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2013年秋-东坝社区-第三次活动-课程提纲”的版本间的差异
(未显示1个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 |||
第11行: | 第11行: | ||
== '''授课步骤''' == | == '''授课步骤''' == | ||
− | + | '''一、 规则确认:'''5’<br/>回顾课堂规则 | |
− | + | '''二、 新闻播报 :'''5’<br/>让1~2个孩子说一件最近发生的愿意跟大家分享的事情。 | |
− | + | '''三、韵律数数活动''' :20~25’<br/>1)让 孩子 按1、2报数,自然分为两组,交替数1~60,需符合指示 的 节奏。完成之后,再次数数,要同时符合节奏和音量的要求 。 | |
− | + | 2)倒着数数20~1。两组交替 , 符合音量和节奏 。 再依 次 每个人 一个 数一遍 。 | |
− | + | 3)分两组 数 数1~60,交替进行。奇 数 组大声,并向上伸展双臂,偶数组小声并屈膝。数到30交换。 | |
− | + | 4)用身体数数:从头开始,左右交替,头、肩、、腰、臀、脚踝,从1~10,扭一下屁股,然后再从脚到头11~20,扭一下屁股,从头到脚21~30,依次到60。(在肩和腰的位置交叉)。 | |
− | + | 5)站成一 圈,手 搭在前面同学的肩膀上 , 向前走1~20,然后向后走20~1 。 慢 一 次 , 快一次 。 | |
− | + | '''四、 讲故事:'''数字2的故事 20’ | |
− | + | '''五、 实物 数 数:'''20’<br/>1. 让孩子观察周围什么是2,想到生活中都有什么是2 。 | |
− | + | 2. 用石子数数:<br/>1) 三人一 组, 用石子摆在白纸上 , 从1~60。再将60颗石子 一 颗 一 颗收起来 , 倒着数60~1 。 | |
− | + | 2) 用自己的石子,两个石子 一 组 , 一颗石子 在上, 一颗石子在下 , 摆好。 然后 是第二组……两个两个一组都摆好,摆完 后 ,让学生数数是几组。上面一行几个石子,下面一行几个石子,再一上一下数数,共多少颗石子。再摆出4*5形,再数一数 。 | |
− | + | '''六、 写主课本:'''10’<br/>让孩子回顾今日的数字2的故事 , 告诉孩子我们现在 要在 主课本上画出这个故事和其它能想到的与2相关 的 事物 和 摆过的石子 。 | |
− | + | '''七 、 结束 , 告别 ''' | |
+ | == '''教学环境、材料需求''' == | ||
+ | 如第一节课 | ||
− | + | == '''助教需求''' == | |
− | + | 1.课前需要助教分发名牌,并做签到。 | |
− | + | 2.新闻播报时,如果孩子们没有积极主动发言的,需要助教老师们配合带个头。 | |
− | 数 | + | 3. 韵律 数数 阶段需 要 助教老师 :<br/> 1)参与 数数 活动 , 认真、 投 入 地 玩 |
− | + | 2)主讲看不过来的时候,帮忙注意一下孩子,看看他们的 数数 是否顺畅,动作是否协调 | |
− | + | 3)如果有孩子像前两次课一样,始终进入不了状态,希望有助教老师能在不影响课堂的情况下,单独跟孩子们聊聊,了解孩子的想法并进行适当的劝说和鼓励,不要强制小孩听话。 | |
− | + | 4. 第二节课开始时 , 需要助教分发 石子 和主课本 | |
− | + | 5. 摆石子的时候建议助教不要坐着,站起来一个一 个的 看看孩 子 们的完成情况 , 发现错误要及时提醒,但不要帮他们做。对完成得不太顺畅的孩子也不要催,多点耐心的关注和鼓励 。 | |
− | + | 6. 摆石子 完成 后, 收回 石子, 分发蜡笔 | |
− | + | 7. 课 程结束后 , 收回 主课本 、 蜡笔和 名 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他请补充''' == | == '''其他请补充''' == |
2013年11月6日 (三) 16:35的最后版本
授课目标[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 熟悉60以内的数字,练习数数的韵律感和节奏感,通过动作变化建立起对奇偶数和十进制的初步感觉。
2. 了解数字2的意义,发现2作为数学符号之外,它本身的存在意义。
3. 通过摆石子和画画练习对几何图形和数字的感受力,体会乘法的意义。
授课步骤[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一、 规则确认:5’
回顾课堂规则
二、 新闻播报 :5’
让1~2个孩子说一件最近发生的愿意跟大家分享的事情。
三、韵律数数活动 :20~25’
1)让孩子按1、2报数,自然分为两组,交替数1~60,需符合指示的节奏。完成之后,再次数数,要同时符合节奏和音量的要求。
2)倒着数数20~1。两组交替,符合音量和节奏。再依次每个人一个数一遍。
3)分两组数数1~60,交替进行。奇数组大声,并向上伸展双臂,偶数组小声并屈膝。数到30交换。
4)用身体数数:从头开始,左右交替,头、肩、、腰、臀、脚踝,从1~10,扭一下屁股,然后再从脚到头11~20,扭一下屁股,从头到脚21~30,依次到60。(在肩和腰的位置交叉)。
5)站成一圈,手搭在前面同学的肩膀上,向前走1~20,然后向后走20~1。慢一次,快一次。
四、 讲故事:数字2的故事 20’
五、 实物数数:20’
1. 让孩子观察周围什么是2,想到生活中都有什么是2。
2. 用石子数数:
1) 三人一组,用石子摆在白纸上,从1~60。再将60颗石子一颗一颗收起来,倒着数60~1。
2) 用自己的石子,两个石子一组,一颗石子在上,一颗石子在下,摆好。然后是第二组……两个两个一组都摆好,摆完后,让学生数数是几组。上面一行几个石子,下面一行几个石子,再一上一下数数,共多少颗石子。再摆出4*5形,再数一数。
六、 写主课本:10’
让孩子回顾今日的数字2的故事,告诉孩子我们现在要在主课本上画出这个故事和其它能想到的与2相关的事物和摆过的石子。
七、 结束,告别
教学环境、材料需求[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如第一节课
助教需求[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课前需要助教分发名牌,并做签到。
2.新闻播报时,如果孩子们没有积极主动发言的,需要助教老师们配合带个头。
3. 韵律数数阶段需要助教老师:
1)参与数数活动,认真、投入地玩
2)主讲看不过来的时候,帮忙注意一下孩子,看看他们的数数是否顺畅,动作是否协调
3)如果有孩子像前两次课一样,始终进入不了状态,希望有助教老师能在不影响课堂的情况下,单独跟孩子们聊聊,了解孩子的想法并进行适当的劝说和鼓励,不要强制小孩听话。
4. 第二节课开始时,需要助教分发石子和主课本
5. 摆石子的时候建议助教不要坐着,站起来一个一个的看看孩子们的完成情况,发现错误要及时提醒,但不要帮他们做。对完成得不太顺畅的孩子也不要催,多点耐心的关注和鼓励。
6. 摆石子完成后,收回石子,分发蜡笔
7. 课程结束后,收回主课本、蜡笔和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