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2010年春-平西府-第4次活动——2010年4月10日-课程提纲

来自阳光百科
2013年8月21日 (三) 17:09立夏讨论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诗歌欣赏教案

File:Textbook.JPG

志愿者信息
备课人 番茄
邮箱 loveapple_zhang@hotmail.com
课程组

语文

课程信息
上课日期 2010-4-10
上课时长 50分钟
授课对象 平西府弘立学校五年级
学生信息 五年级10个学生左右,全是女孩

授课目标

1. 激发孩子们学习古诗的兴趣;
2. 让孩子们懂得除了朗读之外,还可以通过表演、改编故事、绘画等多种形式来学习理解古诗;
3. 了解清明节的习俗,感受清明时的浓浓春意。

授课内容

聊一聊清明节的习俗,读2首关于清明的古诗: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苏堤清明即事  [宋] 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自由创作练习:扩写苏堤清明即事,或者把诗中描述的景物画出来;也可以讲述自己家乡清明的习俗或自己关于清明的印象

授课提纲


1. 导入:有人说诗归根结底可以通向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包括宇宙和人的心灵,那么今天我们的诗将通向什么地方呢?
         引出本堂课的主题:清明(板书“清明”)

2. 谈一谈清明节
请孩子们说说清明节是什么时间,人们通常要作什么?在你的家乡有什么特殊的活动或吃什么特别的食物吗?(板书,学生的回答)
讲述“寒食”的来历(介子推的故事)其中可以穿插提问“之前我们学过一个不想作官的诗人,是谁?”(林逋)
(板书:寒食,重耳,晋文公,介子推)
(寒食的来历参见:http://www.ygclub.org/wiki/doc-view-213#11)


3. 诵读、理解杜牧的《清明》(板书标题)
诵读1-2遍,讲解大意,着重引导孩子们感受“欲断魂”和“杏花村”两句的不同心情;请孩子们表演一下这首诗:一个学生演可爱的牧童,一个演欲断魂的行人。一个演小牛。其他同学朗诵。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读一遍。

4. 诵读、理解《苏堤清明即事》(板书标题)
诵读1-2遍,引导孩子自己理解、想象诗意:
解释标题:清明时节在西湖边的苏堤看到的景物。 大家可以猜猜“苏”是指谁吗?
那么,同学们能不能根据这首诗说说诗人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
(板书,学生的答案)
根据这些大家可以想象出一幅图画来么?有没有人愿意描述一下这幅图画,并说说带给人的感觉是怎样的?
师:总结概括诗歌的大意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读一遍。

5. 自由创作练习

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一个主题:
(1)发挥想象,扩写苏堤清明即事;
(2)发挥想象,给古诗配一幅画;
(3)写实叙述:讲述自己家乡清明的习俗或自己关于清明的印象

6.  回顾本堂课的内容,谈谈收获
这堂课我们首先回到26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了解到“介子推”这个让人感伤;接着我们通过两首古诗了解古人清明的一些习俗,并且跟着诗人一起看了看西湖苏堤的美好春色。我们还知道,诗歌除了读起来很好听,还很好玩,可以拿来表演,也可以拿来写,拿来画。

教学环境、材料需求

彩色铅笔,白纸,学生课件

助教需求

记录学生表现,填写课堂反馈。

参考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