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004-10


**关于民俗摄影**qqc2004-10-08 13:48
民俗摄影,作为一个摄影门类和学科诞生于1997年7月。但作为人类的一种摄影活动则有相当长的历史了。可以说,自从摄影术诞生不久这种内容的摄影活动就出现了。尽管这种活动长期以来是分散的、自发的个人行为,目的性不够明确,拍出的作品距今天规范的民俗摄影作品差距也比较大。

“我国民俗摄影的研究及有意识地系统地实践,却只是近年从沈澈开始的。“(蒋齐生谈话摘录)现任中国民俗摄影协会执行会长的沈澈同志,是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的主要发起人和创始人。他在总结前人经验和自己的亲身实践中逐渐认识了民俗摄影。

民俗摄影事业得到了老一辈革命家张爱萍将军及一大批专家学者的赞同和支持。张爱萍将军及时指点:“民俗摄影不光是少数民族的事,把汉族民俗也加上就完整了。汉族民俗丰富多彩,很有研究价值,这才是完整的中华民族民俗文化。

1993年7月,经文化部批准,民政部注册登记,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在北京正式成立。以此为标志,中国民俗摄影作为一个新的摄影门类终于首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民俗摄影,作为一门年轻的摄影门类,与其它摄影虽有不少共性,但又有许多个性即特殊性。民俗摄影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有自身的内在规律。掌握并适应这些规律,就能在民俗摄影实践中取得主权,从而使自己的民俗摄影水平不断进步,不断有所创新。要搞好民俗摄影需要遵循的原则和注意的问题比较多,如提高摄影技术、技法等,但更重要的是要注意民俗理论的学习,要注意摆正与被摄者的关系,要认识到民俗摄影的独特视角,要学会民俗摄影的语言。



民俗摄影的形成及其发展前景!qqc2004-10-08 22:01
一、民俗摄影的形成

1、民俗摄影的内涵

民俗摄影,简言之就是以民俗事象为题材的摄影。在我国,民俗摄影是摄影艺术与民俗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个新型摄影门类。它以拍摄纪录,搜集整理和抢救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遗产为自己的历史使命。

要真正认识民俗摄影,必须分别对民俗学和摄影有一定了解。关于摄影,是人所共知的,且《民俗摄影基础》(上册)已有介绍,这里无需赘言。而对民俗学则需要稍费笔墨进行探讨。

☆民俗学简介:

民俗学作为一门科, 大致起源于欧州。 英国考古学家汤姆斯于公元1846年时,将撒克逊语的“FOLK”(民众)和“LORE”(知识)合而为一创造“FOLKLORE”(“民俗知识”或“民众学问”这个新名词;1878年,英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民俗学组织--英国民俗学会,并创办了第一本民俗学杂志:《民俗学刊》(《FOLKLORE RECORD》),“FOLK-LORE”一词慢慢为国际上所承认和使用;并由开始时的“民众知识”或“民众学问”,逐渐成为既指民俗事象,也指研究民俗事象的科学了,国际上主张民俗学运动发端于十九世纪的英国,至今民俗学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我国民俗学运动,当以北京大学“五四运动”前夕,1918年2 月开始的征集歌谣活动为其发端。1927年后,民俗学又在我国南方崛起,以广州中山大学为中心,办起了《民俗》周刊,较系统地把西方民俗学理论介绍到中国。三十年代后,我国民俗学逐渐与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密切联系起来,较为突出的是杭州的民俗学研究活动。三十年代中期,北方以北大学者为中心,在民俗学研究方面再次活跃。四十年代以后,在解放区的革命文艺工作中,民歌和民间艺术被广泛重视,并得到搜集和研究。

但是,从整体上说,在这二十多年中,尤其四十的代以前,民俗学调查搜集的虽然是中国的民俗,但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基本上却是西方的。直到今天,我们还没有来得及着力建立中国自己的民俗学体系。这不能不是一个很大的缺陷。

民俗学与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均有较密切的关系。但它发展到现在能从人类学与民族学中独立出来的事实,就足以说明它具有不同于它们的研究对象。

人类学研究的重点是人类的史前时代与不开化民族,探求的是人类和文化的根源。而民俗学的研究却既不局限于史前时代和不开化民族,也不是只研究人类初期的一般文化现象。它研究的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包括史前时代,有史时代以至现代的各历史时期的民族民俗的传承文化现象。

民族学的研究范围要比民俗学广阔得多。民族学可包括氏族、部落、部族、资本主义民族和社会主义民族五个模式或五个发展阶段。民俗学的着眼点则放在研究各族人民的风俗习惯为主的传承文化现象的性质、状况、特点,揭示它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这些传承文化现象,对整个民族来说,只是它的一个方面。

社会学与民俗学也存在交叉关系。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结构、功能以及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其研究领域比民族学更为广阔。社会学对社会组织、社会结构和社会功能、社会变迁的研究,为研究民俗事象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其社会性提供了条件。但社会学的范围只限于文明社会的结构,它研究的重点不是文化传承,而是社会各部间的关系。但它所研究范围内的“物质生活”与“社会生活”与民俗学的联系是较重要的。
☆民俗的概念及范围qqc2004-10-09 10:52
民俗,概括起来讲就是民间风俗。它是人类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普通现象,是一种相沿成习的东西。

我国各民族的民俗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物质民俗:主要包括居住、服饰、饮食、生产(农、林、牧、副、渔)、交通(运输、通讯)、交易等方面的民俗;

--社会民俗:主要包括家族、亲族、村落,各种社会职业集团,人生诸仪式(延生、成年、婚姻、丧葬),岁时民俗等等;

--口承语言民俗:主要包括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叙事诗、谚语、谜语,民间艺术、竞技等民俗;

--精神民俗:主要包括巫术、宗教、信仰、禁忌、道德、礼仪、游艺等民俗。

民俗的内容就是民俗摄影需要反映拍摄的内容,因此,有必要对人们经常遇到的民俗类别稍加展开做一介绍。

信仰民俗  

具有信仰观念且有崇拜的心理。它分为原始信仰和后世信仰。原始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后世信仰主要有佛教、道教、城隍土地神、门神、灶神、喜神、龙王、马王、药王、关帝、鲁班、海神、窑神及后来传入的天主教等。

信仰民俗属于心理民俗,是以信仰为核心的反映在心理上的习俗。在崇拜中,出于敬仰,希求庇佑的占大多数,人们信仰它们,除了恐惧它们发怒会带来灾厄之外,更多的是希望通过崇拜,获得庇佑和帮助,得到美好的结果,或使已经得到的结果,不再被破坏。

服饰民俗  

有实用价值,多为生活必需,但也有观赏、美化生活的作用。

服饰民俗与人生仪礼密切而有关,婚、冠、寿、丧除本身的仪礼风俗外,大多在服饰上有所表现。因此,观服可以知俗。衣服样式的变化,最能表现出时代的风尚。即时代之简朴、奢靡、保守、开放及物质追求心理倾向,无不见于服饰。服饰民俗有历史的变革,也有民族间的影响与融合。服装样式变化最为频繁,变化均以遮体护身为基本原则。在其发展改革与变化中,遮体护身的要紧处很少变化,而多在领、襟、扣、兜、肩、袖、裤脚,及长短肥瘦上变化。这就基本上保证了它的适用性。服装装饰以物质,经济条件为基础,也服从于个性与喜好。对质料、色彩、样式的选择,在同一生活水平的人群中也各有不同,唯有官服、军服有统一的样式和规定。

在服饰民俗中,除日常服饰外,还有特殊的服饰,即婚服与丧服。婚服为结婚的新人在喜庆佳期所穿的服装(主要是新娘服装),它服从于婚俗的要求,具有更广阔的民俗意义。丧服,一是服丧送葬人的服装;一是死者的寿衣。前者为孝服,后者为寿服。孝服的近亲、远亲及一般邻舍朋友之分,有重孝和轻孝之分:有帽衫俱全的全孝服,有有帽无衫的半孝服。孝帽,姑娘与媳妇也有不同,孝带的长短、挂左还是挂右,也有讲究。白布包鞋,有全包的,有后跟有一段红的,有只包鞋尖一段的。丧服中的五服,以亲族关系的近蹴而定。寿服也有男女长幼之分,北方无论死者死于暑夏还是严冬,寿服都是棉衣,以便使死者能在阴司过冬。一般在人生的两重要时刻里,都要里外换新,一是结婚,一是临终。穷者也要设法做到这一点。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网址:qqc2004-10-09 20:33
http://www.china-fpa.org/chinese.htm
饮食民俗qqc2004-10-17 17:44
包括饮和食两个方面的习惯,中国饮食的特点向来有主食、副食之分,而且与岁时节日结合非常密切。

饮食的民族性表现在各个民族不同的生活习惯上。我国北方,包括西北、东北等地,一些民族由于狩猎发达,畜牧经济比重较大,且居住于寒带,往往以肉食为主,或肉食的比重较大。如西北地区的藏族牧民,以牛、羊肉的奶类制品为主要食物。除宰杀活畜、烤煮鲜肉外,还制成干肉,供一年食用。奶制品有酥油、酸奶、奶渣、奶酪等。藏族农民则以青稞小麦为主粮,还有玉米、豌豆等。日常食物是炒熟的青稞麦加上豌豆粉做成的“糌粑”,并加酥油茶一起食用。蒙族牧民也以牛羊肉为主食,并有炒米奶茶等。鄂伦春、达斡尔等族,主要食用猎物、野兽和鱼类。他们食用熊、野猪、鹿、狍等,且出售兽类的皮张,如鹿皮、猞猁皮、水獭皮、狐狸皮、灰鼠皮以及鹿角、鹿茸、鹿筋、鹿鞭等为经济来源。赫哲族则主要以鱼和兽肉为主食,有烤鱼干、鱼条子、鱼片条干等。广西苗族则以稻米为主食,最高级的是糯米。他们喜欢吃酸鱼、酸肉。重要节日,有外边的客人时,均食用糯米饭,以酸鱼、酸肉为佳肴。姑娘们赶会,赶节日歌圩,常煮糯米饭,用荷叶包好装在竹盒里,带给要好的小伙子(小伙子赶会不备午饭)。壮族主食有大米、玉米、木薯、红薯等,过年过节则吃糍粑、粽子和米粉,米粉是米加工而成,形似北方的面条,但所浇卤汤与北方面条有区别,别有风味。南方汉族以大米为主食,杂以玉米、红薯等等,比较讲究菜的烹调。川菜、苏菜、扬菜都很有特色。北方汉族则以面食为主,白面、荞面、玉米面等,以面条、烙饼、饺子等为喜爱的食物。内蒙地区喜吃莜面,用炒、烫、蒸等三熟的作法,做猫耳朵等,浇卤食用。此外,新疆的烤馕、抓饭、手扒肉、烤羊肉串等也都十分有名,颇具特色。

岁时节日饮食最为丰富多彩,从年饭开始,直到次年年底,每遇岁时节日,必有特殊之食品,如春饼、元宵、粽子、月饼、雄黄酒、腊八粥等几乎成为全国通行的食品。再有寒食节的冷食,二月二吃猪头,尝新节之吃新谷,在除夕晚上多吃鱼等也是。在结婚嘉庆中还有子孙饽饽、交杯酒、喜面等。寿宴上有寿桃、寿面、寿糕等。

在这些饮食习俗中,属于日常生活的,在饮食次数与时间安排上,也根据人们作息活动的情况,形成惯例,如一日三餐,为全国通例,北方冬季农闲有两餐的通例,南方扬州等地三餐为两衡一干,丰年也如此,亦是通例。过去的消费城市多有夜宵之举。

围绕饮食发展了烹调工艺。土灶、陶灶、煤炉、煤气灶、炒锅、蒸锅和烤炉蒸茏、饼甑、刀、砧、勺、瓢……各式炊具亦因饮食之不同而有变化。在饮食民俗里,还伴以各种饮食方法上的习惯。如用筷箸、刀叉、或勺羹以至手扒、手抓等。有的习惯于吃碎肉,有的习惯吃整肉,西北有手抓饭,上海的糍饭(糯米饭中裹油条)也全用手攒。
居住民俗qqc2004-10-24 22:10
是人们物质生活方面的习俗。人类的居住形式是人类物质文化的反映。从原始时代的穴居野卧,到今天的高楼大厦,无不反映出民族文化发展进程,也无不有民俗习惯之表现。我国古代窖空式的房舍(如半地穴式,坑穴上有屋柱、屋顶)对更原始的利用开然山洞之穴居来说是一大进步,它既是人工结构房屋的开始,也是人类物质文明进程的开始。经过世代人民的创造,不仅有了正规的房屋,而且还有各种宫殿斋堂、楼轩馆厦,以及亭阁榭廊等。而这些与建筑民俗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国各族人民居信习惯各有不同,有的民族长期没有定居。如过去蒙古族牧民就长期游动在广阔的大草原上,他们居住的蒙古毡包,以木杆为骨架,罩以羊毛毡顶,周围也是毛毡围墙,根据气候和牧场的变换随时搬迁。居住在大小兴安岭的鄂伦春人,过去游动性也很大,他们住的帐幕式的仙人柱,就经常以马为运输工具搬动。仙人柱是用十根五六尺长的木杆搭成圆锥形的架子,上面盖上狍皮、芦苇帘、桦树皮等。三面住人,一面是门,当中有一火堆取暖,上面吊一带耳锅煮肉。屋顶开小孔流通空气。这些圆顶帐式房舍,可称为穹庐式,它是游牧与狩猎经济为主的民族通常居住的形式。西北的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牧民也有类似的居住形式。柯尔克孜称之为“勃孜吾”房舍,便是以红柳作栅栏的,呈方格形,围上芨芨草的帘子,再覆以毛毡,有天窗和活动毡盖。夏日移居平原沿河流域,冬日则迁到向阳的山谷。

南方竹楼,又是一种居住类型。黔东南苗族房屋,有平房和楼房两种。楼房多为吊脚楼,建筑在坡地上,楼下不住,堆放杂物和牲口。壮族传统信房为高架式楼房,史称“麻栏”。麻栏建筑多用木桩或竹桩作成底架,离地面很高在底架上建筑住屋,楼上住人,楼下畜养牲畜、堆放杂物。

广西三江的侗寨也有楼房,全部木结构,有外廊式小楼,也有连幢的大楼,可供若干房共同居住。唯有瑶族的竹楼,乃楼下住人,楼上储粮食杂物,畜厩不在楼内,而在楼后。白族的楼房,以座西朝东为正向,三间为普遍布局平均为“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有院落,人居室和厨房、畜圈分开,人亦住楼下,中间一间为堂屋,接待客人。布朗族的竹楼十分简单,用竹片编成茅草盖顶。楼上,中央设火塘,火塘边吃饭、待客,四周安置床位。傣家竹楼由十根柱子支撑,铺以楼板竹篾,用编织的草排盖顶,带有栏杆、走廊,美观别致。永宁纳西族的楼房为木质结构,三、四幛组成一个院落,中央住人,二、三幛客房为男女阿注偶居之住所,第四幛是经堂,为念经、休息的处所。崩龙族矮脚竹楼分前厅后厅,以竹篱笆隔开,男人住前厅,女人住后厅,前后厅各有火塘。

平房居住形式又是一种类型,它最为通行,遍及各族,且多为木石结构,以土墙、砖墙、泥墙为多,藏族多有石块砌成的碉房,平顶。蒙古族也有砖石结构的建筑。怒族则有木板房、竹篾房。普米族为木屋,屋顶盖木瓦,墙壁圆木重叠,垒成木墙,称为“木楞子房”,四角有大柱,中央有一方柱,称“擎天柱”。仡佬族住房一般有三间,有土筑、乱石筑等。此外还有三角形的千脚房,四檐落地的塌塌房等。汉族以住平房最为普遍,有平顶与人字斜顶之分,瓦有陶瓦、竹瓦、石瓦等。草顶房屋在农村最常见。一般三间,亦有五间者,一明两暗,中间为堂屋,东西屋设火炕,有地炉地灶。北方喜住有正房、厢房的四合院。一般有院墙角门等。

这些居信房屋因地制宜,与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特点密切结合。修建时就地取材,产竹的用竹,产木的用木,产石的用石,平原地区以土坯或砖为材料,注意衫,布局安排各有习惯方式。北方汉族室内以锅灶、火炕为主体,朝向一般主房皆座北朝南。南方水乡,房基多立于水中,墙下可通船,运送粮、柴、垃圾极为方便。北方平原则重视打地基,挖糟夯实,再砌砖石,屋架以坚木为之,有五檩、七檩、九檩之分,最少的也有三檩。然后加椽,前后出檐翘脊的,讲究五梁八柱。近代房顶常用油毡,、石棉瓦、水泥瓦等软轻的材料。山墙有封山者,有不封山者,有斜脊、重檐、金顶等式。砌砖有立砌、平砌、顶横交错砌,一顺跑砌;有逢子墙,有靡砖缝的无缝墙,有四角边用砖中间用土坯、碎石的“四角硬”建筑、墙面,北方以砖纹为美,南方多涂灰泥,北京尚黑墙,涂黑灰,庄严肃穆;南方有的地区,如广东等地尚白墙,涂白灰,洁净大方。旧式店铺作坊,多为邻街、敞门式。南方汉族一般灶头在后间后院,北方则进门先见灶头,然后才进住室。南方睡床,双人床男女对向睡。北方睡炕,均并头睡,且头一律向着炕檐,不能头朝里。北方的炕,还有连二炕,对面炕等。这些都是多年形成的传统居住习惯。这些住房无论样式规格、材料、格局和使用习惯都具有民俗特征。

与居住相对的是迁徙。游牧民族的迁徙是经常的。在迁徙中也有许多习俗和信仰。鄂伦春族在迁居搬动“仙人柱”时,要将“仙人柱”后面树干上安放神像的桦皮盒子先搬走,女人不能插手,然后再拆除“仙人柱”。到达新地点后,先安置神位,然后再搭“仙人柱”。存神像的桦皮盒子依然要安置在“仙人柱”的后面。北方汉族过去搬迁,要选择吉日,要沿吉向的路线走,家谱。祖先牌、灶王神龛等也要先行置。所迁新房,如果是死过的的旧宅,要先请阴阳术士打煞、贴符或加上镇物。按左青龙右白虎之说,最忌白虎,因此对西房特别加以注意。有的还向祖先焚香祭祷,禀告新宅住址,以便给家人降福等。这种迁徙的风俗,非常旧陋,近代已渐废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