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经济学-2014年春-东坝社区-第六次活动-课程提纲

来自阳光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课程提纲名称

File:Textbook.JPG

志愿者信息
课程组
课程信息
授课对象 例如平西府弘立学校四年级
学生信息 例如四年级20个学生左右
了解上次课的情况 知悉前次课情况?Y or N
教案重复使用 之前教案的复用 Y or N

授课目标

通过案例感性认识博弈论,了解本科涉及案例,进而能将博弈论的思想运用到生活中。

参考教案

《少年商学院》第四版  5.1游戏的逻辑  实际教案二

授课步骤

复习:任务分解

以放学做卫生为例,鼓励大家做任务分解和流程图(为节省时间,仅标出任务的先后顺序,未画流程图)

参考安排:

  1. 擦黑板
  2. 归还教具
  3. 扫地
  4. 拖地

          4.1 涮墩布

          4.2 拖地

          4.3 归还墩布

      5. 锁门离开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小游戏】熊出没(案例一)

游戏材料:故事卡片

卡片内容:

你是第'x'组的熊大'/'熊二

 

你和第x组的熊二/熊大双双被光头强抓住。光头强将你们两个分别关在不同的地方,要求你们承认你们偷偷弄坏了他的电锯(这个事情确实是你们做的)。你无法知道熊二/熊大是否承认了你们所做的事。如果你们两个都抵赖,光头强没有证据,只能将你们两个释放;如果你们都承认,光头强会将你们各自监禁一年;如果你们其中一个承认,而另一个抵赖,则光头强会释放承认者,并奖励承认者大桶蜂蜜,由于抵赖者故意捣乱,光头强会将捣乱者监禁3年并逐出森林。请将你的选择(承认/抵赖)写在卡片上面

 

游戏规则:

随机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为偶数个,如果为奇数个,则一名助教参与游戏),所有学生不得看对方卡片。5分钟后收回卡片,统计并公布结果。

 

博弈论:研究多人决策问题的理论。

举例:下棋(“博弈”一词的来源),扑克牌,与人交往 etc.

为什么要研究博弈论?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经济/日常生活中,一个人不可能掌握所有信息,我们很多时候需考虑:

  • 参与者的行为;
  • 未知/变化的环境与规则;

           那么,如何利用参与者的表现以及规则、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策略,就是博弈论要解决的问题。

以游戏为例说明博弈论的基本要素:

参与者:熊大、熊二

可供选择的战略集:{承认,抵赖}

针对每个战略的组合,可获得的收益

(熊大,熊二)

承认

抵赖

承认

(监禁1年,监禁1年)

(释放+蜂蜜,监禁3年+逐出森林)

抵赖

(监禁3年+逐出森林,释放+蜂蜜)

(释放,释放)

 

如何求解:找出最优;剔除最劣(以表格示范)——但上面的表格有两个均衡解——博弈论领域著名的“囚徒困境”。

博弈论非常复杂,在解的时候会用到大量数学,本堂课仅讲解思想。

案例二:为什么要诚信经营

考虑以下问题:“常摊”为什么不能坑人?

参与者:买卖双方

参与者的战略集:

摊主:{诚信,不诚信}

顾客:{买,不买}

收益:

很明显地,在顾客当时无法察觉的情况下,摊主不诚信,将次品卖给顾客,赚的会比较多(次品往往成本低)。那么,如果进行一次买卖,摊主将很有倾向选择“不诚信”。

然而,“常摊”并非一次买卖,而是多次买卖,如果顾客发觉所买的为次品,那么他们之后将放弃购买,也就不会有之后的多次交易;如果摊主诚信,尽管一次挣得少,但会有很多次挣钱的机会,多次挣钱的收益累加,将超过一次不诚信前提条件下所获得的收益。

(该部分主讲可具体化到某一中商品,同时可以将收益量化)

(树状图略,参见教材相应部分)

案例三:柠檬市场

【小游戏】好车哪儿去了

材料准备:

卡片若干,随机写“好车”“坏车”

游戏规则:

  1. 假如你需要买一辆车。车市上有质量好的车,也有质量坏的车——由于坏车车主也很想把车卖出去,所以他们对坏车进行了美化,从外观上看不出来一辆车是好是坏。
  2. 好车值钱但不超过30万元,坏车不值钱,但不低于1万。
  3. (分给每人一张卡片,但不许看卡片内容)你看中了一辆车,请你为车出价。
  4. 同学报出价格,主讲将大家的报价写在黑板上。
  5. 翻开卡片看你的车,对比你的出价。

主讲分析大家的出价(应该是低价多)

 

解释:市场上有好车和坏车,但从外形中无法区分,坏车也常常伪装成好车标出好车的价格;由于消费者无法区分好车与坏车,因此只会给出平均价;好车卖者不能接受这个价格,因此退出市场,坏车卖者接受这个价格,因此市场将逐渐充斥坏车。

案例四:为什么要上大学

提问:

大家是否了解学制?大学是什么?

你认为上大学重要吗?为什么?

 

补充学制知识。

 

学很长时间,学高深的东西,这是非常困难的;由于人的能力有差异,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去读很长时间的书而取得一个高学历。因此,劳动力市场上出现了两种劳动力:高能力者,即有高学历的劳动力,还有低能力者,即没有高学历的劳动力。

雇主希望找到高能力者为其工作,但通过劳动力的外貌是无法判断劳动力的质量的,因此,雇主往往会通过一个人的学历来判断其能力并考虑是否雇佣该劳动力。高能力者也倾向通过上大学的方式证明自己的能力比一般人强。

因此,上大学并非因为所学东西是对以后有用的,上大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向其他人证明你理解事物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他方式也可以获得大家的认可,但花费的成本很可能会更大)

同时,上大学也可以结识很多同样优秀的人,他们会在以后给予你莫大的帮助。

参考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