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語文-2015年春-定福小學-第三次活動-課程提綱
從 阳光百科
by 三足烏
三字經 第三講
第一節
1.課程回顧(5 min)
引導學生回顧上節課內容,主講總結:孟母三遷、黃香溫習、孔融讓梨。
2.課程講述二(40 min)
介紹課文,助教協助故事講述;
自羲農 至黃帝 號三皇 在上世;唐有虞 號二帝 相揖遜 稱盛世
夏有禹 商有湯 周文武 稱三王;夏傳子 家天下 四百載 遷夏社
湯伐夏 國號商 六百載 至紂亡;周武王 始誅紂 八百載 最長久
女媧補天
根據《三皇本紀》記載,水神共工與火神祝融交戰。共工被祝融打敗,用頭去撞西方的世界支柱不周山,導致天塌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間。女媧不忍人類受災,於是煉五色石補好天空,折神鱉之足撐四極,平洪水殺猛獸,人類始得以安居。
三皇
伏羲,是制伏野獸的意思。伏羲根據龍馬身上的花紋發明了漁網,使人類文明進入了漁獵時代。傳說中,伏羲氏造琴瑟、教嫁娶,做書契代結繩。
神農氏姓姜,號炎帝。他是農業的始祖、又是醫藥之王,藥王廟供奉的藥王就是神農氏。也有供藥王孫思邈的。
黃帝被尊為「人文初祖」。黃帝姓姬,名軒轅。從黃帝開始中國歷史開始記年,從甲子年開始記起,至今有5000年。黃帝手下有六個大臣,各有貢獻。創造文字的是倉頡,倉頡造字;製作音樂的是伶論,伶倫造樂;隸首做算數,大撓造甲子,岐伯作醫學,胡曹造衣裳。黃帝時代完成了包括指南車、曆法、舟車、弓箭、宮室等在內的傳統科技成果和發明創造,代表了中國人對人類物質文明的貢獻。
大禹治水
帝堯時,中原洪水泛濫造成水患災禍,百姓愁苦不堪。帝堯命令鯀治水,鯀受命治理洪水水患,鯀用障水法,也就是在岸邊設置河堤,但水卻越淹越高,歷時九年未能平息洪水災禍。接着命鯀的兒子禹繼任治水之事。
禹召集百姓前來協助,他視察河道,並檢討鯀治水失敗的原因。禹總結了其父親治水失敗的教訓,改革治水方法以疏導河川治水為主導,用水利向低處流的自然趨勢,疏通了九河。禹親自率領老百姓餐風露宿,整天泡在泥水裡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積水導入江河,再引入海洋。
治水期間,禹翻山越嶺,淌河過川,拿着量測儀工具,從西向東,一路測度地形的高低,樹立標杆,規划水道。他帶領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據標杆,逢山開山,遇窪築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禹為了治水,費盡腦筋,不怕勞苦,三過家門而不入。十三年後,洪水得到了治理。因治洪水有功,人們為表達對禹的感激之情,尊稱他為「大禹」,即「偉大的禹」。
武王伐紂·牧野之戰
商朝後期,周武王十一年(前1059年)一月二十六日,此時紂王派大軍遠征東夷,周武王見機不可失,在太公呂尚等人輔佐下,以兵車三百乘,虎賁(精銳武士)三千人,東進突襲商朝,總兵力甲士四萬五千人。
二月二十一日,周軍抵達孟津,與庸、盧、彭、濮、蜀、羌、微、髳等「方國」(商為王畿,臣屬為方國)部落部隊會合。二十八日周軍由孟津冒雨東進,從汜地(今河南滎陽汜水鎮)渡過黃河,至百泉(今河南輝縣西北)而東行,每天近三十公里的速度急行軍,直搗商紂的行在朝歌(今河南淇縣),二月二十六日抵達牧野(今河南省新鄉市)。
紂王得知消息,只得倉促部署軍隊,但此時主力遠在東南地區,無法即時徵調。只好武裝大量奴隸迎戰周師,《詩經》上稱「殷商之旅,其會如林」。史稱有七十萬之眾,較誇張,但兵力肯定較周武王軍隊多許多。二十七日清晨,周軍莊嚴誓師,曆數商紂王種種暴行,即為尚書所記載之「牧誓」。
誓師結束,武王下令發起總攻,先遣太公呂尚以數百名精銳部隊出擊,武王親率主力跟進衝殺,商軍中的奴隸和戰俘全無鬥志,倒戈攻擊紂王,周軍在牧野(今河南省新鄉市)大破商軍,商朝大軍頃刻瓦解。紂王見大勢已去,倉惶逃回朝歌,登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燔於火而死」,史稱「牧野之戰」。
各故事請助教講解(上述資料僅供參考)。
3.主講布置下節課主要內容(5min)
第二節
1.回顧上節課內容 (10min)
女媧補天、三皇、大禹治水、武王伐紂
2.過家家 (30min)
學生分組,自選主題,自行編排;
助教引導、協助(請勿成為主導)
3.成長日記撰寫(10 min)
學生書寫成長日記。
助教需求:兩到四名
教具需求:主講準備
打印拼音版三字經15份
打印教案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