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006-07


推荐《如何改变世界》安猪2006-07-15 22:35
这本书的名字叫《如何改变世界》,副标题是《社会企业家与新思想的威力》。社会企业家是一群以改善社会造福人群为自己事业的人,他们执着地经营所认定的“社会企业”——所谓的社会企业,可看作NGO和商业企业的综合,或者说——以商业公司的形态,实现改善社会的目的。而这本书,就是一本专门介绍社会企业家的书,是一本关于他们是谁,他们为什么及如何开创自己的社会企业,以及他们如何克服困难并不断前进的书。

很难描述我阅读此书的感受。之前我一直在思考“多背一公斤”的组织模式,从单纯的志愿组织到专业的NGO,都有着我所无法接受的弱点,或是效率,或是独立性。而这本书就在这个时候走进了我的视野。就像近视的人戴上了眼镜,世界在我面前变得清晰。原来还有这样一种组织,能够如此独立而卓越地存在着。

说卓越毫不过分——从我对经营的理解,这类组织的经营(先别说成功)是困难的。它不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同时又缺乏大多数NGO所拥有的慈善资源,却要在一个近乎市场化的环境下为社会提供福利并且保证自己的生存。任何企业会遇到的困难,都会在这些社会企业身上出现,并且会因为资源的严重不足而加倍地放大。但它们成功了,不单成功了,还日渐壮大着。他们以服务人群为己任,谨慎地控制自己的“野心”,选择合适的模式,试验,改进,推广,战斗,坚定、谨慎、有力而深远地改变着世界。

不过,近视的比喻尚不足以描述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阅读此书,更像盲人重获了光明——他不仅为世界的多彩而雀跃,更为自己的存在而狂喜。刹那间,他看到了自己,看到了自己在那个曾经黑暗的世界中的位置,知道了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他重新发现了自己。

我的朋友崔英杰,两年前去云南时遇到了两位支教老师,老师让他给另一条村子的支教老师传两句话,一句是“你并不孤独”,另外一句是“坚持就是胜利”,英杰听到后,当即给她们下跪了。我理解英杰当时的下跪,从事社会工作的,尤其是从事非官方的社会工作的,总是生活在人们生活的边缘。他们很少被人们所认识甚至理解,也少有机会能认识同行者。每个人,都凭着内心的一点点光明在黑暗中摸索、前行。如果他们不幸倒下了,不是因为内心的信仰不够忠诚或者能力有所欠缺,往往是因为缺少有效的交流和必要的鼓励。

而这本书,却如一盏灯,不仅照亮了前路,更让我们看到了身边的同行者。他们用卓越的成就告诉我们,胜利就在前方,而我们并不孤单。

是的,这本书真正介绍的是社会企业家本身而非社会企业,尽管他们经营的社会企业已经改变了世界,但让这种改变得以发生的却是创造和运作着这些企业的人。是什么成就了他们?这群人来自不同的民族和国家,背景迥异,所关注的社会领域亦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同样地拥有“同情、灵活的思想方法和一种‘强大的内核’”。这个“强大的内核”,在我看来,是真正的平等观,对人类尊严的信仰,对对象全然的信任,以及对未来坚定的、无以伦比的信心。

“生活并不只是应付痛苦。并不是明天就会死掉,在他们还活着的时候,他们应该做一些能使他们获得满足感、有目的感的事情。”

“它(儿童热线)是一权利服务。我们不是在帮助‘可怜的穷孩子们’,我渴望把‘可怜’、‘穷’这样的词从我们的词汇表中除掉。如果我们采取慈善施舍的做法,那我们再这样干上5万年,情况也还是照旧。”

“不过,并不是我造就了儿童热线,它的发生是因为它必须要发生。那不是因为我。”

这样的话还有很多很多,每一个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从中吸取信心和力量。

在这本书的开始,有一张《社会企业家及组织全球分布图》,上面标注着全球34个社会企业的位置,它们象寥廓夜空中为数不多的闪亮星辰,照耀着我们的前方。唯一让我感到遗憾的是,在这个地图上,中国还是一片空白。我知道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尽管要在这片土地上做出些许的改变都会很难很难,但我相信,改变的日子不会太遥远,因为我们并不孤单。我更相信,当这一天到来的时候,“多背一公斤”能成为当中自豪的一员。



恩 很好的一本书菠萝静儿2006-07-16 11:57
书中讲述了一群拥有“同情、灵活的思想方法和一种‘强大的内核’”的人,一群有着坚定、平和、快乐、又拥有着长久激情的人。

祝贺安猪,近视眼带上了眼镜,盲人重获了光明,一片豁然。
好书好书扫地老僧2006-07-17 14:09
安猪推荐必属精品!!!找到一定要仔细拜读

但是,我并没给支教老师下跪:$, 当时知道他们支教以后只是给她们鞠了一躬,幅度较大,大约91度角,但和下跪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而且鞠躬是在她们让我转话前。

本人到目前为止只给长辈和佛像下跪过
呵呵^xiaoyang^2006-07-17 14:50
终于明白了,我当时看的也有些犯嘀咕。。。

不过呢,安猪作文,需要必要的夸张,这样才动人,才有好效果啊。

Maybe it is part of what is called communication skill.
建议oasis20002006-07-17 14:58
组织大家一起来看这本书,开个读书会
我当时看到不是犯嘀咕菠萝静儿2006-07-17 15:30
而是震惊!!!! 因为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故事中还有下跪的环节!!

我觉得英杰好伟大、勇敢!!! (虽然这种伟大和勇敢是被支教者激发起来的)

最后发现,这一切都是安猪导演的。

^xiaoyang^2006-07-17 15:49
为伟大的安猪的伟大的导演才能鼓掌~~~~(华哗哗哗~~)

Sometimes, it is true that things can be nothing more than a showcase; what is different is the scale and time-length of its existence.
抱歉抱歉安猪2006-07-19 13:05
年代久远,兼之本人记性不佳,让英杰同学受委屈了,呵呵
他什么都看不清记不住安东尼猫2006-07-19 21:55
周二在东方新天地同他和他的女友打招呼,竟然当作不认识。
安猪,那本书是吴士宏翻译的么?adoctor2006-07-31 08:58
转载个文章给大家看看...



打工女皇吴士宏告别商场 抓笔勤耕出书忙(转载)


 如今吴士宏与商界之间,除了一份《财经》杂志,便没有太多联系。

  2006年4月19日,TCL集团发布公告,集团董事吴士宏将其持有的1008万股股份,全部转让给TCL的十位高管,不再持有任何TCL的股份。这是吴士宏退出商场三年后,人们首次看到有关她的消息。很快,“吴士宏在TCL输了一切,时代不需要吴士宏,吴士宏黯然退场”等猜测议论纷纷袭来。

  没有声援,更没有吴士宏自己出来辩白,人们很快把这事忘了。

  3个月后,7月16日,吴士宏突然出现在一个名为“社会企业家与公益事业”研讨会上。这是吴士宏三年来第一次公开亮相,没有任何职务,仅以一个译者的身份,吴士宏与作者戴维·伯恩斯坦一起,向中国的非政府组织人士推介和探讨一本新书《如何改变世界:社会企业家与新思想的威力》。会上吴士宏透露,公益事业将会是她未来的方向。

  吴士宏的此次出场清楚地回答了人们的猜测,从TCL全身而退不是出局,而是彻底告别商界,向一个全新领域的转身。

  2003年,吴士宏因为严重的心脏病离开了TCL,“当时,我特地请求李东生总裁不要公布我的病情,因为当时想,说不定哪天我还要回去呢。”吴士宏告诉《南都周刊》记者,离开了繁忙的工作,改变的不仅是自己的生活,更悄悄改变了她自己。她说如今她与商界之间,除了一份《财经》杂志,便没有太多联系了。

  吴士宏的文化复兴运动

  “我想要做个有文化的人,这是我从小的梦想。商场只锻炼了一个人的生存技能,可能也学到了一些知识,但是没有文化。所以我说这是我个人的一场‘文化复兴运动’。”

  因为心脏病回家,后来又不小心骨折,风风火火了20年的吴士宏除了在家休养,突然什么也干不了了。读书,这个她从小的爱好突然又有机会跳出来牢牢地占据了她的生活。

  吴在《逆风飞扬》里,曾经描写过对书的痴迷。多年后,吴士宏依靠自学取得了成人高考大专文凭,随之是20年的职业生涯。“商场上永远没有时间去系统地做一件事情,安静地读一本书都是奢望。”吴士宏在IBM的最后一年曾经决定要去美国一个小镇读EMBA,机票都已买好,双亲却突然双双病倒,读书的计划不得不再次搁浅。

  此次因病休养,给了吴士宏难得的清闲时光。她说,仿佛又回到童年“吃书”的年代,文学不过瘾了,又开始读哲学、历史、艺术书籍。吴说,就像一个饿了很久的人,一旦开始就再也停不下来,静心读书使她延续到商场上一目十行的阅读习惯被彻底改变,很多哲学、社会科学的书艰涩难懂,她必须一页书来回看半天,读得辛苦。此外,她开始学习古代汉语,潜心研习古文经典。

  公益事业

  “我20年做的都是商场上的事情,商场规则已经潜移默化地变成了我的第二语言,而公益事业领域里我什么都不懂。”

  读书的同时,吴的身体在逐渐恢复。她持续着宁静的生活,但也会突然想起今后做什么的问题。吴说,在这样一种完全自由的状态中,没有任何征兆的,一个念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我突然想做点善事,刚开始我被自己的这个念头吓了一跳,我当时认为,这就要到深山老林,到最穷的地方,是一件特苦的事情,我觉得自己做不来。而且我20年做的全都是商场上的事情,商场规则已经潜移默化地变成了我的第二语言,而这个领域我什么都不懂。所以这个念头冒出来的时候我自己一直是排斥的,使劲要把它推开。”吴说。


《如何改变世界》中文版封面

  吴士宏没敢把这个念头大声说出来,只悄悄地告诉了几个好朋友,让他们帮着找些这方面的书来看。2004年夏天,有个朋友给吴士宏带来了英文版的《如何改变世界》,本书作者是一名美国记者,他花费数年时间遍访了多个国家40个公益组织,选取了其中有代表性的9个案例和代表人物集结成书。吴士宏如获至宝,决定要把它翻译成中文。当时吴拿到的还是试行本,等2004年底英文版正式出版时,吴的中文版本也翻译得差不多了。

  “我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觉得这些人真了不起啊,简直是一群活雷锋!”吴士宏笑道,“后来随着被他们的经历一次次打动,我开始感受到,这些人能够几十年乐此不疲,他们在这项事业中,经历的不仅是艰难和寂寞,更有一些东西是真正让他们快乐、满足的。”

  吴不讳言,翻译《如何改变世界》的时候,她就特别崇拜书中写到的尤努斯。这位孟加拉的经济学教授创建了专门贷款给穷人的乡村银行,因此受益者300多万,其中95%是原先赤贫的妇女。乡村银行和小额信贷的模式更在全球生根发芽,数以亿计的穷人因此受惠。2004年底,吴士宏终于在纽约的一个书店买到了尤努斯的英文版自传《穷人的银行家——小额贷款与抗击世界性贫穷之战》。吴读完心中充满激动和崇拜,按书中的地址给尤努斯教授发了E-mail,表达了想将他的自传翻译成中文的愿望。第三天,吴士宏收到了尤努斯肯定的回复。经过两个多月的工作,吴完成了初稿。


吴士宏与《如何改变世界》的原著作者戴维·伯恩斯坦在一起

  一头扎进了翻译的工作,吴士宏每天工作七八个小时。“你知道什么是最舒服的姿势吗?就是找个垫子坐在地上,背靠着沙发,窝在茶几这儿。”吴说,她每次一窝窝好几个小时,站起来上厕所的时候,就呦呦呦呦地挺不起腰来。吴心想该多做做运动了,并没有太往心里去,直至难以忍受去看医生,医生看完片子惊讶地问:“你居然还能站得起来?”勒令她必须及时手术。

打工女皇吴士宏告别商场 抓笔勤耕出书忙(2)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 19:49 南都周刊


《穷人的银行》中文版封面

  企业家与社会企业家

  “企业一定是要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而社会公益是为了帮助弱者。但这本书提供的经验是,公益要能做成,要产生大范围的影响,必须打通和企业、政府这两个领域的桥梁,利用企业、政府的力量去推动,而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也有收益。”

  “翻译这两本书,我自己的收获肯定是最大的。”采访过程中,吴士宏不时地扶腰,但还是不断地重复着这句话,“我刚开始冒出做点善事念头的时候,都不理解公益和慈善的区别,我对这个领域的了解是零。这两本书提供的是一些活生生的案例,书中的这些社会企业家几乎都做了几十年,碰到了所有的困难,坚韧不拔而又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他们最后都做成了。这两本书匡正了我原来对于公益事业两个极端的想法,一个极端是想做什么就随便做点儿什么,只要我喜欢,另一个极端是我要把它做成个大事业。书里的这些故事告诉我这两种想法都不对,第一种太轻佻,太随意,第二种其实是怀有私心,抱着这两种想法都不大可能做成。”

  吴士宏此次离开商场离开得非常彻底,“除了几个好朋友,几乎和商场上的人都断绝了联系。”但20年的商场经历,商业逻辑已经牢牢内化为她的“第二语言”。她说,她欣赏书中”社会企业家“的概念,使她可以从熟悉的商业逻辑去理解公益事业。“按我的理解,社会企业家和慈善家是不同的,慈善家就是散财济贫,社会企业家则把公益当成了事业,他们具备企业家的素质,如整合资源、调度资金、经营管理等,只不过他们经营的不是企业,而是社会公益事业。”吴说。

  企业和企业家应该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角色?这也是吴士宏在翻译中不断思考的问题。以她商场的经验,她认为企业和公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企业一定是要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而社会公益是为了帮助弱者。但这本书提供的经验是,公益要能做成,要产生大范围的影响,必须打通和企业、政府这两个领域的桥梁,利用企业、政府的力量去推动,而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也有收益。”

  吴认为自己下半辈子会做一些公益的事情,“公益领域是非常广阔的,会有很多种可能。”吴士宏透露,“比如说,像戴维那样去走访中国的社会企业家,记录他们的成长;或者像‘阿育王’基金会一样,动用更多的社会资源,帮助更多的社会企业家。”她现在考虑的是,如何利用她自身的企业家素质和商场经验,去做一些“架桥”的工作,推动公益与企业、政府之间的合作。

  平衡生活

  对照《逆风飞扬》里那个“一口干尽,人间万丈红尘”的豪放女子,吴士宏豪爽地笑了,“那都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

  “1985年7月1日,星期一。

  “一个女孩站在北京长城饭店门外,尽量把自己遮蔽在门前人工瀑布的影壁后面,仔细观察别人是怎么走进转门的。正是早晨上班时间,转门忙得不得了,进的多出的也多,都是外国人。确认自己学会了进转门的“诀窍”,又鼓了十分钟的勇气,她向着辉煌的五星酒店殿堂走去。门童高大威武,帽檐肩章都有金线流苏,更衬出她的十足乡气,一件铁灰涤纶西装领上衣无腰无型,代表79年的款式,狠心置办的新裤子是深蓝色,锐利的裤线显示化纤质地,顾了挑有裤线的,没顾上颜色和上衣不配,至少鞋是真猪皮的,买了才一年还没穿过几回。直发齐耳黑框眼镜,一张素脸没化妆没口红只是一片病态的白,活像只丑鸭混在金顶天鹅中间。迟疑嗫嚅立即招来门童威严洞察的目光,赶忙举起攥出了汗的外企外派职工工作证,经上下打量验明正身后她被放行。心跳如鼓两腿软颤终于安全地转进去,汗湿的手印留在了晶亮的玻璃门上。

  “我认识那个女孩,她曾经是我,我曾经是她。我们俩一级一级攀爬,怕落伍怕落后怕回到万劫不复,一路上无数次摔倒爬起,每次心受了伤由它慢慢去结疤,不敢回头,一步不敢停留,走啊走啊,一口气走了十四年,直到与王侯豪杰同行。” ——《逆风飞扬》

  吴士宏的人生充满了蜕变,从街道医院的护士,到IBM的办事员,从外企公司的普通白领到中国的“打工女皇”,吴士宏一步步从社会的边缘迈入主流。人至中年,她却跳出商界,选择了边缘。

  改变的不只是生活的内容,还有生活的态度。“公益会是我今后生活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吴士宏说,要十分小心地保持平衡的生活。她生怕以她的性格,一旦投入就很可能又将全身心陷入,以至于打破她贪恋的平衡生活。

  1999年加盟TCL的时候,吴士宏就曾多次公开表示,打算在TCL再干三年,最多五年,她当时就有这个想法,要在工作之外,给自己、给生活留一些时间。《逆风飞扬》里她表达了她向往的生活:“事业不是我惟一的终极追求,我有很多很多个人的梦想,梦想里有马儿,有大狗小狗,有孩子,有绿茵,还有我的爱人……我坐在柜台后用美酒招待八方而来的朋友,门楣上闪着‘Juliet’s Bar’的霓虹……”

  “商场的二十年于我是精彩瑰丽的,但是它只丰富了我人生的经度,但我生命的纬度,那些人们看不见的、不太热闹的东西,要我自己去补上。”吴士宏说。

  吴告诉记者,她将最喜欢的弘一法师的四句话刻在一块石头上:“利关不破,宠辱惊之;名关不破,毁誉动之。”

  “只有不被名利惊动,才是真正把握住了自己。”没有人告诉我要做什么,读书是我小时候就有的想法,做公益则是我在衣食无忧之后自然而然生发的想法。我并不高尚,我只是在做我自己。”

  吴士宏简历

  吴士宏,生于北京,满蒙汉三族血统。曾为北京椿树医院护士。1985年,获自学高考英语专科文凭后通过外企服务公司进入IBM公司任办公勤务。一年后获培训机会进入销售部门,因业绩突出不断晋升,从销售员直至IBM华南分公司总经理,被称为“南天王”。1997年任IBM中国销售渠道总经理。1998年出任微软(中国)公司的总经理,1999年6月因个人原因辞职,在IT业引起震动。后跳槽至国有企业,任TCL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总经理。曾出版自传《逆风飞扬》。2003年,吴士宏默然退出TCL,同时退出商界。

  “再来一杯咖啡!”吴士宏向记者眨了眨眼,低声说,“我好久不喝咖啡了,馋得很。”这个常年每周工作超过90个小时,曾凌晨3点跟客户签约,熬夜不眨眼的工作狂人看来确实休息了很久。

  吴士宏,曾经是IBM中国的“南天王”,微软中国的第一位本土总经理,TCL集团董事、副总裁,中国的“打工女皇”,2003年在人们的种种猜测中,静静地退出了商场。在公众视野中消失三年之后,2006年夏,吴士宏出现在北京郊区,与《南都周刊》记者见面相谈。她身着便装,不施粉黛,却不减神采。

  远离了咖啡,远离了不分昼夜紧张鏖战的商场,吴士宏现在每年读100多本书,每天弹两个小时钢琴,每天下午给自己开设“古代汉语”课程,研习古文经典,还学会了做菜……

  2006年再次现身,吴士宏早已卸去商场武士的盔甲,第二次成为抓笔勤耕的文人,其两本企业家投身社会公益的译著日前已在市场通行,借此两本书,吴士宏间接地表达了她对中国企业界及中国企业家的部分反思。

  生活与工作

  “我是一个比较喜欢现实状态的人,当时那种状态我非常喜欢,觉得非常有意思。现在呢,有时候看书看得像学究一样,也特别喜欢这个文化的过程。我喜欢现实状态,如果我不喜欢我肯定要改变,如果现在觉得寂寞,我早就蹦出去了。我想以后,对于生活,我会有一个更切实际的判断和思考。”

  “我从来都不后悔,不是因为自己做得对,而是后悔完全没有用,我就不后悔,我觉得我挺好的。我也会去想,一件事情失败的话,我失败在哪里,但不是后悔,是想明白罢了。”

  两本书

  “第一本书就像是一个速成的MBA课程,里面有实际案例,有行业内的过去、现状和前景,到尤努斯这本书,就是进入了一个研究领域。看到了30年里他从开始有这个想法,到最终影响了那么多赤贫者,做成一个伟大的事业。30年的精华浓缩于此,这本书是一个精神案例,视野非常广阔,我看到了从事这个事业可以预见的艰辛,还有对常识的颠覆。在我翻译完成时,我完全信服了。”

  “真的,我太崇拜尤努斯了,我从未这么崇拜过一个人!这个人太棒了!颠覆了银行业的传统,创造了穷人经济学。虽然他有时说话挺极端,还挺理想主义的,但是做成极端事业的人,恐怕自己就挺极端的。”


本书简介^xiaoyang^2007-05-10 14:01
商业企业家以经济而言意味着什么,社会企业家对社会变革就意味着什么。戴维·伯恩斯坦写道:他们是那些为理想驱动、有创造力的个体,他们质疑现状、开拓新机遇、拒绝放弃,最后要重建一个更好的世界。

《如何改变世界》讲述的就是这些卓越个体——有些来自美国,其他刚来自从巴西到欧牙利的许多国家——引人入胜的故事,为民营部门提供了一本“卓越指南”。在美国,一个叫J.B.施莱姆的男人帮助了数以千计的来自抵收入家庭的中学生进入大学。在南非,一个叫维洛尼卡·霍萨的女人发展出一种以家庭为基础的艾滋病病入护理模式,改变了政府的卫生医疗政策。在巴西,因为法维奥·罗萨的努力,数以十万计的边远农村居民用上了电。还有美国人詹姆斯·格兰特领导和“行销”了一场全球儿童免疫运动,挽救了2500万个生命,也因此为自己树立了声望。再还有美国人彼尔·德雷顿,他创建了一个自愿者基地“阿育王”——资助和支持了这些社会企业家,以及千余个像他们那样的人,将它们的思想威力撒播到了世界各地。

这些非凡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没有被媒体大量报道的巨大变革:环顾世界,社会中成长最快的部分是民营部门,同时数以百万计的普通人——社会企业家们——正在越来越多地涉足到政府和企业已经失败的地方去解决问题。正如其标题所显示的,《如何改变世界:社会企业家与新思想的威力》要告诉我们的是,凭着决心和创造精神,个人也能够创造出非凡成就。对那些追求在世上留下一个正面印记的人而言,这即是一本激励读物也是一本无价的行动指南。它将改变你看世界的方式。
谭磊和我^xiaoyang^2007-05-10 14:04
都有这本书,如果有哪位亲爱的阳光想看,我们可以帮您在大学里复印,成本在10元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