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D阳光

 找回密码
 注册必读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8173|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好文分享] 【教育创新案例】北京亦庄实验小学——以课程超越课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4-22 11:34: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蕾蕾豆 于 2015-4-22 11:48 编辑







现在很多学校都在做教育创新的大胆尝试,
作为学校外进行教育创新思考我们,
感觉大部分志愿者其实对整个教育创新领域的事情不甚了解,
近期我会把这些学校创新的案例做一些论坛和微博的资料分享,
希望能给大家开一开思路。
现在的学校已经不是我们印象中的老环境老模式了,
很多创新模式都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我觉得我们需要借鉴的是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思考,
课程内容的创新与教师引导的能力都是值得深入思考的。






本篇分享的是北京亦庄实验小学的“全课程”实例解析。


北京亦庄实验小学简介:


北京亦庄实验小学地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国名校北京十一学校直属的分校,它将以开放多元的设置课程、自由包容的办学精神和一流的硬件设施,努力打造中国小学课程改革的示范学校。  学校拥有北京市堪称罕见的56亩地的校园,里面设有数字电影院、电视台、录音棚、微格教室、图书馆、体育场馆等一流设施,还有完全交由孩子运作的咖啡厅、茶吧、超市、模拟校园金融系统、儿童艺术创意街区……没错,这是一个全功能的教育社区,孩子在这里对接世界,对接未来。  在这里,你会拥有120平米的国际化多功能复合教室,图书阅读区、多媒体浏览区、休闲活动区,都整合在一间属于你的教室里。班级里拥有数码相机、摄像机、笔记本电脑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你的教室你做主,你可以像美国最佳教师雷夫一样打造具有独特气质的中国版“第56号教室”。在这里,你的孩子最多只有30位,完全小班化运作,实行与国际对接的班级管理模式。迎接孩子们的是大量有趣的课程:戏剧课程、电影课程、综合艺术课程、儿童金融课程、乐高机器人课程、危机应对课程、游戏课程„„  在这里,大家云集,名师荟萃。当代著名教育家、国家督学、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先生领衔担任总校长,李振村、曹君、常丽华、张宏伟、徐辉、孙娜、来晓梅、钱锋、朱长青、顾春春„„一个个闪亮的名字,构成中国小学教育的“梦之队”。



以下图文来自当代教育家杂志博客





以课程超越课堂


——“全课程”一瞥



当代教育家研究院   陈洪杰





一位关注“全课程”的教研员朋友问我,全课程要求老师包班,可两个包班老师教得了所有学科吗?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平要求是不是特别高?这位朋友的言下之意是,既然是包班,这个老师应该是“好的数学老师+好的语文教师+好的英语老师+好的……”这或许也是很多其他老师的想法。
这是对“全课程”的一大误解。
“全课程”不是“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的简单叠加,全课程的教师,也不是各学科教师的简单叠加。这是因为,全课程带来的是课程的“质”的变化,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质性”要求。
“糟糕透顶”的两堂课
或许,我们可以从两堂课说起。
11月17日中午,教学楼一侧靠近学校围墙的偏僻大道上,小蚂蚁班的孩子正在“上”一堂“美术课”。如果这堂课还能叫美术课的话,那我要说的是,这堂美术课实在是糟糕透顶了!你看,整堂课只有一个教学环节:给画布涂上一种颜色。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呢?是画布涂得没有空白吗?可这也能成为教学目标?再看老师,包班的常丽华、赵秀秀老师多数时刻是袖手旁观,教美术的曹婷婷老师只是时不时提醒几个孩子画布边上还有一点空白,需要涂满。最后的教学成果是什么呢?一张张涂成不同颜色的画布而已!更糟糕的是,整堂课,教师没有创设导入的情境,没有小组讨论,没有多媒体,没有课堂小结,也没有课后作业。学生涂好,就自己去洗了画笔,交给老师,然后回班级去了。
这样的美术课,这样“虚度”的35分钟,你在任何一个学校看到,可能都要给个零分!











(你见过这样的美术课吗?整堂课就一个环节:把画布涂满!)
我们再看另外的一堂课,这个35分钟也只有一个活动,孩子们在亦庄小学独有的百米沙道里玩了35分钟的沙子。有的孩子说“我们小组堆出了城池”,有的孩子说“看,我们的童话城堡”,而有的孩子只是在沙地里掏出一个个地洞……你看,根本就没有统一的教学环节设计!至于老师,也就是四处看看,甚至还和孩子们一起玩一会儿呢!这堂课应该算什么课呢?就当是体育课吧!那么,这堂体育课,又是我见过的最糟糕的体育课了!









(孩子们在沙道里玩耍。)

课程视野下的课堂
然而,如果我们把这两堂课放在全课程的整体视野下,那么这两堂在传统分科课程体系下要打零分的课就有了其不可替代的意义。
涂画布一课,是“我的动物朋友”项目教学的一个环节。在这一项目的教学中,孩子们听圣桑的《动物狂欢曲》,交流对音乐的理解,并配合着音乐扮演成动物在教室游走;孩子们为动物们代言,分别选择一种动物,为它创作了诗歌、故事、乐曲和绕口令;孩子们在英语课上学习关于动物的英语词汇。而涂上画布,是为了创作“带动物去旅行”的画作,画完之后,孩子们还要在班上分享。
围绕着“动物朋友”主题,所有的课就都有了向心力和凝聚力,孩子们不断拓宽着对“动物”的理解,以一种综合的方式理解这个世界。35分钟的涂色(有的孩子涂得更久),看似虚度,但所有的孩子都知道这是在为动物朋友们在创作,看似重复和机械的涂色,因为有了课程目标(而不是课时)的引领,而变得有意义起来。当孩子们专注地涂色的时候,他们因过去的学习而能理解此时的意义,也对未来有了充分的预知和把握。在孩子那里,何来“课程目标”与“课时目标”的区别?借用古德莱德的词语,在孩子那里,只有孩子们“经验的课程”,即孩子们实际体验到的课程。而实际上,在孩子们的话语中,甚至没有“课程”一说,有的,只是他们在学习体验到的生活本身。
而玩沙子的那一节课,你不曾看到的是,上午,孩子们跳着舞唱了《哎呀,我的沙娃娃》,听了老师自编的《沙子和贝壳的故事》,读了金子美铃的《沙的王国》,还有绘本《沙滩上》和《住进沙堡》。关于沙子的诗歌、故事、绘本,给孩子呈现了一个关于沙子的丰富世界,沙子既是孩子了解的对象,也成了孩子了解世界的一个载体。而此时的沙道玩耍,既是对沙子的直观感知,它的形状、触感、可塑性,等等,更是从属于更重要的课程目标:理解事物的丰富性,以一种综合的眼光看待世界。同样,若没有前面的诗歌、故事与绘本的学习,仅仅是让孩子玩沙子,那么,玩耍的意义是浅薄的、容易令人厌倦的。而有了课程的整体架构,玩耍就成了整个拼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没有这样的一次玩耍,没有身体和沙子的直接接触,整个学习就不完全、不深入、不饱满。还需要交待的是,下午,孩子们还看了沙画视频,玩了沙画,最后读写绘自己关于沙子的故事。
放在课程视野下,一堂找不到课时目标的课,一堂低结构化的课,一堂教师似乎可以消失的课,却有了不可替代的意义。因为它从属于学生对世界的认知,从属于形成综合眼光与综合能力的课程目标,从属于让孩子在学校收获期待和精彩的课程目标。就这样,课程的大胸怀超越了课时的小计较。
“全课程”的课堂
回到教师的问题上。据笔者的跟班观察,全课程下的单课时教学常常是低结构化的,简单地说就是教学环节设置并不是一个环节一个环节边界明显。恰恰相反,全课程下的课,教师面对的是更加舒展的孩子,孩子们总是以更综合的方式介入课堂,时不时出现的新想法、新创意、新追问,常常把教师的教学引向别处。学生要牵引的方向常常不是教师预设的,而是动态生成的。当教师被学生牵着走的时候,课堂的结构或者说教师预设的、传统分科课堂强调的课堂结构就瓦解了,环节和环节的界限被模糊了,课堂开始弥散出讨论、对话、质疑的平等氛围。
这样的一种课堂新生态,是在全课程教学中常见的。但,让学生牵引着走的教学,有多少优秀的分科教师能够认同呢?分科课堂上,课程目标被细化成单元目标,再细化成课时目标,每一堂课要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常常是被精确规定的。所以,教师不得不主导课堂,不得不主控课堂的节奏,不得不关注自己的预设,不得不在有限的时间内走完所有的教学环节。恰如,我们在公开课上所见的,课常常是顺畅的,线索清晰的,板块明确的,而最让人佩服的一条或许是:当教师宣布下课,铃声恰好响起!
而实际上,结构化程度高的课堂,总是因为高结构而牺牲了对学生的关注。在“全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师做到了真诚地倾听更多孩子的声音。让学生的声音牵引着课堂教学往前推进。

简单而又不简单
在课程的视野下,一堂课的进退得失已不再那么重要了。课时的目标被弱化,孩子们有更充分的时间和丰富的机会去理解原先被打包的、被作为结果状态存在的知识。在全课程背景下,知识被赋予了过程性、体验性和生命性。这样学习的知识,埋下了更多的种子,更具有生长力。
在这个知识被复归于“再创造”,“药片被还原为苹果”的过程中,传统意义上分科教师的学科要求其实是降低了。比如,教师无需每堂课另起炉灶,为每一个引入的情境而绞尽脑汁;教师无需计较每一个课时的得失,不必以教材节奏为唯一的教学节奏;教师无需再追求精雕细刻式的教学精致化,而是可以以“粗疏”的教学为孩子留下更多的空间……
万物循序生长,事物走向平衡,学科要求的降低的另一面是“全人”要求的提高。全课程的教师要怎样的素质呢?在全课程背景下,教师和师生共同营造的生活就是教育本身——其实,在传统的分科教学下何尝不是——从这个角度思考,全课程教师最需要的素质不是分学科层面的优秀,而是对孩子个性的包容态度与欣赏眼光。教师的关注点不是或者不能仅仅是完成教学工作,而是要关注孩子天性的展开及其在此过程是否获得快乐的体验。在小学阶段,“教师-学生”的结构和家庭中的“家长-孩子”结构更有类比的关系。人们不会要求家长是“好的语文教师+好的数学教师+好的英语教师+好的……”做开明父母的要求,就是对全课程教师的要求;做父母的门槛,正是做全课程教师的门槛。
这是最简单的要求,又是最不简单的要求。
全课程的教师应该更能真诚地倾听孩子的声音,尊重孩子对未知的探索,即便探索的过程是低效而曲折的,探索的结果是稚拙而微小的。全课程的教师更应该从强调集体和纪律转向关注自由和个性,在儿童与“应试教育”大环境的拔河中,为孩子多争取一点自由的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讲,包班教师、全课程及亦庄实验小学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对应试教育的抗争,就是对理想教育的一次践行。
最后,让我们看看那堂“糟糕透顶”的美术课之后一天,孩子们的收获,从中或许能直观地看到课程超越课堂的力量。






























2
发表于 2015-4-22 11:42:36 | 只看该作者
鼓掌~
3
发表于 2015-4-22 11:42:50 | 只看该作者
十一学校的分层教学也可用上来,都已经十多年了~

点评

恩,每天一篇  发表于 2015-4-22 11:48
4
发表于 2015-4-22 11:48:45 | 只看该作者
赞啊,学习学习~
5
发表于 2015-4-22 14:01:02 | 只看该作者
真不错,谢谢组长分享,鼓掌!
6
发表于 2015-4-22 14:09: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何茫然 于 2015-4-22 14:35 编辑

认同学校的理念,而且全科教学正是我的教育理想之一,因为世界本来就是一体的,分科教学只是工业时代为了提高效率才创造出来的教学方式。但是就这篇文章的描述,我还是有一些异议,并不是专门针对该学校(因为我都没去过),而是对一些炒得火热的概念的一些反思。

“全课程的教师应该更能真诚地倾听孩子的声音,尊重孩子对未知的探索”
“全课程教师最需要的素质不是分学科层面的优秀,而是对孩子个性的包容态度与欣赏眼光”


文中这两句话完全没有问题,可是然后呢?倾听、尊重、欣赏、包容是最基础的要求,但也只是第一步,带着这样的态度,然后怎么教?

正如文中所说的,全科教学这种课“简单而又不简单”。事实上,不是不简单,而是非常非常难,但是比较“可怕”的一点是,这种教学非常容易“假装”。比如,派几个有爱心有耐心的老师,陪着孩子一起玩,一起做项目,就可以营造出“学生主导、其乐融融”的课堂氛围,因为学生一直都在自己的“舒适区域(comfortable zone)”,所以自然会如鱼得水天天乐开怀,可是他们每节课呈现出来的难道不是他们本身已经学会的内容吗?这样下去学生真的会进步吗?

也许有人会说,至少学生有机会讨论、创作和展示自己啊。我并不否认这点,但是对于正在知识技能积累时期的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来说,如果讨论和创作只停留在重复自己早就会的内容,展示只停留在拿着讨论发言稿上台念一遍,学生能得到的进步就实在是有限。

“最近发展区”理论里面提到的要给学生设置“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可是这个“跳一跳”的能力,不是学生天生就会的,是要教,要学的。

我很喜欢一种“游戏-听取报告-再游戏”的教学方法,简单说就是
第一步:
什么都不解释和指导,先让学生撒开了去做,去实践,去尝试;
第二步:
回来听取每个组的实践报告,然后教师分别指导、做示范、纠正;
第三步:
撒开了再去实践一轮;
第四步:
第二次听取报告,如有需要,再继续这一循环。

我现在发现越来越多的学校和老师只做了第一步“游戏”,最多实践之后每组点评一下,但却忽略了这种教学方法重要的,也是最见教师功力的,其实是第二第三步。

第二步说白了就是“因材施教”。这一步有多难,上过课的志愿者们肯定都清楚。照本宣科照着教学大纲讲课可能不难,但真要面对层次水平不一,认知风格不同,脾气秉性各异的孩子们,怎么教?这才是考验功力的。老教师的教学经验体现在哪里?私以为,就是在于教了成百上千的学生,累积了足够的应对方法,才能面对各路学生使出不同的方法。没有一对一教学的条件,无法完全做到因材施教的时候,这种经验的累积能帮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做到“因材施教”。

至于第三步,更是被大多数人忽略了,不少人都觉得项目做过就好了嘛,都有成果了再做有何意义,还是进行下一个项目吧。但若是课程只是项目的堆积,那永远都只是广度上的前进,很难达到深度上的进步。这一次做项目做的不够的地方,没有人提醒,没有再练一次的机会,下一个项目照样还是做得不够。

最后说一说关于全科教学的老师,在我心目中,能胜任这份工的老师,虽然不需要各科目都精通,但至少要是知识面广博的,掌握学习能力并乐于使用的,更重要的是对世界充满好奇的人。只有这样的老师,才能抓住孩子成长过程中每个小小的教育时机,跟学科相联系,跟生活相联系,让学习跟生活不割裂,让孩子乐于学习和探索,最终,热爱生活。
当然,能走出变革的第一步总是好的,顶着高考制度和国内舆论环境的压力进行变革也的确是艰难的,不过还是希望能做得更好吧。

【结尾太片儿汤话了,请忽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4-22 15:22:52 | 只看该作者
何茫然 发表于 2015-4-22 14:09
认同学校的理念,而且全科教学正是我的教育理想之一,因为世界本来就是一体的,分科教学只是工业时代为了提 ...

思考的很深哦。

你说的没错,这种教育创新的态势因为被赋予一种“个案实践“的先驱身份和领头意义,所以很容易让一些实践的人迷失在表面达到目标上。

因为实际上,教育的成效不是一天两天就显现出来的,这些创新个案实际上也在等一个更有建设性的效果。

就像我们常说教师真正喜爱一门课,才能够将自己的喜爱发挥到最大化然后去影响学生,至少这个影响力不是只需要耐心、爱心就能做到的了。

其实我们自己做点教学创新的时候也知道这个太不简单了,我觉得所谓的”进步“的标准就非常难于界定的,

这是一个长期跟进与及时导正的工作,这些东西方都在实践的开放式教育,对于教师素质其实要求很高。

我挺赞同你说的”游戏-听取报告-再游戏“的方式,我在阳光的课上用过好多次,确实是更激发孩子自我思考与总结的,很有效果。

这个就是”体验与体现“的过程,更突出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认知与举一反三的能力。

我们现在授课其实也还是按照传统教学方式在做的,只是在内容和细节形式上做了创新,但是实际上还是不敢打破”课“的这个概念,形成一个”生活活动“的概念。

因为我们自己本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创造力还是比较薄弱,无法掌控真正开放式课程的态势。

不过我个人还是希望拿这些教育创新的例子出来,启发大家思考一下我们做的教育实践该如何走、如何更好的走。

也希望你能多分享一些经验喔!





8
发表于 2015-4-22 15:47:32 | 只看该作者
@何茫然
第一步和第二步,特别是第二步是确定学生的i
第三步不仅存在于项目间也存在于项目内,是属于一种有意义的重复,可以将i+1形成新的i

哈哈 这么理解对么?
9
发表于 2015-4-22 18:41:18 | 只看该作者
蕾蕾豆 发表于 2015-4-22 15:22
思考的很深哦。

你说的没错,这种教育创新的态势因为被赋予一种“个案实践“的先驱身份和领头意义,所以 ...

我觉得所谓的”进步“的标准就非常难于界定的

对的!但这也是一个需要努力的地方。其实就是教学评价的问题,怎么评价学生有没有进步?哪方面有进步?进步了多少?怎么测量课程有没有效果?全部都要设计。
孩子开心仅仅是其中一个标准,不能为了孩子开心而舍弃教学的本意。更何况,快乐的猪VS痛苦的苏格拉底,本就无解。

【跑个题,虽然我无比赞同玩中学,快乐学习,但我始终觉得,学习不一定是充满痛苦的,但学习的过程中绝不会只有快乐。】

我们现在授课其实也还是按照传统教学方式在做的,只是在内容和细节形式上做了创新,但是实际上还是不敢打破”课“的这个概念,形成一个”生活活动“的概念。


是的。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大量的前期调研和实施过程中大量跟孩子相处的时间,无论是“教育即生活”还是“生活即教育”,都需要生活中的陪伴做基础。

阳光作为“周末志愿者”类型的组织,无论是人手还是时间,都无法保证,所以还是会采用比较保险的传统教学方法,这也是不得已的办法。不过好在大家都有在教学的时候创新,而且我们的天然优势是不强迫孩子学习,课堂上没有或很少有标准答案(计算机和数学可能稍微多点),不做孩子们讨厌的教育,起码让他们体验学习和探索的乐趣,我想这也是每个阳光er可以努力做到的。
我刚刚的回帖好像批判的比较多略显严肃了点儿。。。其实看到这么多新鲜教育元素的涌现,本身就是值得开心的一件事,至少,孩子们选择的余地更大了

10
发表于 2015-4-22 18:46:33 | 只看该作者
miracle 发表于 2015-4-22 15:47
@何茫然
第一步和第二步,特别是第二步是确定学生的i
第三步不仅存在于项目间也存在于项目内,是属于一种 ...

完全正确好嘛!!!聪明伶俐啊!!!
补充科普:

根据Dr Krashen的二语习得假说,英文学习必须遵守:

i+1假说:材料的选择要比自己的水平高一点点,循序渐进,在这条原则的指导下,我们需要选择一套完整的,由易入难的教材,这个我们稍后说
情绪机制:所学的材料和所用的方法要足够有趣,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越学越想学,能坚持下去

出处:学英语才是正经事儿
不过i+1真的很像编程里的i=i+1之类的,克拉申确定不是因为学了编程才想到这个命名方式的?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4-23 12:33:00 | 只看该作者
何茫然 发表于 2015-4-22 18:41
“我觉得所谓的”进步“的标准就非常难于界定的”

对的!但这也是一个需要努力的地方。其实就是教学评价 ...

是的捏,“聊胜于无”的感觉,有尝试有实践总是好的,很多东西还是要去验证和修正的,我觉得带着批判的眼光看问题也不错,但把握住客观的公正就好~~~
什么事请都不是绝对的,利弊皆有嘛,看我们自己怎么思考与应用啦!

希望我们也能够在不断的学习与思考中进步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必读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京(LEAD)阳光志愿者俱乐部 ( 京ICP备13018722号-2 )  

GMT+8, 2024-11-22 01:23 , Processed in 0.057900 second(s), 14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