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阳光的兴趣课究竟是应该怎样的,给孩子讲啥,对于这个问题好像一直以来大家都有一些不同的想法,也因此而讨论过,争论过,这样的气氛老多很喜欢。其实所谓不同,主要是两种态度,一是基本以教学大纲为主,讲其中筒靴们熟悉并且能表达出来的,无论小朋友是不是爱听。二是希望讲一些貌似孩子根本不了解,离他们很远的事,而且孩子是不是爱听也没人知道。不过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的各种课程,基本上以第一种态度为主,比如发明、各种物理化学,以及天文知识。只是墨一筒靴实验性地讲了一次连我们大家都不熟悉的心理学问题——感觉。
老多觉得,这两种态度如果以不同的出发点去考虑,都是有道理的。而对于老多这个顽童型儿的,肯定是比较倾向于第二种态度,也很支持墨一筒靴让自己的想法再做更多的尝试。其实第一种态度相对(只是相对)是比较容易办到的,因为前提是已经比较熟悉,现成的资料也有,只要事先备好课,就像学校里的老师那样。第二种想做就不那么容易了,因为讲的内容未必是很熟悉的,即使学过也可能就馒头吃了一大半了,而且很可能找不到现成的资料可以拿来就用。那么是不是应该试试呢?
被墨一忽悠以后,老多突发奇想,那就是: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兴趣课分成两种不同的项目,干两件事。一个是按照既定方针继续走下去,还有一个就是设计一些尝试性的课程,并且巧立一个名目,比如“爱因斯坦班”或者“霍金班”啥的。
不过这个课程不是马上就可以拉出去遛的,是要经过一番精心准备的。如果老多的提议得到一些筒靴或者阳光董事会的认可,那么可以召集一些对此有兴趣的筒靴,大家先自己组成一个“爱因斯坦班”或者“霍金班”,在一定是时期内,比如2010年年内,每个星期或者多久举行一次活动,有了比较成熟的共识,并且有了几个主讲老师以后,然后是骡子是马,拉出去遛遛。当然也许要遛很多次,才可能知道到底是骡子还是马,但无论如何,对于孩子我想都是有益的,不会耽误孩子们。
以前好像有人提出过在老多这里搞个沙龙啥的,要是干这件事,沙龙真的可以在老多这里,就叫“霍金斯坦科学沙龙”,老多可以请一些砖家和大家一起聊,还可供应免费开水无限量。
另外,这个提议可以直接否决掉















| 欢迎光临 LEAD阳光 (http://ygclub.org/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 |