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論語譯注

出自阳光百科
在2015年10月24日 (六) 12:18由之同心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一修訂→ (差異)
跳轉到: 導覽搜尋

\documentclass{beamer}
\usepackage[space,noindent]{ctex}
\useoutertheme[hideothersubsections,height=21pt,right]{sidebar}
\usecolortheme{default}
\useinnertheme{default}
\usefonttheme{default}
\setbeamercolor{sidebar right}{bg=green!15}
\setbeamerfont{section in sidebar}{series=\tiny}
\setbeamercolor{frametitle}{fg=red,bg=green!15}
\setbeamerfont{frametitle}{size=\small}
\logo{\includegraphics[width=20.5mm]{LEAD_Logo.png}}%LEAD_Logo.png
\begin{document}
\title{讀楊伯峻論語譯註}
\subtitle{筆記}
\author{陽光志願者}
\date{\today}
\begin{frame}
\titlepage
\end{frame}

\section{學而篇第一}[編輯 | 編輯原始碼]

\begin{frame}[t]{\kaishu{學而篇第一\quad第一章}}{}
子曰:「學而\emph<2>{\color<2>{blue}時}\emph<3>{\color<3>{blue}習}之,不亦\emph<4>{\color<4>{blue}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emph<5>{\color<5>{blue}慍},不亦君子乎?」
\only<1>{\begin{block}{\kaishu{譯文}}
孔子説:「學了,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它,不也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end{block}}
\only<2->{\begin{block}{\kaishu{注釋}}
\begin{itemize}[<+-|only@+>]
\item
\item時——「在一定的時侯」或者「在適當的時侯」的意思。
\item習——這「習」字講為實習為好。
\item說——音讀和意義跟「悅」字相同。
\item慍——yùn,怨恨。
\end{itemize}
\end{block}}
\end{frame}
\subsection{學而第二章}
\begin{frame}[t]
有子曰:「其為人也\textsf<1>{孝弟},而好\textsf<2>{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only<1>{\begin{block}{譯文}
有子說:「他的為人,孝順爹娘,敬愛兄長,卻喜歡觸犯上級,這種人是很少的;不喜歡觸犯上級,卻喜歡造反,這種人從來沒有過。君子專心致力於基礎工作,基礎樹立了,『道』就會產生。孝順爹娘,敬愛兄長,這就是『仁』的基礎吧!」
\end{block}}
\begin{block}{注釋}
\begin{enumerate}[<+-|only@+>]
\item孝弟——孝,奴隸社會時期所認為的子女對待父母的正確態度;弟,讀音和意義跟「悌」相同,弟弟對待兄長的正確態度。
\item犯——抵觸,違反,冒犯。
\end{enumerate}
\end{block}
\end{frame}
\subsection{學而第三章}
\begin{frame}[t]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only<1>{\begin{block}{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僞善的面貌,這種人,『仁德』是不會多的。」
\end{block}}
\begin{block}{注釋}
\begin{enumerate}[<+-|only@+>]
\item巧言令色——朱註云:「好其言,善其色,致飾於外,務以說人。」所以
譯文以「花言巧語」譯巧言,「僞善的面貌」譯令色。
\end{enumerate}
\end{block}
\end{frame}
\subsection{學而第四章}
\begin{frame}[t]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謀
\begin{block}{譯文}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替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來
往是否誠實呢?老師傳授我的學業是否復習了呢?」%誠
\end{block}
\begin{block}{注釋}
\begin{enumerate}[<+-|only@+>]
\item三省——「三」字有讀去聲的,其實不破讀也可以。「省」音醒,自我檢查
,反省,內省。「三省」的「三」表示多次的意思。%古代在有動作性的動詞上
加上數字,這數字一般表示動作頻率。而「三」「九」等字,又一般表示次數的多,不要著實地去看待。這裡所反省的是三件事,和「三省」的「三」只是巧合。如果這「三」字是指以下三件事而言,依論語的句法便應該這樣說「吾日省
者三。」和憲問篇的「君子道者三」一樣。
\item信——誠也。%誠
\item傳——平聲,動詞作名詞用,老師的傳授。
\item習——這「習」字和「學而時習之」的「習」一樣,包括溫習、實習、演習而
言,這裡概括地譯為「溫習」。
\end{enumerate}
\end{block}
\end{frame}
\subsection{學而第五章}
\begin{frame}[t]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only<1>{\begin{block}{譯文}
孔子說:「治理具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就要嚴肅認真地對待工作,信實無
欺,節約費用,愛護官吏,役使老百姓要在農閒時間。」
\end{block}}
\begin{block}{注釋}
\begin{enumerate}[<+-|only@+>]
\item道——動詞,治理的意思。
\item千乘之國——乘音剩,古代用四匹馬拉著的兵車。千乘之國在孔子之時
已經不是大國。
\end{enumerate}
\end{block}
\end{frame}
\begin{frame}[t,shrink]{}{}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only<1>{\begin{block}{譯文}
孔子說:「後生小子,在父母跟前,就孝順父母;離開自己房子,便敬愛兄長;寡言少語,說則誠實可信,博愛大衆,親近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有賸餘力量,就再去學習文獻。」%眾衆
\end{block}}
\end{frame}
\begin{frame}[t,shrink]{}{}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也。」
\only<1>{\begin{block}{譯文}
子夏說:「對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侍奉爹娘,能盡心竭力;服侍君上,能豁出生命;同朋友交往,説話誠實守信。這種人,雖説沒學習過,我一定說他已經學習過了。」
\end{block}}
\end{frame}
\begin{frame}[t,shrink]{}{}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only<1>{\begin{block}{譯文}
孔子說:「君子,如果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即使讀書,所學的也不會鞏固。要以忠和信兩種道德爲主。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
\end{block}}
\end{frame}
\begin{frame}[t,shrink]{}{}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only<1>{\begin{block}{譯文}
曾子說:「謹慎地對待父母的死亡,追念遠代先祖,自然會導致老百姓歸於忠厚老實了。」
\end{block}}
\end{frame}
\begin{frame}[t,shrink]{}{}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only<1>{\begin{block}{譯文}
子禽向子貢問道:「他老人家一到哪個國家,必然聼得到那個國家的政事,求來的呢?還是別人自動告訴他的呢?」子貢道:「他老人家是靠溫和、善良、嚴肅、節儉、謙遜來取得的。他老人家獲得的方法,和別人獲得的方法,不相同吧?」
\end{block}}
\end{frame}
\begin{frame}[t,shrink]{}{}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only<1>{\begin{block}{譯文}
孔子說:「當他父親活著,[因爲他無權獨立行動,]要觀察他的志向;他父親死了,要考察他的行爲;若是他對他父親的合理部分,長期地不加改變,可以說做到孝了。」
\end{block}}
\end{frame}
\begin{frame}[t,shrink]{}{}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only<1>{\begin{block}{譯文}
有子說:「禮的作用,以遇事都做得恰當為可貴。過去聖明君王的治理國家,可寶貴的地方就在這裡;他們小事大事都做得恰當。但是,如有行不通的地方,便為恰當而求恰當,不用一定的規矩制度來加以節制,也是不可行的。」
\end{block}}
\end{frame}
\begin{frame}[t,shrink]{}{}
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only<1>{\begin{block}{譯文}
有子說:「所守的約言符合義,說得話就能兌現。態度容貌的莊矜合於禮,就不致遭受侮辱。依靠關係深的人,也就可靠了。」
\end{block}}
\end{frame}
\begin{frame}[t,shrink]{}{}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only<1>{\begin{block}{譯文}

\end{block}}
\end{frame}
\begin{frame}[t,shrink]{}{}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only<1>{\begin{block}{譯文}
子貢說:「貧窮卻不巴結奉承,有錢卻不驕傲自大,怎麽樣?」孔子說:「可以了;但是還不如雖貧窮卻樂於道,縱有錢卻謙虛好禮哩。」\\ 子貢說:「詩經上說:『要像對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樣,先開料,再糙銼,細刻,然後磨光。』那就是這樣的意思吧?」孔子道:「賜呀,現在可以同你討論詩經了,告訴你一件,你能有所發揮,舉一反三了。」
\end{block}}
\end{frame}
\begin{frame}[t,shrink]{}{}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only<1>{\begin{block}{譯文}
孔子說:「別人不了解我,我不急;我急的是自己不了解別人。」
\end{block}}
\end{frame}

\section{為政篇第二}[編輯 | 編輯原始碼]

\subsection{為政以德章}[編輯 | 編輯原始碼]

\begin{frame}[t]{\kaishu{為政篇第二\quad第一章}}{}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only<1>{\begin{block}{\kaishu{譯文}}
孔子說:「用道德來治理國政,自己便會像北極星一般,在一定的位置上,別的星辰都環繞著它。」
\end{block}}
\only<2->{\begin{block}{\kaishu{注釋}}
\begin{itemize}[<+-|only@+>]
\item
\item北辰——由於地球自轉軸正對天球北極,在地球自轉和公轉所反映出來的恆星周日和周年視運動中,天球北極是不動的,其他恆星則繞之旋轉。孔子所說的北辰,不是指天球北極,而是指北極星。
\item共——同拱,與左傳僖公三十二年「爾墓之木拱矣」的「拱」意義相近,環抱、環繞之意。
\end{itemize}
\end{block}}
\end{frame}

\subsection{詩三百一言以蔽之章}[編輯 | 編輯原始碼]

\begin{frame}[t]{\kaishu{為政篇第二\quad第二章}}{}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only<1>{\begin{block}{\kaishu{譯文}}
孔子說:「詩經三百篇,用一句話來概括它,就是『思想純正』。」
\end{block}}
\only<2->{\begin{block}{\kaishu{注釋}}
\begin{itemize}[<+-|only@+>]
\item
\item詩三百——詩經實有三百五篇,「三百」只是舉其整數。
\item思無邪——「思無邪」一語本是詩經魯頌駉篇之文,孔子借它來評論所有詩篇。思字在駉篇本是無義的語首詞,孔子引用它卻當思想解,自是斷章取義。俞樾曲園雜纂說項說這也是語辭,恐不合孔子原意。
\end{itemize}
\end{block}}
\end{frame}

\subsection{道之以政章}[編輯 | 編輯原始碼]

\begin{frame}[t]{\kaishu{為政篇第二\quad第三章}}{}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only<1>{\begin{block}{\kaishu{譯文}}
孔子說:「用政法來誘導他們,使用刑法來整頓他們,人民只是暫時地免於罪過,卻沒有廉恥之心。如果用道德來誘導他們,使用禮教來整頓他們,人不但有廉恥之心,而且人心歸服。」
\end{block}}
\only<2->{\begin{block}{\kaishu{注釋}}
\begin{itemize}[<+-|only@+>]
\item
\item道——有人把它看成「道千乘之囯」的「道」一樣,治理的意思。也有人把它看成「導」字,引導的意思,我取後一說。
\item免——先秦古書若單用一個「免」字,一般都是「免罪」、「免刑」、「免禍」的意思。
\item格——這個字的意義本來很多,在這裡有把它解為「來」的,也有解為「至」的,還有解為「正」的,更有寫作「恪」,解為「敬」的。這些不同的講解都未必符合孔子原意。禮記緇衣篇:「夫民,教之以德,齊之以禮,則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齊之以刑,則民有遯心。」這話可以看作孔子此言的最早註釋,較爲可信。此處「格心」和「遯心」相對成文,「遯」即「遁」字,逃避的意思。逃避的反面應該是親近、歸服、嚮往,所以用「人心歸服」來譯它。
\end{itemize}
\end{block}}
\end{frame}

\subsection{吾十有五而志於學章}[編輯 | 編輯原始碼]

\begin{frame}[t]{\kaishu{為政篇第二\quad第4章}}{}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距。」
\only<1>{\begin{block}{\kaishu{譯文}}
孔子說:「我十五嵗,有志於學問;三十嵗,[懂禮儀,]説話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嵗,[掌握了各種知識,]不致迷惑;五十嵗,得知天命;六十嵗,一聼別人的言語,便可以分別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嵗,便隨心所欲,任何念頭不越出規矩。」
\end{block}}
\only<2->{\begin{block}{\kaishu{注釋}}
\begin{itemize}[<+-|only@+>]
\item
\item有——同又。古人在整數和小一位的數字之間多用「有」字,不用「又」字。
\item立——泰伯篇說:「立於禮。」季氏篇又說:「不學禮,無以立。」因之譯文添了「懂得禮儀」幾個字。「立」是站立的意思,這裡是「站得住」的意思,為求上下文的流暢,意譯為遇事「都有把握」。
\item不惑——子罕篇和憲問篇都有「知者不惑」的話,所以譯文用「掌握了知識」來説明「不惑」。
\item天命——孔子不是宿命論者,但也講天命。這兩個字暫不譯出。
\item耳順——這兩個字很難講,譯者姑且作如此講解。
\item從心所欲不逾距——「從」字有作「縱」字的,皇侃義疏也讀為「縱」,解為放縱。柳宗元與楊晦之書說「孔子七十二縱心」,不但「從」字寫作「縱」,而且以「心」字絕句,「所欲」屬下讀。「七十而縱心,所欲不逾距」。但「縱」字古人多用於貶義,如左傳昭公十年「我實縱欲」,柳讀難從。
\end{itemize}
\end{block}}
\end{frame}

\subsection{孟懿子問孝章}[編輯 | 編輯原始碼]

\begin{frame}[t]{\kaishu{為政篇第二\quad第5章}}{}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only<1>{\begin{block}{\kaishu{譯文}}
孟懿子向孔子問孝道。孔子說:「不要違背禮節。」\\不久,樊遲替孔子趕車子,孔子便告訴他說:「孟孫向我問孝道,我答覆說,不要違背禮節。」樊遲道:「這是什麽意思?」孔子道:「父母活著,依規定的禮節侍奉他們;死了,依規定的禮節埋葬他們,祭祀他們。」
\end{block}}
\only<2->{\begin{block}{\kaishu{注釋}}
\begin{itemize}[<+-|only@+>]
\item
\item孟懿子——魯國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孫,名何忌,「懿」是諡號。他父親是孟僖子仲孫 。左傳昭公七年說,孟僖子將死,遺囑要他向孔子學禮。
\item無違——黃式三論語後案說:「左傳桓公二年雲,『昭德塞違』,『滅德立違』,『君違,不忘諫之以德』;六年傳云:『有嘉德而無違心』,襄公二十六年傳雲,『正其違而治其煩』......古人凡背禮者謂之違。」因此,我把「違」譯為「違禮」。王充論衡問孔篇曾經質問孔子,爲什麽不講「無違禮」,而故意省略講為「無違」,難道不怕人誤會為「毋違志」嗎?由此可見,「違」字的這一含義在後漢時已經不被人所了解了。
\item樊遲——孔子學生,名須,字子遲,比孔子小四十六嵗。
\item生,事之以禮——「生」和下句「死」都是表示時間的節略語,所以自成一逗。古代的禮儀有一定的差等,天子、諸侯、大夫、士、庶人各不相同。魯國的三家是大夫,不但有時用魯公(諸侯)之禮,甚至有時用天子之禮。這種行爲當時叫做「僭」,是孔子所最痛心的。孔子這幾句答語,或者是針對這一現象發出的。
\end{itemize}
\end{block}}
\end{frame}

\subsection{孟武伯問孝章}[編輯 | 編輯原始碼]

\begin{frame}[t]{\kaishu{為政篇第二\quad第6章}}{}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only<1>{\begin{block}{\kaishu{譯文}}
孟武伯向孔子請教孝道。孔子道:「做爹娘的只是為孝子的疾病發愁。」
\end{block}}
\only<2->{\begin{block}{\kaishu{注釋}}
\begin{itemize}[<+-|only@+>]
\item
\item孟武伯——仲孫彘,孟懿子的兒子,「武」是諡號。
\item其——第三人稱表示領位的代名詞,相當於「他的」、「他們的」。但這裡所指代的是父母呢,還是兒女呢?便有兩說。王充論衡問孔篇說:「武伯善憂父母,故曰,唯其疾之憂。」淮南子說林訓說:「憂父之疾者子,治之者醫。」高誘注云:「父母唯其疾之憂,故曰憂之者子。」可見王充高誘都以爲「其」字是指代父母而言。馬融卻説:「言孝子不妄爲非,唯疾病然後使父母憂。」把「其」字代孝子。兩說都可通,而譯文採取馬融之說。
\end{itemize}
\end{block}}
\end{frame}

\subsection{子游問孝章}[編輯 | 編輯原始碼]

\begin{frame}[t]{\kaishu{為政篇第二\quad第7章}}{}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only<1>{\begin{block}{\kaishu{譯文}}
子游問孝道。孔子說:「現在的所謂孝,就是説能夠養活爹娘便行了。至於狗馬都能夠得到飼養;若不存心嚴肅地孝順父母,那養活爹娘和飼養狗馬怎樣去分別呢?」
\end{block}}
\only<2->{\begin{block}{\kaishu{注釋}}
\begin{itemize}[<+-|only@+>]
\item
\item子游——孔子學生,姓言,名偃字子游,吳人,小於孔子四十五歲。
\item養——「養父母」的「養」從前人都讀去聲,音漾。
\item至於——可用「談到」、「講到」來譯它。不譯也可。
\item至於犬馬皆能有養——這一句很有些不同的講法。一說是犬馬也能養活人,人養活人,若不加以敬,便和犬馬的養活人無所分別。這一說也通。還有一說是犬馬也能養活它自己的爹娘,可是犬馬在事實上是不能養活自己的爹娘的,所以這說不可信。還有人說,犬馬是比喻小人之詞,可是用這種比喻的修辭法,在論語中找不出第二個相似的例子,和論語的文章風格不相侔,更不足信。
\end{itemize}
\end{block}}
\end{frame}
\end{document}

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