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2013年秋-東壩社區-第三次活動-課程提綱

出自阳光百科
在2013年11月6日 (三) 16:29由1~n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跳轉到: 導覽搜尋


授課目標

1. 熟悉60以內的數字,練習數數的韻律感和節奏感,通過動作變化建立起對奇偶數和十進制的初步感覺。

2. 了解數字2的意義,發現2作為數學符號之外,它本身的存在意義。

3. 通過擺石子和畫畫練習對幾何圖形和數字的感受力,體會乘法的意義。

授課步驟

一、 規則確認:5’
回顧課堂規則

二、 新聞播報 :5’
讓1~2個孩子說一件最近發生的願意跟大家分享的事情。

三、韻律數數活動 :20~25’
1)讓孩子按1、2報數,自然分為兩組,交替數1~60,需符合指示的節奏。完成之後,再次數數,要同時符合節奏和音量的要求。

2)倒着數數20~1。兩組交替,符合音量和節奏。再依次每個人一個數一遍。

3)分兩組數數1~60,交替進行。奇數組大聲,並向上伸展雙臂,偶數組小聲並屈膝。數到30交換。

4)用身體數數:從頭開始,左右交替,頭、肩、、腰、臀、腳踝,從1~10,扭一下屁股,然後再從腳到頭11~20,扭一下屁股,從頭到腳21~30,依次到60。(在肩和腰的位置交叉)。

5)站成一圈,手搭在前面同學的肩膀上,向前走1~20,然後向後走20~1。慢一次,快一次。

四、 講故事:數字2的故事 20’

五、 實物數數:20’
1. 讓孩子觀察周圍什麼是2,想到生活中都有什麼是2。

2. 用石子數數:
1) 三人一組,用石子擺在白紙上,從1~60。再將60顆石子一顆一顆收起來,倒着數60~1。

2) 用自己的石子,兩個石子一組,一顆石子在上,一顆石子在下,擺好。然後是第二組……兩個兩個一組都擺好,擺完後,讓學生數數是幾組。上面一行幾個石子,下面一行幾個石子,再一上一下數數,共多少顆石子。再擺出4*5形,再數一數。

六、 寫主課本:10’
讓孩子回顧今日的數字2的故事,告訴孩子我們現在要在主課本上畫出這個故事和其它能想到的與2相關的事物和擺過的石子。

七、 結束,告別  

教學環境、材料需求

如第一節課

助教需求

如第一節課

其他請補充

參考頁面

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