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chersChecklist

来自阳光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背景

本列表是教师课前准备和课后反思的自查工具,同时对试讲的评测提供了标准。分为教学和课堂管理两方面。其中包含一些实用技巧。


教学

搭建背景
□ 针对学生具体的特点和水平对教材进行合理的重新编排与选用。
□ 搭建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
□ 搭建与之前学习内容的联系
□ 组织进行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连的练习活动(搭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练习 / 应用  
□ 多种技能的综合训练(针对不同科目,可细化)
□ 提供学以致用的实例
□ 提供可以动手操作的材料和机会
学习策略 (授人以渔)
□ 用实例演示(而非直接给出提示)
□ 提供逐步的、引导性的练习
□ 提供需要学生独立完成的练习
□ 利用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更高层面的思考
□ 给予学生运用学习策略的机会(比如科学地记笔记、绘制思维导图等)
理解性的输入
□ 给予清晰易懂的指令
□ 运用肢体语言以帮助理解
□ 运用多种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示范、图片、图表等
分组方式(协作学习)
□ 全班活动
□ 小组活动
□ 两人协作
□ 独立活动
复习 / 评测 
□ 回顾关键的概念
□ 授课中周期性地给学生提供反馈,帮助学生整理所学
□ 多元化的评测方式
   □ 进行性的评测(个体抽查、群组反馈)
   □ 学生作品、课堂表现
   □ 学生的进步
   □ 考试

注:这一部分参考的是美国针对移民孩子英语水平有限的问题,为确保他们不在学科教育中掉队,特向全英文授课的老师提出的一些要求(Sheltered Instruction)。因为不是专门针对语言学习,而是所有科目的学习,我认为这些方法的普适性还是很强的。


课堂管理

□ 创造有利学习的物理环境

技巧:

张贴学习相关的图片、海报、根据教学活动调整桌椅摆放

□ 实施简明、积极的课堂规则

技巧:

授课之前,与全班一起,商议制订课堂适用的基本规则,规则应当明确、可执行、运用正面的语言,尽量避免使用“不能……不准……”,条目限制在5条以内。将最后的结果展示在班级醒目的位置。遇到违规情况可以及时指出,避免反复无效的口头纠正。

□ 正确使用表扬

技巧:

公开地对班级整体进行表扬,私下对个人进行表扬,而不是相反。

针对具体的事情给予明确的表扬,避免笼统的称赞。

□ 正确处理违规

技巧:

对于不守规则的行为,不要占用教学时间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最好简单明确地表示你对这种行为的失望,或者使用学生曾经的良好表现进行鼓励。

□ 因材施教
  

   □ 视觉学习者

   技巧:大多数学习者属于这一类型。因此,彩色图片、投影仪、视频等视觉材料并非“锦上添花”,而是跟老师的讲解同样不可缺少。同时也需要精心的安排,否则多余的视觉信息很容易对学习者带来干扰。
  

   □ 听觉学习者

   技巧:利用歌谣歌曲、大声重复、复述、讨论等
  

   □ 动作学习者

   技巧:提供动手操作的活动
  

   □ 总有一些小的捣乱行为的学生

   技巧:

   只在他偶尔表现良好的时候给予极大的关注和鼓励,不要在他捣蛋的时候给予过多的关注。

   □ 完成任务较慢的学生

   技巧:

   从未完成的作业中也能看出学生的掌握情况。

   为任务设定时间,变成比赛。

   一帮一。

   提供安静的空间,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

   □ 总是希求帮助的学生

   技巧:

   首先明确学生是否对任务要求完全理解。

   确保该生已经明确任务后,让他来向全班同学讲解任务。

   安排坐在老师旁边有不明白随时提问。


    □ 总是提前完成任务的学生

    技巧:

    仔细考查原因:是任务对学生太容易还是学生做事太草率?

    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额外的活动,或者扩展阅读的机会。

    □ 表现淡漠的学生

    技巧:

    教师首先要表示认可他们的能力,让他们知道他们在班级里很重要。

    表现出对他们的重视和兴趣,遇到肯定能成功的任务首先让他们来做,并在不让他们感到尴尬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地咨询他们的意见。

    □ 总是抢答问题的学生

    技巧:

    改变传统的问答模式:老师提问后,强制要求一段安静的思考时间,然后允许学生互相交换意见。

    □ 喜欢交头接耳的学生

    技巧:

    这样的学生往往需要交谈来处理信息和加深记忆,可多提供小组讨论的机会;如有必要,将总讲话的学生分开,但需注意使用正面的暗示,不要像是惩罚。比如“这里是你的私人办公室,你可以安静地思考问题,我不想让别人打扰到你。”

□ 降低焦虑

技巧:

热身活动;

每一次单独抽问,都要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时间,甚至允许学生先讨论再回答。

和学生一起面对错误,让学生感到老师也是普通人。

课前课下与学生多沟通。


参考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