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

来自阳光百科
2013年8月20日 (二) 20:55杨卢克讨论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眼睛》教案


针对年级:五、六年级。
课程时长:2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们了解眼睛的基本结构,和一些眼睛有趣的生理现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前在黑板上画一个眼睛的剖面图,每组一面镜子,每组一根耳际线或类似粗细的绳子,每组一张白纸,每组两支铅笔,办公用贴纸,印有连续动作的可以翻动的小册子,“飞鸟入笼”教具,笔记本电脑,猫瞳孔的图片,昆虫复眼图片,变色龙图片,电影胶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计划用时:5分钟)
教师提问大家用眼睛可以干什么事情,然后由每天都要用眼睛看各种各样的东西,引出我们要了解一下眼睛的结构,还有一些关于眼睛的有趣的生理现象。
二、眼睛的结构。(计划用时:40分钟)
1.教师讲述:
角膜:角膜是眼球前部的透明部分,光线经此射入眼球。
2.教师讲述:
瞳孔:缩放控制光线射入多少。
3.实验:观察自己的瞳孔缩放
实验器材:镜子。
实验步骤:①看镜子里一只眼睛的瞳孔,注意瞳孔大小;②保持镜子和头不动,用手遮住另一只眼睛,遮严;③观察这一过程中没有遮住那只眼睛的瞳孔大小的变化。
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睁开的一只眼睛始终注视瞳孔大小。
实验结论:两只眼睛的瞳孔同时调整,当一只眼睛感受的光线变暗的时候,另一只眼睛的瞳孔也同时放大。
4.观看猫瞳孔的图片
猫白天的瞳孔和晚上的瞳孔形状不同:白天像一条线一样,晚上便成了圆形。
5.教师讲述:
晶状体:富有弹性的透明体,形如双凸透镜,位于虹膜、瞳孔之后、玻璃体之前。
6.教师讲述:
睫状肌:调整晶状体凸度。
7.教师讲述:
玻璃体:玻璃体为透明的胶质体,充满眼球后4/5的空腔内。主要成分为水。玻璃体有屈光作用,也起支撑视网膜的作用。
8.教师讲述:
视网膜:是视觉形成的神经信息传递的第一站,上面布满视觉细胞。
举例说明:突然进入漆黑的房间,需要过一会才能看见;夜里起床,开灯暂时睁不开眼;地震灾区被救出来的人,被蒙住眼睛。这些都是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需要一段时间适应亮度不同的环境。
9.实验:人眼的“复眼”特征
实验器材:一根不细不粗的线,如耳机线。
实验步骤:闭上一只眼睛,将耳机线凑到眼前。这时候,你将会发现,你是可以透过耳机线,看到后面的东西的。
实验结论:我们的每一只眼睛里的所有视觉细胞都是起了单颗眼睛的作用,从而互相补偿视觉,就像昆虫的复眼一样。
10.观看昆虫复眼的图片
11.教师讲述:
黄斑:视网膜中央凹陷感光最灵敏之处
看东西就要把物体的像调整到黄斑的位置。
12.教师讲述:
盲点:视神经通出之处不能感光成像
13.实验:感受自己的盲点
实验器材:白纸、笔。
实验步骤:1.在纸上画一个小十字做记号,在与它齐平的左边10厘米的地方画一个黑点;2.把纸拿到面前,闭上右眼,让左眼的目光对准十字;3.把纸从面前向外移动,移到25厘米至35厘米,原来左眼能看到的黑点消失了。
注意事项:目光要集中在十字上,只用眼睛的余光看黑点。
14.教师演示:
眼睛成像原理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的比较。
用气球模仿晶状体的凸度变化。
三、双眼视觉。(计划用时:20分钟)
1.教师讲述:
两眼同时看一物体时的视觉称为双眼视觉,此时物像必须落在两眼的对称点上,才能形成单一视觉。与单眼视觉相比,双眼视觉不仅可以扩大视野,弥补生理盲点的缺陷,而且可以形成立体视觉。同一物体在两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并不完全相同,右眼看到物体的右面较多,左眼看到物体的左面较多,两眼物像将稍有差异。此像信息经中枢整合后,就产生了有“厚度”的一个物的立体视觉。双眼视觉可扩大视野,增强判断物体大小、距离的准确性。单眼视觉有时因物体阴影、光线反射等原因,也可产生立体感,但不够确实。单眼的立体视觉是凭借你的视觉心理和实践经验获得的,开车事故率高。
2.实验:单眼辨识位置
实验器材:两支铅笔。
实验步骤:①助教把一支铅笔垂直放在桌子上。②学生闭上一只眼睛,站在桌子前面一步远的地方,手中拿着一只铅笔,拿住铅笔的上端,铅笔垂直向下。③学生向前一步走到桌边,用手中的铅笔底端从上往下垂直点放在桌子上的铅笔的顶端。
注意事项:两个笔尖向碰的时候,一定是学生手中的笔从上而下垂直运动。
实验结论:相当数量的人无法点中笔尖,原因是单眼视觉无法产生立体视觉,以至于无法判断桌子上笔的的前后位置。
3.实验:遮住哪一只眼睛?
实验器材:镜子、贴纸。
实验步骤:①先闭上一只眼睛,然后用纸片将镜子上那只闭着的眼睛遮住;②不要动头部的位置,只是换一只眼睛闭合,睁开原先闭着的眼睛看。
实验结论:两个眼睛的焦线都是在中间的。当你闭上一只眼睛,然后用纸片将镜子上那只闭着的眼睛遮住时,其实纸片是在你两眼的中间,闭眼的像与睁开的眼还有纸片三点一线,因此当你换一只眼睛闭合,睁开原先闭着的眼睛看时,镜子中遮住的眼睛是原先睁开的眼睛。
在黑板上画上面实验的图。
4.观看变色龙的单眼视觉图片。
四、视觉暂留。(计划用时:20分钟)
1.教师讲述:
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人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这种残留的视觉称“后像”,视觉的这一现象则被称为“视觉暂留”。是光对视网膜所产生的视觉在光停止作用后,仍保留一段时间的现象。
举例子:夜间手持焰火划出一个圆圈、走马灯、魔术师变纸牌
人眼观看物体时,成像于视网膜上,并由视神经输入人脑,感觉到物体的像。但当物体移去时,视神经对物体的印象不会立即消失,而要延续0.1-0.4秒秒的时间,人眼的这种性质被称为眼睛的视觉暂留。
2.教师讲述:电影和动画片都是利用视觉暂留原理,每秒钟播放24格。
看电影胶片的图片。
3.演示在一叠纸上贴的连续图片翻动时的动画效果,演示纸的两面分别画鸟和笼子转动起来之后“飞鸟入笼”的效果。
五、保护眼睛。(计划用时:10分钟)
1.教师讲述:要保护眼睛,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做起:
①预防近视。不在强烈的或太暗的光线下看书、写字。读写姿势要坐端正,眼与书之间要保持30厘米以上的距离。不躺着看书。乘车走路时不看书。
②读写时间不宜过长。每隔45分钟左右要放松休息一下,或是做做眼保健操,或是到窗前眺望远处。
③不要长时间观看电视节目、操作电脑和玩电子游戏。
④注意防止眼外伤,异物入眼要用正确的方法处理。
⑤不用手揉眼睛,不用脏手帕或脏毛巾擦眼睛。不与他人共享毛巾、脸盆等浴具。
⑥不直视太阳(尤其是在正午)和电焊光,以免灼伤眼睛。
⑦患上眼疾要及时医治,同时注意不要将病菌传染给他人
⑧多吃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或深绿色、深黄色蔬菜、蛋黄、肝脏等,这些食物对眼睛有保护作用。
2.教师讲述:预防近视的六注意和六不要
六注意:
①看书写字,注意眼睛与书本的距离约一尺。
②读书一小时,要注意休息几分钟。
③注意读书写字的姿势,不要趴在桌上或躺在床上看书。
④注意不要让光线直射眼睛。光线应该从左前方照来。
⑤注意坚持做眼保健操。
⑥注意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六不要:
①不要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
②不要在耀眼的强光线下或强烈的日光下看书。
③不要在吃饭、走路和乘车的时候看书。
④不要在跳动的灯光下看书写字。
⑤不要长时间突击性看书。
⑥不要天天长时间看电视。
六、课程回顾。(计划用时:5分钟)
回顾课程内容。

【背景资料】
一、单眼与复眼
单眼仅能感觉光的强弱,而不能看到物像的一种比较简单的光感受器。多种无脊椎动物都具有单眼。昆虫的单眼,结构已较完善,通常有很多能感光的视觉细胞,周围有色素,表面仅有1个两凸形的角膜。单眼可分为背单眼和侧单眼两种。背单眼位于成虫和若虫的头前,多为3个,排成三角形,有的只有2个或无;侧单眼仅幼虫才有,位于头部两侧,一般各有1~6个,有的每侧可多达7个。如蚕的幼虫共有12个单眼。跳蝻与成虫一样,具有3个单眼。
复眼由多数小眼组成。复眼中的小眼面一般呈六角形。小眼面的数目、大小和形状在各种昆虫中变异很大,雄性介壳虫的复眼仅由数个圆形小眼组成。家蝇的复眼由4000个小眼组成,蝶、蛾类的复眼有28000个小眼。小眼面的大小,不但在不同种的昆虫中不同,而且同一个复眼中不同部位的小眼面也可不同,如雄性牛虻,复眼背面的小眼面较大;有些毛蚊,其前后部的小眼面的大小也不同,可划分为两个区域。这些变化与它们的生活习性等有关。
二、近视与远视
1.近视和远视的形成
远视眼形成的原因: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前后太短。
矫正:配戴凸透镜
近视眼形成的原因: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前后太长。
矫正:配戴凹透镜
2.近视的症状
就是看远的地方看不清楚,不过看近距离的物体,比如看书倒是可以看的清楚。一般而言,我们可以把近视分成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两大类。
3.假性近视及真性近视
假性近视:当过度使用眼力,会使我们眼睛负责调节看远或看近的肌肉过度紧张,一时调不回来,造成看远方的东西不清楚,就好像近视眼一样,我们就叫它做「假性近视」。既然是肌肉过度紧张、过度调节,所以只要我们能使肌肉放松,比方说休息或用睫状肌松弛剂点眼,就可使看远方的视力回复,我们称之为「假性的」。
真性近视:指的是眼睛变得太长,所以我们看到的物体无法清晰的在视网膜上聚焦成像,于是远方的物体就看不清楚,这种因为眼睛变得太长的近视,点药水也不能回复,我们就叫做真正的近视。
三、日光灯的闪烁频率
用电感镇流器的是50Hz,用电子镇流器的一般是20KHz到40KHz,这么高的频率,再加上荧光粉的余辉时间,完全可以算无闪烁的了,而且现在市场上大多数的灯具都是电子镇流器的,节能灯全是电子镇流器的。
四、电影的原理
电影最重要的原理是“视觉暂留”。科学实验证明,人眼在某个视像消失后,仍可使该物像在视网膜上滞留0.1-0.4秒左右。电影胶片以每秒24格画面匀速转动,一系列静态画面就会因视觉暂留作用而造成一种连续的视觉印象,产生逼真的动感。电影是人类史上的重要发明,它借助了照相化学、光学、机械学、电子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和原理。电影最重要的原理是“视觉暂留”。科学实验证明,人眼在某个视像消失后,仍可使该物像在视网膜上滞留0.1-0.4秒左右。电影胶片以每秒24格画面匀速转动,一系列静态画面就会因视觉暂留作用而造成一种连续的视觉印象,产生逼真的动感。电影是人类史上的重要发明,它借助了照相化学、光学、机械学、电子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和原理。电影最重要的原理是“视觉暂留”。科学实验证明,人眼在某个视像消失后,仍可使该物像在视网膜上滞留0.1-0.4秒左右。电影胶片以每秒24格画面匀速转动,一系列静态画面就会因视觉暂留作用而造成一种连续的视觉印象,产生逼真的动感。
五、美术片
运用绘画或其它造型手段创作的影片,特别为少年儿童欢迎。它包括以下4类。①动画片。英语称卡通(cartoon),是以绘画表现人物形象、剧情的影片,是美术片中最基础、最多的一种。20世纪60年代中国研制成功的水墨动画片是动画片的一个发展,它吸取了中国传统画的技法,画面形象既无明确的轮廓线,也不平涂颜色,具有双重欣赏价值(中国画和电影)。②木偶片。以木偶表现人物形象、剧情的影片。制作木偶使用的材料,与影片的艺术风格关系密切。1982年,中国试用陶瓷制木偶(瓷雕),创造了木偶片的新形式。③剪纸片。用纸片剪成各种人物形象和场景拍摄的影片。与其近似的还有剪影片,它们的不同在于剪纸片色彩丰富,人物场景都很细腻具体,而剪影片中的人物场景都是比较简单的侧面黑影,粗犷简练。④折纸片。用折叠纸片创造人物形象及场景拍摄的影片。
美术片的形式种类还在不断发展创新,但它的拍摄方法基本都是采用逐格拍摄法制作的,即将一系列(一般达几万张甚至几十万张)相互只有细微差异的画面逐个拍摄在胶片上,然后以正常放映速度(24格/秒)放映出来,获得动感。美术片是一种具有高度假定性的电影艺术,能表现出真人或布景所难以表现的内容。它的主要艺术特征是:丰富的幻想、特殊的夸张和高度的概括。

参考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