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译注
\documentclass{beamer}
\usepackage[space,noindent]{ctex}
\useoutertheme[hideothersubsections,height=21pt,right]{sidebar}
\usecolortheme{default}
\useinnertheme{default}
\usefonttheme{default}
\setbeamercolor{sidebar right}{bg=green!15}
\setbeamerfont{section in sidebar}{series=\tiny}
\setbeamercolor{frametitle}{fg=red,bg=green!15}
\setbeamerfont{frametitle}{size=\small}
\logo{\includegraphics[width=20.5mm]{LEAD_Logo.png}}%
\begin{document}
\title{读杨伯峻论语译注}
\subtitle{笔记}
\author{阳光志愿者}
\date{\today}
\begin{frame}
\titlepage
\end{frame}
目录
\section{学而篇第一}
\begin{frame}[t]{\kaishu{学而篇第一\quad第一章}}{}
子曰:“学而\emph<2>{\color<2>{blue}时}\emph<3>{\color<3>{blue}习}之,不亦\emph<4>{\color<4>{blue}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emph<5>{\color<5>{blue}愠},不亦君子乎?”
\only<1>{\begin{block}{\kaishu{译文}}
孔子説:“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end{block}}
\only<2->{\begin{block}{\kaishu{注释}}
\begin{itemize}[<+-|only@+>]
\item
\item时——“在一定的时侯”或者“在适当的时侯”的意思。
\item习——这“习”字讲为实习为好。
\item说——音读和意义跟“悦”字相同。
\item愠——yùn,怨恨。
\end{itemize}
\end{block}}
\end{frame}
\subsection{学而第二章}
\begin{frame}[t]
有子曰:“其为人也\textsf<1>{孝弟},而好\textsf<2>{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only<1>{\begin{block}{译文}
有子说:“他的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孝顺爹娘,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
\end{block}}
\begin{block}{注释}
\begin{enumerate}[<+-|only@+>]
\item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跟“悌”相同,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
\item犯——抵触,违反,冒犯。
\end{enumerate}
\end{block}
\end{frame}
\subsection{学而第三章}
\begin{frame}[t]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only<1>{\begin{block}{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end{block}}
\begin{block}{注释}
\begin{enumerate}[<+-|only@+>]
\item巧言令色——朱注云:“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所以
译文以“花言巧语”译巧言,“伪善的面貌”译令色。
\end{enumerate}
\end{block}
\end{frame}
\subsection{学而第四章}
\begin{frame}[t]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谋
\begin{block}{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来
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诚
\end{block}
\begin{block}{注释}
\begin{enumerate}[<+-|only@+>]
\item三省——“三”字有读去声的,其实不破读也可以。“省”音醒,自我检查
,反省,内省。“三省”的“三”表示多次的意思。%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上
加上数字,这数字一般表示动作频率。而“三”“九”等字,又一般表示次数的多,不要着实地去看待。这里所反省的是三件事,和“三省”的“三”只是巧合。如果这“三”字是指以下三件事而言,依论语的句法便应该这样说“吾日省
者三。”和宪问篇的“君子道者三”一样。
\item信——诚也。%诚
\item传——平声,动词作名词用,老师的传授。
\item习——这“习”字和“学而时习之”的“习”一样,包括温习、实习、演习而
言,这里概括地译为“温习”。
\end{enumerate}
\end{block}
\end{frame}
\subsection{学而第五章}
\begin{frame}[t]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only<1>{\begin{block}{译文}
孔子说:“治理具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工作,信实无
欺,节约费用,爱护官吏,役使老百姓要在农闲时间。”
\end{block}}
\begin{block}{注释}
\begin{enumerate}[<+-|only@+>]
\item道——动词,治理的意思。
\item千乘之国——乘音剩,古代用四匹马拉着的兵车。千乘之国在孔子之时
已经不是大国。
\end{enumerate}
\end{block}
\end{frame}
\begin{frame}[t,shrink]{}{}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only<1>{\begin{block}{译文}
孔子说:“后生小子,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离开自己房子,便敬爱兄长;寡言少语,说则诚实可信,博爱大衆,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有賸余力量,就再去学习文献。”%众衆
\end{block}}
\end{frame}
\begin{frame}[t,shrink]{}{}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也。”
\only<1>{\begin{block}{译文}
子夏说:“对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侍奉爹娘,能尽心竭力;服侍君上,能豁出生命;同朋友交往,説话诚实守信。这种人,虽説没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end{block}}
\end{frame}
\begin{frame}[t,shrink]{}{}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only<1>{\begin{block}{译文}
孔子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的也不会巩固。要以忠和信两种道德为主。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end{block}}
\end{frame}
\begin{frame}[t,shrink]{}{}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only<1>{\begin{block}{译文}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死亡,追念远代先祖,自然会导致老百姓归于忠厚老实了。”
\end{block}}
\end{frame}
\begin{frame}[t,shrink]{}{}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only<1>{\begin{block}{译文}
子禽向子贡问道:“他老人家一到哪个国家,必然聼得到那个国家的政事,求来的呢?还是别人自动告诉他的呢?”子贡道:“他老人家是靠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来取得的。他老人家获得的方法,和别人获得的方法,不相同吧?”
\end{block}}
\end{frame}
\begin{frame}[t,shrink]{}{}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only<1>{\begin{block}{译文}
孔子说:“当他父亲活着,[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他父亲死了,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地不加改变,可以说做到孝了。”
\end{block}}
\end{frame}
\begin{frame}[t,shrink]{}{}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only<1>{\begin{block}{译文}
有子说:“礼的作用,以遇事都做得恰当为可贵。过去圣明君王的治理国家,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他们小事大事都做得恰当。但是,如有行不通的地方,便为恰当而求恰当,不用一定的规矩制度来加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end{block}}
\end{frame}
\begin{frame}[t,shrink]{}{}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only<1>{\begin{block}{译文}
有子说:“所守的约言符合义,说得话就能兑现。态度容貌的庄矜合于礼,就不致遭受侮辱。依靠关系深的人,也就可靠了。”
\end{block}}
\end{frame}
\begin{frame}[t,shrink]{}{}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only<1>{\begin{block}{译文}
\end{block}}
\end{frame}
\begin{frame}[t,shrink]{}{}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only<1>{\begin{block}{译文}
子贡说:“贫穷却不巴结奉承,有钱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纵有钱却谦虚好礼哩。”\\ 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先开料,再糙锉,细刻,然后磨光。’那就是这样的意思吧?”孔子道:“赐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一件,你能有所发挥,举一反三了。”
\end{block}}
\end{frame}
\begin{frame}[t,shrink]{}{}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only<1>{\begin{block}{译文}
孔子说:“别人不了解我,我不急;我急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end{block}}
\end{frame}
\section{为政篇第二}
\subsection{为政以德章}
\begin{frame}[t]{\kaishu{为政篇第二\quad第一章}}{}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only<1>{\begin{block}{\kaishu{译文}}
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政,自己便会像北极星一般,在一定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
\end{block}}
\only<2->{\begin{block}{\kaishu{注释}}
\begin{itemize}[<+-|only@+>]
\item
\item北辰——由于地球自转轴正对天球北极,在地球自转和公转所反映出来的恒星周日和周年视运动中,天球北极是不动的,其他恒星则绕之旋转。孔子所说的北辰,不是指天球北极,而是指北极星。
\item共——同拱,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尔墓之木拱矣”的“拱”意义相近,环抱、环绕之意。
\end{itemize}
\end{block}}
\end{frame}
\subsection{诗三百一言以蔽之章}
\begin{frame}[t]{\kaishu{为政篇第二\quad第二章}}{}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only<1>{\begin{block}{\kaishu{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end{block}}
\only<2->{\begin{block}{\kaishu{注释}}
\begin{itemize}[<+-|only@+>]
\item
\item诗三百——诗经实有三百五篇,“三百”只是举其整数。
\item思无邪——“思无邪”一语本是诗经鲁颂駉篇之文,孔子借它来评论所有诗篇。思字在駉篇本是无义的语首词,孔子引用它却当思想解,自是断章取义。俞樾曲园杂纂说项说这也是语辞,恐不合孔子原意。
\end{itemize}
\end{block}}
\end{frame}
\subsection{道之以政章}
\begin{frame}[t]{\kaishu{为政篇第二\quad第三章}}{}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only<1>{\begin{block}{\kaishu{译文}}
孔子说:“用政法来诱导他们,使用刑法来整顿他们,人民只是暂时地免于罪过,却没有廉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来诱导他们,使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
\end{block}}
\only<2->{\begin{block}{\kaishu{注释}}
\begin{itemize}[<+-|only@+>]
\item
\item道——有人把它看成“道千乘之囯”的“道”一样,治理的意思。也有人把它看成“导”字,引导的意思,我取后一说。
\item免——先秦古书若单用一个“免”字,一般都是“免罪”、“免刑”、“免祸”的意思。
\item格——这个字的意义本来很多,在这里有把它解为“来”的,也有解为“至”的,还有解为“正”的,更有写作“恪”,解为“敬”的。这些不同的讲解都未必符合孔子原意。礼记缁衣篇:“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遯心。”这话可以看作孔子此言的最早注释,较为可信。此处“格心”和“遯心”相对成文,“遯”即“遁”字,逃避的意思。逃避的反面应该是亲近、归服、向往,所以用“人心归服”来译它。
\end{itemize}
\end{block}}
\end{frame}
\subsection{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章}
\begin{frame}[t]{\kaishu{为政篇第二\quad第4章}}{}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only<1>{\begin{block}{\kaishu{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説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聼别人的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不越出规矩。”
\end{block}}
\only<2->{\begin{block}{\kaishu{注释}}
\begin{itemize}[<+-|only@+>]
\item
\item有——同又。古人在整数和小一位的数字之间多用“有”字,不用“又”字。
\item立——泰伯篇说:“立于礼。”季氏篇又说:“不学礼,无以立。”因之译文添了“懂得礼仪”几个字。“立”是站立的意思,这里是“站得住”的意思,为求上下文的流畅,意译为遇事“都有把握”。
\item不惑——子罕篇和宪问篇都有“知者不惑”的话,所以译文用“掌握了知识”来説明“不惑”。
\item天命——孔子不是宿命论者,但也讲天命。这两个字暂不译出。
\item耳顺——这两个字很难讲,译者姑且作如此讲解。
\item从心所欲不逾距——“从”字有作“纵”字的,皇侃义疏也读为“纵”,解为放纵。柳宗元与杨晦之书说“孔子七十二纵心”,不但“从”字写作“纵”,而且以“心”字绝句,“所欲”属下读。“七十而纵心,所欲不逾距”。但“纵”字古人多用于贬义,如左传昭公十年“我实纵欲”,柳读难从。
\end{itemize}
\end{block}}
\end{frame}
\subsection{孟懿子问孝章}
\begin{frame}[t]{\kaishu{为政篇第二\quad第5章}}{}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only<1>{\begin{block}{\kaishu{译文}}
孟懿子向孔子问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不久,樊迟替孔子赶车子,孔子便告诉他说:“孟孙向我问孝道,我答复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道:“这是什么意思?”孔子道:“父母活着,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死了,依规定的礼节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end{block}}
\only<2->{\begin{block}{\kaishu{注释}}
\begin{itemize}[<+-|only@+>]
\item
\item孟懿子——鲁国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諡号。他父亲是孟僖子仲孙 。左传昭公七年说,孟僖子将死,遗嘱要他向孔子学礼。
\item无违——黄式三论语后案说:“左传桓公二年云,‘昭德塞违’,‘灭德立违’,‘君违,不忘谏之以德’;六年传云:‘有嘉德而无违心’,襄公二十六年传云,‘正其违而治其烦’......古人凡背礼者谓之违。”因此,我把“违”译为“违礼”。王充论衡问孔篇曾经质问孔子,为什么不讲“无违礼”,而故意省略讲为“无违”,难道不怕人误会为“毋违志”吗?由此可见,“违”字的这一含义在后汉时已经不被人所了解了。
\item樊迟——孔子学生,名须,字子迟,比孔子小四十六岁。
\item生,事之以礼——“生”和下句“死”都是表示时间的节略语,所以自成一逗。古代的礼仪有一定的差等,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各不相同。鲁国的三家是大夫,不但有时用鲁公(诸侯)之礼,甚至有时用天子之礼。这种行为当时叫做“僭”,是孔子所最痛心的。孔子这几句答语,或者是针对这一现象发出的。
\end{itemize}
\end{block}}
\end{frame}
\subsection{孟武伯问孝章}
\begin{frame}[t]{\kaishu{为政篇第二\quad第6章}}{}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only<1>{\begin{block}{\kaishu{译文}}
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道:“做爹娘的只是为孝子的疾病发愁。”
\end{block}}
\only<2->{\begin{block}{\kaishu{注释}}
\begin{itemize}[<+-|only@+>]
\item
\item孟武伯——仲孙彘,孟懿子的儿子,“武”是諡号。
\item其——第三人称表示领位的代名词,相当于“他的”、“他们的”。但这里所指代的是父母呢,还是儿女呢?便有两说。王充论衡问孔篇说:“武伯善忧父母,故曰,唯其疾之忧。”淮南子说林训说:“忧父之疾者子,治之者医。”高诱注云:“父母唯其疾之忧,故曰忧之者子。”可见王充高诱都以为“其”字是指代父母而言。马融却説:“言孝子不妄为非,唯疾病然后使父母忧。”把“其”字代孝子。两说都可通,而译文采取马融之说。
\end{itemize}
\end{block}}
\end{frame}
\subsection{子游问孝章}
\begin{frame}[t]{\kaishu{为政篇第二\quad第7章}}{}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only<1>{\begin{block}{\kaishu{译文}}
子游问孝道。孔子说:“现在的所谓孝,就是説能够养活爹娘便行了。至于狗马都能够得到饲养;若不存心严肃地孝顺父母,那养活爹娘和饲养狗马怎样去分别呢?”
\end{block}}
\only<2->{\begin{block}{\kaishu{注释}}
\begin{itemize}[<+-|only@+>]
\item
\item子游——孔子学生,姓言,名偃字子游,吴人,小于孔子四十五岁。
\item养——“养父母”的“养”从前人都读去声,音漾。
\item至于——可用“谈到”、“讲到”来译它。不译也可。
\item至于犬马皆能有养——这一句很有些不同的讲法。一说是犬马也能养活人,人养活人,若不加以敬,便和犬马的养活人无所分别。这一说也通。还有一说是犬马也能养活它自己的爹娘,可是犬马在事实上是不能养活自己的爹娘的,所以这说不可信。还有人说,犬马是比喻小人之词,可是用这种比喻的修辞法,在论语中找不出第二个相似的例子,和论语的文章风格不相侔,更不足信。
\end{itemize}
\end{block}}
\end{frame}
\end{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