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005-03


流动儿童教育对教育体制的反思(一):流...麦卜2005-03-17 15:11
流动儿童教育对教育体制的反思(一):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诸多原因
2004年08月02日 10:45
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背景


韩嘉玲:很高兴今天能跟同学一块分享我这几年研究的一些心得。首先我要说,有关城市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事实上是从2000年以来一直受到整个舆论、媒体还有全社会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流动儿童教育的问题的复杂性以及老大难,事实上是在于流动儿童教育的问题,它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劳动力流动的一个副产品,同时也是“三农”问题的延伸,更是我们这个社会转型期中原有的体制跟管理思路滞后所产生的一个新问题。首先我想从四个方面来说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所产生的背景:

第一,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是劳动力流动所派生的一个教育的问题。从90年代以来,我们国家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大规模流动,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中非常引人注视的一个现象。我们首先从全国的总量来看,根据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资料显示,我们国家的流动人口已经超过1亿,其中0到14岁的儿童已经超过1410万,所以是一个很庞大的群体。如果以北京市为例来说,从1997年的第一次对流动人口普查,那个时候0到14岁的儿童只有16.2万,到2000年的五普的时候仅仅只有三年,已经到了28.3万。所以说,可见流动儿童的规模事实上也呈现一个急剧增加的趋势。

第二点,由于城乡分隔区域封闭的户籍制度严重制约了流动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也就是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事实上是与陈旧的户籍制度相挂钩的,也就是以城乡分隔,区域封闭为基本特征的,没有城市户口的流动儿童,他的义务教育也就突显出来了。

第三点,地方负责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使得流动儿童没有办法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流动儿童上学难的问题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财政制度实行的是一种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一种体制。换句话说,流动儿童离开了他户口所在的这种县或者是乡,他的所有的经费,就是在他原来所处的这个县及乡一级,等到他到了流入地的这个地方,他因为没有流入地的户口,所以流入地的政府的财政负担里面,事实上就没有划拨有关这一个人相关的一些教育经费的补贴,而且流入地政府也没有落实他的上学的相关的这些经费、资金跟任务。所以可见我们的城市的这种管理思路,基本上是停留在一种过时地,户籍人口的管理体制模式;并没有朝这种适应急剧社会变迁时期向常住人口,或者是属地化管理的这种模式调整。

第四点,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没有办法适应社会变迁的要求,更没有办法来满足城市里面流动儿童的教育需求。我们国家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萌发,事实上是大概在90年代初期就出现。非常有意思的,当我在北京跟上海或者在广州做调查的时候,我发现有个不约而同的一个现象,基本上几所比较早成立或我们能调查到的那种打工子弟学校,都基本上是在1992年前后成立的,也就是说明这个问题大约是这个时候萌发。可是,我们国家相关的在1995年以前,基本上在我们相关的法规里面没有任何一个针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一些相关的法规,这类的打工子弟学校,它基本上是没有花国家任何一分的投资,完全是靠收学生有限的学费来维持的,是我国农民工复制发挥我国农村学校,因陋就简、因地制宜的一些原则,以非常低的成本运作的方式来复制了我国农村的一种办学模式。

这些学校从成立之初的时候,仅仅只有几个学生,到现在发展到规模到数百人,甚至有数千人的规模。而且基本上在全国 的大中城市都有类似这样一种打工子弟学校的出现,这些学校的出现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也就说明这类的学校,它在过去一段很长时间里,大概从90年代一直到现在包括在未来,我认为它都是解决了低收入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一个社会问题,同时发挥了对我们现行教育体制的一种补充,甚至是一种自救,就是自立救济的一种功能。同时也体现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面对这种急剧变化,人口大流动的社会格局,它基本上是没有办法来满足这种城市里面流动人口儿童的教育的需求。


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变迁


韩嘉玲:那么我刚才说在1995年以前,我们基本上没有相关的专门针对他们的一些法规,要到1996年以后的时候,教育部有一个试行办法在六个省份,有关针对城镇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少年的就学办法,到1998年的时候,教育部跟公安部联合颁发了一个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不过那个暂行办法基本上还是以控制流人口在流出地就学为原则。一直要到2001年5月的时候,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出台以后,基本上确定了流动儿童教育“两为主”的原则。什么是“两为主”?第一,就是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过去基本上还是把责任放到流出地,就是他户籍所在的流出地。这个决定的出台,决定了就是以流入地政府,就是他进到哪个城市,那个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第二个是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这样一个“两为主”的原则。

在这个“两为主”的原则以下,事实上最近几年,特别是2001年以后,流动人口教育问题事实上有了一些新的发展。我们在这个“两为主”的一些原则之下,很多的省市纷纷地降低了流动儿童入学的,特别是公立学校对流动儿童入学的门槛,比如降低借读费,甚至有些城市减免借读费。我们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在2002年的时候,将借读费由原来的小学生从原来600块钱降低到200块钱,很大的一个幅度。中学生由一千块钱,每一学期降到500块钱。所以在这样一个放开门槛情况里面,基本上公立学校接收了相对多的流动儿童。以北京为例, 2002年的时候,它接收了14.1万,在这以前,就2001年学年度只有10.3万,到了2002年学年度是14.1万,到了2003年,就是上个学年度已经达到了17.8万的这些学生。


流动儿童的城市生活状况


所以在介绍完有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所产生的背景以及政策的变迁以后,我想和大家谈谈两个部分,一个就是有关大家所关心的流动儿童的教育状况。可是我想在介绍他们的教育状况以前,我还是想向大家报告一下有关城市流动儿童他们在城市这些生活状况,让你们首先了解这样一个背景,可能更好地了解他们在城市里面的这种教育状况的一些背景。

首先根据我们在2000年对在北京的打工子弟学校2157名流动儿童的这种调查显示,这些流动儿童他们在城市里面的生活状况,基本上绝大多数的流动儿童对他们的城市的生活基本上是满意的,同时也是比较能适应城市生活的,可是他们对他们在大城市里面的边缘地位却表示不满。底下是一篇学生的作文,这是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一个男孩子。“我眼中的北京很美,马路又宽又干净,每条街上都有绿草、鲜花和树木,北京有游乐场,里面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动物园的各种动物,植物园的花草,好多的公园,可惜我都没去过,因为父母没有时间,而且门票很贵。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不喜欢北京,但我现在觉得北京挺好的”。基本上在这次调查里面,这些孩子他们对大城市里面的高楼大厦,对交通方便以及丰富的生活都留下一些非常深刻的印象,他们也非常羡慕,也希望他们以后能继续留在北京生活或者是在大城市里面生活。可是令人深思的一件事情是,我们这是在打工子弟学校做的调查,差不多53.8%的孩子,他不喜欢北京的孩子。他的理由,这是一个开放式的题目,回答他们欺负人,他们看不起我们,甚至同样在一个大城市生活,有3.1%的孩子从来没有跟北京的孩子接触过,这是一个非常让人触目惊心的问题。这些流动儿童从小就深刻地感受到,他们虽然生活在这个大城市里面,可是在大城市的边缘的地带,感受到这种社会的排斥以及二等公民的不公平的对待。有一个学生在他的卷子里面写出他对北京的看法,他说:“到处要钱、赶人、查证”,就是查暂住证,于是我们城乡间的这种区域的壁垒,随着流动人口流入城市又悄然地在我们城市里面竖起来了一个巨大的隔阂与障碍,特别是在流动人口儿童幼稚的心灵里面,筑起一道精神上的壁垒。


流动儿童的家庭生活条件


那么流动儿童的家庭的条件又是怎么样呢?家庭的住宿的情况一般是综合反映了一个家庭一个重要的指标。我们调查显示,这是2002年我们跟北京市妇儿工委的调查,多数的流动儿童家庭所住的房子,主要是平房,77.7%是平房,其次是地下室,只有很少的单元楼房,还有一些甚至跟父母亲住在他们工作的场所,有3.8%,住在筒子楼有0.8%,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将近10%的孩子跟父母一样住在地下室。这些供流动人口居住的我刚才说所谓的平房,基本上它的屋顶都是石棉瓦做的,而且也是非常简单的一些砖房,屋里面基本上是冬冷夏热,基本上也没有任何洗澡或者是卫浴的设备。而且这样的房子无论是在采光、供暖或者是配套等方面都使这些儿童的身心受到一定的影响。

同时由于流动人口的这些家庭,他们的家长基本上由于工作时间非常忙,所以一般他们在节假日的时候都加班,所以这些孩子的课余活动时间事实上是非常单一的,而且他们也要担负着一定的家庭跟家里头的一些工作的负担。甚至有些孩子在假日的时候,要帮助父母亲挣钱。甚至一大早,大一点的孩子在三四点的时候就要起床帮助父母亲去做工,比如像捡菜、送货这样的情况,也有些孩子要帮父母亲打杂到非常晚的时候才能去睡觉,所以他们基本上也没有特别多的学习时间。跟城市里面的儿童相比较,在课余的时候,他们有参加兴趣小组或者是各种学习班,玩电脑、上网这些活动,跟他们比起来,他们的生活要单调得多了。这就是大概简单地跟大家描述一下,他们在城市里面生活的状况。

流动儿童教育对教育体制的反思(二):流动儿童受教育的状况
2004年08月02日 10:46



流动儿童上学的诸多难题


那么底下我就想跟同学说一下,就是有关流动儿童他们受教育的状况,就是他们在城市里面受教育的状况。首先,流动儿童基本上能完成九年的基础教育,但是他们在大城市里面上学难的问题还是非常普遍。他们上学难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由于流动人口他们基本上是迁徙的,这是他们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所以随着他们这种迁徙,他们这个迁徙是包括他们从城乡之间,比如他们从农村来到城市,也包括他们在城市里面不断地迁移。我想你们也了解,他们在城市里面基本上是没有固定的居所,而我们的城市不断地在建设,所以他们也常常在城市里面要不断地面临拆迁,不断地搬迁这样一种处境。那么这样的一种搬迁的流动的特性,给他们的学习往往造成中断的一种情况,所以也常常使他们在重新换新的场所里面,他们往往找不到愿意接收他们的学校。这是他们上学难非常主要的一个方面与问题。

第二点,也是跟着前面来的,在这种入学难的问题里面,它因为不断地搬迁,所以他不断地要面临换学校,有时候找不到学校,因为找不到学校,所以他就常常在适龄的时候没有办法入学,这种超龄就读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我们如果到一些学校你就会发现,常常到一年级的时候,你还看到9岁、10岁的孩子还在教室里面上学,然后到小学六年级有十五六岁的孩子还在里头念书,或者是在一个班上里头,那你会发现姐弟、兄弟同班就读的这种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可见他们没有办法适龄,往往要超龄念书。

第三个问题就学难这个问题,等到好不容易小学能毕业以后呢,继续升学又面临一个问题,因为小学稍微还好找一点,由于本地的生源越来越少,所以公立学校一定程度地空出了很多的教室,所以小学还有接收流动儿童的意愿。可是在中学这个阶段,接收的意愿就相对来说不如小学,所以他们到中学阶段常常就要面临,我是要继续留在北京念书,可是要交比较多的钱,还是我回老家去念书。即使在初中好不容易在北京能找到学校,到了高中基本上能留在北京的就是非常非常困难了,如果高中要留在北京的话,要交的赞助费那就多了去了。所以他们就基本上到了初中的时候,这时候他们是特别彷徨,他们已经在城市生活了一段时间,所以他们如果重新回到农村里面,还要重新适应问题,而且父母亲也不在农村,所以他们事实上已经不愿意回去了。可是如果他不回老家,他就没有办法继续升学,所以他常常就要面临着要不然我就回老家继续升学,要不然我就干脆不念书,我就留在城市里面打工。所以他们继续升学这样的一种权利,也事实上受到他的户籍一定的影响。这个就是他们有关入学难问题的一个表现。


韩嘉玲:第二点,有关教育问题里面,流动儿童主要还是以在公立学校就读,但是打工子弟学校仍然扮演着一定重要的角色。在我们国家“两为主”,就是2001年确定的这个“两为主”原则底下,流动儿童基本上是符合在公立学校就读为主,就像我们刚才说的北京市如果以这个新的年度,2003学年度为例,它有17.8万借读生,也就是没有北京市户口的外地的流动儿童。在这个17.8万数字背后,虽然北京已经接收了这么多的学生,可是在打工子弟学校仍然有差不多7到8万的学生。尽管这类的学校他们无论是在师资,学校的办学条件或者是各方面的教学设备都远远不如公立学校,并常常被人所诟病,但是这并不影响流动儿童对这类学校的评价,他们基本上是非常喜欢他们自己的学校。同时,这类学校至少满足了这些学生受教育的基本的权利以及需求。这也显现出来,我们城市的总体的教学条件,要比农村,要比流出地高。作为城市的学校,事实上它无论是在各个方面,学校的环境,教育质量方面都要比流出地的条件好,甚至我们刚才说,连这种条件比较简陋的打工子弟学校,一般也比他们农村的老家要好。可见这个大城市里面的教育资源以及条件,在全国都是属于领先的地位,也由于我们国家城乡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的程度,使得大城市日后将要承担更多的资源,全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责任。


打工子弟学校存在的原因


底下我还是要说明打工子弟学校它为什么还能生存到现在,在我们刚才所说借读费降低以后,从表面上打工子弟学校的收费,它跟公立学校其实是不相上下的。基本上现在打工子弟学校的收费因在不同学校的情况,大概差不多在三四百,有的学校五百,视条件而不同,有的学校则是每个月60元到80元。公立学校一般现在的收费差不多在500块钱左右,所以说两者差距并不大。在这样一种差距并不大情况里面,为什么我们刚才说的这种最弱势的30%的学生,还是没有办法进入公立学校就读。除了经济的因素外,就是说打工子弟学校它存在着这样的一些作用,是公立学校可能很难取代的,或者是这是我们公立学校未来应该往这个方向去努力的。

首先,虽然我们刚才说借读费降低了,可是公立学校里面有一些隐性的费用事实上是非常高的,比如说学校里面除了我们应该交的课本费、学杂费以外,学校里面事实上还有很多的费用,比如说有春游、有午餐费、服装费、或者是上网、班费,或者是兴趣小组,这些我们认为司空见惯了的一些费用,可是对这些低收入的流动人口家庭来说,就是非常高昂的学费,甚至连在公立学校里面学生的这种午餐费,或者是零食的费用相对来说都要比打工子弟学校高得多。我在一些公立学校看到他们的午餐费一个学生大概是5块钱到3块钱,就是一餐。在我们看起来其实不算贵,可是你们如果到打工子弟学校的话,他们的午餐费一天的话也就是一块到一块五,最多两块钱,那如果他们家有两个孩子的话,这一个月下来就能省下好多钱,所以这些都是一些非常现实的情况,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

还有一点,除了刚刚我们说公立学校这种费用,隐性的费用高以外,流动人口学校基本上就座落在流动人口所聚居的社区。对于这些每天忙于生计、起早摸黑的家长来说,他们只能选择学生就近入学,因为如果送到公立学校,一个是交通非常远,他们基本上没有时间来送,而且孩子在年纪小的时候,很难让流动儿童自己去坐公共汽车或者走很远的路去上学。所以对这些家长来说,他们考虑的可能是更现实的方便,特别是上学中的一些交通安全问题。所以未来城市里面对学校的这些布点,可能不光仅仅是考虑城市人所居住的分布,同时也要考虑流动人口的分布的布点,才能提供他们最有利上学的条件。

还有一些因素,就是对于一些曾经在公立学校念过书的孩子,由于他们跟城市的孩子没有相同的生活经历以及共同的一些价值观,所以他们往往进入公立学校的时候,有一些不好的生活的经历,比如被歧视或者是被笑话。我记得一个孩子说,他第一次到学校的时候,一讲话一张口就是带着浓厚的四川话或者是家乡话,结果就被同学笑话,害得他从此再也不敢说话,所以这些都留在流动儿童心里头一个非常深刻的烙印,对他们进入公立学校是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这里我也要特别地呼吁城市的儿童跟家长,我觉得我们首先必须改变我们城市人的态度,这个城市不仅只是有城市户口人的城市,同时也是所有居住在这片土地上面,在这个土地上面做出努力人的共同城市,所以我们应该以更宽怀的心胸来接待这些孩子。因为事实上现在有一些公立的打工子弟学校,就因为接受了这些外来儿童以后,原来的这些学生就流失了,就变成一个纯粹接受外来儿童的一种公立的打工子弟学校。我们应该认识到学校是一个最好的大家互相学习、互相融合的一个场所,所以我认为我们的公立学校在接受流动儿童的过程里面,不应该只是把它们变成只是纯粹接受外来儿童的一个学校,也应该是本地生跟外地生共同的一起生活学习的一个场所。

同时流动儿童学校还提供给这些家长一些特殊需求的服务,而这些特殊需求的一些服务基本上是公立学校比较难提供的。比如说这些学校他们符合流动人口,我们刚才说这些特别困难的一些家长,他们手头紧,同时他们又不断地流动,这样的一个流动性,所以他可能在这边只待几个月,所以他不愿意一口气把学费给付了。所以就采取每个月收费,比如每个月60元或80元。家长就觉得这样学校能解决他的一些特殊的需求,所以他们有这样的灵活性。同时这类的学校也考虑到流动儿童他们未来可能不一定在这个城市,他们可能会到别的城市或者回到老家,就他们不断迁徙这样一个特性,所以他们采用的并不是大城市,并不是用北京版的或者是上海、广州版,不是用城市版而是采用全国教材,这样就符合了学生课本的衔接这样的一种情况。所以,往往家长也愿意选择在这类的学校,也是考虑了一种课程教育衔接的问题。

同时这样的学校针对我们刚才说他们这种迁徙的特性,往往家长因为他们进城并不是考虑孩子教育为主,是以进城务工就业为主,如果他在这个地方没有工作,或者找不到工作,他势必要搬迁,搬迁以后,这孩子随时又要离开这个学校,这样流动儿童就形成了一种随到随走,然后又随时插班、随时转学的这样的一种需要。打工子弟学校基本上符合了他们这样一个需求。可是我们公立学校基本上是以学年为招生,你想中途转走大概没有什么问题,你想中途转进来,你大概必须下学期或者明年再来。所以这样的打工子弟也提供了这样的一种特殊需求,也使它有它存在的一定作用。同时,他们也针对流动人口儿童家庭里面,他们家长忙于生计,没有办法接送学生,他们就提供了特殊的服务,比如用车子去接送学生,当然是用那种简易的车子,或者是针对我们刚才说他们的家庭条件特别有限,基本上没有做作业的地方,或者说家长起早摸黑,比如说家长可能早上6点多就走了,到晚上8点多才回来,所以这样学校让学生可以6点钟就来学校,晚上8点钟才走。公立学校基本上不太可能提供这样一种服务,对这样的学生一种通融的作用。

同时在这样一种学校里面,就是说打工子弟学校的这些老师基本上也住在学校,也可以个别针对这些孩子进行一些辅导。所以在这样的一种学校里面,这些流动人口儿童,他们在这样的一个学校,他们跟他们的这些老师、跟他们的同学,他们有着相同的背景,有着相同的生活经验,相同的价值观念,甚至相同的一些文化的观念。所以他们在这样的学校,虽然他们觉得师资方面,或者是办学条件各方面都比不上公立学校,可是他们觉得在这样的学校,他们没有压力、没有歧视,同时在这样的学校,他们觉得他们可以学习得很愉快。所以这也就是这样的学校它们之所以能存在,同时扮演着它一定的补充作用,我觉得这是我们必须理解的。

所以这也是公立学校在未来要面临的一个挑战,也就是我在题目一开始说到的,流动儿童教育事实上挑战了我们现阶段的一些教育体制。我必须再重复,就是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不是一种单纯的教育问题,是我们劳动力流动一个副产品,是三农问题的延伸。是社会转型期里面各种社会问题在教育层面的一个并发症。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的产生,曝露了我们教育体制政策观念里面的一些僵化,画地为牢、城乡分割的教育管理体制,也体现了我们的教育不是以学生为中心,不是以人为中心这样一个教育观。流动儿童教育虽然是我们教育里面最边缘人群的一些教育,虽然它处在这种边缘地位,可是我觉得它却挑战了我们传统教育体制里面许多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可能又是处于我们教育里面最前沿的位置。

我的报告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流动儿童教育对教育体制的反思(三):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的共同参与
2004年08月02日 10:47



打工子弟学校为何受到排挤

王鲁湘:下面我想有几个问题向韩女士请教一下。因为我们其实在上一周谈到中国城市新移民的时候,我们讲到了这个新移民产生的种种的社会问题,其实就是因为我们国家没有一个普遍的国民待遇,我们这个城乡二元结构,然后很多的资源是垄断在城市里头,而农村这种资源非常地匮乏,这样的话就造成了一旦社会开放,允许人口自由流动、自由择业的情况之下,大量的农村的人口他就会来到城市,而且不仅仅是他来,因为他们来到城市的时候常常也是正好在生育年龄,因此他们就会拖家带口地而来,大量的问题就已经不仅仅反映在这些进城务工成年人身上,而且直接转嫁到了这些儿童身上,如果他们的父母或者他们的父兄不能获得城市市民权这种待遇的话,也意味着儿童的很多权益也就同时不能获得。所以在这样一个大的社会前提之下的话,才会产生出这种带有生产自救行为式的这样一种所谓打工仔的学校。但是我现在感到非常不解的,经常我们在一些新闻报道中间看到,我们政府,特别是城市的一些基层政府,相关的教育管理部门,经常地给这些打工者的子弟的学校设置重重的障碍,甚至是刁难,有时候就是用很多很多很苛刻的一些不能达到的一种要求,然后去要求这些学校,最后冠冕堂皇地把这些学校给取缔掉,然后眼睁睁地看着几十个、上百个的孩子失学却无动于衷。这种情况,它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呢?

韩嘉玲:这个可能是跟各区县有一些不同的对待的方法,有一些区县,比如说北京某一个区县当时取缔流动儿童学校,当时他们这样的一些做法,除了一些安全、环境等因素,我个人的一种推想,就是它当地的公立学校的生源比较少。

王鲁湘:它来争夺生源。

韩嘉玲:对,它事实上有一种争夺生源的情况,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大概是2000年是一个转折,在这以前,公立学校放着这样的学生,它就不愿意去接收,所以我们才说它教育部门事实上远远滞后于在我们这个急剧变迁社会形势之后。可是到2002年以后呢,它的这个生源急剧下降的时候,它就开始事实上愿意想去跟人家竞争。可是在它跟人家竞争生源的时候,它还是用一种由上而下的这种教育指令的方式,而没有考虑到我刚刚说的,你必须考虑到流动儿童他们为什么还是愿意在这类学校念书,是因为你公立学校并不能完全满足他的这种要求,当然这是我个人的一个理解。还有一些个人看法是,有一些区县,它希望借着驱赶这些流动儿童事实上来驱赶成人,他们往往有一个趋势希望它这个区县地方,接受更多是白领的外来人口或者是高收入人群,它并不太想接收太多这种低收入的这样的群体。

王鲁湘:总希望别人走到这个地区来看,以为到了欧洲。

韩嘉玲:这可能也是我们对发展,事实上就是超前或者是不切实际的一种观念,所导致的他们的一些做法。

多一张书桌,少一座监狱

王鲁湘:您觉得在我们中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间,这么庞大的一个流动儿童,他们受教育的这种权利,如果得不到整个社会的一种尊重,得不到政府相关部门的一种关注的话,您觉得对我们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会有影响吗?

韩嘉玲:那当然,显然这些孩子必然成为城市里面的一分子,这个已经是我们无庸置疑的一件事情了。就我们2000年调查里面,有5%的孩子是在北京出生的,有百分之二十几的孩子已经是在北京生活了5年或者是10年以上的时间,他们其实最熟悉的地方,跟他们的父兄已经非常不一样,他们的父母亲是在农村长大的,而这些孩子事实上是在城市里面长大,事实上即使他们没有北京户口,可是他最熟悉,他生长的,包括他出生的地方。如果我们以一个人的出生地,或者是以你最长时间来生活的地方来说,他们其实无庸置疑是北京人或者是上海人,或者是哪个城市里面的城市的一分子。所以,我们在那个调查里面就问他们说,你是北京人,还是老家人?然后有差不多10%的孩子写,他是北京人。其他的就是写他是老家人。然后有几个孩子特别有意思,他就说他不知道,他不知道他是哪儿的人。然后又有一人他在问卷后面,因为我们事实上只有两个答案,我们没有设定别的,他就自己画了一个答案,他说我是中国人。

王鲁湘:他在要求国民待遇。

韩嘉玲:所以我觉得他非常聪明,他说我是中国人,我跟大家一样,你不用再分我是北京人还是外地人。

王鲁湘:因为曾经有一个华侨跟我说过,他资助了很多钱在内地办希望小学,他的一个理念非常清楚,他说,在土地上头多搁置一张书桌,过多少年以后,我们将少建一个监狱。

韩嘉玲:从流入地的政府来说,事实上它完全是可以有这样一份财政预算安排的,因为他们的父母、父兄,事实上已经为这个城市尽了他们的一份,不管是他们是为流入地出卖了他们廉价的劳动力,或者是他们在这边做生意,做买卖,他也交了很多的工商税收,或者他在这边租房子,你也应该从这些工商税及租房子里面这些费用里头增收一些教育附加费用,从这些费用里面来给对城市建设付出一定的辛劳的这些人的子女,让他们的子女有在这个城市里面有发展的机会以及条件。

王鲁湘:我想这个问题实际上说起来一定是一个很沉重的问题,我想在座的大学生对这个问题有什么需要向韩博士请教的,可以举手提问。

做一个合格的城市公民也是很重要的

学生:韩老师您好,我是林业大学山诺会的,我们协会有一个长期的项目就是在打工子弟学校,对四、五年级那些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我想问的是,您认为我们大学生在现阶段对于这些打工子弟的孩子,我们能做些什么呢?谢谢。

韩嘉玲:好的,谢谢。其实我很高兴她提出这个问题。我一开始就说,有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不仅受到全社会的关心,这是特别有意思,更受到在北京、在上海的这些高校学生的关注,据我了解,最起码二十个以上的大学,就是在北京,可能都不止,学生都在这样的学校义务支教。所以我觉得这个是一个我们大学生走出社会,关心社会弱势人群非常好的这一步。我事实上也一再地跟这些社团的同学有所联系,我们也一再地探讨,有关大学生的支教的这些问题,那么我们可能也想过一阵子思考一下,我们支教这么多年来这些经验的一些累积应该是怎么样支教,常常在支教过程里面,可能面临比如说学生更换,或者是没有办法衔接的一些问题,还有就是说你们大学生如何组织同学去的这些问题,一些细节问题。

我自己感觉,可能从大学生去支教方面,不完全应该是从课堂的教育里面,学校教育里面,比如给他们上一门英语课,因为我知道很多人去给他们上地理,上历史,我自己觉得可能对于你们来说,因为他们可能有一些特殊需求,他们需要更多的一些关怀跟辅导,比如我刚才说像有些孩子,他们的父母亲基本上没有时间来照顾他们,我不知道你们是不是可以在这个方面,对他们有关城市的适应,对他们有关如何更好地适宜及进入城市生活。在这些方面,或许你们可以发挥大哥哥、大姐姐制,手把手地、一对一来地来帮助他们。而且我觉得还有大学生去支教,我不知道是好事或者是坏事,因为你们去支教,所以他们所有的人,我再去问你们未来期望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要上大学。所以我自己觉得,当然上大学是一个美好的人生的期望,可是我觉得可能不是生活的全部。我觉得大学生给他们的示范作用,如果只是让他们觉得,我们未来就是上大学,事实上除了上大学以外,我觉得做一个合格的城市公民,可能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向。这个是我们给你们的建议,不知道对不对。





我们可以和大学里的类似组织联系啊。原子2005-03-17 15:38
学生:韩老师您好,我是林业大学山诺会的,我们协会有一个长期的项目就是在打工子弟学校,对四、五年级那些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我想问的是,您认为我们大学生在现阶段对于这些打工子弟的孩子,我们能做些什么呢?谢谢。

谁有关系可以联系一下这个山诺会啊。
我来联系 :)苹果篮2005-03-17 17:48
林业大学的山诺会啊,我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