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蕾数学组讨论空间 | 阳光小麦 | 2005-03-25 18:58 |
---|---|---|
供大家讨论汇蕾数学的一些方方面面, 每次课程的讲义, 教课方法等等,欢迎大家提供意见 |
26日活动的讲义 | 阳光小麦 | 2005-03-25 18:59 |
---|---|---|
26日活动的讲义 类型一: 1。“小明剪一根铁丝,他剪了5次,正好把这根铁丝剪成了同样长的几段,量一量每次剪下40厘米。这根铁丝全长多少厘米?” 5+1=6(段)40×6=240(厘米) 答:这根铁丝全长240厘米 2.“有一根长24米的绳子,把它剪成相同长的若干根,请你设计一下,可以怎么剪?剪成多少段?需要剪几次?” according to 上题, 分小组讨论本题,巡视指导。集体讨论设计的方案。 方案(1)、每1米剪一段,剪成24段,剪23次; 方案(2)、每2米剪一段,剪成12段,剪11次; 方案(3)、每3米剪一段,剪成8段,剪7次; 方案(4)、每4米剪一段,剪成6段,剪5次; 方案(5)、每6米剪一段,剪成4段,剪3次; 方案(6)、每8米剪一段,剪成3段,剪2次; 方案(7)、每12米剪一段,剪成2段,剪一次。 扩展思路1.王伯伯要在路的一旁栽数,每隔5米栽一棵,30米长的路要栽几棵?” 同样类型题目,每个同学可后自己先思考,然后和同学讨论,得出结论。 可用画图方法解答 宽展思路2:你让工人为你工作7天,给工人的回报是一根金条。金条平分成相连的7段,你必须在每天结束时给他们一段金条,如果只许你两次把金条弄断,你如何给你的工人付费? 分成1,2,4段 类型二:解体思路,逻辑(备选题) 1。在漆黑的夜里,四位旅行者来到了一座狭窄而且没有护栏的桥边。如果不借助手电筒的话,大家是无论如何也不敢过桥去的。不幸的是,四个人一共只带了一只手电筒,而桥窄得只够让两个人同时通过。如果各自单独过桥的话,四人所需要的时间分别是1,2,5,8分钟;而如果两人同时过桥,所需要的时间就是走得比较慢的那个人单独行动时所需的时间。问题是,你如何设计一个方案,让用的时间最少。 分析与解答 思路:要让用时最长的2个人一起过,然后回来送电同的人最好是时间最短的人,因为每次都要有一个人带手电回来,所以用时最短的2个人先过,送回手电,用时最长的2个人拿到手电一起过桥,再让另一位送手电回来。。。。。 (1)1分钟的和2分钟的先过桥(此时耗时2分钟)。 (2)1分钟的回来(或是2分钟的回来,最终效果一样,不赘述,此时共耗时3分钟)。 (3) 5分钟的和8分钟的过桥(共耗时2+1+8=11分钟)。 (4)2分钟的回来(共耗时2+1+8+2=13分钟)。 (5)1分钟的和2分钟的过桥(共耗时2+1+8+2+2=15分钟) 此时全部过桥,共耗时15分钟。 上次给3年纪的孩子出的题,有孩子在5分钟内想出做法,真是不简单! 类型三 游戏类 游戏:桌上放着15枚硬币,两个游戏者(你和你的一位同学)轮流取走若干枚。规则是每人每次至少取1枚,至多取5枚,谁拿到最后一枚谁就赢得全部15枚硬比?先取者必胜法: 先取3个 这是上次给孩子们做的游戏,有些孩子已经明白其中的奥秘,但相信有些还没有,可以讲解一下,3和9是制胜点 再出题: 每次可以取1-3煤的情况 | ||
啊 又是过桥那题啊 | 迪娜dana | 2005-03-25 19:31 |
上次就绕糊涂了 | ||
wei | 阳光小麦 | 2005-03-29 19:31 |
一花, 赶快完成功课!! 数学上次的授课的反馈! | ||
ok | _华_叔_ | 2005-04-01 14:11 |
0,自我介绍。 大概花了5分钟。介绍了我名字的物理含义。 1,取硬币。题目改为谁最后拿到谁输。 大概讲了15分钟。基本思路是先转化为上次的问题,然后求解。 2,树上有5只鸟,一枪打死一只,请问还有几只? 大概讲了15分钟。分析了什么情况下会有0,1,2,3,4,5,100只鸟等等。 3,窗户为什么是方的? 大概讲了5分钟。重点是窗户不一定是方的。 4,24个球分堆,等分,有哪几种分法。 有位同学回答,敲碎了分成100堆。 5,下课,合影。 | ||
上述五个步骤的目的 | _华_叔_ | 2005-04-01 14:15 |
0,拉近距离。 1,逻辑推理能力,转化能力。 2,发散性思维 3,批判精神 4,一点点数学知识 5,鼓励一位略有些被动的同学 | ||
9日的讲义 | 阳光小麦 | 2005-04-11 14:13 |
类型一: 1。“小明剪一根铁丝,他剪了5次,正好把这根铁丝剪成了同样长的几段,量一量每次剪下40厘米。这根铁丝全长多少厘米?” 2.“有一根长24米的绳子,把它剪成相同长的若干根,请你设计一下,可以怎么剪?剪成多少段?需要剪几次?” according to 上题, 分小组讨论本题,巡视指导。集体讨论设计的方案。 扩展思路1.王伯伯要在路的一旁栽数,每隔5米栽一棵,30米长的路要栽几棵?” 同样类型题目,每个同学可后自己先思考,然后和同学讨论,得出结论。 可用画图方法解答 宽展思路2:你让工人为你工作7天,给工人的回报是一根金条。金条平分成相连的7段,你必须在每天结束时给他们一段金条,如果只许你两次把金条弄断,你如何给你的工人付费? 分成1,2,4段 类型二: 思考题: 剩下的一元去哪了? 三个人去投宿,服务生说30元,于是他们每人凑了10元,后来老板说当天特价,只要25元,于是叫服务生把剩下的5元退给他们。服务生想私藏2元,只退给他们3元。那三个人每人得到退余的1元。10-1=9,他们每人花了9元,9乘以3等于27,加上服务生私藏的2元,最后等于29,那么剩下的1元哪去了? 类型三: 古代经典数学题 鸡兔同笼 | ||
数学课的连续性 | linxia_7 | 2005-04-11 16:02 |
感觉一华的东西很好,调理清晰,目的明确,内容全面 如果每周都有数学课的话,是否一次课有个主题或者说重点更好一点,每一个主题附有多个例题 | ||
16日备课参考 | 阳光小麦 | 2005-04-14 20:01 |
1.如果你有无穷多的水,一个3公升的提捅,一个5公升的提捅,两只提捅形状上下都不均匀,问你如何才能准确称出4公升的水? 答:3先装满,倒在5里,再把3装满,倒进5里。把5里的水倒掉,把3里剩下的水倒进5里,再把3装满,倒进5里,ok! 2. 想像你站在镜子前,请问,为什么镜子中的影像可以左右颠倒,却不能上下颠倒呢? 答:平面镜成像原理,孩子可是没学过,可以稍微讲解; 鼓励更多答案,如眼睛是左右长的,不是上下长的等等。。。 3. 小chenyan家里来了5位同学。小chen的爸爸想用苹果来招待这6位小朋友,可是家里只有5个苹果。怎么办呢?只好把苹果切开了,可是又不能切成碎块,小咪的爸爸希望每个苹果最多切成3块。这就成了又一道题目:给6个孩子平均分配5个苹果,每个苹果最多切3块,都不许切成3块以上。 爸爸是怎样做的呢? 苹果是这样分的:把3个苹果各切成两半,把这6个半边苹果分给每人1块。另2个苹果每个切成3等份,这6个1/3苹果也分给每人1块。于是,每个孩子都得到了一个半边苹果和一个1/3苹果,6个孩子都平均分配到了苹果。 4. 古典题 (上次没时间讲) 我国古代著名数学专著《孙子算经》下卷中有一题如下: 今有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这就是后来所说的“鸡兔同笼”问题的最早引入。这一问题有经千年,辗转传抄,我国历代算术书中都有这类题目。后来传到日本,变成“鹤龟算”。 这一问题在小学中经常被提到。进入初中后,学习了方程后解决这类问题变得非常容易。但这类问题至今仍流传甚广,其因在于古代人所创造的关于此类问题的解法确有美妙之处。 比较典型的解法是,我国元朝时《丁巨算法》一书中记载的“假设-置换”法。 先假设:假设笼中35只全是兔子,那么笼中就应有35×4=140只脚。这比实际有的脚数94只多46只。这说明笼中并没有这么多兔子。 再置换:多出46只脚,说明兔子太多。现在用鸡来掉换兔。放进一只鸡、拎出一只兔。每换1只相当于放进2只脚拿出4只脚,笼中总脚数就减少2只。于是,一共要掉换23次,笼中脚数正好是94。即,要换进23只鸡,笼中的脚数与实际有的脚数符合。 所以笼中有鸡23只,兔12只。 在具体用这种方法时,假设全是鸡,或随便假设有多少只鸡或兔都可以。 在唐朝初期《孙子算经》一书的下卷中还记载着更奇妙的解法:脚数的一半减去头数等于兔数;头数减去兔数等于鸡数。 如上题可解答为:94/2-35=12 这种解法更简单明了,妙不可言。其解法思路可解释为: 把总的脚数除以2后,相当于每只鸡剩2只脚。这时,脚比头多的数就是兔子的只数。 | ||
16号的题好难 | 奇门遁甲 | 2005-04-14 22:14 |
把老师都搞晕了是最可怕的:) | ||
蚂蚁搬运问题 | 奇门遁甲 | 2005-04-22 00:26 |
问题:哨兵应该在多远的范围内发现食品,才能满足蚂蚁家族的食品及时供应? 假设:1001只蚂蚁,1只蚁后,10只蚂蚁保姆。10只哨兵,除蚁后外,每只蚂蚁每天吃10克食物。蚂蚁的行进速度为0.01米/秒,每次带5克食物,工作15小时 征解,并问能否作为孩子们的数学题! 试解:每只工作15小时->每只跑15*3600*0.01米路=540米/天 -> 共要获得1kg的食物 10000/5*980=每只一天要跑几趟=2 540/(2*2)=135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