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005-04


一篇语文教学设计的论文,供参考胡小搞2005-04-18 11:42
俺1997年写的一篇关于语文教学设计的论文,现在都有些看不懂了。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是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课程论专家B.S.布卢姆在70年代初首创的。在我国,自1986年布卢姆来华讲学后,逐步掀起了“掌握学习”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到1989年秋,全国约有5000所以上中小学校在尝试使用。它是我国影响较大,流行较快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这种教学模式提出之前,布卢姆发现,同一名学生在个别教学中的学习效果明显优于在群体教学中的学习效果。由此推断,在个别教学中一定有某些因素可以使即使能力不强的学生也能获得好成绩,如果把这些因素放到群体教学中去,则群体教学既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又能达到个别教学的良好效果。掌握学习教学模式的目标就是要消除群体教学与个别教学在效果上的差异,实施群体教学的个别化策略,使全体学生都能及时掌握单元(一个基础单位)知识结构,进而掌握一个牢固的系统知识结构。
一、掌握学习教学模式对语文教学设计的几点启示。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主要采取了以下个别化的策略:(一)教学和学习要从系统到单元,再回到系统,按一定的程序展开.(二)教师分析不同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能力倾向,从而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速度,使学生按自己力所能及的速度进行学习。(三)每个基础单位的教学都要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强化。学生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或不能成功地完成一项学习任务时,及时给予补偿的学习时间或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矫正。
这些策略给语文教学设计以如下启示:(一)语文教学设计要强调阶段性与系统性的统一。(二)教学对象的分析和定向应该更加具体。(三)要设计反馈控制和矫正程序。
二、个别化策略在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一)语文教学设计要强调阶段性与系统性的统一。
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它的系统性,即教学的各个环节是互相关联,循序渐进的。教学设计的过程就是将系统内各要素按照他们内在联系的规律性,加以配置、组合和计划的过程。因此,一份完整的教学设计不应该只反映教学过程中一个割裂开来的片段,而应该揭示该片段与整个教学系统的内在联系性。但我们往常的设计往往只注重教学的阶段性,即对一堂课或一篇课文进行设计。尽管设计在一课接一课地进行,但课与课之间的联系不大,忽略了知识的系统性。掌握学习教学模式强调教学过程的循序渐进,因此,在运用这种模式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强调阶段性与系统性的统一。
教学活动的系统性首先反映在教学目标的系统性。实现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一个知识系统应有教学总目标,然后将此目标分解到单元和课时。因此一个知识系统的系统性与阶段性在多大程度上达成了统一,取决于教学目标的设置、分解和整合是否合理,是否注意了各级目标的内在联系性。有了明确的目标,达到目标需要教什么,即教学的内容,也就明确了。而教学内容的内在统一性,也通过目标的统一而体现出来。笔者认为,在一个学期的教案中,应该反映下列内容:1、大纲要求。2、本册教材目标和内容分析。3、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和教学内容分析。4、课文和课时教学设计。这四项内容从系统到单元应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反映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
当然,最后决定目标是否能成功实现的是最终层次的目标,因此,最终层次的目标应尽可能具有可操作性,尽量接近学生的“最新发展区”。对任务目标的表述要清晰,明确,不仅要让教师知道该教什么,还要让学生知道该学什么。在掌握学习教学模式中,依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教学目标分为情意领域、认知领域、操作技能领域三大类,这与我们设计时的“教育、教养、发展”三类目标基本上是相通的。在认知领域中又分为识记、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6个学习水平,如果我们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采用这种更为具体的分类方法,一方面可以使目标更明确,另一方面可以针对不同学生定出不同的目标。例如:把“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等归入识记一类,把“理解词句,读懂每个自然段”等归入领会一类,把“能用××词造句”等归入应用一类,把“分析文章的写作顺序,给课文归纳段意”等归入分析一类,把“学会本课写作方法进行练笔”等归入综合一类,把自评和互评作文等归入评价一类。在同一课时里,不同学生依照自己的学习速度,达到不同的学习水平。
(二)教学对象分析和定向应该更加具体。
素质教育观一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因此,教学对象分析是教学设计前期一项重要的分析工作。但我们以往的分析往往过于笼统,而且因没有提出相应的对策而使分析流于形式,一般只是对本班学生人数、年龄特征、总的知识基础等作简单的概述。而现实的状况是,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作为个体存在着方方面面的差异,当然,教师不可能在设计中对每一名学生作出准确而详尽的分析。为了做到既顾全全体,又不至于太过于繁琐,笔者初步理出了教学对象分析的一条思路:
第一步,概述全班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基础。
第二步,分析不同学生的认知心理状况和能力倾向,并根据分析的结果进行分组,把以上两方面较接近的学生列为一组。(只是为了对教学对象分析做适当的简化,并非实施分组教学。)
第三步,依据不同组的情况就学习小组的成员搭配、设问的难易程度、提问的方式等提出相应的策略。
以上三个步骤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掌握较深的认知心理学知识,并且要掌握和熟练运用若干教学策略和学习方法。
以本班学生为例,就《我们家的猫》一文作教学对象分析如下:
1.本班学生年龄一般在十至十二岁,他们的兴趣开始变得稳定,注意力较容易集中,可以集中和连续观察某一事物。学生已学习过写植物的文章,观察事物有了一定的基础,知道观察要有一定的顺序,并且要抓住特点进行观察。但对于状物文章的写作方法还没有明确的认识。
2本班学生大体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具有较稳定的感知能力,但注意力不够集中,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差,记忆力较差。第二类,具有较稳定的感知能力,注意力集中,记忆力较好,但发散思维能力较差。第三类,具有稳定的感知能力,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强,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个别学生分别属于哪一类型,教师要心中有数)
3对于第一类学生,设计“识记”水平的提问3次/每课时,(如复习时听写字词);设计“领会句子和课文意思”的提问5次/每课时,(如“课文是怎样写猫的温柔可亲的,从文中找出有关句子”)提问时着重检查和督促其掌握基础知识,引导理解课文时多加以提示,甚至可有明显的暗示。对于第二类学生,设计“领会”和“应用”水平的提问5次/每课时(如“理解生气勃勃在文中的意思,并用它说一句话”);设计“分析”水平的提问3次/每课时(如“小猫把花枝折断了,为什么作者从来不责打它”),提问时加以适当的提示,主要是引导学生分析时的思路。对于第三类学生,设计“应用”水平的提问4次/每课时,设计“分析”水平的提问3次/每课时,提问时着重引导学生拓展思路。设“综合”水平的练笔题,让全体学生进行课堂作文,并当场评文。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评文的侧重点不同第一类强调字词句的运用,第三类强调写作方法的运用,第二类两者并重。
(三)要设计反馈控制和矫正程序。
对教学过程要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保证其组织性,及时纠正学习中出现的偏差,采取补救措施,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偏离教学目标的因素进行定向引导。在往常的教学活动中,由于对反馈控制的准备不足而乱了“套路”的情况常有。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有必要设计反馈控制程序。
教师可以根据经验,也就是以前教学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对教学的背景,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智能水平,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等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推断出这堂课可能的反馈信息,并提出相应的引导策略。教学设计方案实施过程中,通常需要及时反馈,如果在设计中有了相应的准备,就大大减轻了课堂上的压力,提高了课堂效率。
编制与教学目标相得当的习题和试题是获得反馈最可靠的方式。编制习题和试题应该注意以下三点:1、要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与教学目标相匹配。2、要反映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的广度。3、要反映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的深度。掌握学习教学模式的程序中,设置了前后两次形成性评价,第一次是为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诊断,对一个阶段的教学情况进行考核,从而获得全面的反馈信息。第二次是在获取了第一次的信息,并进行了矫正的基础上,检查学生易犯的错误,并突出与下一单元联系紧密的准备知识。这样的程序设计使得整个教学活动落到了实处。
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设置得当的问题是定向引导反馈的有效手段和主要途径,问题的设计不能太笼统,要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思考方向,而不是模糊不清,但又不能太刻板,要让学生有思考和自由发挥的余地,否则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
获得反馈信息的途径还有多种,除了通常的即时反馈以外,还有几种方式可以采纳。例如个别反馈,即利用课外或课内的自由交流时间对个别学生或小组进行了解,获取需要的信息;或是学生主动向老师提出问题或建议。个别反馈往往更具有针对性,也往往更能反映真实情况,因此,教师应该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个别反馈,把发现的问题带到群体教学中来解决。相互检查反馈也是一种较可行的策略,在分组学习中,学生既互相配合学习,又相互检查学习效果,然后就检查的情况向教师汇报。通过这种形式获取反馈信息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判断、评价等综合能力,另一方面使发现的问题更具深度。此外,从学生的日记中获取信息,对于了解儿童心理,进行个别化的教学对象分析,从而采取恰当的解决办法,是非常有效的途径。
在正常情况下,反馈信息总是有正确的与错误的两种,我们正是通过对错误的矫正来传授知识。不同学生会有不同的错误,对正确答案的接受能力亦有不同。所以矫正程序的设计并不止是一个简单的正确答案,而应该根据教学对象分析时的分组,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矫正策略,给予相应的补偿学习时间。
反馈和矫正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得到错误的反馈信息一定要即时矫正,反馈才具有意义。因为下一步又会出现新的问题,我们往往没有时间和精力解决延误下来的问题。前文所讲的反馈,其下一步必定是相应的引导或反馈。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本来是一种适合于在基础知识的教学,适用于封闭型的课程,在语文教学设计中运用这种模式,主要是要采纳其扎实、面向全体等优越性,而不是要使语文教学僵化、刻板。所以在运用时依然要注意语文课的创设情境、生动活泼等特点。



好长奇门遁甲2005-04-19 13:06
还没看,就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