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经济学-2015年春-朱房村-第一次活动-课程提纲
by dalihai
本堂课目的:让学生对经济学有个大概的了解,用游戏和故事解释经济学名词和现象,为后面的经济学理论讲解打下基础。
第一节课:
一、 介绍(20分钟)
——以点名游戏开场互相介绍
——让学生自己制定课堂纪律
给每个学生发一张纸,写课堂纪律,主讲回收,筛选后写上黑板,确定好课堂纪律,以后的每节课上课前主讲都要在黑板上注明制定好的课堂纪律。课堂上主讲和助教手机调成静音
——课程介绍—趣味经济学总共10次课程,每次2节课,1节课50分钟
没有作业,不用记笔记,还有小游戏,每次由不同的老师来讲课。
在趣味经济学你能学到什么?
为什么钻石比水贵?
如果城市因为战争只剩一锅米,卖给谁呢?
为什么穷人越穷富人越富?
为什么要征税?
为什么这学期的作业本比上学期贵了?
为什么会出现“免费”的商品?
股票是什么东东?…………
二、 交换游戏(15分钟)
分三种情况进行交换,学习经济学中需求、供给、市场、产品、服务、中介等名词:
1亿年前朱房村住着四户人家ABCD
那个时代生活环境恶劣,经济不发达,生存都是很困难的事情。各家情况不同,所以各家生产的物品数量也不同。
一家人要生存下来,每个月必须具备肉 10 斤,木头 2 根,布 4 米,大米 6斤。要生存就必须交换
交换条件:1把弓箭=5斤肉=2米布=3根木头
A组分得5斤肉 2把弓 8米兽皮 3根木头
B组分得15斤肉 1把弓 4米兽皮 6根木头
C组分得10斤肉 1把弓 2米兽皮 12根木头
D组分得10斤肉 4把弓 2米兽皮 3根木头
信鸽时代:四家人离的很远,一般靠信鸽传递信息,请四户人各自在自己卡片上写上自己需要的东西和多余的可以换给别人的东西,然后与其他三户人家进行交换,不能用语言沟通,看看全部完成交换需要多少时间。
赶集时代:四户人家开始约定每半个月在村头集会,带上自己家多余的东西,用来和对方交换,本轮交换可以语言沟通,看看全部完成交换需要多少时间。
中介时代:四户人家觉得半个月一次集会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但是因为离得远,又不能天天去,来回一趟需半天时间,来不及打猎和做衣服。这时候,突然来了一个流浪汉,他说可以帮助他们解决这个烦恼,只要施舍他一点饭吃。每天他会轮流去四户人家拜访,四户人家只需要把需求告诉他,他就可以很快帮助他们完成交换。四户人家觉得很划算,就答应了。本轮交换各组把需求的物品和多余物品写在白纸上,交给“流浪汉”(助教饰演)。
三 一般等价物(5分钟)
一般等价物都有哪些?
特点:有价值
便于携带(笨重的动物充当一段时间就没再充当了)
便于储藏
容易计算
不容易大量获取(街边的石头)
四 汇率(10分钟)
简单认识人民币和外币还有汇率
第二节课:
一 分工(30分钟)
——绝对优势理论:
如果A专门负责打猎,B专门负责织布,A和B在相同的工作时间里能创造更多的肉类和布匹,跟隔壁村换来了水果、面粉、首饰等等,越来越富有。
假设每个家族每天需要2斤肉和1米布维持生活
A家做打猎带回一斤肉要1小时, B要花2小时
B家织布一米花2小时,A要花2.5小时
自给自足:
A要每天打猎2小时,织布2.5小时,至少得工作4.5小时
B要每天打猎4小时,织布2小时,至少得工作6小时
分工后:(两个家族共需要4斤肉和2米布,所以A要负责打猎4斤肉,B织布2米,才能满足两家的需要)
A只负责打猎4小时,带回4斤肉
B只负责织布4小时,织布2米
A拿2斤肉换B的1米布,双方既能维持生活,还节省了时间
算算A、B各节省了多少时间。
——相对优势理论
C家锯一根木头要1小时,D花2小时,
C家种出一斤粮食花2小时,D花3小时。
C无论是锯木头还是种粮食都比D有效率,D提出要和C分工,C有点困惑,如果你是C你会同意吗?如果进行分工的话,是选择锯木还是种粮呢?
C、D为了维持生活各自需要3根木头和1斤粮食
• 自给自足:
• C:花3小时锯木头3根,2小时种1斤粮食,总共花费5小时
• D:花6小时锯木头3根,3小时种1斤粮食,总共花费9小时
分工情况1:(C要负责锯木头6根,D要负责种粮食2斤)
C花3小时锯木头6根
D花6小时种2斤粮食
分工情况2:(C要负责种粮食2斤,D要负责锯木头6根)
C花4小时种2斤粮食
D花12小时锯木头6根
总结:如果每种商品的生产效率都高于对方,选择生产效率高出最多的那种商品进行生产比,产后进行交换。
二 简介消费 生产 投资行为和利率概念(5分钟)
三 介绍政府在经济学中角色(1分钟)
四 简介关税,举代购的例子(4分钟)
五 回顾总结,解答疑问(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