四个朝代,始终为官清廉。他曾对房玄龄说:“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
  版画《瑞世良英》,记载了唐代三朝名相姚崇“截镫留鞭”的典故。姚崇曾说:“尔以金玉为宝,吾以廉慎为师。尔以夜昏可纳,吾将暗室不欺。”他任荆州牧时,为地方做了许多好事,受到百姓拥戴。三年期满离任的时候,荆州百姓和官吏都舍不得他离开,留下他的马镫和马鞭作为纪念。后世以“截镫留鞭”形容官员清正廉洁,受到百姓爱戴。
  韩愈《五箴》碑拓片,其序有“人患不知其过,既知之不能改,是无勇也”,通篇以自我批评为基调,隐含了韩愈针砭世俗的激愤之情和刚正不屈、绝不同流合污的精神境界。《五箴》分为《游箴》、《言箴》、《行箴》、《好恶箴》、《知名箴》,是韩愈用以自警的言行准则。
  宋刻本《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司马光取《资治通鉴》的书名,意为“鉴于往事,资于治道”,旨在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也总结了很多与廉政相关的思想与经验。其中有“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吏不廉平,则治道衰”,“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等重要论断。
  朱熹的行书《上时宰二札》,第一札内容涉及减税、应接吏民、省阅文案等,第二札内容涉及婺州豪民奸猾不从教化。此二札为朱熹中年之笔,笔法精简,字法奇异,深沉古雅,韵度溢于笔墨,为朱熹行书中的佳作。
明刻本南宋吕本中著《官箴》一书,是古代对官员的道德操守和行为准则加以规诫的箴言。卷首提出:“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流传很广,古代诸多官员都将之视为座右铭。
  明刻本《三事忠告》,是元朝张养浩所著。张养浩居官清正,敢于犯颜直谏。他所著的《三事忠告》包括《新刻风宪忠告》、《牧民忠告》、《庙堂忠告》,分别是对地方官员、监察官员和中央官员的真诚劝告。如《牧民忠告》中有“爵禄易得,名节难保,爵禄或失,有时而再来,名节一亏,终身不复矣。”大意是说,官位容易获得,而名节比较难以保全。官位即使丢掉,有时还会重新获得,而名节一旦丢失,则永远不能恢复了。
  王冕画作《墨梅图》,是王冕晚年画梅艺术臻于化境之作。图中题有《墨梅》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表现了作者坚贞纯洁的操守。
  石涛的《爱莲图》,图中荷叶随风摇曳,水面落英缤纷,图中左上角题周敦颐的文学名篇《爱莲说》全文。全图虚实相间,淡雅脱俗,精确地表达了《爱莲说》的意蕴,是石涛花鸟画的精品。
  明代胡俨等书行书“况知府复任苏州赠行倡合诗卷”,记录了宣德年间苏州府知府况钟为人诬告,两万苏州百姓挽留其连任的场景。这是况钟复任后胡俨等人的唱和诗卷。况钟为人刚正廉洁,任苏州府知府时,大力整顿吏治,执法如山,断狱严明,以政绩显著,三次守苏达十三年之久。有《自叙诗》:“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锦。惭愧士民相饯送,马前洒酒泪如泉。”
  海瑞行书札是海瑞行书五言歌咏渔父之作,其中有“情同溪水清,梦与寒香白”之句,点出了海瑞为人“清白”的高尚境界。
  清代黄汝成重刻定本《日知录集释》,收录了道光之前九十余位学者对《日知录》的研究成果。顾炎武在《日知录》卷十三《廉耻》中引宋人罗从彦的话:“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他认为当官为吏者讲廉耻,就会规规矩矩做官,正正当当做事,就会不阿上、不欺下,不枉法、不贪赃,促使整个社会风气的淳化。
  清朝乾隆二年《官箴》碑拓片,碑文写道:“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吏不敢欺,廉则民不敢慢。公生明,廉生威。”意思是说,吏员不畏惧我们的严厉而畏惧我们的廉洁,百姓不佩服我们的能力而佩服我们的公正。公正则吏员不敢欺诈,廉洁则百姓不敢怠慢。公正使人光明磊落,廉洁使人不怒自威。
  左宗棠手书行书七言联“得句旋题新竹上,寄书多向远山中”,诗境宁静闲适,与晚清激荡变幻的时局形成鲜明对比,也是作者身处乱世而不惊,以诗文寄托,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境之写照。左宗棠认为用人应重才干,要严明对官吏的奖惩,提倡大力表彰为官清廉并在廉政中所有建树者,主张加强廉政教育,严禁收受贿赂,认为上级官吏必须以身作则,做好表率。
  清光绪《申报馆丛书》本《曾文正公家书》。曾国藩提出“以礼治国”、用人贵在善任、“崇俭朴以养廉”等廉政主张,在其家书中多有体现。如“无论大家小家,土家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傅山的篆书《正气歌》,体现了清代思想家、书法家傅山独特的大篆风格,再现了文天祥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是傅山篆书中的极品。
  于成龙行书格言轴“处世不必邀功,以无过为功;与人不求感德,以无怨为德”,是于成龙做人处事的真实写照。于成龙以卓著政绩和廉洁刻苦,深得百姓爱戴和康熙的赞赏,被誉为“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带头实践“为民者上,务须躬先俭朴”。去直隶,他“屑糠杂米为粥,与同仆共吃”,在江南,“日食粗粝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终年不知肉味。”江南百姓因而亲切地称他“于青菜”。
  雍正年间直隶总督孙嘉淦“居官八约”匾额,“事君笃而不显,与人共而不骄,势避其所争,功藏于无名,事止于能去,言删其无用,以守独避人,以清费廉取。”意思是说,对国君忠诚而不自我炫耀;对同僚尊重而不自高自大;不争权夺势;不追逐功名;办事务求兴利除弊;说话务求简明扼要;不结党营私;公事开销力求节俭廉洁。
  清代画家任熊的《陶侃运甓(pì)图》,讲述了陶侃处身优逸、不忘报国的典故。陶侃是东晋时期的名臣,官至侍中、太尉,封长沙郡公。他在广州刺史任上,总是早上把一百块砖搬到室外,傍晚又把它们搬回房里。衙门里的人觉得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我虽身在南方,但心中仍想收复中原。如果闲散久了,将来怎么能担当重任,为国效力呢?”过了几年,陶侃被调回中原,任征西大将军兼荆州刺史。回到荆州后,尽管公务繁忙,可陶侃在广州养成的习惯一直没有放弃。有人劝他放弃,他却继续坚持,以此磨练自己的意志。
  林则徐行书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以饱满昂扬的气势,展现了一位杰出政治家的襟怀与气节。
  近现代的历史大家都比较熟悉,例如:
  李大钊手书赠与杨子惠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对联、方志敏的《清贫》手稿、江西兴国县高兴区苏维埃政府工农检察部控告局设立的控告箱、写有“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包袱皮、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印发的《入城纪律守则》、毛泽东在长征途中送给随军医生傅连暲的棉被、警卫员为周恩来补袜子用的袜板、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手稿、邓小平用过多年的牛皮腰带、陈云要求妻子于若木退还工资的收据、江泽民给西柏坡纪念馆的题词“牢记两个务必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胡锦涛于2002年考察西柏坡期间自付饭费的收据等,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和高风亮节。
  1958年,毛泽东转交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张伯驹赠送的李白手迹《上阳台贴》。毛泽东对李白的诗词颇为推崇,对这件可能是李白唯一存世的墨迹爱不释手,但他遵守党和国家领导人所收礼品一律上交国家的规定,将这件墨宝转送给故宫博物院。
  “朱德的扁担”,见证了朱德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情怀。井冈山斗争时期,朱德曾任红一方面军总司令、红军总司令、中华苏维埃军事委员会主席等职。虽然身居高位,朱德却经常和战士们一起挑粮上山。红军战士为了让他休息,两次拿走他的扁担。朱德便请军需处的同志为他削了第三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 八个大字。
展览还特别展示了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孔繁森、郑培民、王瑛、沈浩等领导干部楷模和英雄模范人物的生动事迹。
  除此之外,展览还精选一些了揭露贪官污吏卑劣言行的文物。《金谷园图》,描绘的是西晋时期的巨贪石崇在金谷园中奢侈享乐的场景。《天水冰山录》,是明代贪官严嵩被抄家的清单。《和珅犯罪全档案》,见证了和珅的贪婪。
  第三个特点是精心设计、科学布局
  这次展览的文物精品,涉及古籍、书法、绘画、青铜器、瓷器、竹简、碑拓、生产工具、生活用品、书信手稿、珍贵照片、文献资料等不同类别。
  为了使展览收到更好效果,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进行了精心设计、科学布局。
  首先,在展览的布置上,以时间为线索,将展览分为历史镜鉴和廉政风范上、下篇。上篇反映了历史先贤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下篇鲜明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中不断探索反腐倡廉建设的规律,不断丰富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理论和实践内涵及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其次,为满足观众参与互动的需求和增强展览的可视性,并扩大信息量,我们在展览中设置了多种现代化展示手段。一是设置时间轴查询系统,使观众能更多地了解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有效地弥补了文物难以表达的信息。二是设置电子翻书系统,以电子书籍的形式供观众查阅有关资料。三是编辑制作电视专题片。国家博物馆编辑制作了《延安廉政新风尚》、《两个务必》等专题片,展示中国共产党的廉政传统。四是在展览的结尾厅,既设置了纸质留言处,又专门设置了电子留言系统,方便观众留言。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中国文化报记者:这次展览从中央到地方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各个相关单位也是紧密配合,可以说是集举全国之力,我想问一下李部长举办这次展览的意义在哪里?

李洪峰:举办这次展览的目的,就是利用我国丰富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推动廉政文化建设,推动反腐倡廉建设。对中国文化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概况,叫做博大精深,在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之中,有一股贯穿始终的清泉,这就是廉政文化。廉政文化是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基调。办这个展览的目的,就是挖掘好、整理好、利用好我们国家固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来推动我们国家的文化建设。

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建设工作有五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刚才所讲的我们国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第二个方面就是马恩列思,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关于廉政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思想和论述,第三个方面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在廉政文化建设方面积累的丰厚经验,第四个方面就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们党领导反腐倡廉建设积累的新鲜经验,第五个方面我们也要借鉴世界各国在廉政文化建设方面的有益做法和经验。这次举办展览试图在基础上推动、加强、促进廉政文化建设,从而推动、促进反腐倡廉建设。



中国文物报社记者:虽然还没有看到展览,但从李洪峰先生的介绍中感到此次展览的内容比较丰富,那么本次展览在具体的内容创作上有哪些创新之处,可否举一两个例子?

马英民:这次展览的特点有这样几点:第一点,这次展览选题非常新颖。选题视角的切入点以及,在主题的把握上,从它的侧重、范围、风格,和其他展览是完全不同的。它不是一般的历史、中国历史、中国共产党史等,而是从廉政文化这个角度,研究的是廉政文化发展的历史,以及其思想、实践和成果,不是一般反腐倡廉的简单案例。第二点就是它结构上的独特性,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个展览把我们从古至今的廉政文化优秀传统贯穿起来,有些人对古代廉政文化、廉政建设的情操和追求境界并不是很了解,廉政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次将其贯穿起来,结构上来讲,上篇是古代,下篇是近现代,又分为两篇——“革命新风”到建国前,“廉政执政”到建国后,其中对廉政的思想制度实践成果做了比较巧妙的设计和编排。再一点,就是我们这次展览强调传达文物的信息,让文物说话,让文物传达他它应该反映、应该表达的意思,中国的文献汗牛充栋,如何把它很好的地选择运用到展览中来,这个要下很大功夫,这里也非常感谢全国各省市各有关部门、博物馆、图书档案相关部门给予的大力支持,送来那么多珍贵文物。其中一些文物的估价过亿,若没有中央和各部委、主办单位下这么大的力气,想举办这样一个大型的展览是不可想象,甚至是不可能的。最后一点,就是这个展览既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思想制度实践,也很好地结合了我们现在的实际,结合了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廉政建设方面,既重教育、重制度,又和长处诚信相结合,所取得的根本性的进步、进展,确立了有中国特色的廉政思路和轨迹,使我们的廉政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信报记者:这次展览应该说是一次创新,那么除了这次在国家博物馆进行展览展出,以后,还有没有安排在其他城市进行展览展出?另外,10月8号以后是将接待零散观众进行参观,能否介绍一下预约的形式是怎样的?

曹欣欣:10月8号以后,观众可以排队到我们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外的指定位置,有明确的标识——“浩然正气满乾坤 中国廉政文物精华展”领票处进行领票。但是鉴于我们展厅面积有限,为了保证观众的参观秩序和安全,除了中纪委等单位组织的观众参观以外,我们每天发放的观众参观零售票是有限的,总的参观人数每天控制在5000人左右,这个基本达到了展厅的饱和状态,这样也才能保证良好的参观秩序。关于巡展,主办单位中纪委监察部、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在选题确定之后,就有了展览在国家博物馆展出之后再到全国各地巡展的计划,这次的展览9月27号开始,10月31号正式闭幕,之后准备移到其它一些城市进行巡展,目前已知的有五六个城市提出了巡展申请,具体到哪个城市巡展,只要地方上具备了展览的条件,并和国家文物局做沟通和协商好,那么展览就会按照事先安排到各地去巡展,扩大展览的社会影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必读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京(LEAD)阳光志愿者俱乐部 ( 京ICP备13018722号-2 )  

GMT+8, 2024-11-26 11:13 , Processed in 0.079653 second(s), 14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