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D阳光

 找回密码
 注册必读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2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zz]吴起“全民免费教育”个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3 18:08: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mayancau 于 2010-7-3 18:13 编辑

【呱唧一下:特殊的案例也许复制性并不充分,但是未尝不是教育福利化的一个实验。我在猜想的是,吴起的户口估计会越来越热,周边的土地价格也会水涨船高,对本县孩子享受教育资源的挤出效应会有多大呢?这种福利教育对于一个县财来说无疑是支出大于收入,教育资源的投入得到的是人力资源的迅速提升,但是,随着剧烈的人才流动,无疑一个县城留下的人才少之又少;当在外发展的孩子成长起来后,对家乡的反馈定会增加,但是对本县来说这种反馈究竟是否可以弥补巨大的投入?福利教育可以走多远呢?】

吴起“全民免费教育”个例
2010年07月01日 20:15  本文来源于财新网 财新传媒杂志订阅

“因油而富”的吴起试图通过雄厚的财政支撑其高补贴高标准教育,以避免“油主沉浮”的命运
  【财新网】(记者 兰方 1日发自北京)因为实现了自幼儿园至高中全阶段的免费教育,曾经的贫困县、距离延安170公里的陕北县城吴起一夜成名。

  从今年春季入学时起,吴起对所有学龄前儿童上幼儿园实行“一免三补”政策,免去学生课本费,并补贴其生活费,同时还补贴幼儿园的运营费和教师补贴。到秋季入学时,幼儿园的学费将全部免除,再进一步增加机构补贴。
  这一安排与此前吴起县自2007年开始实行的高中阶段免费教育相衔接,除大学阶段外,自幼儿园至高中的免费教育便可成为现实。
  而每年未升入高中的学生和毕业回来的大学生,也由政府“埋单”进行职业技术培训。45岁以下的吴起人还可以参加“人人技能工程”,任意选择全国范围内的技术学校学习,亦由政府埋单。
  事实上,除了吴起,其邻县志丹、同在陕北的府谷、因全民医疗闻名的神木,都已经实现了12年的免费教育。这些县城同位于陕北资源带上,近年来的资源开发,让这些县城迅速脱贫致富。雄厚的公共财政,以及相对稀少的人口,为地方公共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长期以来,中国教育资源投入严重不足,上学难、上学贵已成普遍态势。吴起的免费教育无疑点燃了为人们带来全民免费教育的新期待、新渴望。财新记者为此走访吴起相关部门和学校发现,在政府强势主导下进行的高标准、高补贴教育实验在当地确实颇得民心,但从全局层面来观察,这种尝试很大程度上为大量偶然因素所促发,其是否具有制度层面的可复制性,能否迅速推广,未来能否持续,目前尚难给出最终答案。
  “全免费”由来
  教育全阶段免费之所以能在吴起付诸实施,其实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吴起早已不是人们印象中的贫困县。这个看似普通的陕北县城,高档的电梯公寓正拔地而起,建设中的新政府大楼气势恢宏。洛河一侧,投资1.5亿元的吴起一中即将竣工,砖红色的建筑群设计现代。旁边便是巨大的吴起体育场,灰褐色的顶穹格外显眼。
  一夜暴富,是很多同吴起命运相似的陕北县城给人的共同印象。1992年底,吴起县地方财政收入仅为402.2万元,当时头戴贫困县的帽子已有多年。然而,1994年,组建仅两年的吴起钻采公司一举出油1.6万吨,石油产业从此为吴起县带来滚滚财源,仅当年上缴的税金便达431万元。
  2009年,吴起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1.87亿元,财政总收入27.59亿元,县级地方财政收入16.09个亿,人均财政收入轻松过万,一举成为“2009年度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和“2009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县”。
  如果说国库充盈仅仅是令吴起具备了增加民生投入的实力,那么吴起最终做出增加教育投入的决策很大程度上则带有此任县委书记冯振东个人的烙印。当地人并不讳言,吴起的免费教育就是由其推动实施的。
  2007年,原任延安宝塔区书记的冯振东调任吴起县任县委书记。冯工科出身,后习经济学,曾主管教育多年。据其本人称,对教育事业有深厚感情。
  面对旁人“做政绩”的猜测,冯振东对于自己热衷增加教育投入的解释则是:石油是有限的,教育才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最根本的路径。
  随着吴起经济结构调整,城镇化加速,大量农村学生涌入城市,城镇教育资源紧张,上学难越发突出。吴起农民2009年人均纯收入不过4415元,且在农村地区,收入占前20%的人口的收入水平是后20%人口的7.7倍,贫富差距较大,相当部分贫困人口支付能力不足,高中、大学阶段的高学费相对高昂,上学贵亦是难题。
  冯振东提出,要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每一个老百姓”。而公共财政的投向有诸多选择。冯振东的账本上,修一公里路大概与让全县的孩子免费寄宿就读开支一样,都在5000万左右。“既然拿得出钱来修路,怎会拿不出钱来搞教育?”目前,以石油暴富的吴起,拿出年均5000万的常规教育投入并无压力。由此,财政投入义无反顾地投向免费教育。
  在缺乏公众充分参与表决的议政机制前,公共财政的分配往往与地方领导班子的价值取向直接相关。好在每一项增加教育补贴的事项在县委常委会上讨论时,总是少有与冯的主张不同的意见。县常委的决定最后再以县委红头文件的形式下发,不必通过人大表决。
  2009年,在吴起县16个亿的地方财政收入中,有4个亿上缴市级财政。剩下的12个亿,有6个亿用于机构运转和人员工资,4.5个亿投入基础建设,剩余的1.5个亿则用于民生工程,其中的三分之一用于教育。
  高额财政补贴升级软硬件
  吴起实现12年免费教育的主要方式,就是政府向学校提供高额补贴。在学杂费由财政直接支付的基础上,吴起还陆续为学生的住宿、伙食等开支买单。
  2007年,吴起将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免杂费与课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免费的范围扩至高中,并提出了五免一补,另外免除住宿费、取暖费、信息费,并提供生活补贴。2010年起,对于学前教育,每人免除50元的课本费;45岁以下的吴起人可在全国范围内任意选择职业技术学校就读,由政府提供学费。上述经费,由县财政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价格,按入学人数转移支付给学校。
  2007年以来,吴起在教育上的投入总计8.5个亿。
  高额补贴下,吴起县学生只要选定了学校就可以免费注册入学。“我们的学生都是空着手来报名,什么都不用带!”吴起二中副校长李振斌说起免费教育颇为自豪。如在高中阶段,在免费前,普通家庭每年的负担多达3500元左右。政府的补贴减轻了百姓负担,因而深得民心。
  在地方官员的描述中,对于教育的投资,是“要多少给多少”。除了用于免除学杂等费用的政府直接支付部分外,当地财政还对学校及老师设置了名目繁多的补贴,其目的据称是用以提高师资、改善硬件。
  2007年起,吴起投入5.2个亿,对所有校园进行改扩建,并实现硬件条件的均衡化。同时又投入1.4亿元,按照“部级标准”,在所有校园配备最为先进的教学设备、多媒体设施,并投入2980万元建设教育信息平台。在吴起二中的校园里,电子白板已经取代了传统的黑板粉笔。黑板大小的电子触摸屏内,存有大量教学资源,老师用电子笔书写或直接调取网络课件。这样的设施,即使在北京地区的大学校园,也极为少见。
  硬件投入之外,大量的补贴补向老师。一方面是通过提高教师待遇,提高教师积极性。吴起普通教师的工资在3000元左右,此基础上,教育系统建立了复杂的绩效考评机制。骨干教师的评选一年一次。凡评上名优教师的,每个月工资加1500元;评上学科带头人的,每月工资加1000元。此外还有名目繁多的评选指标,60%的教师都能有所补贴。2007年至今,机构工资、骨干教师津贴总计发放2633.33万元,教师奖励金发放340万元,骨干教师的收入不低于国内发达地区教师收入的平均水平。
  而为了吸引优秀师资,吴起高级中学开出15万年薪,外聘优秀老师,2007年至今已投入510万元。另一方面的投入则在培训方面。目前对校长、教师投入的培训费已有710万元。
  吴起二中副校长李振斌坦言,师资投入不可能立竿见影,仍有较长的培育过程。当前吴起整体教学水平和延安、西安等地差距仍然巨大。对教师的培训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
  育人前景甚过石油资源
  毫无疑问,吴起县教育资源的供应与发展,均依赖于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
  “现在好是好呀,可是石油早晚要采完呀,那时候这免费教育还搞得下去吗?”不少吴起市民对县城的未来都颇为悲观。
  教育局副局长齐祥飞也不确定。“未来的事怎么能预测呢?只知道现在,不知道将来。”
  相较于普通百姓的悲观,县委书记冯振东对未来却十分自信。他所掌握的数据,吴起的石油还可以开发50年。而一代人培养成才并回馈社会,30年时间足矣。他不断强调,要改变当前这种“油主沉浮”的状态,只有通过教育来提升人的素质。他坚信人才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远远甚于资源的带动。
  “并不是一没有油我们就穷了,财政就没钱了。现在培养出来的人,会为吴起创造更多的财富。” 冯振东说。■

(全文详见7月5日出版的2010年第27期《新世纪》周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必读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京(LEAD)阳光志愿者俱乐部 ( 京ICP备13018722号-2 )  

GMT+8, 2024-11-29 04:56 , Processed in 0.052347 second(s), 14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