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三足乌 于 2015-7-26 19:22 编辑
2015年7月25日,民间教育学者、民间公益行动领袖 梁晓燕老师在五道口指导交流阳光志愿者活动。
因其当天下午在706青年空间的分享活动亦为教育主题, 故一并整理摘录如下。 欢迎各位阳光志愿者结合梁老师个人观点,进行自我思考总结。
一、阳光交流 1.公益组织规章制度的管理约束 本着对服务对象负责的态度,公益组织应该有自己内部的一些约定。 如果没有约束,可能会对接受我们服务的人造成伤害。 公益组织管理的基础,在于对所服务的人负责。 如何制定约束规则,需要大家一起来约定,达成共识。 后加入的志愿者要先了解这些约定的规则,认可后再加入。
2.志愿者参加活动连续性问题 如果不能保证志愿者参加活动的连续性,那就设计单元性的课程。 短时期内的连续性课程如果可以实现,那就固定段时间内的志愿者。
3.志愿者参与活动的评价问题 志愿者参与活动的效果评估,过于严苛可能会损伤志愿者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最好进行正向鼓励,优秀志愿者分享经验,进行指导。 可以参考以学生的反馈来评定志愿者的活动效果。
4.志愿活动是选择精品项目还是做大做强铺开来 志愿者核心层把握方向,进行核心的教学等活动,执行层面只做组织执行。 项目和职责因人而异,因项目而不同。 活动面要拓宽,满足人们参与公益活动的需求。
5.城市流动儿童公益支教服务方向 城市打工子弟学校的教学质量最差。 因为孩子身心不一,环节变迁不安的影响,城市融入感不强,学习意愿低。 城市打工子弟的内心会更冷。 因而城市打工子弟学校的支教,会更难,更重要。 除了知识、技能等的支教服务外,还可以有感情上的融合、联结。 关注孩子们的身心成长和朋辈关系。 做志愿者擅长做的事,能够发挥专长的事,对阳光未来的发展很重要。
6.公益支教价值的体现 公益支教活动的效果不会立竿见影,是或然性的,而非必然性。 一个孩子在其生命过程中,得到了我们真诚的对待,这就是公益支教的价值之一。 改变教育现状,不是志愿者的任务和使命。 志愿者面对的是孩子们,就要与孩子们的生命建立联结。
7.公益组织的人员流失问题 阳光志愿者三成左右的存留率还是很不错的。 要提高志愿者的存留率,可以从关注志愿者参与活动的体验 和提高志愿者参与活动的成就感方面进行努力。
二、讲座环节 教育创新 正待其时
1.案例:从内向外的突破 三所高中案例: 北大附中的组织架构 山西新绛中学的教师引导 广东泉源学校的资源整合 三所中小学案例: 内蒙罕台的全人之美课程 山东昌乐一中的翻转课堂 北京亦庄实验小学的主题教育 四则规模案例: 新教育实验、亲近母语、梦想课程、伏羲学校 关键词提取: 以学生全面成长为本、课程融合与重组 教学流程再造、教学资源与获取途径多样 教师角色的困惑和师生关系的重建
2.案例:从外向内的渗透 社会性终身教育体系的探索 网络公开课、MOOC、互动学习平台 有限开放引领的大学教育变革 K12阶段的探索 打破垄断多样化办学方式 随着硬件条件建设进入 以课程资源的方式渗透 着力在学校外发生的学习行为 关键词提取: 跨界努力,大氛围突破可期待吗? 不是所有的创新都值得赞许,不是有市场前景的技术就知道推广 “用户的需求”是否是“学习者的需求”? 教育理念的引领至关重要
3.教育创新(变革)发生的动力机制 WISE世界教育创新峰会的启示 六种动力来源: 学校校长、教育研究者、企业、教育公益组织、地方政府、家长 对政府作用的再认识 什么是恰当的作为?
4.几个思考 压力下的政策环境变化: 义务教育的政府责任内涵在变化 互联网对传统教育业态的颠覆性改造 新课标——课程结构——高考制度改革 学校管、办、评分离 用教育变革(创新)来追求教育公平: 农村教育的难点和“弯道超车”? 没有完美的变革。 相对于孩子的生命来说,等待完美可能是最不负责任的。 任何时候,变革的探路者都是稀缺的、珍贵的。 变革不会整体性发生 呼唤有教育理想和行动力的教育家!
三、提问环节 1.未来教育家的素质:爱孩子;愿意改变;有学习能力。 2.如何找到教育家:你自己就是!去追随、去学习、去成长。 3.乡村教育“弯道超车”:指标多样化;城乡教育各自转变的路径不同;新的评价体系出台。 4.学前教育看法:学期教育坚决杜绝小学化!学前教育应该朴素化! 5.在线教育盈利模式:在线教育机构与学校相结合,成为新模式。
资料链接 梁晓燕 老师 简介 学者、民间教育学者、资深媒体从业人员以及民间公益行动领袖。 公益通讯《民间》的发起人兼前主编。 1994年,梁晓燕与他人正式注册成立了民间非营利性组织“自然之友”。 之后创建了志愿者组织乡村教育促进行动,担任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理事, 2008年担任北京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秘书长。
21世纪LIFE教育创新论坛宣传片 LIFE教育创新首届峰会 《为生活重塑教育》案例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