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003-07


捐资助学之先驱--陈嘉庚先生!Tracyy2003-07-27 14:06
我的这次武夷山和厦门之行, 除了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之外,还拜访了中国捐资助学之先驱陈嘉庚先生的家乡--集美,以及他创建的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深受鼓舞,回来之后,找了些相关的资料,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陈嘉庚和他的感人事迹!同时希望对我们的志愿者活动有所启发!

www.chenjiageng.com


陈嘉庚先生1874年10月21日诞生于厦门集美镇。当时正是清王朝日暮途穷、腐败不堪之际,国难深重,处处贫困落后。地处海隅一角的集美,不但没有学校,连私塾也很少,十几岁的儿童还光着屁股嬉闹游戏。这给年轻的陈嘉庚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也促使他日后下决心办教育,以改变家乡愚昧落后的状况。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使陈嘉庚欢欣鼓舞。中国文化教育的落后,使他蕴藏在心里的兴学报国的思想更加强烈。在“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的思想指导下,他立下了振兴中华回乡办教育的凤愿。陈嘉庚在《南侨回忆录》中回忆说:“民国光复后(1912)余热诚内向,思欲尽一分子国民天职,愧无其他才能参加政务或公共事业,只有自量绵力,回到家乡集美社创办小学校,……”

1913年,陈嘉庚在家乡创办了第一所小学—集美小学,以后又陆续办了各类学校,到1927年计有男小、女小、男师范、男中、女中、水产、航海、商业、农林、幼师、乡师、国专等十几所学校,统称为集美学校。经过多年的艰难缔造,初步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并将一个原来贫穷落后的渔村,建设成为闻名全国的学村。1923年,经孙中山先生批准,“承认集美为中国和平学村”。“集美学村”由此得名。

陈嘉庚创办集美学校,不仅注重学校和师生数量的发展,更重视教育质量的提高;重视选择校长和教员;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要求学生要有爱国思想,遵守校规,勤俭节约;对男女学生一视同仁;优待奖励侨生、贫苦学生和师范生;重视技术职业教育;支持学校发展体育运动。总之,他要求在校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样才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陈嘉庚不仅在家乡办学校,对发展侨居地的教育事业也很热诚。他在新加坡长期资助和倡办许多华侨学校。如道南小学、爱同小学、祟福小学、南侨师范、新加坡水产学校和南洋华侨中学等,这些华侨学校对传播中华文化、加强华侨团结、增强华侨民族意识和发扬爱国爱乡精神起了重要作用。



1919年,提倡民主与科学的五四爱国运动在北京爆发,并波及全国。“五四运动”使陈嘉庚看到了新的希望。这时,他在新加坡经营的实业正蒸蒸日上,在集美创办的各类学校也初具规模。为实现救国宏愿,他决心在此基础上,倾资创办大学。

陈嘉庚认为,在家乡闽南创办一所大学非常必要。他说:“国家之富强,全在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乎教育。”“尝观欧美各国教育之所以发达,国家之所以富强,非由于政府,乃由于全体人民。中国欲富强,欲教育之发达,何独不然。”又说:“民心不死,国脉当存,以四万万之民族,决无甘居人下之理。今日不达尚有来日,及身不达尚有子孙,如精卫之填海,愚公之移山,终有贯彻目的之日。”他还说:“何谓根本,科学是也。今日之世界,一科学全盛之世界也。科学之发展,乃在专门大学。有专门大学之设立,则实业、教育、政治三者人才,乃能辈出。”

以上是指祖国大范围而言,从当时福建省一个局部看,陈嘉庚也认为兴办大学非常必要。他说:“民国八年(1919)夏余回梓,念邻省如广东江浙公私立大学林立,医学校亦不少,闽省千余万人,公私立大学未有一所,不但专门人才短少,而中等教师亦无处可造就。”

无论从全国或从全省看,陈嘉庚认为创办大学都是非常必要的。而从办学财力衡量,他认为也是可能的。当时,他的资产总额已达四百万元。他愿意以身作则,带头示范,并公开表示:“自己先认捐开办费一百万元,作两年开销;再捐经常费三百万元作十二年支出,每年二十五万元。”并拟于开办两年后,学校略有规模时,即向南洋富侨募捐。他深感自己财力有限,因此“诚恳希望内地谙君及海外侨胞,负起国民责任,同舟共济,见义勇为,则数千万元之基金,不难立集。”

至于这所大学应设在何处?陈嘉庚认为:校址问题为创办之首要,校址当以厦门为宜。厦门居闽省南方,与南洋关系密切,而南洋侨胞子弟多住厦门附近,因此设在厦门最适中。他还认为:在厦门尤以演武场附近山麓最佳,背山面海,坐北向南,风景秀美,地场广大。第一步规划占地二百亩,第二步可扩至附近,占地二干亩。将来学生众多,大学地址必须广大,以备今后扩充。

创办大学虽说是件大事、难事,而陈嘉庚却说到做到。他一面向政府申请演武场校址用地,着手筹建第一批校舍;一面聘请国内外教育界名流蔡元培、黄炎培等九人为筹备委员,拟定办学大纲,并多方物色校长,由校长选聘教师;着手在上海、福州、厦门、新加坡等地招生,先设商学和师范两部,经过严格入学考试,共录取新生一百多人。1921年4月6日,在陈嘉庚亲临出席指·导下,厦门大学假集美学校举行隆重的开学式,国内外许多教育名流也应邀前来参加。从此,中国第一所闻名海内外、由华侨领袖陈嘉庚独资兴建的大学,在风景秀丽的海港城市——厦门创办起来了。



陈嘉庚先生从不以倾资兴学而沽名钓誉,也反对别人为自己歌功颂德。当厦大新校舍落成时,有人建议把主楼用陈嘉庚或其胞弟陈敬贤的名字命名,他都极表反对、他一生为集美学校和厦大建造了数百幢高楼大厦,却没有一幢以他的名字命名。1923年陈嘉庚五十寿辰,集美学校师生和校友自动捐款拟建造“介眉亭”,想为他祝寿和表彰其兴学业绩,他知道后,亦予坚决拒绝。

资本主义国家财团办学、目的是使学校资本化,而陈嘉庚创办大学,其目的一是振兴国家,以免落后;二是以身作则,以感动侨胞都来为振兴祖国献力。所以,他不仅没有利用厦大为自己增值资本,反而为它做出了重大的牺牲。30年代初期,陈嘉庚有限公司的经济极度困难,有人劝他要考虑减少逐月汇给集美和厦大的经费,但他回答:“我吃稀粥,佐以花生仁就能过日,何必为我担心!”在陈嘉庚入不敷出,向外国银行举债数百万的艰难时期,垄断资本主义集团利用债权人的地位,企图强制陈嘉庚将产业改为股份公司,并提出以停止维持集美、厦大两校经费为条件。亲友中也有人好心劝他停止学校经费,以维持企业。但他认为:“两校如关门,自己误青年罪小,影响社会之罪大。”所以他断然说:“企业可以收盘,学校绝不能停办。”就这样。陈嘉庚独力维持厦大16年,直至1937年春,他为了全力维持集美学校,只好将厦大无条件献给政府,改私立为国立。

抗战期间,集美学校先后遭到日寇炮轰和国民党飞机滥炸,校舍毁坏大半,满目疮痍。陈嘉庚先生又为修建校舍和筹募学校经费而煞费苦心,辛劳奔波。

全国解放前夕,应毛泽东主席的邀请、陈嘉庚回到了梦寐神弛的祖国,参加全国人民政协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侨联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事业。



1950年春,陈嘉庚重返新加坡,结束了他在海外的业务,然后动身回国。他婉言谢绝了周思来总理热情挽留他在京工作的好意,决定在家乡集美定居,他要尽自己余力继续为新中国教育事业做贡献。

但是办教育是要花钱的。陈嘉庚在南洋的企业早已收盘,他嫌的钱也早已全部拿出来贡献给国家。那怎么办呢?陈嘉庚知难而进,他继续从其他方面想办法。其中的情况陈嘉庚的秘书张其华了解得一清二楚,因为从1950年起直到1961年陈老逝世,他一直在陈老身边工作。他说:陈嘉庚“回国后首要任务是修复遭受日本、国民党轰炸破坏的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的校舍。他着手从三方面筹款:一是厦门大学的修复,交其女婿李光前负责,他亲自开口要600万港币,李光前如数交由他料理;二是修复集美学校,他交由族亲陈六使负责,因为陈六使一向支持他办学;三是把自己仅有的少量资金全部调回,用以维持集美学校经常的费用。以后这个筹款计划未全部实现,因为陈六使的橡胶园遭到烧毁破坏,损失惨重,使他无法开口,集美学校的修建就成了问题。周总理多次关照廖承志和有关主管部门给予支持解决。从1950年至1961年,集美学校基建费1097万元,其中属于总理关照、由国家拨款达797万元。至于经常费,从1955年开始,也由国家包下来。陈嘉庚倾其全力办学,到晚年回国,仅剩下三个合办工厂和400英亩橡胶园,仍一分不留地充当办学基金,而周总理的关心支持和拨款赞助,保证了集美学校的修复和空前的发展,这一点使陈嘉庚非常感动和念念不忘”。

陈嘉庚先生虽然将厦门大学无条件献给国家,但他始终关心厦大的发展。1950年,他提出厦大办学规模要逐步发展到三四万人。他多方筹措经费,扩充厦大校舍。到1955年为止,先后兴建了包括建南大会堂、图书馆、生物馆、化学馆、物理馆、厦大医院、教工宿舍、男女生宿舍在内的30多幢楼房。他面对欣欣向荣的厦门大学,满怀激情地说:“台湾统一后,将有万吨十万吨的外国和本国轮船从东海进人厦门,让他们一开进厦门港就看到新建的厦门大学,不,看到新中国的新气象。那巨大的客轮中将载来许多要在厦门大学、集美学校学习的华侨子弟。”

有人统计,陈嘉庚先生一生中花在办教育方面的钱超过一亿美元。然而,他对自己、对家人却克勤克俭、自奉淡泊。他曾说过:“人生在世,不要只为个人的生活打算,而要为国家民族奋斗。”他身体力行的座右铭是:“应该用的钱千万百万都不要吝惜;不该用的钱,一分也不能浪费。”

他侨居新加坡的住家只是一所很普通的平房,家庭陈设极为朴素,家具用了许多年已破损不堪了,还在继续使用。

他为集美和厦大建造了许多高楼大厦,自己定居集美却住在一所简朴的二层楼房。物品只有一张古老的床,半新不[日的写字台,一副不对称的沙发,破旧的牙杯和脸盆,七拼八凑的凳子,两只破旧皮箱,一床用了十多年、补了几个补丁的蚊帐,一件穿了十多年、棉絮已多处露出的棉背心。他每天粗茶淡饭,早餐一杯牛奶三个鸡蛋,午餐和晚餐都是地瓜粥再佐以青菜、花生米、豆类、小鱼小虾等几样小菜。他很少吃鸡鸭鱼肉,也不抽烟喝酒,逢年过节也不过加几样小菜。即使来了贵宾,如陈毅、方方、蔡廷锗等人,也只用家乡风味比如蚝煎、炒米粉和猪蹄芋头等待客。

为了解决子孙归来住宿的实际问题,他曾打算盖一所“归来堂”,但在他有生之年,却以“集美故乡计划规范未完成,不能先私后公”为由,直至他去世时仍未安排。

陈嘉庚先生一向认为:“财自我辛苦得来,亦当由我慷慨捐去。”金钱如肥料,散播方有用。他把自己的钱财看成是“学校的钱,国家的财富”,所以把一生的积蓄都奉献给人民,奉献给社会。郭沫若先生曾赞扬道:“陈嘉庚先生为什么这样伟大呢?因为他做的事不是为他自己,是为老百姓。”




陈嘉庚先生二三事!Tracyy2003-07-27 14:15
在参观厦门大学的时候,导游告诉我们,在陈嘉庚兴建厦门大学的时候, 适逢他自己的企业遇到经济危机,但是为了建立厦门大学,他毅然卖掉在新加坡的几栋别墅,集资建成了厦门大学,是谓:卖了大厦建厦大!
另外,由陈嘉庚建立的集美航海学院的文凭世界统认!

补充这几句,希望大家加深对陈老先生的爱戴!
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_华_叔_2003-07-27 17:35
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