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D阳光

 找回密码
 注册必读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59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与心得] ZT 草根NGO最紧缺的资源是具有细分技能的人力资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26 09:5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http://www.ngocn.net/?action-viewnews-itemid-85048

我倒是觉得在阳光,可能对于已经有细分技能的人力资源来说,应该要放手让更多人去做细节的东西,然后这一部分中间力量应该从更高一点的视野来综合看待阳光目前的宏观性问题,比如项目开发的实际评估(包括对课程组每个项目开课能力的评估),课程分享的东西从更统一内容上(而不是专门英语课程、经济课程或者计算机等课程讨论,类似课程建设应该是更细节,就是更了解组内情况的人去做),阳光组织建设优异化与效率提高等议题。

草根NGO最紧缺的资源是什么?

  有的NGO经济拮据,这些穷得发不出工资、甚至资金链断裂做不下去项目的机构的负责人说:“最缺资金赞助!”

  有的NGO成绩甚微,这些累得没有星期天、甚至一直没做出什么成功项目的机构的负责人说:“最缺技能培训!”

  有的NGO难以注册,这些已有实却没有名、甚至好几年都没获批合法登记的机构的负责人说:“最缺政策支持!”

  有的NGO被人责难,这些貌似好心办坏事、甚至做对了事也不被公众认可的机构的负责人说:“最缺公众理解!”

  (一)首先说“资金”。

  当今的中国,上到中央政府、下到地方官员,大到外企国企、小到民众个人,深到电视报纸、浅到QQ微博,聚到科研机构、散到公知学者——几乎全社会都想做公益。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无论是富豪还是乞丐,即使做公益的目的不一样,但无论他们出于何种目的而做公益,只要是他们认为能满足自己的目的、或认为真正做得出社会成就的公益项目,他们就愿意投资、愿意大笔投资——这与商业投资方只投资自己认为能赚钱的商业项目是一个道理,公益资金赞助方也只赞助自己认为能高效带来社会效益的公益项目。

  因拿不到资金赞助而经济拮据的草根NGO,通常拿出的公益项目,或不能满足赞助方需求,或高投入低产出、或让人捉摸不懂、或注定无法持续、或无法带来社会效益,甚至有时募捐人自己都无法清楚地介绍项目,这当然没人愿意给钱,难道要资助方因为这个机构是做公益,就把钱给他浪费?

  而这些草根NGO中,如果有团队能拿出真正优秀的公益项目,或者改善原有项目的文案内容、财务信息、设计架构、执行计划等让资助方不清不楚的因素,其自然很容易获得资金赞助——谁不愿意选择好项目?

  (二)接着说“技能”。

  技能是实实在在不可或缺的,无论商业领域还是公益领域,相关技能都是必须品。

  但做不出好项目的草根NGO是否真正理解了“技能”的含义?做公益与做商业的区别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做商业需要的技能有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公共关系、项目管理等等,做公益也同样需要这些技能:公益机构有员工,这就需要人力资源管理;公益项目要宣传推广找赞助,这就需要市场营销;公益资金要高效使用且公开透明,这就需要财务管理……在此不一一赘述。

  大家不要误解“NGO人才”或“公益人才”这类名词的含义,一般情况下的“NGO人才”或“公益人才”,仅仅是指“从事公益工作的人力资源”,并不是“具有‘公益技能’的人力资源”。世界上没有一门技能叫“公益技能”,好比世界上没有一个学科或一套课程是教人“如何当总统”,同样也别指望有一个学科或一套课程教人“如何做好公益”。无论是商业还是公益的人力资源,产生价值的基础与核心都是细分的专业技能。

  想要改变,就要纳入拥有各个细分专业技能的人力资源。而不该学习“如何当总统”的课程之后,几个人的小团队又做财务、又做公关、又做项目、又做法务、又做人力资源管理——这样分散精力和时间,且样样通、样样不精,明显不符合社会大分工,怎么可能把事情做好?

  (三)再说“政策”。

  首先明确一个问题:政策支持,只是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也就是说,如果有政策支持,公益项目可用做得更好、更顺畅;但没有的话,也并不会带来负面的作用——这只该被认为是需要的,不该被认为是最紧缺的。

  换个角度想,指望官员帮自己做事、与政府部门对着干、看不懂政策传达的意思等等,是一些草根NGO处处碰壁、难以注册等问题的症结所在。公益机构和个人一样,首先应该靠的是自己,自强、自立后,再与公权利部门结成伙伴关系,解决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而万万不能指望他们当自己的办事员、甚至把他们变成对立的敌人——合作是关键。

  再者,与政府相关的问题是宏观环境问题,所有人都处在这个宏观环境中,一般情况下没有特例存在。为什么有的公益机构在这个宏观环境中可以做好公益项目,而有的公益机构却不能?

  (四)最后说“理解”。

  类似的词语还有“同理心”、“社会认知”。首先绝大多数人希望通过公益让自己生活的社会更加美好,这是毋庸置疑的,而公益机构或公益项目所做的事情恰恰与这绝大多数人的期望契合,所以“不理解”之类的情况发生,往往应了一句老话“不是不理解,而是不了解”。

  实实在在带来社会效益的公益机构面对公众的不理解时,自然会十分困扰和难受,然而悲伤或愤怒不能真正解决任何问题,这种情形下唯有反思自身的真实缺陷、沟通公众的表达诉求,再分析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被公众不理解,要做的是想办法让公众理解,而不是坐在电脑前看着公众责骂的言语,然后祈祷对方能突然开窍变得理解,或是满口无奈地倡导公众要理解——这不仅毫无意义还显得很幼稚,公众没有义务主动花精力和时间了解并理解公益机构,但公益机构却有被公众理解的需求,所以不被理解不是公众的问题,而是公益机构自身的问题。

  商业企业往往有“公关部”、“品牌部”、“企业形象部”等几人至几百人的团队责让公众理解该企业,大家精细化、专业化分工,成天就研究这件事,才勉强把这件事做好。而有数据显示,中国44.8%的公益机构,全职人员在3人以下,显然大部分公益机构没有足够的、有相关专业技能的人力资源花心思做 “让公众理解”件事。

  如此看来,草根NGO实际上最紧缺的资源是:具有细分专业技能的人力资源。缺资金赞助、缺技能培训、缺清官开道、缺政策支持、缺公众理解等等,在拥有真正具有细分专业技能的人力资源后,都将迎刃而解。
2
发表于 2012-10-29 17:04:46 | 只看该作者
角度挺好,有启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必读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京(LEAD)阳光志愿者俱乐部 ( 京ICP备13018722号-2 )  

GMT+8, 2024-11-11 16:58 , Processed in 0.027849 second(s), 15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