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2014年春-東壩社區-第三次活動-課程總結

出自阳光百科
在2014年4月17日 (四) 15:37由1~n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一修訂→ (差異)
跳轉到: 導覽搜尋

教學計劃是否完成[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教學計劃基本完成。時間稍微有些緊張,最後讓孩子們自由發揮的畫畫時間被壓縮了。

課堂效果如何[編輯 | 編輯原始碼]

1.學兒歌環節
時間有限,只教了一遍,孩子們學得比較認真,但還不太會。

2.新聞播報環節
這次選擇了一個指定話題「發現春天」,希望孩子們可以圍繞主題表達看法,以鍛煉孩子們的關鍵詞聯想能力。
這一環節孩子們的參與程度差異較大。雖然除了CX和HGQ之外,別的孩子都參與了話題討論,但大多數孩子只能產生幾個比較固定的聯想,表述的時候也是用比較簡單的詞彙拼組,難以完整地講述一句話或一個景象。
可能因為對這種形式不太習慣,也可能因為學校教育太過強勢,孩子們的答案比較千篇一律,沒有出現特別讓人印象深刻的表述。
在該環節的後半段,孩子們的思維發散到了曾經學習過的古詩詞上,於是開始了集體古詩背誦,從春天背到了夏天。。。完全停不下來。。。
從這一點看,孩子們在自己熟悉的知識點和學習形式上似乎更容易找到滿足感,也更樂於接受,或許這能給我們改進課程提供一點啟發,如何用孩子們熟悉的方式幫助他們學習到新的知識?
在大家集體背誦古詩,且越背越亂了之後,如果我能進行一個更好的引導,比如讓大家推薦兩三首,然後同時整齊背誦,或者從孩子們背誦的古詩中適當地選擇一些典型的春天特徵進行總結,引導孩子更多地去聯想自己的生活應該會更好。

3.遊戲環節
這次設計了兩個遊戲環節,分別關於十進制和2的倍數。
十進制遊戲,孩子們參與熱情很高,玩得也很認真,整體效果還是挺好的。
但由於對遊戲還不太熟,孩子們的行進節奏還不太一致,並沒有達到我預想的能整齊聽到相同尾音的境地,這其實會對遊戲效果打一個折扣,因為這樣孩子們沒辦法用最直觀的方式去「感受」到十進制在數字韻律上的魅力。
2的倍數的遊戲對孩子們來說相對簡單,他們基本上已經建立起了奇偶數的概念,所以在默數奇數,發聲數偶數的時候,我看大部分孩子已經能做到跳過默數而直接報出偶數,所以就做了簡化,數到50就結束了遊戲。

4.講故事環節
故事是借用了原教案主人公和乘法概念,重新編的故事,加入了更多利於孩子們想像的更有畫面感的情節。通過帶有魔力色彩的故事引出了乘法的內涵——翻倍的概念。從孩子們的反饋來看是很不錯的,對故事的趣味性比較認可,對乘法的理解也有更具象的幫助。
但因為遊戲耗時稍微有點多,把故事分成了兩段,分別在兩節課上講,或多或少影響了故事的連貫性。

5.擺石子環節
在故事引出了乘法概念之後,擺石子環節主要是鞏固和再現故事裡事物翻倍的神奇場景,主要練習2、3、6的乘法。
在我的引導下,孩子們能迅速回憶起故事裡的內容,並準確回答我提出的問題。但在自己動手實際擺放石子的時候,任有不少孩子有些迷糊,在老師進一步講過之後能理解,但我覺得下節課還需要鞏固和強化才行。

6.畫畫環節
最後的畫畫環節,由於時間有限被壓縮了,好多孩子只來得及畫出擺過的石子。下節課需要給他們更多自由發揮的時間。

對下次課有什麼要求或建議[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強化乘法練習,鞏固對乘法的理解

備課/授課的寶貴經驗和教訓[編輯 | 編輯原始碼]

課堂上針對孩子們的反應相應的做出靈活的應對和調整或許才是更好的教學方式

課堂控制/紀律管理的經驗和教訓[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既要照顧問題重點的孩子,也不能忽略了其他的孩子,抓典型雖然有時能敲山震虎,但有時不太顯眼的孩子更需要關注和管理。

有趣的、感動的或其他任何值得記錄的細節[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參見第三次課學生課堂表現

參考頁面[編輯 | 編輯原始碼]

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