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004-06


端午节——传统文化的思考(清清)2004-06-22 14:17
今天是传统的端午节,难得今年的端午节得到重视,这也多亏了商家,粽子也像月饼一样风风火火一把。

可让我感到心寒的是,人们并不清楚端午节的来历。刚刚看到“特别关注”中关于端午节的报道,采访一位70来岁的老人,问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他的回答让我想撞墙:为了不让汨罗江下的屈原饿着,所以扔粽子。

天啊,整个故事都弄拧了。扔粽子是喂汨罗江里的鱼虾,保护屈原的遗体不受鱼虾伤害。划龙舟是为了寻找屈原,人们在龙舟上擂鼓敲锣喊着屈原的名字。

我幼时是在南方的小城镇生活的,所以对一些传统的节日还稍有些了解。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赛龙舟,还有喝雄黄酒驱邪,(白素珍就是在端午节喝了雄黄酒显出蛇形,吓死徐仙的)在家门口悬挂艾草菖蒲也是为了驱邪,其实,艾草和菖蒲有特殊的气味有驱蚊的作用。小孩子还要在鸭蛋画上画,用五色的线织成袋子挂在脖子上。(这个我小时候作过,但有什么说法却不知道。我想也应该是驱邪用,因为在民间传说赤、橙、绿、青、紫五色能驱邪)还有用五色线做四角粽子型的香包。

这种传统的故事是人们一代一代口头传递的,如果连老人都不清楚,如何让孩子们正确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呢?

现在,亲人节、圣诞节等等这些国外节日,很多人却过得有滋有味,反问一句在这些人中有谁能说出这些节日的来历?曾看过一篇文章,说的是台独问题,台湾人反问大陆人,让我们回归让我们承认在古老的过去台湾就是中国组成部分,那你们的传统文化我们却没有看到。想想惭愧在台湾传统文化气息确实比大陆浓厚很多。

让我们重拾自己的传统文化,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吧!

再说一句,北京的粽子实在不敢恭维,如果吃过真宗粽子的人劝你还是不要吃的好,还能留个念想儿。北京的粽子有两大致命的缺点,粽子的好吃与否全在其中。一是没有用稻草灰淋过的水煮粽子,其颜色为淡黄色,这样的粽子糯米的香气就失去了70%。二是粽子包的不够紧。包粽子可是力气活,要包的很瓷实,糯米的香气才不会跑,吃起来糯米的黏度才能体现。



赫赫,跟着说说chenyan2004-06-22 14:34
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本名端午,又称端阳、午日、端五、地腊、蒲节、 重午节、天中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诗人节等别称,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今年是在西历的6月22日。
为什么叫“端午”?“端”是“正”的意思。古人用《周易》六十四卦中的十二个卦来表现一年十二月的阴阳二气循环,这十二个卦叫做“辟卦”或“消息卦”。非常形象生动。
复卦(上坤下震) 一阳息阴 代表冬月 建子
临卦(上坤下兑) 二阳息阴 代表腊月 建丑
泰卦(上坤下乾) 三阳息阴 代表正月 建寅
大壮(上震下乾) 四阳息阴 代表二月 建卯
夬卦(上兑下乾) 五阳息阴 代表三月 建辰
乾卦(上乾下乾) 六阳息阴 代表四月 建巳
姤卦(上乾下巽) 一阴消阳 代表五月 建午
遁卦(上乾下艮) 二阴消阳 代表六月 建未
否卦(上乾下坤) 三阴消阳 代表七月 建申
观卦(上巽下坤) 四阴消阳 代表八月 建酉
剥卦(上兑下坤) 五阴消阳 代表九月 建戌
坤卦(上坤下坤) 六阴消阳 代表十月 建亥
从以上所列的表中可见,农历五月对应地支中的“午”。“巳”、“午”、“未”三个月是夏季,夏季在五行中属火,“巳”是火的出生状态,“午”是火的极盛状态,“未”是火的衰墓状态。火气到了极盛的状态,也就是阳气达到了极盛状态,就会物极必反,阴气开始产生。五月初五是五月的开端,从此之后,阴气开始产生,并逐渐增强,是阳气强盛的顶峰,又是阴阳变化的开始。大家都知道“否极泰来”这个词,否卦(三阴在下,三阳在上)是七月,它的极限就是代表十月的坤卦(六爻全阴);但是,与此相对应的还应该有个“泰极否来”,只是因为人们喜欢事情从不好到好,所以,不大提这个词。泰卦(三阳在下,三阴在上)是正月,它的极限就是代表四月的乾卦(六爻全阳)。因为到了五月初五时,已经开始“泰极否来”,所以,中国人很重视这个转变,而且要通过一些方法来消除阴气开始强盛可能即将带来的不祥之气。
为什么又把时间定为“初五”呢?一方面因为“五”与“午”谐音,“五”字所表达的意思就是天地之气相交合,与“五”相对应的五行中的“土”又代表着转化与过渡;另一方面,中国的“阴阳合历(即农历)”每月的开端并不是“初一”,而是根据那个月的“节”(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来确定,比如一年的开始不是从正月初一开始,而是从立春那天开始,夏季不是从四月初一开始,而是从立夏那天开始,因此,夏季的开始结束是到夏至,初五前后正是夏至的时候。
从五月是阳气极盛、阳气是正气来说,“端”是“正”的意思;从五月是阴气开始的时候,所以也可以说是“初”的意思,因此,“端五”也可以称为“初五”。因为“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五月正是“午”月,因午是阳气极盛而同时转衰的时候,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所以也称重五或重午。因为端午是天地之气阴阳转化的过渡点,此前是一年中阳气由初生到极盛,此后是阴气从初生到极盛,所以又叫天中节。如此等等,还有很多,不再多加解释。
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等。其中,纪念屈原说为这个节日增加了人文精神的内涵,应该是后起的;三代夏至节说是与我国的历法紧密相关的,应该是较早的,云尘子主张采用此说;恶月恶日驱避说与我国的历法和术数观念有关,与第二说并不矛盾;吴越民族图腾祭说带有明显的地方色彩,而且以图腾作为切入点来加以说明,是近代以来的说法。
再跟chenyan2004-06-22 14:36
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防疫祛病、祈求健康长寿的大节日。端午节源于中国远古祭龙日,用龙的威慑力驱除所有的灾疫邪祟。在端午节的活动中,自古以来就有赛龙舟,用五彩丝缠粽子等等。后才逐渐加入纪念地方性名人的内容,例如长江中游湖南、湖北纪念屈原,长江下游江浙在端午节纪念伍子胥或纪念越王勾践等。
补充说明chenyan2004-06-22 14:39
我们的祖先早在5000年之前已测定,一个太阳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5天,0.25天就是四分之一天,“四分历”因而得名。
在我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采用六种历法,即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这些都是“四分历”,统称“六吉历”。
“四分历”来自对太阳运行规律的认识,“三正”则是对历法的人为运用。人类社会的历法有三种:阴历、阳历、阴阳合历。
阴历以月亮圆缺周期确定一个月的天数,圆缺十二次为一年,不考虑太阳回归年的周期,其月份与季节无法统一。
阳历以太阳回归年作为一年,再分为十二月,不考虑月亮圆缺周期,跟月亮圆缺不一致。
阴阳合历是以太阳的回归年确定一年总天数,再据月亮圆缺确定一个月的天数,靠闰月调整年与月的关系,用二十四节气弥补其中的时间差。
黄帝历、周历、鲁历十一月为岁首,就是建子;
殷历十二月为岁首,建丑;
夏历正月为岁首,建寅。
所谓“建子”、“建丑”、“建寅”就是“三正”。
此外,还有颛顼历以十月为岁首,建亥。秦始皇采用颛顼历,建亥。
chenyan我把地盘让给你(清清)2004-06-22 15:05
你比我贴的还多耶,看晕了,哈哈哈哈
岂敢岂敢......chenyan2004-06-22 15:26
你的地盘你做主.....偶仅仅在这里摆个摊吆喝吆喝,举杆旗晃悠晃悠,而已而已......
专业人士啊菜头2004-06-23 11:52
端午节我们那儿(北方)好像不怎么过,穷乡僻壤还是地域的原因,不知道。
是啊,我们那儿以前大米都少见,更别说糯米了……
一个节日这么多考究小青2004-06-23 12:10
端午节,过去家里头都是自己包粽子,因此从小就习惯了吃家里包的粽子。
糯米,绿豆,菇,肉等等。恩。。。好吃。。
端午节是南方的节日(清清)2004-06-23 14:09
端午节是南方的节日,所以在南方讲究就会多一点。

菜头,你家在何方?
偶年轻的时候chenyan2004-06-23 15:34
去圆明园的芦苇荡里面采芦苇叶用来包粽子......
hehe 阳光小麦2004-06-23 16:11
陈岩说: 偶年轻的时候..........

哈哈哈哈
好吃的粽子红袖添香2004-06-23 16:56
我家一直保留着南方的传统,虽然已经来北方20年了但端午节是一定要过的。前些年粽子都是商场里买的,因为买不到棕叶。但买的粽子的味道实在不敢让我恭维,几乎让我丧失了对粽子的热爱。这两年都是妈妈自己包的,真的是很好吃的。昨天还请了两个同学去家里吃,她们都赞不绝口哦!
顶一下,大家温习温习chenyan2006-05-31 15:04
:)
受益匪浅!把昵称还我2006-05-31 16:58
受益匪浅!
另一种说法把昵称还我2006-05-31 17:10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

公元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衰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城。

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

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此风俗日后演变成端午赛龙舟),人们纷纷拿出家中的饭粒、鸡蛋投入江中,让鱼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还有郎中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
但饭粒入海四散而去,都被龙蚊吃掉,屈原便托梦于乡民,于是乎,人们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
过不了多久,屈原投河处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龙须上还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抽了筋,然後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有的还在小孩子额头上写上一个“王”字,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他们。

从此,每年端午——即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喝雄黄酒,以此来纪念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