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2014年春-東壩社區-第六次活動-課程提綱

出自阳光百科
在2014年5月22日 (四) 13:59由Mgcgs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一修訂→ (差異)
跳轉到: 導覽搜尋
課程提綱名稱

File:Textbook.JPG

志願者信息
課程組
課程信息
授課對象 例如平西府弘立學校四年級
學生信息 例如四年級20個學生左右
了解上次課的情況 知悉前次課情況?Y or N
教案重複使用 之前教案的復用 Y or N

授課目標[編輯 | 編輯原始碼]

  1. 了解物質的最小物理組成是分子。
  2. 了解分子間存在作用力。
  3. 分子之間既有斥力也有引力,斥力和引力同時存在。
  4. 在之前泡泡課基礎上加深對錶面張力的認識。
  5. 利用表面張力的變化規律在宣紙上製作浮水印。

授課步驟[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授課內容:

1.講解物體由分子組成的基本概念。

演示分子間的相互作用,水吸住硬紙板【實驗一】。

2.回顧2014年春季學期第一節泡泡課的,回憶表面張力概念。

硬幣水浮在水面【實驗二】。

3.可愛的浮水印【實驗三】。

 

課程提綱

1.向每個孩子發紙,讓孩子盡量把紙撕碎,每人選出最小的一個碎片進行對比。提問:不停地撕下去會有什麼結果?由此引入分子組成物質的概念,分子的大小。

展示顯微鏡下的世界:昆蟲、細胞、雪花、微米尺度的掃描電鏡照片。(PPT或列印)

[[File:]][[File:]] [[File:]][[File:]]

讓學生對分子尺度有一個初步的概念:小、緊密結合、各種形狀和大小。

提問:為什麼會聚集在一起?因為分子之間有作用力。既相互吸引也相互排斥,同時存在。根據課堂反饋可引入吸引或排斥和距離有關的概念。

2.【實驗一】水吸住硬紙板(讓孩子先預計實驗結果,再每人實驗,最後報出各自的結論)

如圖所示,圖甲中杯子的水未盛滿,「長方形」硬紙板蓋在杯口(紙板寬度不大於杯口),在伸出杯口的硬紙板末端放一枚一角硬幣,硬紙板就被壓翻,硬紙片實質可以看成一個槓桿;當杯內水盛滿,硬紙板與水充分接觸時,在伸出杯口的塑料片末端放多枚一角硬幣,硬紙板仍沒有被壓翻.這個現象說明了水和塑料片分子之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給孩子不同寬度的「長方形」紙板,讓孩子們各自紀錄最多可放置多少枚硬幣,然後提問為什麼會不同。(最窄5枚、中7枚、寬11枚,紙板越寬與水接觸面積越大作用力越大)。

[[File:]]

3.【實驗二】硬幣水浮在水面

用眼科鑷子把一分硬幣小心放在水面,硬幣不沉。在水中滴入洗潔精,硬幣沉入水中。硬幣被水膜支撐,沒有沉入水中,後來加入洗潔精後水分子之間的作用力被減弱,液體的表面張力變小,水膜破裂,硬幣沉底。

此實驗在第一節課演示過,為避免孩子失去興趣,本次改用眼科鑷子施放硬幣。直接用鑷子夾住硬幣的話,由於硬幣與水面始終有一定角度,硬幣很容易次破水膜沉底。孩子們輪流嘗試,後做的可吸取前面同學失敗的經驗,最終有一個孩子想到了撐開鑷子夾住硬幣兩個側邊的辦法,將硬幣平放入水中,是硬幣浮在水面。之後每個孩子都學習並嘗試成功。(註:硬幣選1分,施放之前用紙巾擦乾)。

沿浮有硬幣的水杯側壁倒入洗滌精水,硬幣最終沉入水中。提問為什麼。

找孩子上台演示整個物理過程:10個孩子手拉手站在一起扮演連接在一起的水分子,老師扮演硬幣,想衝破水膜,但孩子們手拉得很緊無法衝破。加入洗潔精就好比在孩子們手上塗了肥皂變光滑,拉不了特別緊,老師一衝,就衝破了。通過演示讓孩子們對分子間作用力有一個形象的認識。(第一課時完)

4.【實驗三】可愛的浮水印(每個人都製作)

水盆或水杯若干個、棉簽、墨汁1瓶

a.在水杯倒入水,用蘸了墨汁的棉簽輕輕碰觸水面,即可看到墨汁在水面上擴展成一個圓形。

b.拿棉簽蹭頭髮。

c.然後輕碰墨汁圓形圖案的圓心處,棉花棒碰觸時,墨汁會被擴展成一個不規則的圓圈圖形。

因為棉花棒所塗上的少量油,就會影響水分子互相吸引的力量。 5.回顧課堂內容,重複一下授課目的要點。然後再給孩子提問,看能不能記住。 ===

教學環境、材料需求[編輯 | 編輯原始碼]

例如:筆記本電腦播放音樂,學生課件

助教需求[編輯 | 編輯原始碼]

眼科鑷子、1分硬幣、1角硬幣數十枚、長方形硬紙板、水盆或水杯若干個、棉簽、墨汁1瓶、洗潔精

其他請補充[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參考頁面[編輯 | 編輯原始碼]

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