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
《热》教案
针对年级:五年级
课程时长:2课时。
第一课 热和热的传递
【教学目标】
让学生明白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直到两者温度相同。不同物质传递热的本领是不同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温度计,水杯(金属,塑料,陶瓷),热水,冷水,酒精灯,铁丝,火柴,蜡烛
学生准备: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计划用时:5分钟)
提问:怎么样可以让自己热起来?衣服或者被子可以生热么?
二、热的传递。(计划用时:15分钟)
1.提问:为什么人烤火、电暖器时,身体可以变热,引导学生认识到热是可以传递的。
2.演示铁丝导热的过程:用酒精灯加热铁丝,铁丝上每隔一段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观察哪端的火柴先掉下来。
3.不同介质传热速度不同:三个不同材料的杯子分别倒进热水,几分钟后分别测量每个杯中水的温度,让学生得出结论那种介质导热快,哪种导热较慢。然后问学生这种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都有哪些。(操作建议:由于水变凉时间可能有些长,为节省时间,可以在做第二步试验前先在杯中倒热水。)
三、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计划用时:10分钟)
四、回顾总结。(计划用时:5分钟)
第二课 物体的热胀冷缩
【教学目标】
使学生明白大多的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的性质。并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
【教学准备】
玻璃杯,气球,试管,热水,冰水,酒精灯,钢条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计划用时:5分钟)
提问:为什么夏天自行车的轮胎在太阳下晒久了会爆裂?为什么煮饺子时,饺子熟了会上浮?为什么注入啤酒瓶或饮料瓶里面的啤酒、饮料都不会装满?
二、气体的热胀冷缩。(计划用时:10分钟)
通过气球的膨胀和收缩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把气球紧紧的套在试管口上,然后分别把试管放入热水中和冰水中,观察气球的变化。放入热水中时,气球膨胀,冰水中时,气球收缩。教师请同学来解释原因。
三、液体的热胀冷缩。(计划用时:10分钟)
把试管中装入满,再用气球封口,这次封口的方法不同于气体热胀冷缩的试验,而是用气球皮封住试管口后用皮筋缠紧,尽量不留空气在试管内。重复上面的试验,观察气球皮的变化,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液体也是热胀冷缩的。
注:实验做完后,问学生两个试验当中,气球的变化有什么不同,进而得出结论,水与空气的热胀冷缩有什么不同。由于密度不同,空气热涨冷缩的程度更大些。这个问题是鼓励学生通过比较有新的发现。例如:空气的体积变化比水明显。对学生们的这类发现应给予肯定,给他们充分的机会交流、探讨,这个活动不可忽视。
四、固体的热胀冷缩。(计划用时:10分钟)
把钢条固定在支架上,其中一端下面放置酒精灯。先用刻度尺或者大头针或者铅笔划线的方式记录钢条的原始长度。然后用酒精灯对钢条进行加热,观察其长度的变化。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固体受热也会膨胀。
教师可以再进行提问,比较钢条长度变化的程度与空气或水的体积变化程度有何不同。
五、生活中热胀冷缩的现象。(计划用时:10分钟)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思考,在生活中热胀冷缩都有哪些体现,人们是怎样减少热胀冷缩带来的影响的。也可以作为作业,告诉学生要善于观察,遇到不理解的现象要善于探究,直到明白其中的原理为止。
参考问题:为什么夏天电线会比较松,而冬天会比较紧?如果把电线绷得太紧会怎样?生活中,有时瓶盖拧得太紧了,我们可以把瓶盖放在热水里泡一下或在火上烤一烤,就可以轻松地把它拧开;体温计的原理;复原瘪了的乒乓球用热水泡一下就可以。两段铁轨的接头处为什么通常都留一段空隙,如果没有空隙会怎样?为什么夏天柏油路面有时会鼓起?
四、回顾总结。(计划用时: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