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007-03


第一次发贴,好不容易呀:交给团队部的一...贺兆星2007-03-05 03:27
贺兆星对新人辅导建议如下:(本想务实的,又务虚了)



阳光是一个平台,它的出现也是供需关系利用网络推动的结果,网络是一个触媒和条件。
供是社会上存在一批年轻的姑且称之为知识分子吧,他们有一颗善心,希望能在自己力所能及或举手之劳的情况下帮助到社会群体的弱势一端。他们不满足于自己已有的现实活动空间,希望在网络的帮助下与同理想共愿望的一群人相识交往。他们有智慧而相对不够浮躁,希望他们所做的善举能够在同道互补的努力下系统持久地结出不会消逝的理想之果。
需是社会上尤其是经济社会中,社会财富严重两极分化的现实导致的弱势群体(或是群体的某个弱势一面)正经历着作为人的基本权利或平等机会的丧失,他们无法靠自身的努力来摆脱所面临的危机,急需(甚至急需也不是他们自己所能够意识到的)他们的人类同伴哪怕只是简单地搀扶一下这样的帮助。教育无疑是比较深远的一类需求,而儿童的教育更关系到社会的未来。
作为触媒和条件的网络,虽然不是形成一个社会自愿救助平台的必要条件,但却是形成象阳光这样一个汇聚遍布大地的萤火虫之光以足以消除(人类发展)一个一个黑暗死角的自愿者机制的必要条件。阳光的发起和阳光的三年多历程,经验和教训都应该能提供这样的证据。
阳光能够不乏人才,这是社会提供的。阳光能否聚起人才,并发挥出阳光人理念中理想的结果则是对现有的和将来的阳光人智慧的考验,这样的考验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考验,但重点可能就是如何用好网络等新技术手段使得上述供需得到恰如其分的结合。等到哪一天阳光成了一个众所周知的机构了,那可能表明阳光在某方面是成功的,但并不必然表明阳光实现了其预设的目标。等到哪一天阳光模式成了众多盈利的和非盈利的机构研究或效仿的对象了,那大抵可以理解为阳光基本实现了其成立的初衷。初衷当然不是模式,但只有模式才能保证初衷的实现。
基于以上观点,汇聚到阳光的人应该是自发的、自觉的、独立的、互助的、有平等意识的、愿意互补的、认同并实践阳光目标的。相应的,阳光应为这样的人提供依附的条件和环境(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又是开放的、能使外围的人感受到并被吸引和感化的。今日之老人乃过去之新人,今日之新人将是以后的老人。所谓老人无非是已理解并愿意且实际实践着同时适应了阳光文化的人,而新人可能是初步了解并愿意实践的人。阳光的发展(理念的实现)靠的是新人(因为老人总是有限的,而新人却是无限的足以不断发展),现在的老人则是吸引和凝聚新人的核心。因此在组织发展上新人是目标,老人是手段,老人是为新人服务的。老人的服务目标是使新人老化,这是要传承下去的每个老人的基本义务:帮助新人理解并实践,帮助新人适应,并让他老化后也接受这项基本义务。这项基本义务的履行应该得到阳光机构的支援:部门和同道的支援、网络的支援。
关于招募,同样基于上述观点,阳光的招募途径应主要是熟人介绍和网络宣传,保证被动吸收,然后再主动服务(老化他)。当然先期要有一个非常明了、非常易于让人理解的说明。或许不同时期,对不同人群有一个区别的宣传点,以引起注意。
关于老人的维护。现在的老人是鸡屎(基石BASE),也是鸡粪(基本成分BASIC ELEMENT)。没它土壤不肥呀,庄稼也不旺啊。应先行标准化地再老化,标准在哪,赶快讨论形成。设立立宪修宪程序(临时筹备组,定期最高权力的全员公决等)。立宪前那就先能动者先动起来开始全员登记吧、活动交流感情吧,这样忽悠着或许就把宪立起来了。其实宪应该是已经有了,再认真REVIEW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