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世界

来自阳光百科
2013年8月20日 (二) 20:55杨卢克讨论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微小世界》教案


针对年级:六年级。
课程时长:2课时。

第一课 放大镜


【教学目标】
鼓励学生在带着新的问题用放大镜进行观察的过程中,有新的发现。同时学习和了解一些关于放大镜的简单光学知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不同凸度放大镜每组一套,玻璃杯每组一个,打印的互动材料,笔记本电脑,教学相关图片资料。
学生准备: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计划用时:5分钟)
展示放大镜,问学生是否认识放大镜,让学生简单说明放大镜的作用。
注意事项:只拿出展示的放大镜,不要让孩子们看到其余分组操作时使用的放大镜。
二、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计划用时:10分钟)
1.发放打印的互动资料,填写网状图。
注意事项:学生按照座位就近分组,每一组配助教一名,指导学生完成网状图的填写,助教的职责是引导,而不是代劳。
2.教师讲述:放大镜使用广泛,说明使用工具观察比只用肉眼观察更优越。
三、放大镜下的新发现。(计划用时:15分钟)
1.每组发放一个放大镜。
2.教师讲述: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参见背景资料一)。
3.用放大镜观察印刷物上的照片和电脑显示屏。
注意事项:放大镜在这一步骤发放给学生们,不能过早发放,甚至不能让学生们过早看到。
4.教师提问: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结果到底有什么不同。
5.教师讲述:放大镜下的物体不仅放大了,而且有些细节,如课本或报纸上的图片、计算机屏幕,不用放大镜是看不出它们是由许多小点组成的。(参见背景资料二、三)
四、放大镜的特点。(计划用时:15分钟)
1.每组发放几个凸度不同的放大镜。
2.教师提问:放大镜为什么能放大物体的图像?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比较大?
3.用不同的放大镜对物体进行观察。
4.教师讲述: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镜片中央凸起的程度不同,凸起得更高的放大镜放大倍数更大。
5.教师演示:把一个玻璃杯装满水,从侧面透过玻璃杯看物体,看放大效果。
6.教师提问:为什么玻璃杯装满水也有放大镜的效果。
7.观看本课图片。(见图片资料“第一课 放大镜”)
五、回顾总结。(计划用时:5分钟)

【背景资料】
一、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方法一:让放大镜靠近观察物体,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然后移动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方法二:放大镜尽量靠近眼睛。放大镜不动,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二、为什么印刷物上的照片是由点组成的?
因为印刷物上采用的是网点技术。彩色画稿或彩色照片,其画面上的颜色数有成千上万种。若要把这成千上万种颜色一色色地印刷,几乎是不可能的。印刷时先将原稿进行色分解,分成青、品红、黄、黑四色色版,再进行加网。原稿图像一经加网以后,就把图像分割成无数个规则排列的网点,构成网点负片,最后拷贝、晒成各色印版。印刷时再进行色的合成,由于我们眼睛的分辨能力有一定的限制,所以分辨不出来。
三、用放大镜观察电视机和计算机屏幕,为什么看到的一个个小点由红、绿、蓝三色组成?
这是因为电视摄像机的镜头摄入人或景物的影像后,利用折光镜将光线分成3路,由3个摄像管分别感受光线中红、绿、蓝三种原色光,然后将感受的光线转变为电信号。这些电信号被彩色电视机收到后便控制彩色显像管里的三个电子束(电子枪)。显像管管底的内壁涂有一层光敏材料——荧光粉,构成荧光屏。荧光屏在向外的一面含有40万组荧光点,每组由三个荧光点组成,它们受到电子束激发后就产生了对英的红、绿、蓝色光,而用放大镜就能看见它是由红、绿、蓝三色组成。

第二课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用放大镜探索奇妙的昆虫世界。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昆虫的图片,笔记本电脑,放大镜每组一个,昆虫(提前捉一些昆虫,比如:蚱蜢、蝉、螳螂、天牛、蚂蚁、蜻蜓等比较容易携带的昆虫,注意,螳螂不要和其它昆虫放在一块,会吃掉其他昆虫的。昆虫可以装在瓶子里带过去,瓶口用纱布封住,保证瓶内通风)。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计划用时:5分钟)
教师提问:谁知道什么叫昆虫?或者举出几个昆虫的例子来?
二、昆虫的身体构造。(计划用时:20分钟)
1.教师讲述:昆虫的定义和主要特征。(见背景资料一)
2.观看昆虫的图片,印证教师讲述的昆虫的特征,一边看,一边问学生这些虫子的身体构造是不是满足昆虫的定义。
注意事项:蜘蛛不是昆虫,因为蜘蛛有八条腿。
3.用放大镜观察昆虫,观察身体的构造,特别观察眼睛和触须,并在打印资料的空白处画出不同昆虫眼睛和触须的样子。
注意事项:昆虫这个时候才能拿出来给学生看,在这个步骤之前,不要给学生们看,免得分散学生们的注意力。
4.教师讲述:昆虫的复眼,昆虫的触角。(见背景资料二、三)
5.教师讲述:用放大镜可以看到很多肉眼看不到的特征。因此,放大镜是我们观察并深入了解周围的事物重要工具。

【背景资料】
一、昆虫
节肢动物的一纲,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头部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足三对,翅膀两对或一对,也有没翅膀的。腹部有节,两侧有气孔,是呼吸器官。多数昆虫都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发育阶段。如蜜蜂、蚊、蝇、跳蚤、蝗虫、蚜虫等。
二、昆虫的复眼
昆虫的眼睛分单眼和复眼,复眼在头部上方的两侧。在放大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每只小眼都是六角形的。不同的昆虫其复眼中的小眼的数目不同,例如,有一种蚂蚁的工蚁只有1个小眼;蝴蝶有1.2万-1.7万个小眼;蜻蜓则有1万-28万个小眼;家蝇有4千个小眼。
昆虫的复眼虽然由许多小眼组成,但他们的视力远不如人类的好,蜻蜓可以看到1米-2米,苍蝇只能看到40毫米-70毫米。但是,昆虫对于移动物体的反应却十分敏感,当一个物体突然出现时,蜜蜂只要0.01秒就能做出反应。
三、昆虫的触角
昆虫的头部有一对触角,昆虫的触角像“天线”,能感触物体,嗅到气味,还能平衡身体。不同种类的昆虫,“天线”的形态也各不相同:蟋蟀、蝗虫的触角呈丝状;蚂蚁的触角是膝状;蝴蝶的触角是棒状;雄蛾的触角是羽毛状;天牛的触角是鞭状。昆虫的触角就像电视机上的天线,可以左右上下不停地摆动,以接受来自不同方位的气味。家蚕雄蛾的一根触角上约有1.6万个毛状感觉器,他们接受气味的能力非同小可。触角的形状和生长的位置时鉴别昆虫种类的重要特征。
四、图片来源
北京昆虫网:www.bjbug.com

第三课 放大镜下的晶体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用放大镜从结构的角度去观察物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晶体的图片,放大镜每组一个,笔记本电脑,食盐、味精、糖少许。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计划用时:5分钟)
教师提问:谁知道雪花是什么样子的?
二、观察美丽的晶体。(计划用时:15分钟)
1.用肉眼和放大镜分别观察食盐、白砂糖、味精,看看放大镜下面的这些东西和我们平时肉眼看到的是否一样。并在打印资料的空白处画出这些晶体的样子。
2.教师讲述:在放大镜下,看到的是各种物质的颗粒都是晶莹剔透的,有着各自一致的几何形体的微粒,比如:食盐、白砂糖的晶体都是立方体的,味精的晶体是柱状的。白糖、食盐、味精的颗粒都由有规则的几何形体组成,人们把这样的物质叫做晶体。
3.观看其他晶体的图片。
4.教师讲述:正因为各种物质的晶体具有基本一致的形状,所以,晶体也是鉴别矿物的依据。地质学工作者,常常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观察岩石中的晶体,判断它的矿物成为,以鉴别岩石。
三、课程回顾。(计划用时:5分钟)
注意事项:与上一课《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一起回顾。


参考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