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55# 老多
感谢多老师不断的抛出观点,让我不断的去说,被迫不断梳理,思路变得清晰了~~ 我知道所有主义是用来用的,这个主义我打算用,因为很流行,更因为我觉得它适用。 第一,我同意讲科学史的主意,从适应性上成立。但不能只讲科学史。原因很简单,您把孩子煽呼起来了,然后就戛然而止,我觉得像舞蹈家那样的孩子也许会失望~~因为如果我是她,我会失望。仅有鼓励没有指导可视为几乎无效。您煽起的热情能持续如此长的时间吗?没有相关的持续的适当的强化,我觉得有点悬。 第二,在我心里,知识永远不是用告诉的,就像高物老师告诉我相对论是一组公式(或曰方程),而我现在也没理解一样。知识是靠自己体会的,自己去建构的。 第三,我也一直反对告诉孩子不适应他们知识接受能力的事情。因为后果很不好。我们授课的目的上不存在差异或差异可忽略,知识的传授可能真的不是我们的教学重点。 就像学了知识要做题一样,聆听了您的课也要有相应的“思考练习”。 我一直相信,存在合适的材料,供孩子们体会如何思考,并以此思考:该材料满足如下性质: 1.孩子们的知识基础可以解决; 2.同孩子们的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 3.可探索性强,伸缩性强,对各年龄段适应性广,可复制性强(卢克叔叔别生气,想着你那事呢); 4.较好体现思考全过程。 5.有趣【如果不够,可以补充,但是存在性我坚信不变】 但是存在不等于构造,因此下一步是找出、构造出如此一组材料~ 就像游泳总要自己试试一样,做老师的话我还要做恶人,把他们踢下水(外国小孩自己就玩起来了,中国孩子还要我们做一下启动),看着他们从自己思考的不适应到自得其乐。孩子们总要迈出属于自己的思考的第一步。 多老师您等我两周,我做一个东西给您看看行不行,初步计划放在第二节课里,成呢最好,如果又被大家否掉了权当我练习了,牛顿童年自己做笼子做风车就是思考的雏形,我们为啥找不到这样的思考材料,不能做捏? 我需要构造,也欢迎反证~~ 但反证请提供逻辑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