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与结构


《形状与结构》教案编辑

针对年级:六年级。
课程时长:2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抗弯曲力和它在生活中广泛的应用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抗弯曲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培养学生在实验中求证的科学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纸,剪刀,胶棒,长尺,硬币,乒乓球,瓦楞纸,
学生准备: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计划用时:10分钟)
展示桥梁,房屋,门的图片
二、了抵抗弯曲力(计划用时:40分钟)
入门----了解抵抗弯曲力
1.教师用小实验展示教学内容
将一张纸搭在两本书的中间,依次放上若干硬币,直到白纸变弯曲贴向桌面。
以此记录下来基本纸的抗弯曲力
以下学生代表参与:
2.增加基本纸的宽度一倍,以此记录纸宽一倍的时候的抵抗弯曲力
3.用两张纸叠加以此观察厚度增加一倍时的抵抗弯曲力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增加纸的宽度或厚度时抵抗弯曲力也会相应发生变化,而且厚度的变化要比增加宽度效果更大。
(注意:增加纸的厚度不要将纸对折。如果有同学这么做,可以在有剩余时间的情况下,把两个实验都做一下,引导他们发现对折的折边这个两组实验的不同点影响了实验结果。被问到为什么的时候,可以说,老师暂时还不知道,欢迎同学们努力学习去寻找答案~暂不确定这样做会不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示一些图片,比如:横梁,火车铁轨图片
改变纸的形状---改变抵抗弯曲力
1.教师把把纸折成 以下图形代表形状 _ ︻ □ ○ ﹏
2.分别用硬币测试纸的抗弯曲力,分别记录在黑板上。
根据测试结果分析形状与抗弯曲力的关系。
结论:改变厚度要比增加宽度效果更大。
展示参考物瓦楞纸---拆开看看瓦楞纸的结构,薄软的纸改变形状后可以大大增加抵抗弯曲力。
(注意:硬币的放置要叠成一摞,时间充裕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答案肯定有更深的力学原理,但是可以引导学生从控制实验变量的角度思考,每次放置硬币的方式不同,实验结果会出现偏差。并且在此强调科学的严谨)
三、拱形(计划用时:30分钟)
1.教师用一张纸做成拱形,测试承重力。
2.引导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增加承重力,启发学生找答案:在两边分别加上书再测承重力,
3.再在两边加上书,测试承重力
结论:拱形把向下的承重力分成了两个方向的力,分别是向下和向外,所以在两侧增加书可以抵消向外的力,从而增加整个抗弯曲力。
展示参考图片赵州桥。
四、拓展内容(计划用时:10分钟)
1.球形,是若干拱形的叠加。
展示物:乒乓球
教师把乒乓球用手捏很难捏扁,找一个方形盒子作比较用手可以很容易的捏扁。
展示物:国家大剧院图片
2.展示图片:人---大脑,胸腔肋骨,脚底足弓图片。
3.展示图片:动物--乌龟,贝壳。
五、课程回顾。(计划用时:10分钟)
回顾课程内容。


参考页面编辑

最后修改于2013年8月20日 (星期二) 2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