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课:       (课前准备:板书课堂要求“用心倾听,积极思考,勇敢提问”,发学生姓名标牌)   1、 引入(10’)   放周华健的歌《朋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朋友”;    
  [提问]:说起“朋友”,你首先会先想起谁呢?    
  [提问]:从古到今,谁都离不开朋友,我们的祖辈们流传下来不少关于友情的故事,谁能和大家讲讲你知道的或以前学过的关于友情的故事呢?   (例如:李白《赠汪伦》,五年级下课文《将相和》里廉颇和蔺相如的刎颈之交)    
  2、故事分享: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25-30’)   联系上周讲的“晏子”简述管仲的背景。   讲述“管鲍之交”的故事。   [提问]:听完这个故事后,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可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扩展或进一步提问)   [其他问题]:你希望有鲍叔牙那样的朋友吗?你希望自己成为鲍叔牙那样的人吗?为什么鲍叔牙对管仲的种种“劣迹”不生气?   小结:   (1)请学生总结“管鲍之交”这一成语的含义(比喻友谊深厚彼此信任的朋友)。   (2)朋友相处之道:互相信任,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诵读《史记-管仲列传》选段,再次回味故事。   3、故事分享:知音之交——伯牙与子期(10-15’)   讲述“伯牙绝弦”的故事(六年级上册25课就是“伯牙绝弦”的故事,如果有孩子已经知道这个故事,可以请孩子来讲)    
  诵读古文《伯牙绝弦》    
  欣赏乐曲《高山流水》    
   第二节课:    
    朋友之间情谊深厚,可是有时候却不得不分离,分开后自然会十分想念。     
     
  简单介绍李白和杜甫之间的真挚情谊(“醉卧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通过诵读、讲解学习李白和杜甫思念对方的诗,体会诗中蕴含的对朋友的深深思念之情:    
  春日忆李白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 樽酒,重与细论文。[1]     
  沙丘城下寄杜甫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4、以“朋友”为主题进行课堂习作,写成长日记(25-30’)    写自己的朋友,写作时可以借鉴今天所学内容,像〈管鲍之交〉那样记述和朋友之间发生的几件有代表性的事,像<春日忆李白>那样描写朋友的特点、特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