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教育部发言人"非义务教育是消费"论点 | joanna_8505 | 2006-03-07 09:54 |
---|---|---|
大家去SOHU网上看看吧.昨天上午10点的文章,现在已跟贴7000多了(但是被删除到只剩3700) 原文 教育部回应乱收费质疑:屡禁不止因教育投入不足 全部跟贴 (3765条) 精华区 (17条) 辩论区 (2条) 立即发表 最新评论 | 最热评论 共有评论3765条 第1页 意见箱 搜狐网友 发表时间:2006年3月7日8时47分 IP地址:220.194.18.* 这是我的被删三次的原贴 驳非义务教育是家庭消费的谬论 (06年3月6日) 今日在SOHU两会报道相关新闻中看到,教育部新闻发言人所谈的非义务教育是家庭消费的观点。大大不以为然。原文如下: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针对群众反映的“上学贵”问题,对记者讲了自己的见解:人们对学费问题应当转变观念。在计划经济时代,孩子从小学上到大学花的钱很少,因为国家都给包了,但是在市场经济时代,形势已经发生变化。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已经成了家庭的一种消费,既然是消费,就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智力实力来选择。北大、清华这些优质教育资源是有限的,自然比较贵,不是所有人都消费得起的。就好比逛市场买东西,如果有钱,可以去买1万元一套的衣服;如果没钱,就只能去小店,买100元一套的衣服穿。现在很多人不考虑自己实力如何,都想让孩子往好学校里挤,这是非理性的,也是形成“上学贵”观念重要来由之一。] 反驳观点一:教育是投资,而非消费行为 教育和买东西能是一样的吗?买东西是纯消费可以理解,所谓消费,是没有办法再把失去的钱换回来的。比如买了衣服,买了食品,去旅游了,等等。小孩子花钱买了一件衣服,当小孩子长大了,衣服装不上了,这次消费的价值就用完了,消失了。而教育则不同,教育的花销,买来的是素质的提高和未来更多的挣钱机会。给小孩子买了学校的教育,当孩子从学校走出来,他已经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孩子了,知识、能力、见识,都已经成为他的一部分。这时,你“买”来的学校教育的价值并没有消失,而是转移到了孩子身上。所以教育不是消费,而是投资。你投资于教育,是希望你的投资转化为孩子的能力,金钱的价值转化为人的社会价值。 反驳观点二:教育是共同投资,而非家庭投资 那么教育只应该是个人和家庭的投资吗?不是这样。学校,公立的;学校的用地,国家的;学校的教师,准公务员;校的校长,干部待遇。这些明显的事实都说明,国家/政府也在投入教育。如果说教育是消费的话,那国家就不要回报了,就应该是不要收费了呀。而政府并没有,包括义务教育阶段,不收学杂费都没有做到,更诓论书本费、学具费等等名目的收费了。可见国家也没拿教育当消费,而是当成建了一个大超市,等着坐收地租呢。这从另一方面证明了,教育是国家、家庭(个人)的共同投资行为。 反驳观点三:国家是教育投资的重大受益人 义务教育是国家责任这一点,看来已经没有多少异议了。然而在义务教育之上,还是很有必要阐明谁是最大的受益人这个问题。原因很简单,谁出资谁受益,反言之,谁受益,谁就应当出资,这就是市场经济的规则。那么为什么说国家是最大的受益人呢?因为一个人受教育最多,他在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的同时,也是为社会谋取了更大的利益。这点从政治经济学里的剩余价值观就可以证明了。凡是劳动者,他都在获得报酬的同时,还创造出了剩余价值。而这个剩余价值,或者许多剩余价值总和在一起,正是政府行使自己职能的力量源泉。一切的社会稳定、平衡发展的措施,没有人劳动者剩余价值带来的公共财富,都是无从谈起了。从这点上说,国家从教育投资上的受益永远要比个人多。 结论:教育部发言人之教育消费说,实在是无任何理论依据之信口开河也。 搜狐网友 发表时间:2006年3月7日8时33分 IP地址:已隐藏 我的观点: SOHU你是教育部办的吗?怕什么? SOHU你是教育部办的吗?怕什么? 为什么删我的贴子?我在3月6日16点25分,7日8点1分,8点25分发了三次了。代表个人观点的贴子,你怕什么呢? 反驳观点一:教育是投资,而非消费行为 教育和买东西能是一样的吗?买东西是纯消费可以理解,所谓消费,是没有办法再把失去的钱换回来的。比如买了衣服,买了食品,去旅游了,等等。小孩子花钱买了一件衣服,当小孩子长大了,衣服装不上了,这次消费的价值就用完了,消失了。而教育则不同,教育的花销,买来的是素质的提高和未来更多的挣钱机会。给小孩子买了学校的教育,当孩子从学校走出来,他已经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孩子了,知识、能力、见识,都已经成为他的一部分。这时,你“买”来的学校教育的价值并没有消失,而是转移到了孩子身上。所以教育不是消费,而是投资。你投资于教育,是希望你的投资转化为孩子的能力,金钱的价值转化为人的社会价值。 反驳观点二:教育是共同投资,而非家庭投资 那么教育只应该是个人和家庭的投资吗?不是这样。学校,公立的;学校的用地,国家的;学校的教师,准公务员;校的校长,干部待遇。这些明显的事实都说明,国家/政府也在投入教育。如果说教育是消费的话,那国家就不要回报了,就应该是不要收费了呀。而政府并没有,包括义务教育阶段,不收学杂费都没有做到,更诓论书本费、学具费等等名目的收费了。可见国家也没拿教育当消费,而是当成建了一个大超市,等着坐收地租呢。这从另一方面证明了,教育是国家、家庭(个人)的共同投资行为。 反驳观点三:国家是教育投资的重大受益人 义务教育是国家责任这一点,看来已经没有多少异议了。然而在义务教育之上,还是很有必要阐明谁是最大的受益人这个问题。原因很简单,谁出资谁受益,反言之,谁受益,谁就应当出资,这就是市场经济的规则。那么为什么说国家是最大的受益人呢?因为一个人受教育最多,他在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的同时,也是为社会谋取了更大的利益。这点从政治经济学里的剩余价值观就可以证明了。凡是劳动者,他都在获得报酬的同时,还创造出了剩余价值。而这个剩余价值,或者许多剩余价值总和在一起,正是政府行使自己职能的力量源泉。一切的社会稳定、平衡发展的措施,没有人劳动者剩余价值带来的公共财富,都是无从谈起了。从这点上说,国家从教育投资上的受益永远要比个人多。 结论:教育部发言人之教育消费说,实在是无任何理论依据之信口开河也。 http://comment2.news.sohu.com/viewcomments.action?id=242146108 |
虽然是谬论 | 安猪 | 2006-03-07 16:23 |
---|---|---|
但反驳得很苍白呀,逻辑上没有说服力。 其实要证明非义务教育不是消费,只需证明它不是市场行为就行了。这样的话,考察一下非义务教育的投入来源就清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