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數學-2016年春-東壩社區-第二次活動-課程提綱

從 阳光百科
在2016年4月8日 (五) 19:37由1~n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一修訂→ (差異)
跳到: 導覽搜尋
課程提綱名稱

File:Textbook.JPG

志願者信息
課程組
課程信息
授課對象 例如平西府弘立學校四年級
學生信息 例如四年級20個學生左右
了解上次課的情況 知悉前次課情況?Y or N
教案重複使用 之前教案的復用 Y or N

授課目標[編輯 | 編輯原始碼]

  1. 加深對位值制記數法的理解
  2. 進一步熟悉十進制
  3. 學習生活中其他常用的進位方法

授課步驟[編輯 | 編輯原始碼]

一、新聞播報:

1.     回顧第一次課約定的上課的基本規則:

坐在座位不亂動,他人說話安靜聽;

保持好奇勤思考,互相幫助不爭搶

1)     回顧完後,結合Classdojo上上次課的分數,總結一下上次課大家的表現,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夠好。

2)     接着宣布這次課的「魔力數學精靈」(班長),負責:j起帶頭作用,遵守規則,認真上課;k觀察和監督其他同學的表現,每節課後與老師一起給同學們評分;l配合老師做其他工作

3)     再次強調,如果課堂上有違反規則的孩子,提醒一次之後仍知錯不改,則一定會有懲罰(課間在教室里「面壁思過」)

2.     上次課大家都做了自我介紹,這次課檢驗一下大家對彼此的認識程度。做一個小遊戲:一個人任意選擇另一個人(老師或同學都可以),說出他的名字,然後對他/她說一句話,或者用一句話描述一下他/她(也可以是上節課大家自我介紹時說的愛好,比如,XX,我知道你喜歡……)。被選擇的這個人就成為下一個遊戲者,再選擇第三個人……以此類推,被選擇過的人就不能再被選擇。直到所有人都完成遊戲。

3.     十進制其實就是一種方便簡單的記數方法,是人類為了解決記數的問題而創造的。(不用講得這麼正式,也不用提十進制這個概念,就是回顧一下上次課學的記數方法,記同樣的數,卻只需要很少的石子;記所有的數,卻只需要10個數字)那麼除了十進制,你還能想到生活中有哪些發明創造,它們又分別解決了什麼樣的問題?通過這個問題鼓勵孩子們觀察和思考生活中的所見,體會創造和發明的意義。

注意:

·   因為是面對一年級學生,所以規則儘可能簡單清楚。而且他們還不太懂得遵守規則,所以要包容他們有做不到的時候,要耐心提醒他們

·   孩子們陳述完後,老師可以用簡短的話進行複述,幫助孩子們更清楚的表達

·   讓不同的孩子發言

·   用具準備:Classdojo

 

二、韻律活動:

這次課的遊戲分組玩會比較好,所以開始玩遊戲之前,先讓孩子們按1、2,1、2……的順序報數,自然分成兩個組,但是座位不變,兩組別帶上不同顏色的手環用以標識。

在接下來的遊戲中,兩組展開競爭,贏不同的遊戲,得不同的分數,兩組分別用兩個數字冊記錄自己的分數。最後得分低的組要集體接受懲罰(用懲罰骰子決定受什麼懲罰)

1.      經典韻律數數:1拍手、2拍腿……每到10的時候拍腿的同時跺腳,但這次數1、3、5……不出聲,只在2、4、6……的時候數出聲,以此類推,數到100。熟悉的遊戲便於孩子們投入,通過靜默和發聲的區別以及不同的動作來增加孩子們對奇偶數、十進制的熟悉度,同時練習動作的協調配合。告訴大家數慢一點都沒關係,如果一次性順利數完,且沒有人沒參與,則這個組得5分。如果有一個人沒參與,則對應的組就扣1分,兩個人不參與,扣2分;如果數的時候出了錯,則對應的組就扣1分/次。

2.      數字「擊鼓傳花」:從1開始,每個人輪流數數,每人每次最多可以數3個數,遇到10、20……這些整十數不能跟其他的數一起數,只能由某個人單獨數這一個數……一直數到100。數到最後的數字100的那個組獲勝,可以得到7分。同樣的慢一點沒關係,讓孩子們邊做遊戲邊動腦筋思考。

3.      時間遊戲:準備兩張鐘錶刻度的大白紙掛在牆上。先讓孩子們觀察刻度的數量和特點,然後兩個組分別找一位同學站在白紙前,手上拿着「秒」卡,用手臂當作秒針,一次移動一格,表示時間過了1秒。走完一圈,讓孩子們數數是多少秒?然後加入另一個小孩作為分針,然後又走一圈,然後加入時針。等孩子們學會了鐘錶的60進制和運轉規律之後,任意出一個時間,讓兩組孩子表示出來,每次先正確完成的得3分,一共進行三輪,視時間可加賽。

注意:

·   遊戲都可以進行得慢一點,主要是讓孩子試着理解和思考

·   用具準備:彩色紙手環、數字冊、懲罰骰子、畫好刻度的大掛紙、單位卡片(秒、分、小時)

 

三、擺石子:

1.      接着上節課玩的遊戲,讓孩子們思考,比小時更大的時間單位是什麼?隨後簡單介紹日(24進制)、周(7進制)、月、年(12進制)之間的關係

2.      讓孩子們合上自己的主課本,用手丈量一下最長的那條邊有多長?並彙報結果,答案可能會不一致,正好說明了這種測量方法的不準確;然後給他們每人發一支牙籤,讓他們用牙籤再次測量,看能否準確的測量出來。最後拿出尺子,讓孩子們觀察上面的刻度,數一數刻度的數量和特點。然後引出毫米、厘米、分米、米的單位,並學習他們的相互關係(十進制)。最後讓孩子們再用尺子測量一次,看看主課本到底有多長,並在主課本上記錄下來。

3.      展示不同面值的貨幣,簡單介紹圓角分之間的十進制。

4.      複習上次課算盤的擺法:隨機說一個數,讓孩子們在之前畫出的「算盤」格子上用石子表示

5.      二進制(如果時間充裕的話):

上次讓孩子們自己想辦法擺,他們很難理解。這次先不讓孩子們擺,老師先講。然後視孩子們的理解情況,再讓他們嘗試着擺任意一個數。

畫出4個每個只能放一個石子的格子,告訴小朋友們,我們只能通過這個格子里有石子和沒有石子來記數。然後說出數字,讓孩子們試着擺石子表示,觀察孩子們的思路。不用強調這是二進制,也不用強求每個孩子都明白二進制的規律。

0=0000,1=0001,2=0010,3=0011,4=0100,5=0101

6=0110,7=0111,8=1000,9=1001,10=1010

注意:

ž   每個孩子的理解進度不一樣,不用強求,主講盡量照顧慢一些的孩子,學的快的孩子可以讓助教私下幫助加深學習

ž   用具準備:單位卡片(毫米、厘米、分米、米)、牙籤、軟尺、各種面值的錢

 

四、寫主課本:

1)讓孩子在上次寫到20的數後面,認真地分兩行寫出21-40的數字,觀察數字的規律

2)記錄或者畫出今天學到的自己覺得最有趣的東西

  五、結束,告別       感謝每一個孩子。 

教學環境、材料需求[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彩色石子、蠟筆、彩筆、主課本、數字冊,其他請見教案

助教需求[編輯 | 編輯原始碼]

1.認真參與課堂,身體力行做好孩子的榜樣,一年級的孩子受行動的影響比受語言的影響更大
2.協助主講維持課堂紀律,但盡量小範圍,不要影響別的孩子
3.課前課間多與孩子們相處溝通,課上多鼓勵孩子積极參与
4.認真觀察孩子們的表現和反應,適時適當提供幫助,讓孩子更好的完成課堂任務

5.課後上論壇或百科填寫課堂反饋,提出課程改進意見

參考頁面[編輯 | 編輯原始碼]

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