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平西府弘立学校诗歌教案

来自阳光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文学艺术的三座高峰,许多名篇佳句脍炙人口,源远流长。大自然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都成为了诗人吟诵歌咏的对象,并借此抒发思想情感。

语文组关于古诗教学的讨论:http://www.ygclub.org/bbs/thread-2324-1-1.html (收录了小学语文课本中已有的古诗列表)




古诗词——春 主讲:李杰

 

春风、春雨与春花

教学主题:春风、春雨与春花
教学内容:题都城南庄——崔护,登科后——孟郊,临安春雨初霁——陆游,题隐雾亭——鱼玄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删减。
教学方式:朗读、背诵与讲解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朗读、背诵古诗的能力
2.让学生了解春的特色与诗句的美
3.走近古人的生活,了解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与生活情趣
教学过程: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关于这首诗的故事,据孟棨《本事诗》记载,大概是这样的:书生崔护,去长安应试,未中。一天,他喝了几杯酒之后,到城南郊外散心,见到一户花木丛萃而门户紧闭的人家,便上前叩门。半晌,只听一位少女从门缝里问话,他对以姓名,并向她讨茶解渴,那少女转身取来茶水,便倚在门前桃树下。崔护一边饮茶,一边就寻找话题,想和她攀谈几句,那少女虽没有答话,然“目注者久之”。崔护饮茶之后,便起身告辞,那少女“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崔亦眷眄而归”。时隔一年,崔护情不可抑,又于这一天去寻访,只见大门紧锁,空无一人,崔护便在门上题了这首诗,怏怏而去。

诗的开头两句是追忆。“去年今日此门中”,点出时间和地点,写得非常具体,足见这个时间和地点,在诗人心中留下了多么深刻难忘的记忆。第二句是写人,诗人拈出一个人们犹知的形象——桃花,春风中的桃花人人都知道是何等的艳丽,而“人面”竟能“映”得桃花分外红艳,则“人面”之美可以想见;再者,本来已经很美的“人面”,在红艳艳的桃花映照之下定是显得更加青春美貌,风韵袭人。一个耀眼的“红”字,正是强烈地渲染出这种相映生色的景象和气氛。面对着这一幅色彩浓丽、青春焕发、两美相辉的人面桃花图,不用说姑娘的神采美貌如在目前,就是她的情态,诗人的心事,彼此藏在心中的欢爱和兴奋,也都是可以“思而得之”的。

三、四两句写今年今日。去年今天,有同有异,有续有断。同者、续者,桃花依旧;异者断者,人面不见。这就产生了愈见其同,愈感其异,愈觉其续,愈伤其断。正是这种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心情,越发加剧了眼前的惆怅与寂寞。

从故事情节来看,这是一首即兴的诗,它给人看到的似乎只是两个简单的画面——桃花相映着的人面,人面去后的桃花。但是,由于人物的活动贯串其间,由于画面与画面、画面里(桃花)与画面外(诗人)的对比、映衬,便巧妙地显示了人物感情的发生、发展和起伏跌宕的变化,诸如初遇的脉脉含情,别后的相思,深情的重访,未遇的失望等等,都或隐或现地表达出来了。全诗自然浑成,犹如从心底一涌而出的清泉,清澈醇美,令人回味不尽。

有情人终成眷属。据《本事诗》记载,原来那一天少女和她的老父亲出门去了,当他们回到家门,那少女一见门上的题诗,便一病不起。而崔护也由于心中惦念不安又来寻访,少女在昏厥之中听到崔护的哭喊,又苏醒了,终于成了美满的夫妻。这个故事曲折动人,很有一些传奇色彩,所以欧阳予倩先生曾就这个故事写了一出京剧《人面桃花》。而《题都城南庄》这首诗也是颇有特色的,它不仅使这个故事大为生色,就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作品,也是广为流传的,而且在以后的诗词中也累见其痕迹。比如:“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晏几道《御街行》)再如:“纵收香藏镜,他年重到,人面桃花在否?”(袁去华《瑞鹤仙》)从这些作品也可以看出它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太平广记》卷第二百七十四讲述了一个由时间创造的故事,一位名叫崔护的少年,资质甚美可是孤寂寡合。某一年的清明节,崔护独自来到城南郊外,看到一处花木丛萃的庭院,占地一亩却寂若无人。崔护叩门良久,有一少女娇艳的容貌在门缝中若隐若现,简单的对话之后,崔护以“寻春独行,久渴求饮”的理由进入院内,崔护饮水期间,少女斜倚着一棵盛开着桃花的小树,“妖姿媚态,绰有余研”。两人四目相视,久而久之。崔护告辞离去时,少女送至门口。此后的日子里,崔护度日如年,时刻思念着少女的容颜。到了第二年的清明日,崔护终于再次起身前往城南,来到庭院门外,看到花木和庭院还是去年地模样,只是人去楼空,门上一把大锁显得冰凉和无情。崔护在伤感和叹惜里,将一首小诗题在了门上: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登科后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旷荡恩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注释】
  ①龌龊:指处境不如意和思想上的拘谨局促。②放荡:自由自在,无所拘束。
  【背景】孟郊四十六岁那年进士及第,他自以为从此可以别开新生面,风云际会,龙腾虎跃一番了。满心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便化成了这首别具一格的小诗。这首诗因为给后人留下了“春风得意”与“走马看花”两个成语而更为人们熟知。
  【赏析】
  孟郊46岁那年进士及第,他按捺不住自己得意喜悦的心情,写了这首别具一格的小诗。诗人两次落第,这次竟然高中,就仿佛一下子从苦海中超度出来,登上了欢乐的顶峰。所以,诗一开头就直接倾泻心中的狂喜,说以往那种生活上的困顿和思想上的不安再也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题名,终于扬眉吐气,自由自在,真是说不尽的畅快。“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诗人得意洋洋,心花怒放,便迎着春风策马奔驰于鲜花烂漫的长安道卜.人洚喜事精神爽.此时的诗人神采飞扬,不但感到春风骀荡,天宇高远,大道平阔,就连自己的骏马也四蹄生风了。偌大一座长安城,春花无数,却被他一日看尽,真是“放荡”无比!诗人情与景会,意到笔成,不仅活灵活现地描绘了自己高中之后的得意之态,还酣畅淋漓地抒发了得意之情,明朗畅达而又别有情韵。因而,这两旬诗成为人们喜爱的千古名句,并派生出“春风得意”、“走马观花”两个成语,但诗人极度的志满意得也表现了其气量的不早.
  【评析】按唐制,进士考试在秋季举行,发榜则在下一年春天。这时候的长安,正春风轻拂,春花盛开。城东南的曲江、杏园一带春意更浓,新进士在这里宴集同年,“公卿家倾城纵观于此”(《唐摭言》卷三)。新进士们“满怀春色向人动,遮路乱花迎马红”(赵嘏《今年新先辈以遏密之际每有宴集必资清谈书此奉贺》)。可知所写春风骀荡、马上看花是实际情形。但诗人并不留连于客观的景物描写,而是突出了自我感觉上的“放荡”:情不自禁吐出“得意”二字,还要“一日看尽长安花”。在车马拥挤、游人争观的长安道上,怎容得他策马疾驰呢?偌大一个长安,无数春花,“一日”又怎能“看尽”呢?然而诗人尽可自认为今日的马蹄格外轻疾,也尽不妨说一日之间已把长安花看尽。虽无理却有情,因为写出了真情实感,也就不觉得其荒唐了。同时诗句还具有象征意味:“春风”,既是自然界的春风,也是皇恩的象征。所谓“得意”,既指心情上称心如意,也指进士及第之事。诗句的思想艺术容量较大,明朗畅达而又别有情韵,因而“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成为后人喜爱的名句。
  【译文】
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题名,郁结的闷气已如风吹云散,心上真有说不尽的畅快。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今日的马蹄格外轻疾,一日之间已把长安花看尽.


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翻译】
  [世态人情这些年来薄得像透明的纱,谁让我还要骑着马来客居京华呢?]
  [只身住在小客楼上,夜里一听到春雨淅淅沥沥,明天早上,深幽的小巷中就会传来卖杏花的声音.]
  [短小的纸张斜着运笔,闲时写写草书,在小雨初晴的窗边,看着沏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戏着分辨茶的等级]
  [作为一介素衣,不要兴起风尘会沾污我衣的慨叹,等到清明就可以回家了.]
【背景】陆游的这首《临安春雨初霁》写于淳熙十三年(1186),此时他已六十二岁,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五年。诗人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与壮年时的裘马清狂,都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去不返了。虽然他光复中原的壮志未衰,但对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的软弱与黑暗,是日益见得明白了。这一年春天,陆游又被起用为严州知府,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了这首广泛传诵的名作。
【赏析】
  “小楼”一联是陆游的名句,语言清新隽永。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而淡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写得形象而有深致。传说这两句诗后来传入宫中,深为孝宗所称赏,可见一时传诵之广。历来评此诗的人都以为这两句细致贴切,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但没有注意到它在全诗中的作用不仅在于刻画春光,而是与前后诗意浑然一体的。其实,“小楼一夜听春雨”,正是说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在读这一句诗时,对“一夜”两字不可轻轻放过,它正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是以枯荷听雨暗寓怀友之相思。晁君诚“小雨愔愔人不寐,卧听赢马干残刍”,是以卧听马吃草的声音来刻画作者彻夜不能入眠的情景。陆游这里写得更为含蓄深蕴,他虽然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还是要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才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在这明艳的春光中,诗人在作什么呢?于是有了五六两句。
  “矮纸”就是短纸、小纸,“草”就是草书。陆游擅长行草,从现存的陆游手迹看,他的行草疏朗有致,风韵潇洒。这一句实是暗用了张芝的典故。据说张芝擅草书,但平时都写楷字,人问其故,回答说,“匆匆不暇草书”,意即写草书太花时间,所以没功夫写。陆游客居京华,闲极无聊,所以以草书消遣。因为是小雨初霁,所以说“晴窗”,“细乳”即是沏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分茶”指鉴别茶的等级,这里就是品茶的意思。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品着清茗,表面上看,是极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在这背后,正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陆游素来有为国家作一番轰轰烈烈事业的宏愿,而严州知府的职位本与他的素志不合,何况觐见一次皇帝,不知要在客舍中等待多久!国家正是多事之秋,而诗人却在以作书品茶消磨时光,真是无聊而可悲!于是再也捺不住心头的怨愤,写下了结尾两句。
陆机的《为顾彦先赠妇》诗中云:“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不仅指羁旅风霜之苦,又寓有京中恶浊,久居为其所化的意思。陆游这里反用其意,其实是自我解嘲。“莫起风尘叹”,是因为不等到清明就可以回家了,然回家本非诗人之愿。因京中闲居无聊,志不得伸,故不如回乡躬耕。“犹及清明可到家”实为激楚之言。偌大一个杭州城,竟然容不得诗人有所作为,悲愤之情见于言外。


题隐雾亭
鱼玄机

春花秋月入诗篇,白日清宵是散仙。
空卷珠帘不曾下,长移一榻对山眠。

鱼玄机,女,晚唐诗人,长安(今西安)人,初名鱼幼薇,字蕙兰。咸通七年进咸宜观出家,改名鱼玄机。

钟惺在《名媛诗归》中评云:“景事皆写得有雅致。”

译文:
“春花秋月”皆可走进我多情的诗篇,白日或清宵就像是散仙一样自在逍遥,,后不想放下珠帘遮挡我看风景的视线,只能把睡觉的床移到对着山景的地方。


花神与诗歌系列(之一:梅花/杏花/桃花) by 番茄

有关梅花、杏花、桃花的古诗

教学主题:关于梅花、杏花、桃花的花神传说和古诗欣赏

教学内容:

梅花:花神传说 + 林逋《山园小梅》; 杏花:花神传说 + 志南《绝句》;桃花:花神传说 + 复习 张志和《渔歌子》和 崔护《题都城南庄》

(注:《渔歌子》入选了人教版小语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朗读、背诵古诗的能力
2. 让学生感受古诗中的意境美
3. 了解古代隐士林逋的生活

教学方式:

以十二花神的传说为线索,和着《十二花神》乐曲,诵读关于花的古诗,讲解诗中的美丽画面和意境。


教学过程:

1、导入

我们每个人都有生日,那么花有生日吗?

传说农历二月十二日是百花的生日,即所谓的“花朝节”。清代蔡云有诗云:“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红紫万千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讲的正是百花盛开为花神祝寿的景象。 

历代文人墨客玩味和吟咏百花,弄出许多趣闻轶事来,从而造就出12个月的花神来。今天我们学习正月、二月、三月的花神传说和相关的花的古诗。

2、讲述正月梅花花神的传说和诵读、赏析林逋《山园小梅》

请学生讲述和朗诵《山园小梅》中各自喜欢的句子

3、介绍“梅妻鹤子”的林逋,以及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述的关于林逋的事

4、讲述二月杏花花神的传说和诵读、赏析志南的《绝句》

请学生尝试背诵《绝句》

5、讲述三月桃花花神的传说和诵读、赏析张志和的《渔歌子》

其中,穿插介绍“世外桃源”的来历;介绍桃花花神息夫人前,简单介绍春秋时代的背景;古诗赏析部分同时复习另一首很有名的桃花诗: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6、总结,请大家背诵出《绝句》,《渔歌子》这两首诗,并记住《山园小梅》中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教学资源:

学生课件、轻音乐(花乐系列--梅花、杏花、桃花)、电脑(播放音乐)


助教职责:

协助观察孩子们的课堂表现,播放音乐


参考资料:

1. 十二花神的传说:http://tieba.baidu.com/f?kz=481065173

2. 《山园小梅》赏析: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林逋种梅养鹤成癖,终身不娶,世称“梅妻鹤子”,所以他眼中的梅含波带情,笔下的梅更是引人入胜。 
  首联以梅不畏严寒、笑立风中起句,“众”与“独”字对出,言天地间只有此花,这是何等的峻洁清 高。然而梅品虽高,却不骄傲,只在一方小园而且是山间小园实际是空中楼阁中孤芳自赏,这又是一种何等“丰富的宁静”与充实的美丽。 
  颔联是最为世人称道的,它为人们送上了一幅优美的山园小梅图。上句轻笔勾勒出梅之骨,“疏影” 状其轻盈,“翩若惊鸿”;“横斜”传其妩媚,迎风而歌;“水清浅”显其澄澈,灵动温润。下句浓墨描摹出梅之韵,“暗香”写其无形而香,随风而至,如同捉迷 藏一样富有情趣;“浮动”言其款款而来,飘然而逝,颇有仙风道骨;“月黄昏”采其美妙背景,从时间上把人们带到一个“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动人时 刻,从空间上把人们引进一个“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似的迷人意境。首联极目聘怀,颔联凝眉结思。
  颈联“以物观物”,“霜禽”指白鹤,“偷眼”写其迫不及待之情,因为梅之色、梅之香这种充满了 诱惑的美;“粉蝶”与“霜禽”构成对比,虽都是会飞的生物,但一大一小,一禽一虫,一合时宜一不合时,画面富于变化,“断魂”略显夸张,用语极重,将梅之 色、香、味推崇到“极致的美”。 
  尾联“微吟”实讲“口中梅”也,“微”言其淡泊雅致,如此咀嚼,虽不果腹,然可暖心、洁品、动 情、铸魂,表达出诗人愿与梅化而为一的生活旨趣和精神追求,至此诗人对梅的观赏进入了冯友兰所说的“天地境界”,人们看到的则是和“霜禽”“粉蝶”一样迫 不及待和如痴如醉的诗人——一个梅化的诗人。苏轼曾在《书林逋诗后》说:“先生可是绝伦人,神清骨冷无尘俗。”《四库全书总目》说:“其诗澄澹高逸,如其 为人。”可知其言不谬,该诗之神韵正是诗人幽独清高、自甘淡泊的人格写照。 
  从意象构造的角度言,单言山园小梅,实非易事,但诗人借物来衬,借景来托,使其成为一幅画面中的中心意象,此一绝也。

3. 林逋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9681.htm?fr=ala0_1

4. 志南《绝句》赏析

绝句  [南宋] 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在《宋诗纪事》中,志南僧就留有这么一首诗,且还没有实质性的题目,只是借诗的形式题了一个不关意旨的诗题。然而就是这一首诗才使后人知其名,尤其是诗的后两句写二月天的轻柔凉美,生动而活脱,遂成为千古名句。 

诗写的是二月天里的真切感受。苍拙古木林中,于岸边树阴之处停下小船,系上缆绳,然后登上河岸。“短篷”即小舟。此一句开篇,似乎气氛有些阴郁。古木浓阴,置身其中,四围不免充溢颓腐之气,还会使人想起有古木便会有悲鸟,“悲鸟号古木”,似乎已经是定势了的一种意象组合。然而诗僧却就此打住,只是“古木阴中”,点到为止,化腐朽为神奇,不偏不倚地撑出一只小船来,且不紧不慢,停停当当地系在岸边,悠悠之中,很有方寸。虽不是“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储光羲《钓鱼湾》)般的旖旎与幽丽,但却也别有一种清凉幽静的美感,系舟后,诗僧拄著藜杖,踏上小桥,奔桥东而去,古木斑驳,水流汩汩,似乎能听到诗僧拄藜杖系板桥的笃笃之声;身影萧疏,一步步,隐入了桥东那另一个世界里。“杖藜”即为拐杖。宋代秦观《宁浦书事》诗之五曾有“身与杖藜为二,对月和影成三”句,将杖藜和自身来了一个意识的平等,互为依托。 

志南此诗更绝,杖藜在他意识中已远没有了“我扶”之作用,也没有“互扶”之作用,倒是反过来了,是“杖藜扶我”,诗僧自己成了不是杖藜的的杖藜,这是怎么回事?实际上,志南此说才正和常道。在平常人看来,拐杖是人扶著走路的,可正是靠人扶,拐杖才成为拐杖,如没有了人,拐杖何以得立,人可以不扶杖,但杖必须得扶人。因此,不是人扶杖藜,而是杖藜扶人,自然便是“杖藜扶我过桥东”了。禅者的观物方式,表面看去有悖逻辑和常理,但正是这种反常,才构成了神诗的奇趣,最终又归合常道。这其中,是深契事理的,只不过是比常人更深入一层,更有曲折之感。这就是禅家所说的“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的意蕴与真谛。 

在带著节奏的“笃笃”声中,杖藜扶著诗僧从桥西来到了桥东。桥东桥西,似乎给人两个世界之感,那边还是古木垂垂,浓阴郁郁,而这边却是杏花春雨,杨柳和风。“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两句是说在二月天里,沾人衣服直要潮湿的,是那杏花开时常下的杏花雨;吹人脸面而不觉寒冷的,是那杨柳树中吹来的杨柳风。“杏花雨”是指清明时节杏花盛开,细雨润泽的景象。“欲湿”是似湿未湿,欲扰犹湿,湿而不沾,沾而不淋的若即若离的状态。这正是杏花雨带给人轻梦一般的惬意和融洽。更兼那使柳丝依依,轻柔和煦,吹在脸上凉美而不寒冷的二月春风,真正构成了一个如诗如梦的境界。人置其中,看如烟杏花,如线杨柳;感如酥细雨,如丝和风,也正如蝉翼纱幕之后,欣赏明眸流睇之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的一种特殊感情。 

5. 《渔歌子》赏析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花神与诗歌(之一)授课总结 by 番茄


一、基本信息
学生信息: 6个五年级女孩
授课人: 番茄
助教: 菠萝,晓风习习

二、教学计划是否完成         基本完成。

三、课堂效果如何
    学生听得较认真,对于不明白的地方或对课件有异议的地方能主动提出问题;但是整个课程设计给孩子们参与的空间较少,下次上课需要改进。

四、对下次课有什么要求或建议
回顾本堂课学习的三首古诗,以及林逋的故事。

五、备课/授课的宝贵经验和教训
教训:
1. 课程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如何让孩子们充分参与课堂,从而深度体验教学内容;
2. 如果上课要使用笔记本或多媒体设备,最好提前5-10分钟时间到达教室作准备,像我这样笔记本开机贼慢的,一定要提前10分钟。

六、课堂控制/纪律管理的经验和教训
如果注意到有孩子分神时,可以通过向她提问把她的注意力拉回来。

七、有趣的、感动的或其他任何值得记录的细节
在请学生齐诵《山园小梅》之前,先放“梅花”的乐曲,让孩子们和着音乐朗诵,音乐响起的瞬间,我看到两个孩子的眼前一亮。

八、助教反馈

菠萝建议给孩子们一些时间,专门听每一种花的乐曲,尝试从音乐中感受每种花的灵性。与语言相比,音乐更容易直达内心。



边塞诗三首 by 番茄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授课目标
1、 吟诵卢纶的两首边塞诗《塞下曲其二》,《塞下曲其三》和王昌龄的《出塞曲》,熟读成诵
2、 感受古代将士们的边塞生活
3、 了解李广射虎的故事

授课内容
    塞下曲 其二   【唐】 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出塞曲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塞下曲 其三  【唐】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注: 单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领。这里指敌军的头领。
     
授课提纲

1.  导入:今天我们学习几首边塞诗,在讲之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关于“飞将军”李广的故事。[提问]有人听说过李广吗?。。。讲述“李广射虎”的故事  [板书:飞将军 李广射虎] ,让学生对李广的神勇生发敬佩之情。5’

“西汉时有一位神勇无比的将军叫“李广”,外号“飞将军”,他带领将士镇守北方边境。一天晚上,月色朦胧,李广带兵外出巡逻,路过一片树林。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李广想到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便用警惕的目光四处搜寻着。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约约藏着一只老虎,连忙举起弓,搭上箭,运足力气,拉开硬弓。“嗖”的一声,一只白羽箭射了出去。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李广的随从便沿着原路来到昨晚射老虎的地方寻找猎物。(你们猜老虎被射中了吗?)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2.      朗读《塞下曲--林暗草惊风》(5’):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唐代大诗人卢纶是怎么用20字来写这个故事的。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朗读《塞下曲》这首诗。男生读一遍,女生读一遍。

结合诗的最后一句,点明李广将军的不凡,把箭射进石棱,而不是石缝中。

并请孩子们尝试表演李广将军“运足力气,拉开硬弓”的动作,感受将军的非凡气概,想象自己是飞将军,再读一遍古诗。

3.       朗读《出塞曲》(4'):
还有一首诗里也提到了飞将军李广,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

齐读1-2遍。

解释《出塞曲》的意思。

4.       听蔡琴的歌《出塞曲》,感受边塞生活  10’ 
请大家闭上眼睛,聆听《出塞曲》:

请为我唱一首出塞曲/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请用美丽的颤音轻轻呼唤/我心中的大好河山
那只有长城外才有的清香/谁说出塞歌的调子太悲凉/如果你不爱听/那是因为歌中没有你的渴望
而我们总是要一唱再唱/想着草原千里闪着金光/想着风沙呼啸过大漠/想着黄河岸啊阴山旁/英雄骑马壮/骑马荣归故乡

听完后,询问大家从歌中听到了什么?(如果没有听清楚,请大家再听一遍。)

把学生的答案写在黑板上。

(板书:a组:长城、草原、阴山、黄河、大漠、风沙;b组:英雄;c组:骑马,马蹄声;d组:故乡)

结合板书,说明古代将士们在长城、草原、黄河边,阴山旁、大漠这些地方骑马驰骋,保卫边疆,这些地方条件恶劣,风沙漫漫,远离故乡,将士们往往好几年不能回家,如果有幸没有战死沙场,他们才能荣归故乡。他们都是英雄!


5.       朗读并学习《塞下曲--月黑雁飞高》 (6')
我们知道将士们保卫边疆,防止敌人入侵,那么我们看看他们到底是怎么打仗的呢?

齐读《塞下曲--月黑雁飞高》

先解释生字生词“单于”“遁”,再解释诗表达的意思: 
一天晚上,浓云把月亮遮住了,天地一片漆黑,突然“啪”的一声,大雁被惊起,向高处飞去,原来敌人在这月黑风高的夜晚,偷偷逃跑了。于是,将军召集一队轻装骑兵要去追击,正准备出发的时候,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来临,刹那间将士们手握的弯刀都落满了雪花。

6.       自由背诵  10’

7.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古诗不但能描写美丽的风景,表达自己的对故乡的思念,还能够讲故事。希望你们课后可以把这两首诗背诵给爸妈或同学听,并把故事讲给他们听,特别是神勇无比,技艺高超的飞将军李广的故事。(2')



边塞诗三首 授课总结 by 番茄

一、基本信息
学生信息: 12个四年级学生,5男7女
授课人: 番茄
助教: 菠萝,王一珉,杨文慧

二、教学计划是否完成    基本完成。

三、课堂效果如何
刚开始孩子们的情绪不够饱满,但在让他们试着作“将军引弓”的动作之后,有效提高了孩子们的课堂参与性,朗读起来也响亮许多,而且直到课堂末,朗诵第三首古诗时依然情绪饱满,声音响亮,自由背诵时,大部分孩子能背诵出第一首诗,1/2孩子能背诵两首诗,个别孩子三首都能背诵下来了。


四、对下次课有什么要求或建议
回顾本堂课学习的三首古诗,李广射虎的传奇故事,以及边塞有关的名词,以考察孩子们对本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备课/授课的宝贵经验和教训
1. 在请孩子们尝试“将军引弓”的动作时,每一个孩子都只愿意推荐他人,却不愿意自己表演,甚至甘愿当“石头”被射,也不愿意表演“引弓”的动作,各种激励无效后,我给他们进行动作示范,这时就有孩子在底下学着做了。因此,授课时,如果孩子不能积极参与事先设计的课程环节,主讲老师可以通过亲身示范,或通过和他们分享“自己的故事或经验”,来调动起孩子们的积极性;

2. 课程设计上应多给孩子们参与课堂的机会,让孩子们感觉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而不是被动接受者;

3. 第一遍播放完歌曲《出塞曲》后,大部分孩子没有注意歌里唱了什么内容,于是让他们听第二遍,这一遍他们非常用心地去听,这遍听完后,再问他们听到了什么,这帮本来不爱主动举手的孩子都踊跃举手,争相发言。因此,授课时要有耐心,当学生的表现暂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可以试着重复一次教学环节,这样,或许会产生与第一次截然不同的效果;如果重复一次效果仍不好,则需要反思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有问题。

另外,感觉这批四年级孩子虽然不乐于在课堂上表现自己,但是对于他们很有把握的问题仍能表现得很积极。

六、课堂控制/纪律管理的经验和教训
课程设计里大部分时间都能让孩子一起参与,所以纪律还不错。

七、有趣的、感动的或其他任何值得记录的细节
1. 孩子们一反常态,争相举手发言的场面让我小感动了一下,呵呵
2. 孩子们甘作被人射的石头,也不想表演射箭
3. 因为工作比较忙,就直接把上学期现成的教案拿来讲的,没想到周六赶上“沙尘暴”天气,倒和“黄沙漫漫”的边塞比较相似了。



谈清明,读古诗  by 番茄

授课目标:
1. 激发孩子们学习古诗的兴趣;
2. 培养孩子们朗读、背诵古诗的能力
3. 了解清明节的习俗,感受清明时的浓浓春意

授课内容:

聊一聊清明节的习俗,读几首关于清明的古诗: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苏堤清明即事  [宋] 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清明二绝(其二)[宋]陈与义
卷地风抛市井声,病夫危坐了清明。
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


授课提纲:
1. 导入:播放杜牧《清明》的童声合唱,引出本堂课的主题:清明(板书“清明”)

2. 谈一谈清明节
请孩子们说说清明节是什么时间,人们通常要作什么?在你的家乡有什么特殊的活动或吃什么特别的食物吗?(板书,学生的回答)

3. 诵读、理解杜牧的《清明》
诵读1-2遍,讲解大意,着重引导孩子们感受“欲断魂”和“杏花村”两句的不同心情;请孩子们表演一下这首诗:一个学生演可爱的牧童,一个演欲断魂的行人。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读一遍。

4. 诵读、理解《苏堤清明即事》
诵读1-2遍,引导孩子自己理解、想象诗意:
解释标题:清明时节在西湖边的苏堤看到的景物
那么,同学们能不能根据这首诗说说诗人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
(板书,学生的答案)
根据这些大家可以想象出一幅图画来么?有没有人愿意描述一下这幅图画,并说说带给人的感觉是怎样的?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读一遍。

5. 诵读、理解《清明二绝》其二
诵读1-2遍,通过和前两首诗对比进行讲解。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读一遍。

6. 复习、背诵上次课学习的三首边塞诗和本节课讲的三首清明诗
玩接词,背古诗游戏:老师说一句诗开头的一个词,学生接出后面的词。

7.  回顾本堂课的内容


参考资料:

1. 清明习俗和传说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12695299758MjVuwz1_s.jpg清明果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

晋文公(前671—前628),姓姬名重耳(chóngěr),与周王室同宗,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晋献公之子,因其父立幼子为嗣,曾流亡国外19年,在秦援助下回国继位。

  晋文公生于公元前671年,前636年即位,卒于周襄王二十四年(前628年),共在位9年。在赵衰、狐偃、狐毛、贾佗、先轸、魏武子、介之推等人的辅佐下,实行“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等政策,整顿内政,发展农业、手工业,加强军队,国力大增,出现“政平民阜,财用不匮”的局面。因平定周室内乱,接襄王复位,获“尊王”美名。城濮之战,大败楚军。旋于践土(今河南荥阳东北),会集诸侯,邀周天子参加,遂成为霸主。公元前628年,晋文公因病去世,终年44岁。

2. 杜牧的《清明》诗赏析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甚至时有“疾风甚雨”。但这日的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这也正是春雨的特色。这“雨纷纷”,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的;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竭力形容那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在古代风俗中,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而今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是复杂的。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又平添了一层愁绪。因而诗人用了“断魂”二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情在景中、景即是情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接着写行人这时涌上心头的一个想法: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是向谁问路的呢?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而是用了绝妙的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读者欣赏了那一指路的优美“画面”,同时也就隐隐听到了答话的“音乐”,这一手法相当简捷,高超。 
    “遥”,字面意义是远。然而这里不可拘守此义。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隐约红杏梢头,分明挑出一个酒帘—“酒望子”来了。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近之间。“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诗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怎样的闻讯而喜,怎样的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的兴奋地找着了酒店,怎样的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诗人就能“不管”了。他把这些都付与读者的想象,为读者开拓了一处远比诗篇语文字句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继承的地方吧!


3. 各尽其妙——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与陈与义《清明二绝》(其二)的比较

先看南宋后期诗人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 万株杨柳属流莺。
佳节之际,适春寒已过,暖风醉人,而西子湖更是烟柳画桥,百花争妍。吴惟信所咏,正是节日这天,“都人不论贫富,倾城而出”,在堤上湖畔欢歌笑语的畅快场面。从整体上看,这首诗对大好春光和游春乐境并未作具体渲染,只是用“梨花”、“笙歌”等稍作点染, 此诗的构思之绝,就体现在作者不由正面入手,而是借游人的纵情、黄莺的恣意,从侧面措意,促人去展开联想。游子寻春,不但“半出城”,而且“朝而往,暮而 归”,痛玩了整整一天,足见西湖胜景令人目不暇接,节日气氛使人流连忘返。再看“流莺”,当人们“笙歌鼎沸,鼓吹喧天”之时,它的世界被人类“强占”。现 在,“游人去而禽鸟乐也”,被压抑了一天的黄莺,又受了游人情绪的感染,当它重成了绿林的主人,怎能不欣喜若狂?不难想象,黄莺匿迹,是因人喧场面的热 烈;而它的再现,正说明宜人秀色的魅力。这样,诗人叙节日情景,状清明景色,不是直接绘描,而是就有情之人和无情之莺的快乐,由侧面实现自己的创作目的。

 与《苏堤清明即事》相比,《清明二绝》(其二)则别具一种韵味。
      卷地风抛市井声,病夫危坐了清明。
      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
此诗的作者是身居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陈与义,从篇幅上看,短短四句,寥寥二十八字,短 则短矣,却写得波澜起伏,曲折有致。诗人用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前两句状冷落难堪之形,抒压抑凄楚之情。“风抛市井声”,写城里郊外,人声鼎沸,节日氛围 异常浓烈;而同时同刻,“我”这“病夫”却孤家寡人,冷冷清清,两相对照,作者那“无花无酒过清明”(魏野《清明》)的苦境凄壮,令人怆然涕下。后两句, 诗人却宕笔开去,所写之景、所抒之情陡转直折,诗的境界豁然开朗,落日如璧,金光幻天,诗人凝神注目,看收尽情;而微风习习,杨柳袅袅,作者顿觉百媚滋 生、神爽志清。在节日将尽之时,茫然失措了一天的诗人突然发现“夕阳无限好”,他那烦懊凄切的感情一下子荡然无存,这既使诗人在佳节所感到的失落得到补 偿,亦使诗的基调一下子高昂起来,给读者以峰回路转、抑扬顿挫的艺术享受。
  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诗所描写的角 度很有特色,诗人写景,只截取“清明日暮”这春之一隅;作者写人,亦只从“我”这小处着笔,而诗人匠心正在借小写大,借点映面,让读者窥一斑而见全豹。


谈清明,读古诗 总结 by 番茄

一、基本信息
学生信息: 10个四年级学生,5男5女
授课人: 番茄
助教: 孙萌,张浩,张斌

二、教学计划是否完成   基本完成。


三、课堂效果如何
    从孩子们的课程表现看,对于清明节的了解不是很多,对于这个主题的兴趣不大,所以注意力不能集中到课堂上。
    课堂纪律一直比较乱,学生们不够专心,所以减少了讲解的成分,增加了朗读的比重,通过反复朗读,孩子们对前两首古诗已经比较熟悉。有两个活跃的女孩对表演杜牧的“清明”诗比较感兴趣,总共表演了三次,第三次是请两个助教和他们一起表演的。
   

接词游戏看,部分孩子还能记住上节课讲的古诗。

   

四、对下次课有什么要求或建议
回顾本堂课学习的三首古诗。加强课堂纪律的控制。请助教老师坐在几个调皮的孩子的旁边。

五、备课/授课的宝贵经验和教训

请个别孩子来表演古诗,然后其他孩子朗诵诗,这样可以让孩子们多读,又不太枯燥;如果孩子们表演效果不够好,可以请助教参与表演。

接词游戏的方式可以让大部分孩子参与进来。


六、课堂控制/纪律管理的经验和教训

教训:今天一开始上课2个调皮的男孩在玩响纸炮,我没有及时严厉制止,后来所有男孩都在玩,严重影响了课堂纪律。

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要马上制止,或请助教坐到调皮的孩子旁边。



清明诗二首(五年级)

授课目标:

1. 激发孩子们学习古诗的兴趣;
2. 让孩子们懂得除了朗读之外,还可以通过表演、改编故事、绘画等多种形式来学习理解古诗;
3. 了解清明节的习俗,感受清明时的浓浓春意。

授课过程

1. 导入:有人说诗归根结底可以通向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包括宇宙和人的心灵,那么今天我们的诗将通向什么地方呢?
         引出本堂课的主题:清明(板书“清明”)

2. 谈一谈清明节
请孩子们说说清明节是什么时间,人们通常要作什么?在你的家乡有什么特殊的活动或吃什么特别的食物吗?(板书,学生的回答)
讲述“寒食”的来历(介子推的故事)其中可以穿插提问“之前我们学过一个不想作官的诗人,是谁?”(林逋)
(板书:寒食,重耳,晋文公,介子推)
(寒食的来历参见:http://www.ygclub.org/wiki /doc-view-213#11)


3. 诵读、理解杜牧的《清明》(板书标题)
诵读1-2遍,讲解大意,着重引导孩子们感受“欲断魂”和“杏花村”两句的不同心情;请孩子们表演一下这首诗:一个学生演可爱的牧童,一个演欲断魂的行人。一个演小牛。其他同学朗诵。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读一遍。

4. 诵读、理解《苏堤清明即事》(板书标题)
诵读1-2遍,引导孩子自己理解、想象诗意:
解释标题:清明时节在西湖边的苏堤看到的景物。 大家可以猜猜“苏”是指谁吗?
那么,同学们能不能根据这首诗说说诗人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
(板书,学生的答案)
根据这些大家可以想象出一幅图画来么?有没有人愿意描述一下这幅图画,并说说带给人的感觉是怎样的?
师:总结概括诗歌的大意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读一遍。

5. 自由创作练习

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一个主题:
(1)发挥想象,扩写苏堤清明即事;
(2)发挥想象,给古诗配一幅画;
(3)写实叙述:讲述自己家乡清明的习俗或自己关于清明的印象

6.  回顾本堂课的内容,谈谈收获
这堂课我们首先回到26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了解到“介子推”这个让人感伤;接着我们通过两首古诗了解古人清明的一些习俗,并且跟着诗人一起看了看西湖苏堤的美好春色。我们还知道,诗歌除了读起来很好听,还很好玩,可以拿来表演,也可以拿来写,拿来画。



清明诗二首(五年级)总结 by 番茄


一、基本信息
授课人:番茄 学生:五年级学生3人(其他一些孩子去参加CMC的英语班了)

二、教学计划是否完成: 完成

三、课堂效果如何
只有3个孩子,每个人都能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
孩子们对于清明节的认识不多,不过李秀茹从电视上知道寒食节,并对介子推的故事略知一二,对于介子推的故事听得很认真,也为最后的结局感到难过。
杜牧的清明诗孩子们都读过,会背诵,对表演诗很积极,热情很高,共演了3遍,这样每个人可以把每个角色都尝试一遍,到了讲第二首诗时,她们又主动要求把第二首诗也演一遍,而且自个就分配好角色:一个演梨花(黄莺),一个演杨柳,一个演太阳。
自由创作练习部分,大家都选择用画画的方式来表现诗。
最后总结时,梅雨同学可以很好地总结出可以通过诵读、表演、绘画等多种形式来学习诗歌。

四、对下次课有什么要求或建议
让孩子们尝试复述一下介子推的故事;通过孩子们的绘画作品,复习诵读《苏堤清明即事》一诗

五、有趣的、感动的或其他任何值得记录的细节
刚开始上课时,CMC的英语班孩子在外面想进来上课,这三个孩子不为所动,自顾叫我快点开始上课;
孩子们平时的作业负担蛮重的,像梅雨这样基础很好的学生周末也要花一天时间写作业;

梅雨老家是安徽的,她说他们老家到了清明节会吃人参果,就是像娃娃一样水果!

三个孩子和着“苏堤春晓”的音乐画画,很专心,“就像上美术课一样”,呵呵。


六、孩子们的画

1270994053XjimXm8k_s.jpg苏堤清明即事 -- by卢晨



花与诗系列(之二:牡丹与李白) by 番茄

授课目标:
1. 激发孩子们学习古诗的兴趣;
2. 培养孩子们朗读、自学古诗的能力
3. 通过多种感官感受牡丹的美,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

授课内容:

牡丹诗 [唐] 李正封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丹景春醉容, 明月问归期。

《清平调》 [唐] 李白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红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授课提纲:
1. 导入:上周我们讲了正月到三月的代表花(顺便提问回顾上次课的内容),今天继续讲四月的代表花及其花神;请同学们先猜猜四月代表花是什么?(如果猜不出来,教师可以逐步提示,比如用皮日休的牡丹诗作为谜面让大家猜,或者告知学生“这种花盛长于洛阳、菏泽”…)

2. 感受牡丹之美
先闭目倾听一段《牡丹》的乐曲 --〉谈从乐曲中获得的感受 --> 观赏一组牡丹花的图片 –〉评一评看到的和听到的是否有相似的地方,或不同的地方  结合看到的牡丹图片,继续听《牡丹》的乐曲

3. 诵读、理解李正封的牡丹诗

4. 讲述牡丹花神李白的“沉香亭咏牡丹作清平调”的故事

5. 学生分组学习“清平调三首”,并给大家朗读,讲解
抽签分成三组,每组讨论一首“清平调”(讨论5分钟),然后派1-2位代表分别给大家朗读和讲解。

6. 朗诵、回顾所学的几首牡丹诗

7. 接词游戏背古诗

8. 总结本堂课内容,分享学习古诗的快乐

教学资源或材料:

学生课件,牡丹乐曲,笔记本(播放音乐),分组用的抽签

参考资料:

1. 李白作“清平调”

唐朝的诗仙李白,在中国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生于武后大足元年,死于肃宗宝应元年,年六十二。自幼博学而才华洋溢, 四十二岁时,被召到长安,贺知章读到他的诗文后,赞叹他是天上下凡的“谪仙人”,并向唐玄宗推介,担任“供奉翰林”一职,因为才高气傲,不见容于玄宗周围 亲近的人,于是玄宗就送了他一笔钱回家乡去了。李白才气纵横,人们称他为“诗仙”,与杜甫齐名,世人称为“李杜”,着有《李太白集》。

李白在长安期间,曾应玄宗的要求,写了三首《清平调》,是李白在长安期间,所创作流传最广、知名度最高的诗作之一。

相传在玄宗开元年间,宫中栽种了名贵的牡丹,到了花开时节,真是姹紫嫣红,缤纷一片,好看极了。有一天,玄宗和杨贵妃两人,带着宫中最著名的乐师李龟年,兴致勃勃的前来沉香亭赏花。对着如此的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怎么可以没有音乐呢?

可是玄宗觉得这种情境太美了,对着这么好的花儿,这么美的爱妃,旧的歌词是不能表达这种情趣的。于是急召翰林学士李白进宫写新乐章,李白下笔 如飞, 一挥而就,在金花笺上写了三首《清平调》诗呈上。

玄宗看了之后十分满意,当下便命梨园弟子奏起丝竹,李龟年展喉而歌,这时杨贵妃也快乐的饮美酒,听新曲,玄宗一见越发兴起,也亲自吹起玉笛来助兴,此时此刻,真是意兴风发,痛快淋漓。

2. 其他几首有名的牡丹诗:

       牡 丹 唐•皮日休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赏牡丹 唐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

芍药、荷花也算是享有盛名的佳卉,诗人只用了“妖无格”和“净少情”,便将这两种花的美中不足点了出来。应该说诗人观察得很细,笔法却是写意的。芍药与牡丹同科(牡丹又名“木芍药”),盛开时极艳丽,但花朵大都集中在花株的顶端,未免呆板、张扬了些,花形少变化,不及牡丹花掩映在绿叶扶疏中,千姿万态,婀娜多姿,花色丰富。荷花素有“君子花”的美誉: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但它的不枝不蔓,矜持冷艳,自是少了一些情趣和风致,而且,即使在最盛开之时,荷塘里也还是绿肥红瘦,不成气候。诗人在点评了“芍药”、“芙蕖”的美中不足后,笔锋陡转,由静态转为动态,由微观到宏观,直抒胸臆道:“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那种春光万里、姹紫嫣红、倾城倾国的美景,诗人只字不提,一个“动”字,就把无限的想象和美感留给了读者去延伸……昔日的唐都就是今日的花城洛阳,牡丹花会期间,当您置身于牡丹花的海洋,就会豁然解读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的诗句。 



花与诗系列(之二:牡丹) 总结 by 番茄


一、基本信息

学生信息(实际人数、年级等信息):五年级,9个女孩
主讲:番茄          助教:杨文慧,许萌

二、教学计划是否完成   

最后的接词背诵环节做,因为实际授课时比原计划增加了一些环节,后面时间就不够了。
1. 上课之前,给孩子简单介绍了国学启蒙的内容,并且介绍了我国诗歌的历史、为什么有诗、并讲了一个关于乾隆作诗的趣事。
2. 除了李正封的牡丹诗,还增加了皮日休和刘禹锡的牡丹诗

三、课堂效果如何

孩子们对于正式讲课前我介绍的诗歌的历史,还有乾隆作诗的趣事比较感兴趣;
让她们猜四月的代表花时,很快就被猜中了;
大家能仔细倾听牡丹的乐曲,但是听完后不太能表达出她们的感受,只有张莉媛说出“感觉花在开放”;
对于看牡丹的照片孩子们兴趣浓厚,也能很直观地体会到牡丹的美和特点;
读诗/讲诗部分大多孩子很认真,只有杨虹和赵丹一直在叠纸鹤;
分组讨论分析“清平调”三首诗的效果不太好,有两组孩子进行了讨论,但是要让她们自己把诗的意境用语言表达出来还是比较困难,最后因为时间不多了,我就给她们简单串讲了一下。
总的说来,让孩子们自己理解并讲解“清平调”三首对孩子们来说比较难;而且时间也比较紧张,教师可以只选第一首来讲。


四、对下次课有什么要求或建议

请孩子尝试背诵“清平调”其一和“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以后授课过程中,多穿插介绍一些历史知识。


五、备课/授课的宝贵经验和教训  

经验:每次课前可以讲一两个有关诗歌或诗人的趣闻轶事,增加课程的趣味性。   

教训:如果让孩子们尝试自己理解并讲解古诗,一定要选择容易理解,典故少的,“清平调”三首对孩子们来说有点难。


六、课堂控制/纪律管理的经验和教训

大部分孩子们听得挺认真,不认识的字会主动在课件上做笔记,不用管纪律。只有杨虹和赵丹老在叠纸鹤,但是并没有影响课堂,所以我并没有制止她们。


七、有趣的、感动的或其他任何值得记录的细节 

来盼盼很快就猜出四月的代表花是“牡丹”,之前根据她的姓就猜想她是河南人,就顺势问她是不是河南的,她说是的,这时她眼中闪烁着快乐的光芒;
当我介绍第一部诗歌集“诗经”有3千年的历史时,有孩子表示质疑:“现在才2010年啊? ”孩子们质疑的精神可嘉,但从另一角度也反映出孩子们对历史了解的不足。


春鸟诗二首(四年级) by 番茄


一、授课目标
1. 激发孩子们学习古诗的兴趣;
2. 熟读、背诵两首关于鸟的古诗;
3. 通过“害羞的小黄莺”的故事,鼓励孩子们克服害羞勇敢表现自己。

二、授课内容

诵读,学习两首关于春鸟的古诗:

黄莺  【明】李东阳

柳花如雪满春城,始听东方第一声。
梦里江南旧时路,隔溪烟雨未分明。

《画眉鸟》【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讲述童话故事“害羞的小黄莺”(通过60年代经典国产动画片改编)

三、授课提纲

1. 导入:春天的早晨,我们能听到什么声音?--“鸟”的鸣叫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鸟。 出示一些小鸟的彩色图片,让孩子们猜猜是什么鸟。

2. 诵读、理解李东阳的《黄莺》(板书标题)
诵读1-2遍,讲解大意,着重说明黄莺的叫声非常动听,深受人们喜爱,所以很多诗里都会出现,黄莺又叫黄鹂,黄鸟。
让大家根据图片总结黄莺的外貌特点,根据诗总结黄莺的特长(善于啼叫,叫声好听)

<过渡:虽然黄莺的歌声是天下第一,可是有一只小黄莺却非常害羞,从来不敢在别人面前开口唱歌,你们想知道它的故事吗?>

3. 讲述童话故事“害羞的小黄莺”
提问:最有学问的人是谁?小黄莺是改掉不敢在别人面前唱歌这个弱点的呢?

谁愿意像小黄莺一样,走上讲台来,作个自我介绍,然后用你最好听的声音来朗读黄莺这首诗呢?

4. 诵读、理解《画眉鸟》(板书标题)
诵读1-2遍,讲解大意,提问:你愿意作在树林里自由自在生活但是要自己觅食的画眉鸟,还是愿意作住在金笼子,每人有人喂食的画眉鸟呢?
(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请双方开展小辩论)
最后,根据孩子们的回答总结:自由是生活愉快的先决条件。鸟是这样,人不也是这样吗?

再请几个孩子上台用最好听的声音朗读《画眉鸟》这首诗

5. 回顾本堂课的内容,谈谈收获
这堂课我们和结识了两种很会唱歌的小鸟——黄莺和画眉鸟,并且听了一个关于“害羞的小黄莺”的故事,然后我们像勇敢的小黄莺那样,走上讲台,大声地朗诵古诗。

(两首诗的赏析参见:http://www.ygclub.org/wiki/doc-view-214)

四、教学环境、材料需求
      黄莺和画眉鸟,白头翁,大雁,啄木鸟的彩色图片,学生课件

五、助教需求
      着重协助维持课堂记律,记录学生表现,填写课堂反馈。



春鸟诗二首 总结 by 番茄

一、基本情况
授课人:番茄         助教:立夏,地瓜,致静,麻雀
学生信息:四年级学生13人


二、教学计划是否完成
基本完成,最后没有总结就下课了。


三、课堂效果如何
黄莺和画眉鸟孩子们都没见过,对这两首诗的兴致不高,童话故事听得比较认真,但是听完故事后害羞的孩子还是不能主动举手上台读诗,需要鼓励,并找个朋友一起才愿意。


四、对下次课有什么要求或建议
多关注相对内向的孩子,多鼓励他们;课程设计上多贴近他们的生活


五、备课/授课的宝贵经验和教训 
教训:针对两首古诗设置的问题过于简单,对于这些聪明的孩子们来说不够有挑战性。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讲解上要尽量贴近孩子们生活和兴趣,或者生动有趣


六、课堂控制/纪律管理的经验和教训 
上课时,那几个小男孩总是和胡琪琪互相仍纸团,几次制止后没有效果,就停止授课批评了他们几句,不知道语气有没有说重了。
对于这几个孩子,课程设计上要让他们手头有点事情做可能会比较好。


七、有趣的、感动的或其他任何值得记录的细节
有个小男孩(好像叫韩星悦)很有科学批评精神,我说黄莺的叫声很好听,是天下第一时,他提出质疑:你见过黄莺吗?我说:没见过,他就问:那你怎么知道它叫得好听呢?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by 番茄

一、授课目标:
1. 训练学生自己学习、理解诗词的能力,以及感受力
2. 学习词人开阔旷达的胸襟,从容面对人生风雨的气度。

二、授课内容:

    定风波        【宋】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三、授课提纲:
1. 导入:同学们,在早春的一天,你正高高兴兴地爸妈出去玩,走在路上时突然下起大雨,你们没有带任何雨具,这时你会有什么反应?会做什么?想什么?心情会有什么变化么?(请同学作答)
对学生作答情况小结,下面我们通过一首词来看看苏东坡先生面对这样的状况是怎样做的。

2. 朗诵 (3')
跟着老师朗诵,学生齐诵。

3. 初步理解 (7')

解释词题,注意了解学生对“狼狈”一词的理解。

请大家根据注解试着自己学习这首词,理解词意,以这首词为桥梁,回到900多年前去,看看苏东坡在面临突如其来的大雨时有什么反应。

如果个别句子理解起来有困难,可以暂时跳过。

3-5分钟学习后,请学生说说自己从“词”中看到的和感受到。

4. 介绍写作背景,深入理解 (10')

本词写于苏轼被贬到黄州的第三个春天,被贬黄州之前,苏轼曾入狱4个月,因为有人从他的诗文里挑出一些句子,认为有讥讽皇帝,嘲笑国家大事的意思;在狱中苏轼受到严刑拷问,每天被逼要交代他以前写的诗的由来和词句中的典故。因为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苏轼免于一死,皇帝太后又都很喜欢他的诗文,所以最终把他放出来,贬到黄州当了个小官。刚到黄州,生活困难、没有薪水,连住的地方都成问题。后来,只好暂居一个寺院里,天天和僧人一起吃饭,一家大小靠仅剩的钱节俭过活。老友马正卿实在看不过去,替他求得可城东营防废地数十亩,让他耕种、造屋。他汗流浃背地在东坡上辛勤耕作,妻子王氏则在一旁打下手,夫妻二人同甘共苦。 
由于苏轼亲自在东坡开荒种地,所以便对这个曾经长满荒草的地方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赞扬这东坡如同山石般坎坷坚硬的道路,要自己也必须不避艰险、乐观地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前行。他把东坡看做是自己个性的象征。辛苦一年后,苏轼在东坡旁筑了一间书斋,命其名为 "东坡雪堂",从此自号 "东坡居士"。 

通过这段坎坷经历,我们可以再去理解“一蓑烟雨任平生”和“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尝试用白话文说说这首词的意思。


5. 整体感知 (10')
在理解词意的基础上,再一起朗读一遍。
大家感受一下苏轼给你的最大印象是什么?他对“雨”的态度是怎样的?
(穿插介绍一些有关苏东坡的趣事)

6. 拓展、联系实际讨论 (15')
说了半天的“雨”,原文中的“雨”是什么意思呢?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又会面对哪些“雨”呢?你们的态度是怎样的?你们愿意学习苏东坡对待人生风雨的态度吗?


7. 小结
  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 人生再多的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一样乐观。最后,让我们再一起朗诵下这首词。


四、教学资源和材料

打印学生课件


五、参考资料:
1. 苏轼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517.htm?fr=ala0_1_1
2. 赏析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 “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读者面前。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译文:
  不要去听雨打到林叶的声音,不如一边吟诗长啸,一边慢慢渡行。手拄着竹杖,脚穿着草鞋,走起来比骑马还要轻快。怕什么风吹雨打?披着蓑衣,顶着风雨,漫步在崎岖的人生路上,这是自己平生经历惯了的。微寒的春风吹过,把自己半醺的酒意吹醒,身上感到一股寒意,这时前方的山峰上已经夕阳笼照,似乎在迎接自己前行,并要给我一丝暖意。此时再回头看刚才经过的地方,那一时肆虐的风雨全都没了踪影。



逍遥游--大鹏鸟 主讲:番茄



课程名称:国学启蒙
授课对象:平西府弘立学校四年级学生

授课目标:
1. 亲近古文,学习庄子《逍遥游》里的“鲲化为鹏”的故事; 
2. 了解我国古代关于大鹏鸟的传说和故事;
3. 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话来写大鹏鸟的故事。

授课内容:
《庄子-逍遥游》(节选)   【战国】庄周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kūn)。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yuē):“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注】 庄周(约前369年—前286年), 战国时期宋国人,被后人尊称为“庄子”,他和他的弟子们写的文章记录在《庄子》一书里,流传至今,《庄子》共33篇,《逍遥游》是其第一篇。


授课提纲:
1. 回顾上次课的内容,请孩子们朗读上次课自己写的诗。 

2. 从一个学生的名字“鹏飞”引出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大鹏 鸟”
3. 阅读-讲解-朗读-释义全文
A. 发课件,孩子自行阅读,提出生字
b. 简单介绍庄子的背景和《庄子》一书
c.朗读全文
d. 重点解释个别字词,再以讲故事的形式(并配合动作)解释全文
e. 在理解意思的基础再次朗读全文
4. 扩展知识: 
讲述《西游记》中有关“大鹏金翅雕“的故事,视情况穿插介绍其他一些关于大鹏的民间传说,参考资料见百度百科“大鹏”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7261.htm
5. 写作练习
把老师讲的故事中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写下来,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
6. 总结

教学材料:打印学生课件



逍遥游--大鹏鸟 上课总结 by 番茄


一 基本概况 

课程名称:国学启蒙                授课人:番茄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8人 

二 教学计划是否完成:基本完成,就是最后好像忘记总结了。。。。

三 课堂效果如何 

孩子们都还记得上次课讲的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和《你看上去好像很好吃》,看到自己的诗变成诗集,孩子们都很开心,许超看上去还有点害羞。
四年级课本里有“鹏程万里”的成语故事,不过孩子们对《逍遥游》里的“鲲化为鹏”的故事依然有兴趣,而且对于古文,孩子们读起来并没有任何排斥心理,其接受程度超出我的预期。
西游记故事永远是孩子们所熟悉和津津乐道的,所以讲西游记里的大鹏金翅雕故事时,孩子们注意力都比较集中,而且可以很好地和孩子们互动。
因为课前把孩子们上节课写的诗编辑整理成一个小折子发给他们,所以这次课孩子们对动笔写东西的积极性很高,上次课没有写的两个小男孩都拿起笔来写了,还挺认真的,有的写完一篇还主动写第二篇,因为我对主题没太多限制,所以写出来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

四 对下次课有什么要求和建议 
下次课会把孩子们本周活动上写的东西整理成册,发给他们。

五 备课/授课的宝贵经验和教训: 
1. 备课要充分,在主要授课内容之外要多准备些内容
上次课我提到大鹏鸟时,孩子们对大鹏的故事还一无所知,所以这次课才选了这个主题,谁知道这次课我一说大鹏鸟,好几个孩子都表示知道大鹏鸟的故事了,原来四年级语文课本第7单元语文园地里正好有“鹏程万里”的成语故事,幸亏我还准备了西游记里的大鹏金翅雕的故事及其他一些扩展故事,所以即便有这个小插曲,也能从容应对。
2. 授课、讲解时使用手势、动作,有利于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讲解“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时,我一边讲一边加上较大幅度的动作,从孩子的反映看,应该蛮震撼的,哈哈。备课时也考虑让他们用动作体验下大鹏展翅的感觉,这样写出来的东西会更生动,但是又怕和上次课那样,一旦授权他们动一动,男孩子们就不受控制,满教室跑,所以最终还是没敢让他们做。

六 课堂控制、纪律管理经验和教训 
签到和回顾时,小男孩们还不太安静,韩星悦一会坐在课桌上一会躺在课桌上,我走过去告诉他这样的姿势不会看,要“坐如钟,站如松”才好,他就问我“坐如钟,站如松”是什么意思,我解释了一下,他像是听懂了,但是在其他同学朗读自己的诗时,他还是躺着,后来正式开始上课时,我要求他坐到前面来,这样才能开始今天的内容,这次他还蛮听话,乖乖地上前坐好了,此后的纪律就很好啦。可以说是本学期最好的一次!
所以,如李杰老师所说“擒贼先擒王”,开始授课前,一定要把最调皮的那个孩子搞定。


七 有趣的、感动的或其他任何值得记录的细节 
1. 一进教室,黄思雨就送了我两朵带着幽香的蔷薇花;
2. 上次课我提到大鹏鸟时,孩子们对大鹏的故事还一无所知,而这次课我一提及大鹏鸟,韩星悦和黄思雨等都说知道大鹏鸟了,原来他们语文课本里正好有“鹏程万里”的成语故事,按他们上课进度来说,应该还没有学到这里,不过在我上课时提到“大鹏鸟”后,他们能在课下主动读有关的故事,还是蛮不错滴,特别是韩星悦,还跑到讲台上翻到课本上那一页给我看,因为之前告诉他,在课堂上如果要对老师讲的提出任何疑问,一定要有理有据。
3. 虽然我从小就是西游记的粉丝,但是孩子们对西游记的了解还是比我多,如果我没有备课,肯定要被他们比下去了。比如,西游记里哪几个角色是如来佛祖亲自出马收拾的?
4. 写作时,有个孩子问我“蜇”字怎么写,我想了半天愣是没想起来,汗啊~~最后只好告诉他暂时用拼音代替,回家再查字典。后来我用手机查了下才知道怎么写。还有一个女孩问我一个字,我也是想了好一会才想起怎么写。。。

八 学生作品
[url]http://www.ygclub.org/wiki/doc-view-275#7[/url]


参考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