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與氣候


《天氣和氣候》教案編輯

針對年級:五六年級
時長:2課時
【教學準備】
所需材料:筆記本電腦(最好有投影)、列印材料、兩個玻璃杯、冰水、墨水
一、導入
你遭遇過暴風雨嗎?如果有,你可能希望及時得到預報,以尋求庇護。然而,你對改變天氣無能為力。但是通過驚人的現代科技,你可以了解自己所在地區的天氣類型,並在各種天氣來臨前及時做好準備。這一課,我們將走入天氣的世界,看看從平靜的好天氣到破壞力極強的龍捲風等各種天氣的面貌。
二、最常見的天氣現象——風和雨
古希臘人認為,當他們的天神宙斯要征戰時,就會出現暴風雨,這種驚心動魄的現象源於宙斯從奧林匹斯山上投擲下閃光的弩箭。
1.風的循環
1)太陽照射地表,暖濕的空氣上升。
2)地面附近的空氣迅速匯聚填充過來,從而形成風。
3)上升的暖濕空氣在空中遇冷,形成雲。
4)大氣中的冷空氣在地面沉降。
5)環繞在冷空氣周圍的空氣迅速流入,取代下降的冷氣團留下的空間,由此形成大氣層上層的氣流現象。
6)鋒面:在移動過程中,若暖氣流起主導作用則形成暖鋒,冷氣流起主導作用則形成冷鋒。
2.水的循環
1)蒸發——地表的水受熱以水蒸氣的形式向上進入大氣中。
2)凝結——當更多的水蒸發後,水蒸氣遇冷會形成小水滴,當它們聚集的足夠密時,便形成我們看見的雲。
3)小水滴互相碰撞,結合在一起,形成大的水滴。
4)降水——當水滴太重以至於無法飄浮在空氣中時,便將落到地面。
5)雨:液體形式的降水
凍雨:冰凍的雨水
雪:環繞灰塵或鹽粒形成的微小冰晶體
雹:凍結的雨滴上下流動於雲中,直到成為堅硬的冰球。
6)雷:雷聲是閃電的巨熱帶穿過空氣時發出的聲音,這一瞬間產生的溫度是太陽表面溫度的5倍。這時,空氣分子急劇擴散,當它們撞擊在一起時,你便能聽見雷聲。
閃電:雲里的小水滴上下運動時會互相摩擦,產生正負電荷,當天空中電荷區域的差異過大時,便會在天空的一端至另一端,或是從空中往地面、地面往空中產生一股巨大的電流。電荷量越大,閃電越劇烈,溫度也越高。
3.與雨滴的對話——雨人
詳見附件
4.課程活動:玻璃杯會「流汗」
在一隻玻璃杯內注入冰水,幾分鐘後,記下所觀察到的杯內和杯外的變化,二者之間有什麼關聯嗎?然後,再在另一隻玻璃杯內注入冰水,並加入幾滴墨水,幾分鐘後,觀察杯子外面的水是什麼顏色,這些水是從哪裡來的呢?讓學生重新閱讀剛才所做的記錄,他們的看法是夠有所改變呢?
三、漫步在雲端
當你乘坐我們的氣球起飛時,天空如此晴朗蔚藍,陽光和煦,時而有微風吹拂。雖然空氣漸冷,但是你並未感覺到氣溫的變化,直至升高到離地面約900米時,你才首次接觸到不同種類的雲。積雲,即那些波狀的朋友,此刻正像巨大的充氣船一般在天空飄揚而過。
這些雲看似乾燥、鬆軟、綿密的棉花糖,內部卻很潮濕,那是當然的!你知道,雲是由水滴構成的嘛,如果氣溫夠低,冰晶也是構成雲的一部分。哦,但是別難過,你身上很快就會幹的,氣球知道怎麼帶你去該去的地方。
你在一陣微風中迅速地向上飄到晴朗的天空,直到遇上了一大團低垂的雲團,像是一道雲堤,你可以擺脫掉這些層積雲嗎?
當然可以,一陣向上吹拂的風將你吹往更高天際的高積雲所在地,它們離地表的高度可是超過1.6千米,小心了,下面正在下雨!
現在你可以稍微輕鬆點,開始享受航行之樂。當飛行至6.1千米時,你又可以看到開闊的天際,再次置身在雲間,這些稀薄、白色、波動的雲是卷層雲。
你還在繼續上升,這時候你真的是在翱翔了,身處超過9千米的高空,雲層漸漸稀疏,你可以看到上方湛藍耀眼的天空,此處的捲雲只不過是一縷縷末端捲曲的雲煙,你放眼望下去,只有雲而已。
好了,這已是我們氣球旅程的最高點,現在你正在緩緩地往下降落,直到聽到了嘶聲——你可能是遇上暴風雨了,沒什麼好奇怪的,因為你正在雷雨雲中,這些積雨雲可不是鬧著玩的,它們雷電交加,難怪又被稱為雷暴雲砧,更用不著吃驚它有時還夾著冰雹,甚至引起龍捲風!
你不會太喜歡這看似沒完沒了的積雨雲,突然間——哇!抓緊你的帽子,你正在快速移動,離開這片雲,迅速下降,下降,下降,是不是有點反胃?
你急速下降至1.2千米處,天色突然暗下來了,現在並不是晚上啊。是什麼東西正橫亘在你和地面之間呢?是雨雲層,意思就是會下雨的雲,沒錯!雨水正落在你的氣球上。
你幾乎快降落至地面了,但是又碰到了灰雲(最底層的層雲)和細雨,有時它甚至於會飄落地面變成霧,有時層雲也會飄落在摩天大樓頂,甚至你的鼻子上。
孩子們,祝著陸愉快!
四、銀色世界
雪並不是凍結的雨水,那叫凍雨,事實上,雨常常是雪在高空融化後落下的,雪是由圍繞著大氣中的灰塵或微生物顆粒的冰晶物體形成的。
在雲層較低處,由於充滿濕氣,雪花會變大,並隨著溫度變化而形成各種不同的結晶形狀,在這裡你可以看到最美的樹狀結晶。
氣溫較低時,雪花的形成速度較快,且保持冰晶狀態,冰冷雲層中形成的捲曲樹狀結晶看起來像蕨類植物;氣溫較高時,雪花會融化後再凍結,形狀會變得較圓滑一些。
較暖的氣溫會形成斜柱狀的針狀雪花。
如果結晶體在強風下的雲中形成,那麼在其形成過程中會遇上不同的大氣環境,致使它變成不規則形狀的雪花。

六角稜柱體:這是最基本的雪花晶體結構。這晶體通常太小,肉眼是看不見的。這是大多數雪花形成之初的模樣,之後從各個角落伸出分枝,形成更為精細的雪花晶體結構。

星盤狀雪花:這是薄薄的盤狀晶體,上面有6個寬大的胳膊,形成像星星一樣的形狀。它們的面孔通常裝飾有令人驚訝的對稱標記。當溫度接近零下2攝氏度或零下15攝氏度時才會形成這種雪花。這種雪花比較普遍。

星形樹枝雪花有分枝和側枝:這是相當大的晶體,一般直徑達2-4毫米,因此肉眼能輕易看到。這是最常見的雪花晶體結構,節日裝飾品上多是這種雪花。

蕨類星形樹枝雪花:此星形樹枝雪花有如此多側枝以至於它們看起來像蕨似的。這是最大的雪花,通常降落到地球時直徑可達5毫米或以上。儘管它們體形大,但都是單晶體冰組成的。

針狀雪花:這種雪花是苗條的柱形,是在大約零下5攝氏度時形成的。在你的袖子上,這些雪花看起來剛剛冒頭的白髮。有關此雪花的一個驚人事實是,當溫度只變動幾度時,它們從薄和平的盤狀長成苗條的柱形。

12邊雪花:這確實是二朵雪花連在一起,一朵雪花相對另一朵雪花旋轉了30度。這種雪花非常罕見。
五、狂野的天氣
1.颶風:颶風是一種駭人的天氣奇觀,它以螺旋方式盤旋,持續風速119千米/時以上,並且能夠帶來強烈暴風雨,至於颶風眼則風平浪靜,艷陽高照。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的資料顯示,颶風與颱風只是同一種氣候現象在不同地方的不同稱呼。熱帶氣旋按其中心附近的風速分級,風速在17米/秒以下的熱帶氣旋稱為熱帶低壓,17米/秒—33米/秒的稱為熱帶風暴。達到33米/秒以上時,這種天氣現象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名字:太平洋東部和大西洋稱為颶風,太平洋西部稱為颱風,印度洋稱為旋風。
根據颶風中心每小時推進距離,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將颶風分為五級:一級颶風119-153公里;二級颶風154-177公里;三級颶風178-209公里;四級颶風210-249公里;五級颶風249公里以上。
2.龍捲風:龍捲風是一種強烈的、小範圍的空氣渦旋,是在極不穩定天氣下由空氣強烈對流運動而產生的,由雷暴雲底伸展至地面的漏斗狀雲(龍捲)產生的強烈的旋風,其風力可達12級以上,最大可達100米每秒以上,一般伴有雷雨,有時也伴有冰雹。
六、天氣和氣候
如果有位研究地球的外星科學家遇到你,並向你問及昨天的天氣,你可能會回答「昨天晴朗、溫暖、微風」,或是其他簡短描述。但是如果他問你過去一年的天氣如何時,你可能就會遲疑並考慮一下了。你會如何描述這麼長一段時間的天氣和它的各種變化呢?
這時你要做的是描述氣候,也就是一整年的正常天氣情況。一個地區的氣候是許多因素結合起來決定的,其中包括該地所接受的日照、陸地的高度、周邊洋流和風的類型等。地球上分布著幾個主要的氣候區,這些氣候區又可細分為更小、更特殊的氣候。
氣候之最:
雨:哥倫比亞的洛羅和印度的毛新拉姆,年降雨量有時可達1168厘米。
雷暴雨:印度的爪哇和烏干達的托羅羅,平均每年有250天以上是雷暴雨。
霧:加拿大紐芬蘭的大淺灘,平均每年有120天起霧。
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的華盛頓山曾經有過風速達每小時372千米的記錄。
乾旱:智利的阿里卡年降雨量少於0.08厘米。
熱:利比亞的阿齊濟耶和加利福尼亞州的死谷,曾有超過52℃的高溫紀錄。
冷:南極的東方站曾有-89.4℃的低溫記錄。
雪:華盛頓州的雷尼爾峰曾有年降雪量超過30米的記錄。

參考頁面編輯

最後修訂於2013年8月20日 (星期二)2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