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D阳光

 找回密码
 注册必读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3809|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昨天看了《太阳照常升起》,转两篇影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9-28 09:55: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太阳照常升起》:姜文值得我们原谅
  
   文 胡不鬼(正版胡不归)
  
   观看《太阳照常升起》的过程是令人愉快的,头两个故事观众席上甚至一度充满了笑声,各种冷幽默的对白和动作细节让人忍俊不禁,姜文良好的戏剧功底让他对情绪和节奏拿捏准确;而精准到位的跳切镜头则让人目不暇接,显示了他对西方现代电影语言的烂熟于胸和活学活用(这家伙没少看碟,甚至是看得太多);分段式的叙事结构虽不如《低俗小说》、《东邪西毒》的复杂,也没有《暴雨将至》的顺滑有效,但也会让一些愿意小动脑筋的观众找到几分发现和解读的快感,获得审美愉悦的幻觉;影片的故事多少涉及了反右、文革、下放等国产主流电影的题材盲区,算是有些突破,关键是批判上点到为止、主题正面(或者说有些大而无当),让电影局还能承受,观众也能找到共鸣,虽然美其名曰是写各个时代的普遍人性。
  
   故事和结构:姜文同学的学生作业
  
   先来看看影片的故事结构,影片的叙事顺序如下:
  
  1、周韵疯了,儿子房祖明当上小队长,去接来下放的华侨姜文、孔维夫妻,周韵失踪。
  2、黄秋生被人诬陷摸女人屁股,猎枪送给姜文,黄上吊自杀。
  3、姜文夫妻下放到农村,姜妻和房祖明通奸,姜文杀房祖明。
  4、周韵到边疆认领丈夫遗物,在铁轨上诞下房祖明;姜文回国建设祖国,孔维赶来与他结婚,黄秋生在婚礼上嬉闹。
  
   影片的叙事采取了分段、插叙、倒叙等方式,也就是说,实际的故事发生顺序是:4、1、2、3。
   故事4发生在1958年,是整个影片的开头,而其他三段均发生在1976年,故事1几乎是和2同时发生的,但1的前史较长,也就是周韵找到儿子后,来到丈夫的家乡独立把孩子抚养长大,直到1976年他当上小队长,而此时(1958年——1978年)姜文婚后独自到大学当老师,与校医陈冲有染,直到1978年(孔维一直没有出现),发生了黄自杀事件,然后才是姜文夫妻下放,姜杀死房祖明(故事3)。
   姜文说得没错,这个故事其实很简单,如果按照时间顺序来讲述的话,在那个年代有太多的冤假错案都比这个更精彩更有冲击力,但姜文偏偏选取了“坏分子”黄秋生自杀和下放华侨枪杀农村生产队长这两个核心事件,前者有些浪漫(黄长得帅,会弹吉他唱歌)和凄美,但不涉及政治问题(如那个时代漫天飞舞的“反革命”帽子、“左”右问题等),只关乎爱情的表达和人的尊严等一些无伤大雅的主题;而后一个故事,乍一看是罪不可赦,但通奸在先,杀情敌在后,而且最后的杀还有些偶然因素,再说导演姜文也没有渲染事件发生后的悲惨景况(可爱的农村小队长一家被“灭了种”,充满活力和理想的归国知识分子成了杀人犯和阶下囚,而且极有可能被扣上“破坏下放政策”和反革命甚至海外间谍的大帽子),因此这个“阶级斗争”色彩而浓厚的故事,自然也就被抽离了现实和历史批判的意味而成了姜文的黑色幽默故事,现实意味几乎被抽空,成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性故事。这是姜文的聪明,也是他的算计,同时也决定了影片的力度有限。
  
   这一点,对比电影和原小说可以看得更明显,小说中的母亲因为贫穷,穿不上袜子,被别的妇女耻笑,苦恼的她把儿子的学费挪用要为自己买一双袜子,临了的时候,她突然改变了注意,要买一块猪肉回家让全家人大快朵颐一顿,猪肉买回来了,上个厕所却不翼而飞,于是她疯了。小说的设置更贴近现实生活,虽然格局较小,但让人心酸不已。姜文大笔一挥,一斤猪肉成了漂亮的绣花鞋,女人疯怎么能是因为一块猪肉?当然也不可能只是因为一双鞋子(其实影片中暗示了,周韵的间歇性发疯在这之前就开始了,极有可能是知道丈夫死了那一瞬间开始的),而是因为爱情和青春的失落,这样的改动显然更浪漫主义,更像“艺术”,但也就更不像中国的故事。另外,像原小说中处处凸显的中国社会的阶层差异,如小队长不知道什么是小笼包,想象不出城市的样子等等,在影片中都被放掉和删除。
   再来看,这个故事如果采用顺时叙事的话,根本就通不过,而且显得拖沓和没有重点。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这样一来,很多故事细节就无法俭省,必须补齐,比如谁是主角谁是配角就不能含糊,而采用分段叙事,每个人都可以是主角;又如周韵带着儿子来到农村,怎么来的、儿子的成长过程、周韵发疯的过程,姜文怎么被下放,他如何不情愿等等等等,这些都不是能够尽情虚写的(观众需要完整的起承转合),这样一来,影片的体积会极端膨胀,而且犯忌的危险系数会成几何积数提高。
   其次,这样的话,影片就会往现实主义和伤痕文学那旮旯靠拢(其实并非必然,但一般的导演会不自觉往上靠),需要处理的素材量会变得惊人,一个跨越20年的故事,其实是一部长篇小说的内容。现在这种处理,除了可以凸显姜文的主观意图(人性被压抑的过程,以及说明太阳不为你我而亡的浅显大道理)外,最主要是可以用国际流行的分段叙事冲淡题材的批判意味,并且带来先锋和实验的话题,这才是姜文的真实意图。说实话,个人觉得他处理得差强人意,这后面再说。
  
   但是姜文的分段叙事实在是有些小儿科,过于简单还不是其致命弱点,最致命的是,他的用意太过明显,人为痕迹偏重,出现了1+1小于2的结果。好像一个各个材质都很结实的建筑物,建成后内部发生了塌陷,于是这些材料也被浪费了。最明显的一点,故事的开端放在影片的结尾,姜文的解释是想让影片整体显得更正面和积极一些,这一点本来就不应该是姜文所为,而且这种廉价的手法连一些电视电影(比如管虎的《上车走吧》)都在采用,电影中更是不计其数(比如《半生缘》,但比《太阳》的效果好得多),艺术在于创新,大家用滥的手法效果不会多好。
   再有,我刚才说了,目前的结构有些刻意,关键是不够有效。按理说,当影片进行到结尾,通过讲述,故事得以圆满,人物得以立体,主题得以浮现的话,这个主题应该是和该结构有些不可分的关系的(换了结构,主题就变味),但《太阳》的主题和这个故事本身就没有直接关系,而且也不是这个故事所特有的部分,更别提跟这个结构有什么先天联系。我宁愿相信所谓“太阳照常升起”的意象和主题,只是姜文包藏其更深用意的外衣和托辞罢了,毕竟我们这个民族的血和压抑不是用什么《圣经》里的狗屁呓语就能轻易抚慰和解脱的。而且《太阳》各个部分之间有些用力平均,风格没拉开,更像是几个短片的集锦,而不是一个完整的电影(虽然结尾做了弥合的处理)。另外,它们之间的衔接方式也有些凌乱,如第一个和第二个故事之间,用的是周韵的衣服在水上漂的画面接黄秋生弹唱《梭罗河畔》的画外音,其是这个时候,按照时间掐算,黄秋生早已自杀了,所以这个地方的衔接是以情绪和内容(水)做依据的,并非继时性的;第二个和第三个故事之间基本是按时间先后在走,而三和四之间是又用的是颜色,是房祖名主观视角下姜文的射向自己的枪火和大漠的叠化。而且各个片段的视角有些混乱,角色和导演的视角纠缠不清,缺少电影自觉。
  
   节奏和影像:都是高潮,高潮没有
  
   陆川曾经评价姜文的《鬼子来了》用劲太猛,过犹不及。没错,这是姜文的优点也是他的不足,他的电影就极端地体现了他颇为“爷们”的性格,无论是人物、影像、音响、对白、节奏等都渗透了他的性格。人物不是愣头青就是一根筋,影像都是大写意(强侧光、高明暗对比、运动镜头、两极镜头多)、音响和音乐是狂欢式的,对白直白但明显精心斟酌过(连憨都是有算计的憨),节奏不用说了,更是快马加鞭,明快得不得了,黑色幽默的小包袱都是炫耀聪明的产物。这种情况从《阳光灿烂的日子》之后越来越明显,这可能是与姜文创作自主权越来越大有关系。
   《太阳》一开始就是高潮,周韵疯了,母子间疯狂地追逐,顺便展示价钱不菲的场景,场景都很短,一个接着一个,镜头更短,让人目不暇接,运动镜头配合漂亮的跳切,黑色幽默甚至可以用画面直接表现(如周韵从高处扔羊落地,羊落地后观众才看清是头羊,它站起来若无其事走开),用剪辑凸显魔幻色彩。母子间的这段无忧无虑的“疯”一样的生活是全片最明亮、有趣、观赏性最强的一段。其实后来想想,这段的魔幻色彩其实是来自周韵的主观视角,因为她疯了。疯子眼中的世界与常人不同,姜文何尝不是。
   个人觉得段落一是四个段落中最纯熟的一段,无论是电影技巧、节奏控制、魔幻色彩与现实界限把握、黑色幽默的度等都是炉火纯青,姜文的水平确实不是盖的。很多专业导演终其一生也到不了这个境界,我只能说是天资有限。但这个段落音乐用得有些满,大概姜文是故意在追求一种热烈的效果。
  
   第二个故事,黄秋生自杀的动机明显不够,领导既然已经给他昭雪,而且获得了意外的爱情,如何还要寻死?我的理解是,这个地方被删减了。被领导认定是(顺便说一句,演吴主任的家伙越看越眼熟,想了一番好像是《赤壁》的副导演老吴,人正在易县陪吴宇森熬着呢)流氓,在文革后期依然少不了要当着全体同事的面批斗一番,羞辱那是少不了的,没进号子那是轻的,同事的冷言冷语更会是像家常便饭,这些影片里都没有,我觉得可能经过删改,目前这样也成立,但不熟悉那段历史的年轻人便会理解不通。虽然这段的风格跟第一个还是雷同(影像漂亮,人物个个脸上写着姜文),但黄秋生的死还是让人觉得震颤,特别是他的尸体躺在自己工作过的校园里,让人一时间甚至可以原谅姜文自我阉割掉这么多锋芒。但黄上吊的行为和姿势未免太美,当时的黑五类可没这份悠闲,直接跳楼摔个脑浆迸裂才是王道,因为可以迅速得到解脱。另外,黄的这个故事好像以前在哪儿看过,应该是那个时代的真人真事,当时比这惨而猛的事,多了去了。
   第三个故事其实开掘最浅,人物性格也相对模糊,最要命的是镜头语言没来由地花哨,削弱了影像本身的震撼力。本来这个故事是全片最黑暗的一幕,也是揭示人性和升华主题的绝佳段落,可惜姜文用力过于平均,轻易放过了好机会。比如,作为下放华侨、知识分子,姜文和比自己年龄小很多、监督自己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小队长之间的微妙关系、姜文杀小房子时的挣扎、姜文和村里其他人的关系等等都没有,人物关系显然是大写意,能省则省了,但对话往往又是极为生活化的(比如孔维对姜文说,我要是你的领导,也得让你下放!),这里面就有点矛盾(话剧就没事)。
  
   姜文的弱点是较劲,一切都做得太满,全满了自然就都不满了,艺术本来就是虚实相间的学问,实这块姜文没问题,虚这块还得再练。体现在镜头节奏上,这么多美景,愣是没有一个舒缓的长点儿的镜头,让我们松口气好好欣赏一眼,真是浪费。这就让人觉得不够松弛,好比呼吸上全是大喘气,没有气若游丝,也没有清风徐来。
  第四个故事,因为前面三个故事的满,到了这里几乎体现不出什么特殊性来,(远远不如《黄土地》最后的腰鼓来的震撼,因为之前够稳够静)前面动,这段只好大动,前面漂亮,这段只好篝火晚会,载歌载舞,希望更漂亮,影像和镜头上与之前几乎没有区别,分段叙事的效果只好打了折扣。这段故事号称解开了影片所有的谜团,但解开之后如果还能再兴味盎然地再看一遍本片,才说明这段故事是成功的,因此这段绝不应该仅仅是交代和揭密性的,还应该有更高远的境界和永远解不开的迷题。有吗?或许。
  
   从电影所展示的内容来看,周韵的男人、房祖名的爸爸应该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或者是造原子弹的部队(苏联专家1960年撤走,在这之前,有十几位核武器科学家帮着中国造原子弹)的战士,桌子上的遗物包括防风镜、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一本、还有苏联姑娘的大辫子一对(不知道丫和这对辫子的主人有啥关系)等,这些充满时代特征的东西,提示了时代也带来解读的可能(当然这是哪些无聊的电影理论家的事,跟我们观众无关)。但为什么没有尸体,是真死了还是周韵说的,躲起来了?因为要造原子弹?或者说有别的女人了?没准姜文就是房祖名他爹,没准没准呵呵,这也未可知,从影片所暗示的来看,姜文的角色和周韵丈夫都是非常浪漫的人,为什么不可以是一个人呢呵呵。
  
   姜文的野心其实在这里暴露无遗,他想把新中国从反右到文革结束这段时间(20年左右)的历史、社会、人性来个大锅炒,精神可嘉,但任务显然过于艰巨了。因此不管成败,说实话这种想法都值得肯定,特别是在当前国产电影普遍逃避现实、电影语言庸俗化的现状中。
   还有,影片的音乐一个是苏联一个是日本,莫非来到了东北?这么一部特殊的中国影片,音乐却不是中国自己的,有些遗憾。
  对了,姜文老师在叙事中还是保留了很多其他的时代印记的,这些好似密码,成为这部影片姓中,而不是姓法或姓意的让人欣慰的明证。比如样板戏电影《红灯记》的宣传画,李铁梅的头像和房祖明的插在一起,这些让人活生生地感到那个时代老百姓的呼吸和旨趣。而且姜文很聪明,他不是直接拿镜头扫这些东西,而是把它们放在叙事中来展示。比如第一次是镜子摔碎,画面带出破了的《红灯记》宣传画,这就有了给镜头的理由,第二次是房祖明看见李铁梅头像和自己的照片插到一起,才意识到这个这个“小房子”是母亲给自己盖的(观众也同时意识到了)。这就完全是在用画面在讲故事了,姜文这一点比很多国内导演都强。这样的例子片中很多,有兴趣大家自己去看去找。
  
   其实,一切的话都说回来,姜文创作这部影片的本意绝对是好的,是有为常人所不敢为的雄心的,他试图把那个时代的几个普通中国人的命运巧妙地勾连起来,织成一张网状的叙事结构,展示中国人的生存状况,表达自己对中国人历史和命运的看法,利用象征、隐喻、黑幽等“间接”手法,巧妙地在艺术创作、审查制度、电影节口味、观众接受限度之间来个漂亮的大平衡,如果能成功,不光是他的,绝对也是中国电影的一件幸事,可惜的是,他只是部分地达到了他的预期,我想这应该不是他想看见的。也许是因为急功近利,也许是才华不够,但更多是形势比人强。但我们之所以对姜文要求这么多,正因为他是姜文,而不是别的什么乱七八糟的导演。
   无论如何,姜文在《太阳》这件事上是绝对值得尊敬的。赛人说,《太阳照常升起》是姜文目前最糟糕的一部,但依然是中国电影难得的佳作。我同意。宋子文说,姜文这次有些走火入魔,我也同意。作为电影人,对电影走火入魔总比对功名利禄子女衣帛走火入魔要好,是不是?
   要我说,陈冲说得不错,文革岁月(包括前文革和后文革时代)是几代人乃至我们整个民族都无法掩盖和删除的记忆,它造就了我们和我们的一切(80后和90后都跑不掉),任何人都无法回避,它是一座思想和艺术的富矿,但由于各种原因,现在开掘甚少,更多的人出于子女衣帛安全第一起见,根本不去碰它,这样的电影人,更别提直面现实了,殊不知,人的创造力往往就是在不可能中创造出可能,没试、不去碰撞,怎么能知道行不行呢。就凭这一点,他们都要管姜文叫声爹。
   还是那句话,太阳之下无新事,重要的不是故事,而是讲述故事的嘴唇。姜文的天才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完全不同的中国电影,虽然他目前仍然处在从自发创作阶段向自觉阶段跋涉的过程,但有得必有失,年龄的增长、顾忌的增多、闯劲的消退、自满的膨胀都会消磨他的创造力和说真话的勇气,我们只希望他能够摆脱大多数中国电影人的劣根性,不要晚节不保,要往上走,而不是往下滑。
  
   最后,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原谅姜文同志,观众要原谅他,虽然有些观众会觉得影片晦涩而另外一些人会觉得过于直白;影评人要谅解他,姜文不是没带着镣铐在跳舞,而且他起码是真诚的;院线经理也要谅解他,虽然片长近两个小时,一天只能少安排几场了;投资方要谅解他,姜文同志尽力了,与其投个既不赚钱也没好评的电影,不如投个可能赚钱也有好评的电影;看碟的影迷要谅解他,电影人不能只为在家里看碟的人拍电影,姜文也一样;张艺谋同志也一样要原谅他,姜文老师不是在向你逼宫,说实话,姜文的电影本来就轮不到你来评;最后,哪些在反右和文革中自杀或者杀人的“黑五类”们也要原谅他,跟那些电影懦夫比,姜文算是胆子大的了,跟哪些电影笨蛋比,姜文算是聪明绝顶的了,在这个中国,虽然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但坏电影实在是太多。我的观点是,《太阳》值得一看,但未必留史,更不要神化,毕竟中国电影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2
 楼主| 发表于 2007-9-28 09:56:28 | 只看该作者
上面那篇转自天涯,下面这篇转自豆瓣
3
 楼主| 发表于 2007-9-28 10:01:55 | 只看该作者
  太阳照常升起/The Sun Also Rises(2007)
  国家:中国
  导演:姜文
  主演:姜文
  类型:剧情/爱情
  片长:120min
  IMDB:7.6
  麦田评分:8.2
  
  “多年以后,当面对行刑队的时候,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一定会想起父亲带他去看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是《百年孤独》开天辟地的一句话,从此之后,我们将一种奇妙得让人血脉喷张的文字叫做魔幻现实主义。看完《太阳照常升起》之后有一个朋友刚好问到我这部电影,大概是问我看懂没有,我跟他提及到这本历史久远的小说,对他说这些文字所叙述的乱七八糟的故事读起来却是这般美妙,简直让人无法停止。这也许也是姜文拍这样一部电影的原因。
  
  同样道理,当二十年后疯妈站在村口的大树上大声喊着“火车在上面停下来了,天一亮他就笑了”时,她一定记得那个遥远的戈壁尽头的清晨,长长的列车停在美如凝脂的晨曦当中,她抱着自己的孩子向阿辽沙大声喊叫的时刻。
  
  《太阳照常升起》是一部充满革命想象和回忆力量的电影,四个部分由几个人物之间并无必要性的联系连接起来,几乎所有的影评文字都会将这四个部分冠以“魔幻现实”的题目,也许这种中国特色的魔幻现实跟姜文所经历的某些年代有关,那些魔幻的意象其实我们在《阳光灿烂的日子》和《鬼子来了》里早就看到了。想想夏雨在那部惊为天人的处女作结尾处一次次被耿乐踢下水池,那种莫可名状的青春感触依然浓得像七十年代的热烈阳光。
  
  疯妈作为第一个故事的主角出现,由于缺乏故事的进一步交待,观影者完全被那个云南边地的浓墨重彩所迷惑,那些充满意象的蒙太奇就像一首首诗歌一样,让人忘了叙事的本能,甚至疯妈那些前言不搭后语的长短句,也让人迷恋半天。包括那头从树上抛下山羊,将一个现实经验的世界活生生击碎,换来的是如同王小波写蓝镜子一样诗意的狂欢云南。
  
  作为一个被爱情所毁灭的女性,疯妈有她所应该拥有的同情,但是故事并不需要太多眼泪,而是像那块漂浮的草地一样,无边的神秘才是导演想要彰显的,她的背景和出身与她的爱情和理想一起,在这个谁也说不清谁来历的边远小镇里成为一个传奇故事。
  
  所以当她的儿子一次次迈开长腿去寻找自己母亲的时候,其实就是不断追寻自身来历的一个过程。我们可以理解成姜文对于自己这一代人精神来源的寻找,森林里的一个石头房子里有房祖名的来历,但是那一代人的来历呢?是不是也就像那个在叙事中似人似鬼的警察一样,一遍一遍地口述重建一个历史,反而一步步使叙事远离应有的那个真相。
  
  而房祖名找到石头房子之后,疯妈的病似乎治好了。所以当一个失去神秘身份的女人在这样的一个世界当中只能选择另一个形式的神秘,于是她消失了,衣服、裤子、鱼鞋漂浮在边界的河水里,岸上的人一步一步地紧跟,却始终找不到答案。
  
  与西部同步的东部,时间要早一点,讲述了一个欲望的故事。陈冲精彩的表演将女护士归纳到形而上的高度。当电影有了云南的油墨重彩,又有了一个美丽风骚永远湿漉漉的护士时,许多人会想到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对于像姜文王小波这样的聪明人,用编年体来叙述历史是一件很无趣的事情,他们更喜欢一个缩小而放大的纪传体故事,一个人物和两个人物之间的私事,这样的讲述足以概括一个时代的春夏秋冬。
  
  黄秋生死得很突然,爱慕他的人们歪着脖子看着他,好像自己的脖子比他还疼,这时我们才不得不去思考这个死亡的原因,于是那位主任的革命高歌、爽朗的笑声、似是而非的话语、矫揉做作的撕纸、被黄秋生记得一个不差的摇晃的手电,其实早已经注定了结果,只是不熟悉历史的我们,只能尴尬得无地自容。当一个男人都被他人的欲望所逼死,这个时代又如何不尴尬得哭笑不得呢?
  
  姜文扮演的男人因此被下放农村,来到疯妈的村子。时间接上了,人物也联系上。房祖名有些怪异地跟别的男人的老婆搞上,而这个男人恰恰有一把枪。然后从两个人关于天鹅绒的奇怪约定中我们发现房祖名和姜文其实都是为了自己,一个为了消灭未知,而另一个,也许只是为了一点时代给不了的尊严。
  
  姜文所丧失的尊严在森林中一阵阵枪声里逼迫得愈发明显,在久石让奇异的配乐声中,仿佛回忆的号角越吹越响。
  
  二十年前,在一个火红年代刚刚到来的时候,当同样一帮人出现在祖国的西北边陲,为了某种革命的目标,无论是姜文还是黄秋生,都被国家和人民赋予了理想主义的尊严,而两个女人同样信仰着爱情这个更顽固的理想主义。只是一个人在世界尽头找到了爱人,而另一个则挺着大肚子在意象性很强的火车站骑着骆驼不愿相信自己男人的牺牲。
  
  于是,当第四个故事要将电影结束的时候,二十年之前寻找爱人的疯妈抱着二十年后死于一颗天鹅绒子弹的儿子,对着阿辽沙和太阳升起的方向大声喊叫:“阿辽沙,别害怕,火车在上面停下来了,天一亮他就笑了。
  
  “火车在上面停下来了,天一亮他就笑了……”
  
  而那一刻我却泪流满面。
  
  矫情得止都止不住。
4
 楼主| 发表于 2007-9-28 10:04:49 | 只看该作者

再转一篇,也来自豆瓣

  今天是宁波第一天放映姜文的《太阳照样升起》,下班后迫不及待去影院看了。看过之后,有一肚子的话想表达出来;看到第四个段落,周韵挺着大肚子去营房看一堆亡夫的衣物时,我竟然泪流满面。这是一部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解读的电影,从叙事结构上它借鉴了昆丁·塔伦蒂洛的成名作《低俗小说》,从表达形式上又借用了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运用了大量的隐喻和象征。
  
  姜文说,这部影片的故事可以放在任何时代背景来演绎。不错,这是一部关于两个爱情湮没的故事,放置在民国、当代;南美、西班牙、韩国,都可以。但放置在1958年到1976年的背景下,却又宛若寓言。
  
  先说爱情。
  
  周韵还是一个年轻女学生的时候,就被“最可爱的人”诱惑/爱上了。当她大腹便便到大漠的营房去看孩子的父亲,只剩下一堆衣服。她带着痛苦乘坐空荡荡的火车离开伤心的大漠,遗腹子房祖名出生在火车上。
  
  姜文是一个回国建设祖国的南洋归侨,他的女朋友孔镱珊骑着骆驼千里跋涉,就为了他信中的10几个字:你来,我们结婚,我在路的尽头等你。在茫茫大漠中,她真的看到了路的“尽头”,姜文站在“尽头”的后面。在苍天、大漠、他和她中,他说:你的肚子像天鹅绒一样。在沙漠的狂欢夜,他娶了她。
  
  这是1958年的故事,两个女人在大漠的旅途偶遇,一个为着幸福的爱情,一个为着伤心的爱情。
  
  1976年,爱情都湮没了。
  
  周韵带着遗腹子到爱人的故乡,云南的一个山村里。1976年,因为一个梦,和一双绣着鱼的花布鞋,她“疯”了。她看见了重复着亡夫曾经的话语(“我知道,我知道”)的鹦鹉,她追逐这只鹦鹉。她儿子房祖名有着算术的天赋,却被疯妈给逼得不上学,不出门,不出工,随时都堤防着妈妈会做出疯狂的事。
  
  周韵最后对儿子说:我现在好了,你去接下放的人吧。房祖名接了下放的姜文和孔镱珊,半路上就得知自己的疯妈失踪了,只看到沿江漂过的衣物,还有那双花布鞋。下放到山村的姜文成天带着山里的淘气孩子上山打猎,以猎物来挣工分。偶然的一次,他发现了周韵搭的隐蔽的石头房子。他趁夜去探访,看到女人的衣物。而这个夜晚,当他回到家时,却发现自己的老婆孔镱珊和小队长房祖名通奸,她对房祖名说:你唐叔说我的肚子像天鹅绒。
  
  他将猎枪对着房祖名。对死亡毫无畏惧的房祖名问姜文:天鹅绒是什么?姜文说:我会帮你找块天鹅绒,但你看到天鹅绒的时候,也就是你死的时候。离开山村的姜文没有带回天鹅绒,因为他的朋友崔件健开导了他,不是房祖名的错,是他自己“占着茅坑不拉屎”,只顾带一帮毛孩子打猎,把老婆搁家里撂荒的错。但房祖名带回了天鹅绒,他对已经侧身而过的姜文说:她的肚子一点也不像天鹅绒。
  
  “砰——”
  
  两个爱情故事都湮没了。
  
  再说寓言。
  
  周韵在1958年生下遗腹子,在1976年,她疯了。她儿子一直都搞不清楚妈妈是真的疯了还是偶而迷乱。1976年,记得那个年代曾经有一期美国的时代周刊的封面文章:Are China Mad? 从习惯于把祖国比做母亲的年代过来的姜文,显然想隐约地表达,1976年,母亲疯了。(1958见,大跃进;1976年,文革结束)
  
  癫狂状态中的疯妈周韵,她上树去抓羊,跟猫说话,给树刨坑,用石头垒房子,在屋顶上用她的海边家乡方言反复地背诵古诗。疯妈不让儿子上学,不让儿子出门,不让儿子出工,经常打儿子的耳光;然后把家里的东西都摔碎了。影片开头,她就把儿子的算盘摔碎了;有一次,她儿子陪着她把家里的碗碟器皿统统都摔碎了。房祖名偶然发现疯妈搭建的石头房子,里面把曾经破碎的东西都拼合好。但房祖名抑制不住的喷嚏把一切表面拼好的物什又都统统震碎了。1958年到1976年,Mad的中国兴起了轰轰烈烈的“破四旧”活动,连任何外族入侵都不曾毁坏过的曲阜孔林都给捣毁了;掀起的文攻武卫,将传统中国文化的亲情人伦彻底撕毁。现在重新又拼凑的文物和文化,恐怕几个喷嚏也能震得粉碎。
  
  再说魔幻现实的隐喻。
  
  那只说着“我知道,我知道”的鹦鹉和剪去人头的合影照。周韵以为把合影上亡夫的头像剪去就可以忘记不堪的伤心事,但在内心底又无法摆脱。鹦鹉是她的幻觉,也暗示着她心底里无法抹去的期盼。
  
  羊和树。周韵从树上抓下了一只羊,在树下刨了一个大坑。她说,那树因为下面的石头的缘故,所以斜了。房祖名有一次听说疯妈背着石头到河边,追过去,一路上到处都是羊。羊似乎是周韵压抑的情感的指代,而那棵树是她生活的象征。
  
  石头和石头房子。周韵从树下刨的大坑里挖出了很多石头;她背走这些石头;后来房祖名就发现了那座石头房子。石头象征着坚硬,似乎是她在情感上一直执着的影射;石头房子几乎就应该是她的内心了,虽然破碎了,但依然还保留着完好的影像。
  
  鞋和衣物。她因为鞋而迷乱,癫狂;她最后失踪后只剩下一身顺河漂流的衣物。她最初去大漠的营房时,看到的也是亡夫的一叠衣物。姜文趁夜到石头房子里,也见到了她的衣服。鞋和衣物都表示着她感情的投射,那双导致她癫狂的鞋或者根本就不存在,或者一开始就化成了幻觉中的那只鹦鹉。姜文走进她的内心,看到她的感情,才恍然自己的感情原来很脆弱,随即发现了老婆和房祖名的偷情。
  
  再说性压抑。
  
  在第二段落里,充斥着大量的性隐喻。黄秋生一开始唱歌时厨房里五个应和着的姑娘,她们轮流接了一个匿名的性骚扰电话,接着黄秋生在这种充满性暗示的骚扰电话干扰下把手指切伤,拿起电话对骚扰的人说了句:丢你老母。接下来的他到医务室,在挂满白布的房间里迷失,并性亢进的护士陈冲挑逗。然后是在露天电影场的流氓事件,5个女人的屁股分别被摸了。黄秋生莫名其妙就被误当成流氓之一,在他摔断腿养伤的夜晚,接连2个倾慕他的女人来表白。先是性亢进的护士陈冲,一闻到他的气味就会兴奋得不能自持,甚至晕倒,她倾慕他,想做他的女人。紧接着是一个丑女人,她是骚扰电话的始作俑者,她打骚扰电话的目的就是想听听黄秋生声音,而她为那句亲口对她说的“丢你老母”而感到幸福。
  
  黄秋生是性压抑的角色,与之对应的是性放纵的角色姜文。姜文与护士陈冲一直都在偷情,他的喇叭吹响,陈冲就会到他的房间。姜文跟他老婆拍拖时,就用性幻想虚构了和孔镱珊的性爱过程。但当黄秋生在事情平息之后,在姜文房间里,和陈冲三个人小聚后,他上吊自杀了。他悬挂着的自杀身躯下面,7个女人:5个厨房姑娘,1个倾慕他的骚扰女,性亢进的护士陈冲。整个过程中,
  
  其实,每个人都是性压抑的,包括姜文,他只能靠写出来的性幻想来满足自己。他甚至幻想孔镱珊的肚子像天鹅绒。性亢进的护士陈冲也压抑着,她在与姜文的偷欢中从来没有真正地满足过,所以她对黄秋生才充满幻想。有意思的是,姜文因“占着茅坑不拉屎”而被房祖名与老婆偷了欢。
  
  1958年到1976年,确实是性压抑的年代。这从姜文的另一部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早已经作了铺垫。
  
  再说死亡。
  
  周韵的亡夫,死在西北大漠的边陲,应该是执行公务殉职的。这从最后一段周韵挺着大肚子到营房去听俄罗斯人说明和面对有三个弹孔的衣服时可以判断。但在房祖名拿着头像被剪去一个的合影照片时,山村里的人却把周韵的亡夫错认成了另一个人。其实,房祖名的爸爸就是烈士,但村里人却说他爷爷才是烈士。
  
  黄秋生自杀,是在压抑的年代因性压抑不能自持而自杀。房祖名是被姜文打死的,因为他强调了姜文老婆的肚子不像天鹅绒。(我突然想到,姜文在影片里应该是个性无能吧,他跟陈冲偷欢,却不能使陈冲满足;他在结婚前用性幻想来绘声绘色地描述与孔镱珊的性爱,并在结婚前说了:你的肚子像天鹅绒。下放到山村后,他却“占着茅坑不拉屎”,使自己老婆忍不住与房祖名通奸。最后,房祖名说他老婆的肚子其实不像天鹅绒,像是扯破他性无能的遮羞布而使他不能自持,所以枪杀了房祖名。)
  
  周韵失踪了,但更像是肉体死亡了,但内心世界和执著的感情一直都在。所以,后来姜文趁夜在石头房子里见到了她的衣服。
  
  最后说太阳。
  
  其实整部影片的故事跟太阳都没有关系。所以,太阳不过是最后,也是最大的隐喻。相比于用性压抑来暗示压抑的年代,太阳在最后的点睛。太阳不过是乌托邦的革命理想,或者这片禁锢了他7年不能拍片的红色帝国。通篇都像在叙述一个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故事,但最后终于把这个故事放置在“太阳”下面。这是姜文最大的野心,他仍然没有放弃表达他最渴望的主题。司空图曾说,不着一字,尽将风流。他能把整部电影没有一处笔墨来批判敏感的内容,但最后一个回旋,整篇故事都是在表达他的批判。
  
  想起广东的《南方窗》杂志扉页曾经引用一句话: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是的,压抑的年代过去了,太阳照样生起,太阳照姜文的模样升起。但曾经的太阳却一去不复返地湮没了,曾经的纯真爱情,曾经的理想与激情,曾经萌动的青春岁月,都伴随着新的冉冉升起的太阳而彻底湮没了。
  
  这就是姜文,在一句批判的话都没有的情况下(所以影片能够一刀不剪地公映),他始终还是表达了他的意象。
5
发表于 2007-9-28 14:17:07 | 只看该作者

苦难的意味

一个星期以前,选了个比较晚的场次看了<太阳照常升起>
也许是视觉的绚烂和听觉的历史感太浓重,
以至于到了第二天,才从懵懂的情绪里抽离出了许多感动.
第二天,下班回家的路上,
想到了电影里的很多片段,就一直在流眼泪.

那个痴情的,不相信丈夫阵亡的女子
就是那个绝望的投河 没人了解的妇人

那个出生在鲜花从中的孩子
变成了被亲生父亲开枪打死的少年
他们最终都不知道彼此竟然是一对父子

那个在异族狂欢中得意忘形的青年
就是在巨大恐惧和孤独中自尽的中年男子

没有比大的反差
更能带来讽刺感
和透彻心肺的悲凉感了

从生命的废墟中爬出来
太阳照常升起
6
 楼主| 发表于 2007-9-28 17:38:29 | 只看该作者
那个出生在鲜花从中的孩子
变成了被亲生父亲开枪打死的少年
他们最终都不知道彼此竟然是一对父子

那个在异族狂欢中得意忘形的青年
就是在巨大恐惧和孤独中自尽的中年男子



有点不同意哦,小乡姐姐~~

首先姜文和房祖名未必是父子,而且是否是父子我觉得并不重要。

58年的狂欢,我倒觉得是为了对比76年样板戏、手电筒、革命歌曲那一段疯狂、压抑的场景~~
7
 楼主| 发表于 2007-9-28 17:39:45 | 只看该作者
咦,貌似后一段咱们是一个意思,嘿嘿~
8
发表于 2007-9-29 11:15:16 | 只看该作者

他们怎么可能不是父子呢?

房祖明的妈妈为啥自杀呢?
因为她一直在丈夫的家乡等自己的丈夫,
后来,姜文带了新老婆回来了
她看见了,
所以穿着他的军装跳河了.

当年在沙漠里,
房祖明的妈妈大着肚子碰到了姜文的未婚妻,
是姜文给两个女人设计了路标,
两个女人走到了不同的路上.

我是这么看的.
也许是错的吧?
哈哈
回头我再看一遍吧.
9
发表于 2007-9-29 19:24:54 | 只看该作者
看不懂啊!
也许我想得太复杂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必读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京(LEAD)阳光志愿者俱乐部 ( 京ICP备13018722号-2 )  

GMT+8, 2024-11-13 22:48 , Processed in 0.173310 second(s), 14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