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MiserFriday 于 2016-1-24 18:34 编辑
补充一下经济组的相关内容~ 活动首先通过一次简单的头脑风暴来完成了第一个议题,确定下学期经济学课程的名称。头脑风暴的形式很简单,但也很有效,经过十分热烈的讨论,集合大家的智慧,我们想出了很多有意思的课程题目,直白的如“我想挣大钱”,理性的如“经济启蒙、模拟经营”、游戏化的如“小富翁、阳光小岛”等等。而最终确定的课程名称为:“经济小课堂”。想必看客们看到这个结果会有一点失望,且看我一一道来。 原课程的名称为“趣味经济学”或者“少年商学院”(此处为传闻,未曾考证),这两个名称看起来都比“经济小课堂”经典而有趣的多。但是本次课程定题有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就是这个题目不是给小朋友的看的,而是给那些帮助孩子们做决定的家长们看的。考虑他们的具体情况,大家一致认为“经济学”、“商学院”这些名词显得太过高冷,而将“经济学”去掉“学”,同时在后面跟上一个“小”字,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让家长们一看就知道这门课堂是讲述生活中用到的经济学常识的,想必在当前学校都不开设经济相关的课程的情况下,有一定的吸引力。在基于以上的讨论下,“经济学小课堂”被我们经济组定为下学期的课程题目,简单、直接而合适。 第一个议题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就是关于课程启用第二名称的建议(很抱歉我没能记下哪位志愿者给出如此好的建议)。所谓第二名称就是正式上课时,课程给孩子们的名称,既然是给孩子的名称,就肯定是以有趣为主,两个名称能很好的解决面向不同受众不同的需求,不过讨论时间有限,这个名称暂时还没有定论。 我们讨论的第二个议题则要麻烦的多,但是各位志愿者们给力的建议下,我们完成了课程的主要框架的设计: 1、 课程教学的主线将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史,需要通过游戏模拟的形式,让小朋友的重温一下经济社会是如何成长起来的,让他们面临在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做出自己的选择,从而产生最直观的印象,将抽象的经济学理论,融入到直观而有趣的游戏或者情景模拟之中。虽然课程存在主线,但考虑到孩子们可能的出勤情况不一,因此每节课的设计需要相对的独立和完整。 2、 课程主要分为以下六个模块,其中括号号为负责相应模块课程具体教案准备的志愿者,每一个模块可能需要讲一到两次课程。 a) 课程模拟场景的介绍、课程规则、游戏规则的定制、介绍劳动与收益的原理(米潇潇、MiserFriday) b) 交换、交易、货币(林科院志愿者、蓁蓁、sandy) c) 储蓄和投资(林科院志愿者) d) 成本、收益与个人决策(奥米加) e) 企业行为、政府干预(税收、政策激励等)等原理(仙道、未来) f) 贸易行为(仙道、未来) g) 卡坦岛游戏——经济综合课程(林科院志愿者) h) 打酱油(小T) i) 课程总结与测试(MiserFriday) 如果有疏漏和错误的地方,还麻烦经济组手小伙伴们补充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