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D阳光

标题: ZT 如何跟小学生创作——卢安克 [打印本页]

作者: 小ta    时间: 2012-7-17 21:49
标题: ZT 如何跟小学生创作——卢安克

原帖地址:http://www.angeledu.org/Notice/2012/0717/372.html

 

“天使支教”乡村支教志愿者系列培训教材:
 

如何跟小学生创作

——卢安克

心里的状况

    物质快速的发展也来到了留守儿童的身边。他们的父母去打工赚钱给自己的孩子建新房子。每周末能回家的时候,这些留守儿童就一或两个人住在一栋两到四层楼的房子,跟这几年刚刚不要的泥土瓦房比起来是富裕了好几倍。但房子里的生活如何?在以前的泥土瓦房大人给了每一样东西它固定的位置,而生活也从大人得到了有规律的节奏。现在的新大楼呢?仅仅有小孩搬到里面去,而小孩没有能力给每一样东西分配一个位置,也没有能力建立有规律的生活。当他们用完一样东西时,就让它掉在正好经过的位置,下次怎么找都找不回来,反而他们在仍满东西的地面上走。

    现在的留守儿童接触的大人少,接触的社会多,所以他们越来越难适应有权威的课堂。因为最缺少的是一个在他们身边的权威,所以他们已经不认大人作为的权威。在上学之前,周围的自然环境来作为他们主要的引导力。自己已经没有了追求的爷爷奶奶做不了小孩的权威。 另外只有作为青年的哥哥来替代大人本来要做的权威。所以到了上学年龄,他们就变得特别野,特别无律。

    没有了权威,他们也就没有了可教育和完善他们意志的手段,没有了可培养自控能力的手段,因为意志是通过服从权威,不是通过理解什么道理或知识而培养的(只有到了青春期之后已经过了能培养意志年龄的人才需要在行动前去理解)。一个总是需要先理解,然后才行动的小孩在将来长大之后的意志是没有的。虽然,留守儿童在自然环境中的活动也能培养很强的行动力和自力,但没有通过服从而培养的意志是没有自控能力的,乱发挥的意志。在他们进入青春期的时候,这个缺陷才会很突出。

    那么,如果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学会去控制自己的行为,他们就需要一个权威,而因为上学前的事情已经不认权威的留守儿童需要一个能代替权威的因素。不过,这个因素需要是一个属于他自己的,或者只属于他们班级的,否则他们也不可能在乎,不可能接受,不可能把它当成跟自己有关的权威。跟留守儿童一起做的创作可以成为这样的一种因素,可以成为他们的“家”,而属于他们自己的创作项目比家长更能成为一种拉力,一种带来追求的拉力。在创作中发现的追求也就是一种具有拉力的权威,而自己没有理想和追求的家长能给的也只能是压力。
 
遵守天性

    学生需要我们给他们文化,不过那需要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而只有通过自己的行为,只有从自己的行为得到的感受而获得的文化才具有足够的深度,才可能够让学生在青春期时期保留着足够的力量,不进入那种找不到方向的状态。如果给属于自己的文化不是在青春期之前完成的,如果已经到了青春期之后,我们就已经没有了这个机会。到了青春期,学生已经封闭起来了,已经不接受。在之前 没有 获得深度的学生就会进入一种无精神的空虚,而对物质的消费就会代替本来能有的精神。 留下的主要只有了对自己身体和行为的感受。 到这个时候已经来不及了,他们以后 再也找不到更多的追求, 再也找不到去追求与社会不同东西的力量。

    所以关键时间是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在这里介绍的是小学三至六年级阶段)。我们能做的只是遵守孩子天性的规律,也就是:让学生先行动,然后在行动中找到感受,最后从自己的经历找到认识。只有这样获得的对道德的认识才是青春期的孩子还能接受的。但只能是从以前的行动,因为到了青春期,他们已经不会根据权威去行动。

    虽然我们要抓紧时间,但只是在实行这个规律方面,不能是在要求结果方面。如果我们在要求某结果方面太着急,如果我们在过程还不成熟的时候强迫结果出来,这反而会使得我们得出的结果没有深度,没有力量,使得学生很快就坐不下去。学生获得的能力也如此:没有从行动到感受再到认识这个过程的通过快速只注重结果的方式获得的能力不是长久有力量的。但如果我们耐心地等待过程的成熟,结果不仅自动出来,它还会具备长久的力量。

    这个从行动经过感受到认识的顺序还有另一个原因:如果让学生为了多了解和认识就多接触到别人创作的东西,并不让他们接触这些东西被创造和制造的过程,那就是让他们依赖这些东西。但如果选择跟学生一起创作,那就是让他们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是让他们体验怎么去做。
 
如何去安排

    当然,第一次跟学生做一个创作活动会影响到学生的成绩,是因为他们进入了不习惯的事情,进入了不知道怎么去做的事情。但如果学生已经用过一个学期或一年的时间去完成了一个创作,然后第二次去做,他们就已经知道了,而事情也已经变成了习惯。变成了习惯的创作文化行为不仅不影响成绩,反而还会给学生带来肯定和推动力,会支持学生的学习,会提高他们的成绩。

    如果这样的创作活动要是对学生的成长有利的,创作的过程就不能是少于一个学期的,甚至应该是一年的。当然,活动每天的过程也要有每天一样的慢慢变成习惯的顺序和规律。只有这样,我们的活动才能带来稳定、安全感和肯定的力量。短期的活动留下的只是混乱和失落。另外,后面上来的年级也会更稳定,因为他们见过自己的哥哥姐姐做过的创作,他们心里就会有数,会有信心。反而,转到了初中以后的同学往往才不相信他们做过这样的事情。

    很多作品,比如说流行歌,都是以感情为主的。留守儿童不太接受这种以感情为主的创作,更愿意和需要接受以过程(故事)为主的作品。故事里能包含表达某感情的歌曲,但主要需要的是一个故事,一个什么别的都可以围绕的故事,而这个是长久陪伴着留守儿童的老师才能找到的。

    为了写出《心镜》这个故事,我们先行动和体验了,然后这种体验就带来了感受,而我们还能去观察这个自己获得的感受。在要去认识所感受的事情(第三步)之前,我们需要把自己的心变成是空的,需要消灭占心里位置的所有知识或心里反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给真实的真理留下一个它可以进入我们的空间,而只有我们给真理的精神一个进来的机会,我们的认识才能基于它。所有的思维模式或想象都只能作为真理的障碍。但因为我们在造成一个空间之前通过行动已经造成了自己的感受,所以进来的真理就会是针对这个内容的。

    有了真理(内容)之后,我们还是不懂得怎么表达。为了让我们找到的表达不是大人想象模式的,而是留守儿童的那种,我们先不要把它写下来,而是仅仅想着它的内容,然后在学生的面前给他们讲,使得我们讲的自然就会适应他们的,因为我们会感受到他们的反应。讲完了之后,我们也就知道如何表达,就能把它写下来。
 
美术的创作

    在给学生讲故事的同时,我们可以让他们把故事画出来,每天讲一点,把那一点片段画出来,第二天再看前一天的画,然后接着听故事并把它画出来。为了让学生参与到创作的过程, 为了让创作从他们自己的感受产生, 我们不能影响到他们的想象力,不能告诉他们“该怎么画”。学生对故事的感受往往是很模糊的,所以我们很难让他们用画出线条的那种笔来概括故事的情景。线条画是发挥想象力的,但也是概括的,而只有确定形状才能概括。为了让还模糊的感受在无意识之中形成,我们可以让学生用水彩画画。色彩是表达情感的。这样来做,学生能通过画画这种行动来发现自己还不确定的想象。
 
音乐的创作

    在创作属于故事歌曲的旋律时,老师可以先在钢琴上弹一点点,启发学生,后让一个一个学生上来“乱”弹,而每次有一个学生弹完了之后,老师可以重复这个学生刚刚弹到的比较有感觉的片段,并在钢琴上接着和继续他的感觉。这样来做,学生会启发老师,而老师又会启发下一个上来的学生。在让学生创作的过程中,重复很有帮助,因为在重复中才能发生感受和转变,也就是一种在重复中不断转变的进化过程。只有学生对听音乐得到刺激的愿望没有被满足,只有他们的心是空的,只有他们有了强烈渴望的时候,心里才可能起来新的东西。

    我们先让学生“乱”弹,把他们比较好的片段记下来,那是行动。过后,我们能给他们再弹那些好的片段,让他们感受并作出选择,而选择也就是决定哪片段最适合我们要表达的哪一个内容。在这些结束之后,我们才让学生编写歌词,而老师能用全班学生不同的句子合成整歌曲的歌词。假如先让学生编写歌词或者同时编谱和词,旋律感受就不够强,旋律自然就进入像山歌一样不断重复死板样子的模式。在创作旋律之前还可以单独创作更基础的东西,就是节奏。

    当他们听到从自己的文字、自己在钢琴上“乱”创作的旋律出来的歌曲时,当他们唱起来的时候,感觉好像全班溶解了、融化了一样。把合唱的两组旋律和在一起是有难度的。这又一次让学生感受到大家同时感受和行动的需要。在练习唱自己编的歌曲时,因为编的是两种需要同时合唱的不同的旋律,所以就被分班,一部分学生跟着一个老师,另一部分学生跟着另一个老师唱。而因为两个老师是一起上课的,两组也是同时唱的,学生就很意外和满足地感受到了:在同地方同时间做不同的事情可以是和谐的。这样的教育所靠的不是压力,而是拉力。

    学生已经开始唱主音的时候,还可以再次跟他们进行配音的创作,而编配音也就是编风格。其他班的学生非常地羡慕这个班有了自己编的歌曲、有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特殊事情,并是如此地好听。歌曲如此美妙也是因为两个老师的合作。一个年纪大一些的,他在本小学有了 9 年与学生创作的经验。另一个很年轻、上岗才一年多的,他有了属于时代的灵感。属于时代的灵感与经验是同样重要的,但不可能被同一个人具备的。
 
创作让和谐

    现代的人同时要做的不同的事情非常多,使得人们的注意力被分散而没有了。如果我们希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我们的活动就不能是附加的,因为附加只等于增加分散注意力的因素。但如果让已经有的艺术和活动类的课都围绕同一件事情,同一个故事,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集中,力量也就会更强。只要音乐课、美术课还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老师合作,一起利用他们课堂的领域来创作属于同一个故事的作品,什么就都能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而这样去上课也会变得很舒服,再也不用想那么多之间无关的事情。

    通过画画的创作比较适合四年级的小学生,而故事的编辑更适合六年级的学生。适合一二三年级的做法是让他们建设,让他们制作东西。最适合五年级的创作是跟学生拍电视剧。
 
跟学生拍电视剧

    在接下来的一个学期,我们可以把画过和编过歌曲的内容继续发展成电视剧,跟学生一起拍电视剧。拍电视剧的合作难度很大,是因为一个人不小心而出的声音或动作很容易破坏大家的成果。比如说,大家都趴在地上演在战场受伤的人时,如果有一个人不太参与就站在那里,整个镜头的拍摄就报废了。拍摄《心镜》的小学生有 80% 以上是留守儿童。他们平时只说壮话,所以他们在电视剧里要说普通话也比较困难。

    拍《心镜》的过程具体是怎么样子的呢?虽然,拍电视剧的内容在每一个星期都不一样,但这一个学期的每一个星期都是在继续同样一件事情(用同样的安排),而这一点就培养了学生的意志力。为了给更多人机会,我们可以每个星期来选一个新的演主角的同学(让每次的主角穿同样的一件衣服)。在《心镜》这个作品里,女生来演鹰族人,而男生来演矛族人。

    拍《心镜》的学生很想不断地创作,总想马上就继续拍,真是心里急,等不了,盼望着结果。所以他们每天都会问“我们今天会做哪一部分,怎么做?”他们也有各种能否做好、如何去录自己的歌曲、如何实现故事某种效果等担心,越来越会替事情去想,越来越为了创作而着急。在土坡里的留守儿童比较野,平时他们不会替事情去想,也不会替人去感受,但创作、特别是集体的创作就能让他们发挥他们缺少的这种愿望。每次拍完之后大家都很累,但也很满足。在一起制作道具的时候,我们最容易看出来谁来帮助和关心,谁不懂得安排自己就闷、乱动并影响正在创作的人。在拍摄的现场去准备和改造场地的过程中,学生也会感觉到这个地方变成了他们自己的家。

    小学生心里最需要的是有规律的变化,是节奏。在野外行动和拍摄,在教室里安静地做准备和反思工作,这种像呼吸一样有节奏的变化能给学生带来活力。如果用两节课来连续拍摄,那等于单独去呼的时间太长,需要中断让学生静下来(“吸”并思考)的时间,然后才能重新行动起来。这会有心理治疗的作用。

    但如果跟学生创作的老师自己的想法太强,在学生达不到他所想的那个样子的时候,他就会很烦恼,会在学生的面前表现他的烦恼,而在心里依靠着老师的小学生自然就会失去行动的力量。他们就无法让老师的心来带动自己的行为。但如果老师的想法能接受他们的一些东西,接受跟学生的创作形成的一些不同的样子,以感谢、感受、欣赏的心态,什么都变成是有可能的,可形成的,学生的力量就无限。

    我们不能对学生有期待。假如我们在学生的面前总是想着学生或课堂应该是怎么样子的,我们就只会看到学生不符合的样子,却无法去观察学生真正的需要。而学生也总是会觉得,我们对他们的期待像一种挡箭牌一样,他们会觉得没有被看到并被冤枉,所以他们也不可能接受我们的。最影响教育工作的,就是老师认为“事情应该是怎么样子的”这种想象。

    在拍摄的工作中会发生很多事情,大家又累又充满经历,而这些就是让大家成长的因素。学生需要老师把自己的人生或命运交给他们,而这是老师在跟他们一起创作的时候最容易做到的。只要我们做到这一点,班里最牛皮的学生也很喜欢来承担一些有难度的危险动作,因为他们也感到:为全班同学去牺牲是一件很自豪的事。能用上自己的特点和追求,又能为大家团体的事情服务,这也会满足他们对承受某经历的渴望。

    拍《心镜》的工作使用的是每星期三节课,加上两节音乐课(农村小学上午上三节,下午上两或三节课),这当然不够去解决所有只因为无聊而产生的问题。三节课仅仅能引起一种追求。但到了青春期的时候,这种追求也很宝贵,到时是找不出来的。平时在班里想做老大的同学故意不合作,但后来在他们继续想作为关注点的时候,大家关心的并不是他,而是大家的创作过程。结果,想做老大的同学就觉得自己被淘汰了,就受到改变。只有总是只玩自己的那些学生从创作中才受不到改变。这些没有做过创作的学生在将去城市打工的时候也只能觉得:什么都属于别人,没有我的,我只能乱要。他们想不到自己能去创作。

    为了创作教育的效果,班里的同学每一个星期都要看到拍摄工作暂时得出来的部分成果,而为了这个,全班的同学都非常努力。他们集体的追求就使得他们自己去关心,使得不关心的人受到全班同学的意见。这样,做创作的班级就会团结起来了,得到了一种很大的集体的力量。假如不是每个星期都有了部分地结果,学生的追求也建立不起来。假如他们一下子就得到全部的结果(没有继续),他们的追求也建立不起来。

    学生年纪小,他们当然还不懂得自己的创作所表达的含义。但他们也不需要懂。他们已经长大打工在广东的哥哥姐姐以前做创作的时候也不懂。但现在回忆的时候,当时的故事和内容已经给他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认识。而这一点又给他们在小学做创作的弟弟或妹妹们带来肯定。
 
这是一个机会

    我们最好的解决办法不是让家长回到孩子的身边,也不是让家长带孩子去一个很陌生没有归属感的大城市。通过传统的家族来解决,这是不太有可能的。我们更实际的解决是通过教育,通过我们能跟学生做的事情和创作来起作用的。这当然会让我们社会的一部分受到转变,会让创作中发挥的某精神追求的归属感来替代传统家族的归属感。我们跟学生做的创作属于其中的每一个学生,而其中每一个学生也属于他们的创作。这种归属感是每一个孩子都需要的。小时候需要小范围的,大了之后自然就会有大范围的。社会团结精神的培养在留守儿童的身上比在城市有家庭孩子的身上更有机会。

        相关阅读:《心镜》留守儿童的创作(高清视频)
Flash: http://www.tudou.com/v/KSPguwsV3dg/&resourceId=0_04_05_99/v.swf

作者: 蕾蕾豆    时间: 2012-7-18 10:30
美术、音乐、电视剧~~~很齐全




欢迎光临 LEAD阳光 (http://ygclub.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