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东京审判》,强烈推荐! | 秦无衣 | 2006-09-18 16:58 |
---|---|---|
整个电影非常的震撼,再现了当年东京审判的场景。作为中国人,一定要看啊! |
下 | _无为_ | 2006-09-19 12:24 |
---|---|---|
了 | ||
看看不同的观点 | 原子 | 2006-09-20 08:25 |
[转贴]《东京审判》是对历史的恶搞 文章提交者:zs19799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作者:再见肖申克 提交日期:2006-9-13 12:31:00 我怀着极高的期待看了《东京审判》,结果是,我再一次见证了中国电影人的弱智,一个货真价实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就这样被浪费了,糟蹋了。我不由得不说,中国电影比中国足球更使人厌恶,中国足球至少还有一个功能,那就是可以让你在茶余饭后发泄一下,我对中国足球的感受是肤浅的,而且基本上是娱乐性的,但中国电影却使你觉得一种深刻的失望。 整个影片在概念上是模糊的,是非上是模糊的,对抗上也是模糊的。中国法律同仁究竟是在和日本战犯交锋还是在和其他国家的法官对抗?电影一开始就给出了答案:中国人是在和盟国的法官对抗。梅法官的全部精力都是在与美、英、法、印等法官斗智斗勇,给所有人的感觉是这样的:对日本人的审判是一个假象,真正要表达的,是一个中国法官如何在合议庭(或者叫盟国审判委员会)内部争取主导地位。真的很荒唐,我们把这个事情缩小到一个具体的案件,一个罪犯要被判死刑了,合议庭(审判委员会)内部意见不一致,其中一个法官,非常希望把被告判处死刑,于是他不余欲力地说服其他法官,甚至采取了逼宫似的手法要挟其他法官。且不说这在法律上是荒诞的(负责说服法官的是律师或检察官,是经法庭调查而被采纳的证据,而不是某一个法官),即便东京审判不是一个单纯的法律问题而是一个政治事件,审判结果代表的不是法官个人的意见而是其所属国家的利益,那么,真正的交锋也是在法庭上。中国法官只是十一个法官之一,事实上他无法主导本次审判(天皇及其皇室成员没有被追诉就足以证明中国并不能主导此次审判)。他的理念及其出发点是没有悬念的,那就是为了国家利益一定要使用死刑,这个观点,并不是随着审判的进行而逐渐产生的,而是一开始就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他的头脑中。从真正的法律意义上说,即便罪大恶极如东条英机和松井石根,在未经审理并宣判前依旧是无罪的,法官绝不应当有那种事先的倾向性,而中国法官却抱着一种“严惩”的固定思维而来,这种事先存在于头脑中的判决结果最后“果然”影响到了刑罚的适用,你能说这个审判是公正的? 法庭上的戏虽然从时间上来说足够充足,但却是一个浮肿的典型案例。检方对日本战犯进行着一种机械的盘问,不是用证据而是用词汇来控诉日本战犯,出庭作证的证人只有三个,非常单薄,而且该三证人的证词均不被被告承认。除此之外,法庭没有出示任何证据以证明战犯们违反了国家法或是日内瓦公约(甚至都没有出现这些名词),比如说政府文件、往来电文、其他的证人证言、其他日本罪犯的有罪供述等等。显然,导演受到了一系列西方类似电影的影响,力图把整个法庭戏拍得紧张激烈扣人心弦。问题是,作为被告的战犯,几乎没有什么表现机会,完全是一些木偶,除了用弱智的语言回答一些弱智的问题外,他们的内心、他们的思维、他们的性格特征,没有任何的机会让观众了解,人们看到的只是,一些罪该万死的人,经过了多余的审判,居然还有人不愿意使用死刑,结果终于被来自中国的梅法官摆平了,OVER! 更使人忍无可忍的是,导演意想不到地安排了一段弱智到极点的感情戏段,我觉得,无论如何去蔑视这段戏都不过分。中国导演的低劣素质和趣味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中国的导演永远不懂得,爱情是人类永恒的感情,但爱情远不是唯一的感情,当一段特殊的历史袭来的时候,人们是没有时间来谈恋爱的,作为导演更没有道义来谈情说爱。中国人拍了三个版本的《南京大屠杀》,除了一个基本没有故事情节类似记录片风格的外,另外两个都搀杂了大量的感情戏,而且谈恋爱的都是一个中国人和一个日本人,好象非此就没法交代南京大屠杀的来龙去脉一样。问题还不仅仅在于此,问题在于,中国导演永远不明白,对于电影来说,爱情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商业噱头,电影不是拼图游戏,而是一个流畅的线性结构,太多的中国导演不会从美学上去理解这个问题,莫名其妙的三角恋好象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少。 有工夫去写三角恋,却没有时间去表现那些战犯——他们无疑罪大恶极,但他们是东京审判的主角,他们的内心究竟是怎么样的?面对由战胜国组成的法庭,他们究竟有怎么样的感受?面对人类良知的拷问,他们又有怎样的震撼或冷漠?面对无可辩驳的证据,他们又有怎样的内心世界?面对最后可能的极刑,他们又有怎样的忏悔或顽固不化?面对不仅仅是亚洲其他国家而且包括日本国民在内因为战争而造成的巨大损失,他们又有怎样的真实感受?这一切的一切,电影都没有丝毫的表现,对比一下美国人在四十年前怕的《纽伦堡审判》,中国导演难道不应该羞愧吗? 东京审判绝不是一个由中国法官来主导的审判,这一点,无论如何都应该有个清醒的认识,历史不是现实,也并不能折射现实,承认这一点,无损于这个电影的品质。稍微多读一点历史就应该知道,东京审判中,发动珍珠港事变、入侵东南亚、虐杀美英战俘等事件是被重点审理的内容,而关于中国的部分则主要集中在南京大屠杀及满洲事变上。其中尤以南京大屠杀为焦点,事实上,被判死刑的七名甲级战犯中,松井石根是直接因为南京大屠杀而被判有罪并最终被绞死的,遗憾的是,电影却完全回避了这一点,这是非常令人费解的。一部名为《东京审判》的由中国人拍摄的电影,居然回避了南京大屠杀,这就是所谓的“中国人都应该看的电影”? 中国的电影导演,根本缺乏对电影的责任感和对社会和历史应当背负的义务,完全没有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他们大多知识匮乏,不了解自己要拍摄的电影的历史背景、人物关系,不清楚真实的历史是什么样的。他们除了单纯意义上的电影知识,根本缺乏哲学、历史、文化、社会、法律、美学知识,对自己所要表现的领域一无所知,艺术类院校的学生,其基础知识之差有目共睹,靠这些连杨白老和黄世仁谁是谁都分不清楚的人,你能指望他们能拍出什么好的电影?中国,一个经历了南京大屠杀,一个在二战中付出千万生命的代价的国家,可以投资几个亿拍摄《十面埋伏》、《无极》,却没有能力拍摄一部真正震撼人心的二战电影,这是这个国家的耻辱,更是中国电影的耻辱。 最后我不得不说,《东京审判》,完全是一次对“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恶搞,鉴于这种恶搞一再地出现在类似的题材中,由于中国导演现阶段完全不具备拍摄此类重大历史题材所应当具备的素质及相关知识,为防止进一步的恶搞,建议我国暂停对此类电影的立项批准,以保护更多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不被糟蹋,留给后人一个真正严肃地思索历史的机会。 | ||
我的一些反驳 | 秦无衣 | 2006-09-20 11:23 |
针对法官那部分,我的反驳。 第一,和日本抗争应该是检查官的事情,而不是法官的事情。 第二,梅最后和其他法官抗争要使用死刑是他作为法官应该的。所有的法官都达成了一致,就是部分的战犯应该被判处最重的刑罚,但是由于各国的传统不同,什么是最重的刑罚产生了分歧。大多数法官认为终生监禁就已经是最重的刑罚,死刑不够人道。作为中国的法官,梅说服其他法官又有什么错呢? 针对感情戏,我的反驳: 其实里面并没有围绕感情戏来说,之所以要有这段感情戏,是为了表现出日本民众的态度,所以它是必要的。 | ||
没看过, | 原子 | 2006-09-20 13:01 |
就是转贴一下。 | ||
这样的题材,其实 | 小律 | 2006-09-20 17:22 |
应当由纪录片而不是故事片来演绎。 观众会分不清哪些是真实历史,哪些是虚构..... 当虚构的成分明显,被观众识破时, 会牵连到那些真实的部分,也容易被误以为是虚构 | ||
宽容些吧 | 呀呀 | 2006-09-21 09:36 |
首先这是一部故事片,从体裁上允许在商业运作上有一定的虚构,比如说中日恋人。反之言中日恋人何尝不可能 其次,当时的历史是国大而不强,国家之间力量的比对,决定了审判法官之间的力量格局。 还有一点重要的影片的确着墨不多,各国对待死刑的文化差异是迥然不同的.人权天赋,即使恶贯满盈,对于他人生命是否能予剥夺,这是个大问题. | ||
推荐一本书 | 呀呀 | 2006-09-21 09:38 |
<人类死刑大观>,记述的比较全世界的死刑及发展历史. 胆小的不要看,看过要做恶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